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千万次庆典”征文活动——征文汇总帖(请勿跟帖)

“千万次庆典”征文活动——征文汇总帖(请勿跟帖)

征文主题:1、我与民俗学论坛
          2、我与民俗学
          3、民俗学与民俗学论坛

木兰山人     我与民俗学
木兰山人       我与民俗学论坛
朱振华艺苑     民俗学论坛:不是因为寂寞才想起你
jinjshan     我与民俗学之冤家路窄
山田小子       我与民俗学
zjhong1978   我与民俗学——在路上: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初试身手      我与民俗学
zjhong1978   石盘坑:被历史进化所遗忘的角落
张怀群       民俗西王母论
东方民俗     我的民俗情缘

张润平     我与民俗学论坛
东方民俗  结束过后是开始
燕子的心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TOP

木兰山人     我与民俗学
大三时,南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这门课,刘克老师主讲,他是研究南阳汉画像石的专家。我非常喜欢他的课,一方面是因为老师讲课非常好,另一方面当然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啦。
    一次讲授民间的“市声”时,他念了一大段集镇上卖针人所招徕顾客的语句,我感觉民间的语言并不比读书人差多少,里面也很有趣。于是专门去图书馆查书,专门找跟“俗”、“民间”有关的书,看了几本民俗学概论性的书。第一遍看时,就是一种大概的了解,不敢说有很好的理解。所以最开始就是广泛涉猎民俗学、民间文学方面的书籍,自己对这方面的知识也很感兴趣。
    转眼到了大三下学期,面临考研了。我最开始想考古代文学。因为古籍里面也有民俗的东西,自己并不知道民俗学也有研究生。后来女朋友提醒我多上网查查,这才知道了有不少学校招民俗学研究生。于是就转考民俗学了。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是与女朋友一起考研的。应该说我比较迟钝,只知道埋头看书,也不会想到去多找信息。女友她要考北京师大民俗学,她总是督促我去查信息。于是就听命去查了,到了后来就变得很主动地想了解民俗学的信息了。这样慢慢知道了民俗学网与民俗学论坛,这就是我与论坛缘分的开始。容后再叙。
    在考研中,我是报着一种求知的心去准备的。在本科四年,我学的并不好。现在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奋斗的方向,那就把这门学问学好。我把图书馆的相关书籍尽量都借一次,但每次去搜书总会发现有很多这方面的书没看。看初试指定的参考书以外的书并没有耽误学习,它们大大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知道有这么多人参与这项事业,也更坚定了我要成为“民俗学人”。努力学习才能为这门学科做出更多的贡献。只有更多的民俗学人不断前进,这门学科才能不断前进。
    用简陋的文字记下我的本科民俗学之路。朋友们共同努力吧!

TOP

木兰山人       我与民俗学论坛
我与民俗学论坛的缘分来源于对民俗学的兴趣,而在论坛的学习又促进了我对民俗学的学习。
    我经常在论坛上下载各位老师的文章来看,开始是以游客身份,后来便注册了。自己也进行过讨论,只是有什么就说什么,没什么理论水平。
    去年冬至,写了一篇《冬至小感》,在这里献丑一下:“今天是冬至。在我的家乡-河南省信阳市是没有冬至吃饺子习俗的。很奇怪!它属于河南,但却好像与河南的习俗有很大不同。可能是接近楚地的缘故吧! 考研确实挺累,但看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书总是有新的收获。在南阳师范学院,我这已是第四年了,也是第四次入乡随俗吃饺子。忙碌的学习之余,品尝一下饺子,回味张仲景发明饺子的传说,也挺不错的啊。 为了考研,所有课都不上,每周就只上一门课-民间文学概论。其实,也挺惭愧。逃课确实不好,学校呢,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自己也很喜欢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争取一下就考上,不行的话明年再努力。选择它本来就不是为了升官发财,因为它值得为之献身。自己资质不佳,希望通过努力学习,提高自己水平,能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虽然很忙,但每天都用手机登录中国民俗学网。太喜欢这个网站了,学了不少东西。今天领了网站红包,认知度一下涨到400。谢谢啦!也祝管理员们天天开心啦!”管理员热心回复了我的帖子,并对我进行鼓励。我非常高兴,于是更积极的用手机登论坛看文章、回帖。这时笛威老师和任双霞大姐对我进行及时的提醒,我在考研最后半个月就没敢上论坛了,当然有偷偷看过几眼。呵呵。
    我非常佩服论坛的各位管理员和斑竹们,他们完全是志愿为论坛服务,非常的无私。对于我们提出的问题也是及时的回复,我也想向他们学习。现在我也是一名专题版主了,向各位志愿者学习,为大家服务也是我的义务和责任。欢迎大家的批评意见,愿民俗学论坛越办越好。

