打印

神奈川大学讲座:《后钟敬文时代的中国现代民俗学》

引用:
原帖由 sunny2010 于 2010-8-19 02:44 发表
菅丰老师现在仍在运用历史民俗学的手法进行研究,那么我们中国的民俗学的的研究范式方法和日本的历史民俗学研究手法的区别在哪里,您做为第三代民俗学者中的“革命派”代表,试图提出的新的研究范式方法又是什么呢? ...
菅丰老师在解释他的理论和方法来源时,说到:“我在90年代开辟了一般被称为环境民俗学的新领域。但这并非新的“理論”,只是新的“视点”而已。使用的,是与历史主义相同的历史方法。而我理论上的核心,是为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领域共有的commons理论(注:commons指公共性)。”
我想补充的是:
第一,中国民俗学的主要开创者顾颉刚,不仅是一位历史学家,而且他就把民俗学认定为历史学的一部分,认为民俗史料就是不同于贵族历史的平民历史。
第二,历史学的方法不仅属于历史学,也属于其他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严格地说,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学,因为所有历时角度的学术研究都可以称之为历史研究。反过来看,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几乎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都可以视为历史学。

“中国民俗”与“日本民俗”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
日本基本上是个单一民族的国家,其民俗文化的均质性程度非常高。这与中国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很不一样。
这有好也有不好,好就好在他们不必投入太多人力物力就可以把本民族的各种民俗事象大致摸清楚,不好就不好在接下来不知道该干什么。所以,才有菅丰教授召开《超越福田亚细男:我们能够从“20世纪民俗学”实现飞跃吗?》的必要。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就算同是汉族,各地方言、风俗差别之大,各种民俗事象之多,令人眼花缭乱。
这有好也有不好,好就好在中国民俗学者永远不会没事干,不好就不好在干来干去都是同一种活,永远是变换着不同表述方式的“立体搜集、忠实记录、慎重整理”,而且即使干着最粗浅的搜集整理,都可以声称自己“填补研究空白”。

“中国民俗学”与“日本民俗学”也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但面对的却是相同的问题。
1,彼此的历史发展不一样,这不用多说了。
2,中日两国的学术体制不一样。日本有大量的私立大学,只要社会有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大学就能作出相应的招生调整。中国基本上都是公立大学,这些大学的学科设置,不是由社会需求决定的,而是由教育部决定的。教育部的决策来源,是由所谓的专家组以及相关官员组成的。所谓专家组的意见,是由我们这个学科的学术印象和各种量化数据所影响的。这些学术印象和量化数据,是由我们民俗学者的学术成绩所组成的。
3,可是,衡量民俗学者学术成绩的标准,中日两国应该是一样的。即,不是民俗学作为“特殊的学问”的游戏规则,而是作为“普通的学问”的游戏规则。

这样,问题就出来了:什么是“普通的学问”?
答案可以参照此帖前面,菅丰教授有一个长篇答问(我们看的都是小人家的翻译,你可以直接看看菅丰老师的日文原文)。

接下来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
我不是第三代革命者中的代表,我只是一个学术革命的记录者。
因为我从博士期间开始,就从钟先生和叶春生老师那里接受了学术史研究的任务,所以我应该参与、记录、思考、研究这场革命,这是我的学术使命。
我只是研究这场革命,我不可能提出什么新的研究范式供给别人参考。

当然,我还可以从学术史的角度来说说自己的认识,这点认识和菅丰老师所认识到的基本一样:
也即不存在作为“特殊的学问”的民俗学,只有作为“普通的学问”的民俗学。
说穿了其实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无非就是逻辑、材料、理论,以及规范的学术写作。

TOP

引用:
日本基本上是个单一民族的国家,其民俗文化的均质性程度非常高。
请问师兄,这个印象从何而来?

TOP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0-8-19 10:34 发表

同贺!
欢迎小鱼儿MM加入民俗学论坛,还希望你能将自己见识到的日本民俗学的信息发到网上来,与大家共享。
感谢施老师和苏长鸿同学的鼓励,我一定加油!

