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广西部分民间艺术

广西部分民间艺术

1、壮族民间舞蹈——扁担舞
      
      在壮族地区马山、都安等县的山乡村寨,每逢春节,晒谷场上,街头巷尾,到处都可以听到扁担的敲击声,节奏强烈有力,声响清脆高亢,非常热闹。尤其是晚上,到处灯火,山寨沸腾,扁担声合着轻快悦耳的竹筒伴奏声、村姑的欢笑声、伯娘的赞扬声,汇成欢乐幸福的声浪,震撼山谷,激荡人心。这就是深受壮族人民喜爱,闻名广西的扁担舞盛况。 扁担舞又叫“打虏列”、“谷榔”、“打榔”(均为壮语译音),是一种群众自娱性民间舞蹈形式。特别是中、老年妇女打扁担,更为出色。打扁担时,至少四人一组,多则十人、八人均可,在一条长板凳上互相敲击。流行于都安县的扁担舞,有六种不同的基本打法,分别为 “虏列丈”、“虏列分阜”、“虏列分水”、“虏列分四”、“虏列分候”、“虏列高花(均为壮语译音)。内容表现插秧、收割、打谷、舂米等劳动过程和欢乐情绪。舞时,仅以竹筒的敲击声作伴奏,其形式与高山族的杵乐有些相似。打扁担没有更多的舞蹈姿态和队形变化,主要以其独特的节奏变化,上下交织的打法和强烈的音响效果,博得群众的欢迎。
        据都安、马山县的壮族群众介绍,过去的扁担舞不是用扁担在板凳上敲击,而是用杵敲击木臼(用一块大木,中间挖空,用以舂米),所以打扁担壮语又叫“谷榔”(舂米的臼,壮语叫“谷榔”)。唐人刘恂在《岭表录异》里写道:“广南有舂堂,以浑木刳为槽,一槽两边约十杵,男女间立,以舂稻粮,敲磕槽弦,皆有偏拍。槽声若鼓,闻于数里,虽思妇之巧弄秋砧,不能比其浏亮也。”可见唐代的“舂堂”是古代壮族人民舂米劳动的生动写照。随着历史的发展,才逐步演变成了今天的扁担舞。至今仍流行于德保县的’舂米舞”,平果县的“打砻舞”,宁明县的“经砻舞”,都基本上保持了古代“舂堂”的特点。因为嘹亮的槽声预示着壮家的丰收和兴旺,故有“正月舂堂闹轰轰,今年到处禾黍丰”的谚语。

2、民间曲艺——天琴弹唱

      
     天琴弹唱是流行于广西壮族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所谓“天”,就是用天琴伴奏的各种娱乐活动形式的总称。它本来是南壮地区“天婆”祭祀时的一种宗教活动,称为“做天”,在于求神保佑平安,消灾除害,预兆丰年。“弹天”是天琴独奏;“唱天”是用天琴伴奏,演唱山歌或叙唱故事。“跳天”是用天琴伴奏的一种歌舞。

      3、民间曲艺——客家竹板歌
      

     竹板歌是流行在贺州市客家人民间的一种歌唱艺术形式,由于歌手在演唱时双手使用四片竹板自行伴奏而得名。竹板以楠竹或毛竹、水竹片制作,长约六寸,宽约一寸半,为使其音清脆,多以桐油煮浸。歌者在手执的两片两边缘削成锯齿状,谓锯板;右手执的两片叫平板,无齿,也有为握得稳不易滑落而在边缘上半截加制少量锯齿的。

  演奏竹板时,锯板用手掌挟持,以虎口为支力点,拇指根骨卡板内缘,食指和中指第一、二节卜板外缘,握中段,用手劲伸震,使两板紧密碰击而发出乐音,为歌唱伴奏。伴奏分前奏、间奏、尾奏、奏时长短不拘,由歌者即兴发挥。
  竹板歌本是过去衣着褴褛的流浪艺人走街串巷卖唱,借此乞讨点钱米苦度岁月的演唱形式,故又名叫化歌。在旧社会,唱竹板歌的乞讨艺人地位低下,别人只知其姓,不知其名,民间习惯在其姓氏后加一“满”字以便称呼,如朱满、李满、廖满等。艺人唱歌,伴以“沙沙乐、沙沙乐、沙乐沙乐沙沙乐”的竹板乐,所唱歌词随编随唱,灵机应变,可谓“见人说话,见鬼打卦”,总能博得听者欢心。如歌手入市场猪肉行行乞,即随口唱道:
  竹板打来闹洋洋,
  一脚踏进猪肉行,
  今日老板系大方,
  奔理(给了)猪尾奔(给)猪肠。
  在市场行乞的艺人,若得到主人打发一些的钱米,便会以歌致谢:
  竹板打来闹吱吱,
  今日来到某某市,
  谢仪(你)奔(给)钱又奔米,
  今年定系好生意。
  歌手除在乞讨中随编随唱外,也有在夜里固定一处为劳累一天的群众唱《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赵玉林》、《胡中庆》、《高文举》等长篇唱本的。围听者多为苦力工人和贫穷市民,他们赠给歌手三五文钱或者捐点米和青菜,以求得较长时间的精神享受,这就是竹板歌之所以成为客家人喜爱的民间文学演唱形式的原因。
  解放后,民间艺人地位大变,他们不再走街串巷行乞,能专心致志地向人民提供精神食粮,在党的“百花齐放,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竹板歌得到了新生和发展,那些文字记载的唱本也得到了挖掘、整理、修改、补充,在群从中健康地流传,同时,民间艺人还不断创作出内容健康的唱本,竹板歌因此登上舞台,成为民间文艺演出的一各形式。
   就竹板歌的形式而言,大致可分四种。
   (1)四句落板
   每句多由七字组成,共四句,一、二、四句韵脚押韵。唱词的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如比较流传的《鲤鱼歌》的唱段:
   唱歌爱(要)唱鲤鱼头,
   新做大屋白门楼,
   上厅做起金狮子,
   下厅做起凤凰楼。
   唱歌爱(要)唱鲤鱼牙牙,
   公婆打架莫去投外家,
   投到外家杀鸡开老酒,
   育知自害累自家。
   唱歌爱唱鲤鱼眼睛睛,
   后生唔好骂老人,
   莫骂老人会吃唔会做,
   看屋背孙也爱(要)人。
   