TOP

朱振华艺苑     民俗学论坛:不是因为寂寞才想起你
民俗学论坛:不是因为寂寞才想你
       我是一个乡下人,为了变得高雅些才考进了艺术学院。一晃四年,读到本科毕业了感觉还是一身脱不掉的乡土气息,所以毅然又走进了民俗学研究的田野。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礼失而求诸野,呜呼,侪辈舍我其谁哉?
       在山东民俗学研究的家庭里待得久了,颇有乐不思蜀的满足,老师们其乐融融格外恩爱,同学们姹紫嫣红情意绵绵。不仅每隔几个月就有走村入户,入村找庙,进庙找碑的摸索;而且还有逢年过节三杯两盏淡酒,寓庄于谐的小饮大聚。归去来兮,桃源杏林何有逾此哉。一年前的我,快乐之余颇有遗憾,小家千般好,中国民俗学的大家庭却是在心里离得很遥远,有限的几次学术交流活动也没有太多时间去认识和交流仰慕已久的老师和同学朋友。每念此短,汗津津又没办法也。走近民俗论坛,首先受惠于师哥们的中国民俗学论坛QQ群的大力推荐。那个一年级不安分的我在群里平地掀了一阵波澜后,返璞归真并最终找到了中国民俗学论坛这块根据地。渐渐地,在灌水、发帖、下载、回复、口水战中,由一名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由一名游客变成了版主,由一名对外面的世界两眼一抹黑的小童鞋变成了一个结交了两三好友的大网虫。
         民俗学论坛,就这样我走来了。作为一个逐渐培养出一批忠实拥趸和固定受众,以及越来越多的注册会员的民俗学网络品牌大站,希望你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一样成长的更加茁壮,散发出更明亮的光芒。真诚的祝愿中国民俗学的大家庭能够通过论坛这根看得见摸不着的红线绑住更多的朋友,每个人也能汲取到更丰富的营养。
          民俗学论坛,不是因为寂寞才想你!