TOP

菅丰老师在解释他的理论和方法来源时,说到:“我在90年代开辟了一般被称为环境民俗学的新领域。但这并非新的“理論”,只是新的“视点”而已。使用的,是与历史主义相同的历史方法。而我理论上的核心,是为政治学 ... [/quote]

多谢施老师指点,希望今后继续多多交流!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人家 于 2010-8-19 12:05 发表

请问师兄,这个印象从何而来?
这句话虽然是我说的,但这个意思不是我的发明。
第一,我说日本“基本上是个单一民族的国家”,并没有说“日本是个单一民族的国家”。
第二,我说“均质化程度非常高”也许用词不当,但我这里是相对于中国来说的,如果你觉得这样不妥,那就将“非常”改成“比较”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0-8-19 09:31 发表

后溪兄的建议确实很难实行。
学术研究并不像外界所想像的,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尺度和标准,用这种尺度一量,就能把彼此的高下层次给量出来。
学术传承也不像曲艺界,入了这个门派就不能再入那个门派,接受了这种理 ...
施老师,我是小字辈的,
呵呵,是的,就像大学排座次一样,其实每个大学在教育体系中都有其相应的不可或缺的位置,民俗学的家园就要花儿齐放。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人家 于 2010-8-19 12:05 发表

请问师兄,这个印象从何而来?
嘿嘿,今天重读福田先生的大作(这本大作可是你自己翻译的),终于找到了出处:

    根据柳田的这些文章,可以判明柳田的想法如下:
    第一:民俗,也就是在各地的惯行、旧习并不是从最初开始就有的。换言之,即站在并非系统的区别这一前提上。他认为日本的社会是同一的,文化是均质的。
    ……

TOP

引用:
原帖由 后溪男孩 于 2010-8-23 19:38 发表


施老师,我是小字辈的,
呵呵,是的,就像大学排座次一样,其实每个大学在教育体系中都有其相应的不可或缺的位置,民俗学的家园就要花儿齐放。
民俗学论坛只有问题,没有字辈。
如果非要说字辈,大家都是小字辈。
呵呵

TOP

质疑中国民俗学的代际划分

好好学习了下该贴和东瀛论剑一贴。
对中国民俗学的三代划分,趁热打铁提出一点感想,求教于施爱东帖主:
学术代际的划分以年龄或自然年代为标尺似乎有些欠妥,对学术理论的创新或迈越,学术范式的转移,学科的定义与范畴以及学者自身的定位综合加以考量,恐怕才能形成适当的标准。
第一代的顾老与钟老,与第二代的刘乌陶老等,以及第三代他们的学生等的划分,并没有完全依照施兄所言的自然时代划分或三十年一代的划分。
目前在中国民俗学所谓的第三代学者中,相当一部分仍然从事以民间文学研究为主的自我定义为“民间文艺学”的学者。他们的研究范式和方法等与钟老并无太大区别,甚至与顾老也区别不大,顾老的典范性论著仍然是这个方向的坐标式成就。其之后学在中国国情允许的情况下,不但承继了这一种研究兴趣进而发展与完善,在此基础上,钟甚至提出了“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的期望。因此在2000年之前的中国民俗学界的主流研究可能都基于共同的对民俗和民俗学的认知。这些人在学术研究上属于一代。
在所谓的第三代学者寻求话语权的过程中,有一些学者展开了理论范式的讨论,并通过实际的研究和学术论著来推动民俗学学科的变化,尤其是在非遗运动之中,对民俗学学科的衰落与民俗学研究对象的极高关注度之间的失衡状态的认识,可能是民俗学界(中国及外国)现在普遍的共识。中国民俗学界真正的第二代可能才刚刚在路上。
如果没有对前一代的反思甚至“背叛”、变革甚至超越,恐怕无法形成真正的学术新一代。菅丰与王京帖所显示出的对学术的公共性与实践性的关注与探寻也许是福田所称为的2.5代的基础,显示出学术取向的差异。我不了解日本民俗学界对此不能妄言。只是与此对照,基于现有的学术论著,中国民俗学界不一定能够真正划分出新一代来。

TOP

回复 99# 的帖子

众贴中这个比较有道理!

