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明清黄河河神:金龙四大王与黄大王

明清黄河河神:金龙四大王与黄大王

明清黄河河神辈出,有金龙四大王、黄大王、朱大王、栗大王等,又有



管理河道 秦将军;


管理河道 汤将军;


管理河道 张将军;


管理河道 钱将军;


管理河道 赵将军
等。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 本帖最后由 竹林遗风 于 2010-5-21 01:38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竹林青青,微风徐来

TOP

源于黄河水神与灵物的传说 宁陵栗大王庙前话古今

古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但是它桀骜不驯的性情也给沿岸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再加上一些人为因素,时而泛滥,时而决口,时而改道。治理黄河成为千百年来官府与民众最大的愿望。但在古时,由于民众对科学了解甚少,每逢黄河泛滥成灾,便认为“河神发怒”,于是立庙敬之,明清以来“诏滨河州县皆为王立庙”。这些庙宇,保存至今的不多,已经成了研究黄河水神信仰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作为历史上黄泛区的宁陵县,至今仍保存着一座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的栗大王庙。此庙就是宁陵人民为了纪念当年曾在该县治理黄河泛滥作出卓著贡献的知县“栗大王”栗毓美。说起“栗大王”,在宁陵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上了年纪的还可以给你说出不少传说故事。“栗大王”在民间传说中虽是人们对水神的一种敬畏称呼,其实,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就是清代治河名臣、著名水利专家,山西浑源人栗毓美。

“治河专家”栗毓美其人其事

    栗毓美(1778—1840),字含辉,又字友梅,号朴园,山西浑源州(今山西浑源县)人。清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由拔贡任西华县令调补宁陵县令,以后历任知州、知府、布政使、护理巡抚等职,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任河东(今河南、山东)河道总督。他是一代廉吏,又是一位实心实力、勇于革新的治河专家,对我国古代水利事业作出过重要贡献。

栗毓美一生最大的功绩是治理黄河。栗毓美到任时,宁陵正遭黄河泛滥,墙倒屋塌,人畜死亡无数。面对汹涌的黄水,栗毓美毫不畏惧,他脱下官袍,身着便衣,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到决口处查看险情,并带领全县人民用杉木杆穿铁锅一举堵住了黄河决口。河水过后,他一面上书朝廷免杂税皇粮,一面组织群众疏通河道,整修农田,使百姓的生产生活很快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栗毓美在宁陵任职近3年,体察民情,治水有方,后被调任河东河道总督。栗毓美注重调查研究,经常沿河道巡视、考察,并深入群众了解治黄的症结及经验。其间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创造了“以砖代‘埽’、抛砖筑坝”的治黄经验。以往河南一带一直沿用“埽”(即用杂草和沙子装入麻袋)的方法筑坝,栗毓美经过探索发现用砖筑坝“排远溜势,水维顿缓”,不仅有效地防治了水患,而且每年节约皇银3万两。当时河工用的大砖为椭圆形,每块重约10公斤,中有圆孔,可以用绳穿系,易于抛修,并可用以砌筑坝体。这是黄河上御水工程的一次革新。直到1949年,黄河河务部门在开封还设有砖料厂,专门烧制河砖,以补石料不足。实践证明砖代“埽”是成功的,栗毓美在治黄中大力推广这一成功经验,并写出一部专著《栗勤公砖坝成案》,为我国水利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栗恭勤公年谱》记载:“公任五年,河不为患。”自阳武板张庄至孙家堤15公里的老砖坝,一直保留到新中国成立前夕。

平日,栗毓美心中有一张治水图,河道的曲直高低,河水的宽窄深浅,流速的快慢,他都了如指掌。每逢风雨即将到来,他立即到达险地。一旦水患发生,他又能亲自指挥抢险,将水患降伏,因此很受当地人民爱戴。在他任职期间,河东一带地区很少发生水灾。由于他清正廉明,勇于执法,以致触犯权贵,遭到陷害,后来积郁成疾,于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二月,卒于河道总督任上,享年62岁。当他的灵柩从河南北上运往山西时,沿途群众挥泪相送,千里不绝。许多官吏“亦皆闻之流涕”。