TOP

jinjshan     我与民俗学之冤家路窄
我与民俗学之冤家路窄
我与民俗学之间绝对是仇大于缘,关于我和民俗学的爱恨情仇一切都还要从我大三那年说起。那是大三的下学期,时间也恰逢这个莺飞草长的季节,但当日的心情却绝对没有彼时的阳光那么灿烂。人生最难的绝不是行动,而是行动前的抉择和计划,当时那个时间绝对是到了为自己下一步的行动做一番打算的时候。考研还是工作?This is a question. 综合一下我那群亲朋好友的看法,考研在当时应该是个众望所归的选择,那就考研吧!但是一想到我不情不愿勉为其难的学了那么几年的英语,我实在很难想象以后还要终日与它执手相望,心中顿时那个纠结那个恐惧啊,如此一来那就只有跨专业考了,但是接踵而来的便是选专业这件头疼事,这件事情最终让我明白对于未来的恐惧多半是我们无力选择的结果。
说起这个选专业不得不提的一个插曲就是我跟俺家大姐之间的冷战。对于我那些纯文科的脑细胞来说,考研第一大忌当然就是忌考高数喽,这样排除掉那些需要考高数的专业余下的选择就有限的多了,这样我在这有限的专业之内左挑右选了一遍之后竟没一个入得了大姐的法眼,她以自己的前车之鉴振振有词的把我挑的那些个专业一一给否了,好吧,这个倒也无所谓,关键是她否完了我那一个个选择之后还抛给我一句话“我的建议是选个好点的学校,冷点的专业”,一听他这话我就郁结了,冷的热的专业都被你否完了还让我选什么啊,那会不知道怎么就突然想起来一个自始自终我都没提过的专业,于是一赌气电话里便回了她句“那我考北大的宗教学去,学校够好,专业够冷”。这话一出口,温度急转直下,那一刻我算是体会到恶语伤人六月寒是怎样一种威力了,老姐当时也发毛了,气冲冲的便开始数落起我了:“你说让给你做什么我都给你做了,你那文科的专业本来就没有多少好选的,能怪我啊,以后你的事我一个字也不说了。”然后未来几个月内大姐实现的她的诺言,真的是对我不闻不问了,但是这次冷战最终还是在老爸的调停之下化解了,但是短暂的和平之后又迎来的新一轮的战争,只是这次换我掌握主动权了。
大概八月份老姐终于对我抛下了橄榄枝,于是两姐妹重归于好,但是好景又不常,我终于忍受不了她对我的选择持续性的轻慢,在她说出“反正我就觉得很多人都没听过的专业肯定不是什么好专业,总之我就觉得你那人类学就是研究猴子是怎么变成人的”这句话之后,我终于忍无可忍的挂掉了她的电话,然后两个人又是数月的冷战,最后直到当初在她看来那个儿戏一样的选择终于变成了既定事实,她才算是不情不愿的接受了我的专业,但是直至今日,每逢有人问起她我的专业时她都还是丝毫不带迟疑甩出那句“研究猴子怎么变成人的”。这里还有必要交代一下,从我报考直至复试甚至到我开学报到周围的亲朋好友都没几个人知道我到底考的是什么专业,大家看到我以人类学为主的参考书目便误以为我考的是人类学,而我也懒得跟他们解释我那是人类学系下的民俗学,跟中文系的不太一样,那就让他们继续以为自己以为的那样子好了。就这样在我曲折的向着民俗学靠近的过程中先引来了我和老姐之间的两场冷战,看来我的这条路走的注定曲折。
那一年的春天就这样在我的徘徊中被蹉跎掉了,看着其他准备考研的同学早都已经着手复习了,而我还在纠结于专业和学校,心理的着急终于又在无处诉说的情形下转化成了孤注一掷的冲动,我最终在当年的七月份把目标锁定到了中大的人类学系,这次我是下定了决心要做一块顽石,无论再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我都不会再改变自己的选择了。说起这个其实我似乎忽略掉了一件事,记得曾经有段时间我是准备考中大中文系的应用语言学的,曾几何时我甚至都已经把叶蜚声和徐通锵两位老师主编的那本《语言学纲要》前前后后给仔细研究了一遍,但是最后终于还是被网上看到了一些招录比数据还有某某人关于语言学如何枯燥的言论给吓退了,做逃兵实在是一件不光荣的事情,但是对于那些真实的过往却也不能因此被抹杀,所以还是有必要说一下。而且如果当时没有此一举,在未来的时间里我又怎会同民俗学如此牵绊不清呢?
还是继续七月份那场孤注一掷的决定吧,当时是打定了主意要考人类学系的民俗学专业的,所以就算是看到了往年那一个甚至零个的录取人数我也不为所动,宁愿死在前行的道路上也不要再为究竟该选择哪条岔路纠结了。但是坚定的意志并不能弥补现实的缺憾,在我就读的那所二流本科院校,就算是翻遍了图书馆也不能找到一本我考研初试所需的参考书,跑遍了郑州所有的大型书店也都是无功而返,截止到八月末我所能得到的参考书还都只有网购来的钟敬文老先生主编的那本《民俗学概论》和庄孔韶先生的那本《人类学通论》。书还没有凑齐到了九月份我又要出发去厦门开始我的毕业实习了,于是我一边为自己脱离组织独自跑到这边实习的壮举而后悔不已,一边拐弯抹角的托人帮我凑齐那N本考研专业课的参考书。应该说在厦门的那几周对坚定我考研的决心还是很有奇效的。记得当时走出我实习的那家公司的大门之后我的心情可以用雀跃形容,有一种终于解脱了的感觉,同时又隐约有一种挫败感挥之不去,因为返回带来的极度兴奋让我终于意识到自己潜意识中落荒而逃的心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个loser,隐约记得当时我曾安慰自己说,这种工作真的不适合我,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早点回去是对的,一心一意考研吧,厦门我一定还会再来,但是再来的时候厦门将是会作为我的田野而存在,在这样的自我安慰中我返回了学校。