TOP

回复 99# 的帖子

看了宋老师的话,心里又凉了半截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引用:
原帖由 宋颖 于 2010-9-3 15:37 发表
好好学习了下该贴和东瀛论剑一贴。
对中国民俗学的三代划分,趁热打铁提出一点感想,求教于施爱东帖主:
学术代际的划分以年龄或自然年代为标尺似乎有些欠妥,对学术理论的创新或迈越,学术范式的转移,学科的定义 ...
谢谢宋颖!
完全同意你的意见。

你的意见和王京的意见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你们是从一个理想化的角度,或者说学理化的角度来讨论代际划分。
你们的划分标准是科学严谨的,我完全赞同。
但在我的叙述中,我不能执行这种标准。

如果我严格地执行你们的标准,那只能说,中国民俗学目前只有一代,更严格地说,只有一个人。
如果用这个标准来进入问题的讨论,你就会发现,什么也说不了,因为无可言说了,我们只要讨论顾颉刚一个人就行了。
那么,所有的存在,都被这种话语给淹没了。
顾颉刚之后的那么多民俗学者,全被顾颉刚一个人给遮住了,或者说,被我们的标准踢出学术史了。

为了让更多的人进入这种前后相继的学术史,就不能执行这种纯学理的标准,
只有放宽标准,许多问题才能被言说,才能成为问题而呈现出来。
许多学者,作为民俗学的贡献者,才能进入这个学术史。

每更换一种代际划分的标准,其实就更换了一批问题。
所以说,标准不是绝对的,而是因问题而设置的。
我之所以作此划分,主要是为了我的叙述的方便,这种标准是为我所设置的问题服务的。

前天下午,小人家妹妹安排我和福田老师聊了五六个小时,
就许多学术史的问题,认真地向福田老师进行了请教。
等有时间,我整理一下,相信会是一篇很有意义的谈话录。

TOP

期待谈话录早日出来,可以学习之

TOP

反驳所谓“一个人”的民俗学

谢谢施兄。期待早日看到您的福田访谈录。
顾“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即便是在他所开启与代表的民间故事研究领域,后学将他的方法应用于许多具体的个案研究,厘清了故事流脉与发生发展等诸多学术问题,标准再严格,即便百年仍是一代人,也有许多的民俗学者的贡献,这不可低估。
同时,在顾的时代,他也“不是一个人”,除了以历史的眼光研究民俗外,还有以宗教学(江)、社会学(杨)、民族学(太多了)等众多视角关照下的研究,甚至如周等偏向文学性的散文笔调的儿童研究,其观点与价值远高于现在很多规范论文的研究。十余年前,我在中央民族大学念书的时候,就曾经从图书馆吴文藻藏书中借阅过《疍民的研究》,这是属于文化地理学和区域社会文化史的视角,是陈序经的代表作品。
施兄在78楼所言及的两个永远:1,民俗学永远不可能有大的发展前途;2,民俗学永远不会找到明确的研究领域。对此,我“永远”不能赞同,民俗学有着无与伦比的学科优势,有着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我认为它具备无限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与菅丰在50众楼中所提及的可能性相同或相异没有探讨我不晓得。
但我相信有些大树,需要三十年长成,三十年开花,三十年结果。恩施土家不必就此心凉,要相信,九十年的果子孕育着新的种子。无论如何,总是在发展,而且长路漫漫机会多多,在理论转型和文化复兴交织下,经过21世纪头10年的非遗保护运动,民俗学可能已经从1.0升级为1.1Beta版了。

[ 本帖最后由 宋颖 于 2010-9-6 09:12 编辑 ]

TOP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可不可以称为“应用民俗学”???

再看美国人类学的学术史我发现他们发展迅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应用人类学的发展,除了文化之外,人类学的成果还广泛运用于教育、社会问题,医疗卫生、乃至军事领域。

其实民俗学也可以的。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