清代对治理黄河水患尤为关注,康熙皇帝曾感叹“河涨河落维系皇冠顶戴,民心泰否关乎大清江山”,雍正皇帝曾经亲自坐镇武陟指挥治理黄河。所以栗毓美被皇上追赠为太子太保,谥号“恭勤”。道光皇帝还作了祭文和碑文,并赐祭葬,入名宦祠,吏民思,庙以祀,加封号“巡河督大王”。今在山西浑源县,还有道光皇帝下谕为栗毓美修建的规模可观的陵墓,人称“栗家坟”。栗毓美去世后,宁陵人民为感谢他的治黄功劳和做出的丰功伟绩,拜他为“大王(河神)”,在县城东关为他修建了栗大王庙,春秋祭祀,万代供奉。说来也巧,自建栗大王庙后,黄河水再也没有淹过宁陵县。

“栗大王”的神奇传说

黄河水神,由来已久,但历史上各朝各代水神的具体名称不同,敬奉的河神与祭祀的方式也不相同。史籍上记载的黄河水神,最早的一位是河伯;之后的黄河水神见于晋干宝著《搜神记·四渎神》:“河渎神,即汉陈平也。”龙王是以无处不在的水神身份在黄河中出现,但不能算是黄河的专神。真正为黄河岸边人们所崇信的河神,明清以来主要是官封民信的“大王”、“将军”。

关于对“大王”、“将军”的信拜,到清代可以说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其形式千种百样。成书于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民国四年(1915年)重印的《敕封大王将军纪略》上有“金龙四大王”、“黄大王”、“朱大王”、“宋大王”、“栗大王”、“白大王”和“陈九龙将军”的化身图谱,石印的黑白图谱又经手绘染色,当年显然是为实用而非做历史资料。至今一些年过八旬的老河务工程人员并不称这本书为《敕封大王将军纪略》,而称为《大王谱》。现仍供职于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徐福龄老先生,在黄河工地上度过了60多个春秋。河上的事他差不多都亲身经历过,他近年著有《河防笔记》一书,书中也提到了“大王”、“将军”化身的事。他说,这些“大王”、“将军”的化身,则被看做是大小不同的水蛇。“大王”比“将军”的地位高,但形体很小,长10厘米左右。不同的“大王”有不同色彩的花纹,可在《大王谱》中来识别。“将军”的化身是粗而长的水蛇……

作为“六大王”之一的“栗大王”因对宁陵人有功德,100多年来,许多有关他的传说和神话故事也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相传,黄河水来,“栗大王”跳入水中,水退至脚下,栗往前走水往后退,直至平安无恙。又传,有一年仲夏,大雨滂沱,黄河决口。宁陵县的百姓性命难保,叫苦连天。不少人面对滔滔黄水,焚香叩拜,祈求“栗大王”显灵,解除百姓的水灾之苦。说也奇怪,正当人们祈祷之时,从水中钻出一条色彩斑斓的小蛇,昂着头向人们游来。人们认为,这条小蛇就是“栗大王”的化身,于是,便小心翼翼地把这条小蛇从水中捞出,放入盘中,置于桌上,加以供奉。果然不几日黄水下落,全县人民得救。从此以后,每逢降大雨或遇干旱年份,人们只要见到相仿的小蛇,就把它奉为“栗大王”加以供奉,周围的群众都来烧香磕头。有些集镇、农村还要唱大戏,并在戏台前搭一神棚,把“栗大王”请来受香火,与百姓同乐,祈求他保佑宁陵百姓永远不受水患。直到今天,年老人都说,外出乘车坐船,外乡人都喜欢与宁陵人同行。有宁陵人做伴,“栗大王”可保佑一路平安,一帆风顺。

到了民国期间,还不时有官方“接大王”的事。河南省主席刘峙送“栗大王”的前前后后,更清楚地反映出社会各方面对水神崇拜的事实。过去黄河决口,堵口时凡出现了小水蛇,都认为是“大王”降临,必须焚香祈祷并演戏祝贺,因为“大王”出来,是堵口成功的预兆。若堵口时出现了“将军”,即被认为是堵口失败的不祥之兆。所谓“大王”、“将军”,以今天科学的观点不过是些民间迷信的说法。但过去堵口时出现了细短水蛇,即所谓的“大王”,确有把口堵住的;出现了粗大的蛇即所谓的“将军”,就易失败。这在过去一直是个谜。其实,这一方面是人的精神作用,另一方面是堵口的成败与决口处河床的土质的好坏有关。