兴冲冲的从厦门奔回了郑州,亢奋的神经一下子松弛下来的后果就是重重的感冒了一次,那次感冒让我放弃了十一假期回家的机会,可是谁想这也意味了我放弃了最后一次见我奶奶的机会。还记得当时姐姐,小捷都拼命地说服我和他们一起回家,但是一想到三个月后就要来临的研究生考试,而我当时一页未翻的考研参考书以及直接导致的对人类学民俗学的茫然无知,再加上感冒的头痛让我真的只想待在宿舍里好好睡上一大觉然后正式开始我的考研生涯,还记得当时老姐上火车以后还给我发短信说,总感觉你不一起回家好像缺了点什么,当时似乎还觉得蛮感动的样子。十一假期眨眼也就过去了,考研的参考书也终于差不多齐了,只是除了一本陈启新老师的《中国民俗学通论》,这本书直到十一月份终于要看的时候才发现竟然没有,然后又手忙脚乱的弄了一本缩印版的,至此我的寻书生涯算是终于告一段落了,我这几个月的寻书经历把我周围的人都折腾的虽然称不上天怒人怨但鸡飞狗跳是绝对够分的。
记得当时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把人类学的几本参考书通了一遍,当时觉得人类学好丰富,那是跟我以前接触到的完全不同的一个世界,当时似乎都有一种找到了组织的感觉,似乎觉得寻寻觅觅了许多年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可是现在细细想来却觉得真的好可笑,我对人类学或许根本不是兴趣,而只是好奇,人类学庞杂的知识体系满足了我对各种各样知识的兴趣,所以初看之下觉得人类学简直太适合我了,当然这个时候就有些后悔当初怎么就报了民俗学而不是不直接报人类学呢。说了人类学这么多才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我要讲的是同民俗学的纠缠。虽然民俗学当时于我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知识体系,但在考研的过程中对于民俗学我实在是没有花费多少时间的,一来民俗学总共只规定了两本参考书,二来在我看来那两本参考书与人类学的那几本相较之下实在是容易看得多容易懂的多,不知怎么轻视之心似乎又开始滋长,所以直到后来成绩下来我都还在坚持自己对民俗学的轻视无关自负,因为我总共花了不到一周时间去复习的民俗学在考试的时候居然拿了120多分,而耗费了我绝大部分考研复习时间的人类学却仅拿了100零几分。
世事就是这样弄人,我轻视的民俗学最终也选择了轻视我,那一年人类学系的民俗学专业招了两个人,而我很不幸的就是那多出来的第三个,于是我被民俗学一脚踢到了人类学,学了个我至今不知道该如何定义的文化遗产,明明是人类学下设的研究方向实质上却更偏向考古,而考古也成了我的必修课,想想当时还真的一时冲动过想去报考古,可是后来因为被人恐吓说要学地层学,而那个东西似乎偏理所以我很快放弃了那个念头。可是看看现在,地层学还不是一样要学,一样去学了。再一想当时正迷恋人类学那会后悔自己报了民俗,恨不得能去改了志愿考人类学的念头,似乎我所有一念之间的想法都变成了现实,以前从未敢细想的念头现在正真实的发生着,我真的被抛到了人类学门下,我又真的有机会去学习考古。上天对我是何其眷顾啊,何其纵容啊!只是一想到民俗学心中还是隐隐作痛啊,虽然我曾经轻视过你,但是现在你视我如敝履也着实让我心中很不爽,我的轻狂和侮慢终于得到了教训,民俗学至此应该算是成功的报复了我吧。
既然我们互相鄙弃,那似乎也不应有什么遗憾了,但是为什么还要让我去上邓老师的课呢?为了一遍遍的提醒我被调剂的遭遇吗?不让我进你的门却还要我以局外人的身份来瞻仰你,何其残忍啊!但是我为什么每次都还要屁颠屁颠的去准备邓老师布置的任务呢?我为什么还要去关注那纷杂的民俗事项呢?我又为什么每天跑到民俗学的论坛从偷窥到大喷口水呢?好吧,我承认从一开始我就错了,从同学送我木版年画的举止就该知道我对这些东西的兴趣不是我个人想掩盖就能成功的,我从来没有讨厌过民俗学,也没有恨过它,说他报复我那也绝对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毕竟被鄙弃的滋味还是有点苦涩的,那么现在我还能做什么呢?继续应我专业性质的要求去广而不深的接触民俗学吧,继续应我兴趣的要求去持续关注民俗学论坛吧!