   (2)五句落板
   每一唱段五句,每句多以七字,一、二、四、五句押韵。如解放初期流行的《谈婚歌》中的唱段:
    三十谈婚盲(不)为迟,
   没钱做屋住茅篱,
    若还早来共产党,
   唔(我不)到今正(才)娶妻,
   阿爸也会做懒哩。
    四十谈婚也相当,
   翻子没水下慢秧,
   若还有水早早插,
   秧苗好来禾快黄,
   割到谷子堆满仓。
   (3)和尾加衬词
   此为解放后歌手们在四句、五句落板的基础上创新的形式,适合对唱和多人合唱,常用的衬词有“系啰、没错、爱得”等,如《歌唱工农兵学商》的开头唱段:
   领:工字写来两划长,合:两划长。
   领:又有一直在中央,合:没错,在中央。
    领:工人阶级作了主,合:作了主。
   领:翻身解放把家当,合:爱得!翻身解放把家当。
   (4)夹白对唱
  以四句落板,五句落板为基调,中间适当加道白。
  竹板歌歌词来自民间艺人的创作,演唱时为使听从“着迷”,其歌词具有两方面的突出特点:
   <1>形象鲜明。如长达三千多行的唱本《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以歌词塑造艺术形象上就颇下了功夫,使人听之动情。如英台与山伯同窗求学将别时的唱词:
  英台辞别就回转,
  依依不舍泪汪汪,
  我别山伯针刺肝,
   山伯别我刀割肠。
  在相别路上,英台不断暗示自已是女性,百般打比流露自已对山伯强烈的爱情,憨实的山伯却老是不醒,英台不禁埋怨叹息:
  心中羞丑颜容变,
  世间没有柬(这样)蠢郎,
  莫非神鬼来阻隔,
  就来拆散两鸳鸯。
   <2>语言通俗生动,风趣幽默,极具民族特色。   
  如《闹财礼》中唱段:
  母:让边(怎样)嫁女想发财?
  亚(阿妈)几难熬过来,
        十月怀胎几辛苦,
        头脚肿步难开,
        黄皮瘦弱气魄衰,
  辛苦涯也知,
  仪计(你的)功劳不瞒仪,
  爷娘系(是)想子女好,
        婚后幸福正可以,
        唔系(不是)望个高时礼。
  母:养仪涯没命食汤,
  没命就会见阎王,
  今日带仪二十几,
  结婚猪肉没得尝,
  石壁插禾枉了秧。

[ 本帖最后由 陈海霞 于 2010-5-18 17:05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黄牛自知夕阳短,不待扬鞭自奋蹄!