栗大王庙前话古今

近日,记者怀着对栗毓美这位治河功臣的崇敬和“栗大王”神奇传说的好奇,来到宁陵县东关回民小学探寻已有100多年历史的栗大王庙。在该小学记者看到了只剩下3间大殿

的栗大王庙。该殿东西两边都是残垣断壁,庙前荒草丛生,庙门和窗棂已经破败不堪。沿台阶而上,进入大殿,有一根坠落的横梁掉在地上,上面的顶棚被坠落的横梁砸开四散耷拉下来。然而在大殿的正中间一处地上,记者却意外地看到焚烧后的香灰,看来最近还有人来里这祭拜水神。

据史料记载,栗大王庙当时建成后,坐北朝南,雄伟壮观。有大殿3间,配殿3间,东厢房6间,西厢房3间,总面积1.5公顷。大殿内有栗大王塑像,前面两侧塑有童男童女及立鹤。1间东厢房内塑有城隍爷神像,3间东厢房内塑有吕洞宾坐像。西厢房塑有弥勒佛铜坐像,两侧各有两个菩萨童子。门联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来这朝拜的人络绎不绝,香火不断。清咸丰年间,太平军起义,栗大王庙被拆。后来,有山西人在县城经商,为使他们有栖息之地,族人以数斗米为代价,按该庙原貌重建,称山西会馆,神像恢复原位。1949年7月,神像被清运,上世纪80年代厢房被拆除。

正沉思间,看到一位老太太走过来。经过攀谈,记者了解到她叫郭秀远,是回民小学退休教师。郭老师告诉记者:“1986年的时候,我就在大殿里面教二年级。”据老人介绍,当时大殿东西两边都是学校盖的办公室、宿舍。2001年,回小新教学楼建成后,大殿闲置不用。老人看着大殿萧凉的景象感叹地说:“这庙是该修修了,再不修就有坍塌的危险。”她又说“栗大王”已被观音寺的法师请走了,并重塑了金身。

记者又赶到位于宁陵县城南关外解?囟汛宓墓垡羲虏煞谩>莨垡羲戮邮慷涡闳佟⒔?正英介绍,因县财力紧张,栗大王庙修缮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在观音寺重建后,他们与县志办主任刘振海、县宗教局办公室主任王志强等一行5人赴山西大同浑源县——“栗大王”栗毓美的家乡拓取了圣旨碑文,回来后由群众捐资,按照那边的样式在观音寺修建了圣旨碑和大王殿。2006年农历三月十八下午由寂君法师、印广法师和20名居士将“栗大王”从栗大王庙请到了观音寺栗大王殿;农历三月十九为神像举行了隆重的开光仪式。

被请走了“栗大王”的栗大王庙,如今更加孤伶。庙里香火不再,在城市的喧闹之中,只有大殿西南角那棵老槐树在无声地怀想、追忆那逝去的岁月。记者在县城随机访问了几个年轻人,问及栗大王庙,他们大多一脸茫然。从栗毓美到“栗大王”,完成了一个人到神的升华,这无疑是广大民众对躬耕黄河的一代贤臣的褒奖与怀念。从栗大王庙到观音寺栗大王殿,由于财力的限制,或多或少显示出历史的纵深与现实碰撞的尴尬。

历经100多年的风雨沧桑,栗大王庙作为研究黄河水神信仰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迈着凝重的步伐几经坎坷走到了今天,但却引不起年轻一代的欣赏兴趣,更何谈对“栗大王”的顶礼膜拜?有学者说,在现代文明条件下,传统文化遭遇尴尬似在情理之中。这种尴尬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社会进步了,人们的文明程度提高了。试问,谁还愿意回到那不能主宰自己命运,只有靠祈求“栗大王”保佑的岁月中去?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上文来自 京九晚报


下图为残存于宁陵县栗大王庙的3间主殿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明清之际,大量人------民间治河能手或官方治河官员在死后被封为大王或将军。一方面表现出民间信仰对象由抽象到具体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国家正祀与民间信仰的互动。这两方面我觉得都值得讨论。
竹林青青,微风徐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