TOP

4、广西民歌——侗族大歌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大歌,侗族称为“嘎老”。“嘎”即歌,“老”既含有大之意,也含有人多声多和古老之意。“嘎老”是一种由众多人参与的歌队集体演唱的古老歌种,故译为大歌。
        黎平侗族大歌是在中国侗族南部方言区由民间歌队演唱的一种民间合唱音乐,主要流行于黎平县南部及与之接壤的从江县北部,包括今黎平县岩洞、口江、双江、永从、肇兴、水口、龙额及从江县往洞、谷坪、高增、贯洞、洛香等乡镇。民间习惯称这些地区为“六洞”、“九洞”。
    侗族大歌历史久远,早在宋代已经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宋代著名诗人陆游在其《老学庵笔记》中就记载了“仡伶”(侗人自称)集体做客唱歌的情况。至明代,邝露在其所著《赤雅》一书中更加明确地记载了侗人“长歌闭目”的情景,这是数百年前侗族大歌演唱的重要文献。大歌一般在村寨或氏族之间集体做客的场合中演唱,是侗人文化交流和情感交流的核心内容,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和传达了侗族文化的灵魂。
        黎平侗族大歌是最具特色的中国民间音乐艺术之一,也是国际民间音乐艺苑中不可多得的一颗璀璨明珠。作为多声部民间歌曲,它在多声思维、多声形态、合唱技艺、文化内涵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均为世所罕见。侗族大歌代表性曲目有  《耶老歌》、《嘎高胜》、《嘎音也》、《嘎戏》等。
        黎平侗族大歌以其独特的演唱方式和特殊的组织形式传承侗族的历史和文化。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而且是侗族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曲目众多,内容极为广泛,具有社会史、婚姻史、思想史、教育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是维系侗族社会生存的精神支柱。
        广西三江侗族大歌主要流传于三江县梅林、富禄、洋溪乡沿溶江河一带的侗寨和罗城的侗族村寨。
        三江大歌通常在节日里由男女歌队坐在鼓楼或围在火塘边进行对唱,以此来讲述人生哲理,传授生产生活知识。按音色,三江侗族大歌可分为男声大歌、女声大歌、童声大歌和男女混声大歌几种。按体裁,则可分为鼓楼大歌(“嘎得楼”)、声音大歌(“嘎所”)、童声大歌(“嘎腊温”)、叙事大歌(“嘎锦”和“嘎尽”)、礼俗大歌、戏曲大歌和混声大歌(“嘎世尼所”)等7种。主要歌腔有几百种,代表作品有《嘎高胜》(高山歌)、《能闷高京》(高山井水歌)、《嘎伦练》(蝉歌)、《嘎依哟》(知了歌)等。侗族没有文字,大歌全靠“桑嘎”(歌师)口头教唱,一代传一代,世代相传下来。
        大歌曲式结构独特,每首歌均由“歌头”、“歌身”和“歌尾”三部分组成。大歌的声部通常为二声部。在民间有“雄音”(高声部)、“雌音”(低声部)之称。三江侗族大歌内容丰富,品种多样,旋律优美动听,被誉为世界“最美的天籁之音”。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侗族大歌已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保护和传承侗族大歌能对侗族地区的文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5、广西彩调


      罗锦镇是广西彩调发源地。据考证,400年前的明朝嘉靖年间,一批福建移民到罗锦镇林村定居下来,他们把福建的地方彩  茶小调与跳神调、桂林傩戏表演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以桂柳方言演唱、带有浓郁桂北风情的调子。到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彩调表演日臻成熟。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黄牛自知夕阳短,不待扬鞭自奋蹄!

TOP

6、广西壮剧
      

     广西壮剧,是在丰富的民间文学、音乐、舞蹈和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壮族戏曲剧种。壮剧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已有演出,流行于广西的西部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宁、广南一带。
      由于流行地区和语言、音乐唱腔、表演等的不同,壮剧分为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和师公戏三类。南路壮剧,主要流行于使用壮语南部方言的靖西、德保、那坡、天等、大新、田东、田阳一带。壮族师公戏在壮族地方叫“壮师”或“调师”。主要流传于河池、宜山、来宾、贵县、上林、武鸣、邕宁一带。是从“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7、翡翠鸟舞
     

       翡翠鸟舞,发源于武宣县壮族聚居的桐岭镇,它是一种模拟禽鸟性的舞蹈,为广西独有。人们通过模拟翡翠鸟的服饰、道具以及它的活动、灵巧的特征、它的美丽形态、它的勤劳自食,并配与乐器伴奏表演,借以表达壮族人民的勤劳、正直、勇敢、善良、团结、好客的高尚品质。
      传说:二百多年前,一壮族老汉被财主逼死,丢弃在河边的荒野里,由于当时兵荒马乱,灾害连年,老汉一对年幼的儿子状告无门,悲愤地把父亲安葬在河岸,兄弟俩正愁没有供品祭拜父亲之时,一双翡翠鸟飞来,在兄弟俩头上飞旋一会便飞走,一刻又飞来了,嘴里叼着鱼,把鱼双双摆在老汉的坟前,就飞走了。兄弟俩被这美丽、善良的翡翠鸟而感动。长大后,为了纪念翡翠鸟,用竹篾编成美丽的翡翠鸟模型,一人舞一只,在村里表演,深受群众欢迎,尔后,翡翠鸟舞渐渐地在武宣县盛行起来,逢年过节或丰收喜庆之日便登台表演。解放后,武宣的翡翠鸟舞多次参加自治区举办的民间文艺汇演,并多次获奖。民间艺人覃信汉荣获自治区民间文艺汇演最高奖——一等奖。翡翠鸟舞,它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造就了覃信汉、罗志中等一大批民间艺人,也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 本帖最后由 陈海霞 于 2010-5-18 17:11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黄牛自知夕阳短,不待扬鞭自奋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