我和民俗学不得不说的事:注定缘浅,奈何情深啊!

TOP

山田小子       我与民俗学
   
   我与民俗学
  

   
    我与民俗学的结缘很偶然。
     本来准备考古代文学专业,在查询学校专业信息时,发现竟有个民俗学专业也招研究生(孤陋寡闻的很呐),一看名字就莫名的喜欢,感觉很亲切。男友是个很爱看书的人,他告诉我图书馆有很多民俗方面的书。我先借了顾军、苑利编著的《中国民俗学教程》,对民俗学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但已被它深深的吸引住了。于是决定转行,考民俗学研究生。同学出于好意,奉劝我说民俗学太冷僻,出路也不好,还是换个专业吧。甚至后来考研失败后,决定再考一次时,同学仍在劝我别考这个了。但我对民俗学已经产生了感情,甚至是寄托。我不仅仅在为考试而学民俗学,而是在民俗里寻找人生寄托。
    我本来是个文学青年,曾经对文学很痴迷,在学校院报上也小试过身手。但女孩子学文学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很容易走进去出不来,分不清生活与文学的界限。再加上青涩的初恋的阴影挥之不去,整个人就像漂浮在空中,虚无,迷惘,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当接触到民俗学之后,才感觉到双脚触碰到了实实在在的土地,想起了我的家乡、田野、童年还有父母,突然间觉得找到了自己。我是从那片土地走出来的,贫穷、饥饿也吞噬不了童年的疯狂与快乐。如果能再回到那里研究我所熟悉的乡亲们的生活,那这样的学问该是多么有现实意义啊!如果能为家乡,为广大默默无闻的乡亲们做点什么,那么,活者或许还是挺有价值的。
    是民俗学,让我从梦境中醒来,回到了现实的生活。而我所一直寻找的人生意义原来就是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田野里年复一年的播种、耕耘、收获,永不綴弃!
    爷爷将近70岁了,还坚持下田干活。即使农闲季节,也闲不住,每天到山上砍枯干的荆条,然后背回来当柴烧。寒假回家时,发现院子外已堆起一座小山,还扎成一捆捆的。我看怔了,那得砍多少刀啊!而爷爷活得很快乐,偶尔哼哼小调,再三央求下,还能唱几首民歌。我明白了,生活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过出来的。
    当你接触到这些勤劳的农民,拙朴的人生,还怎能不去好好活着,努力奋斗?做梦谁都会,但要到达梦想的地方,却是需要双脚踏着土地一步步去走的。
    是民俗学带我走进更广阔的世界,领略更博大的学问,并教予我怎样做人!
    这就是我始终不舍得放弃民俗学的原因。

TOP

zjhong1978   我与民俗学——在路上: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在路上:不问收获,但需耕耘

                             我与民俗学
                                    (一)
    其实,因为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缘故,所以,对于故乡的一切问题自己都是如此的关心,在关心故乡的命运、思考故乡的未来的时候,自己想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从何而来,故乡为何会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这样的问题一直在折磨着我,这个问题也是促使我去不断读书来回答自己的追问,阴差阳错的是自己一天在书店里看到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与王铭铭先生《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这两本书,买下来看了以后,觉得自己是有点明白书中的道理,但也有很多的不明白地方。
    受这两本的书启发,两三年间,自己陆续地买下了很多书籍,历史学的角度:郑振满、陈春声主编的《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一书,此书的一个重点是把民间信仰作为理解乡村社会结构、地域支配关系和普通百姓生活的一种途径来进行研究的。赵世瑜的《狂欢与日常》则是其近十年来对民间文化与基层社会历史的初步成果。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还专门召开了“中国民间信仰的历史学方法与立场”的小型座谈会,并出版了《民间何在,谁之信仰》一书。朱海滨的《祭祀政策与民间信仰变迁》则从国家祭祀政策变化来看待祭祀政策与民间信仰变迁。陈进国的《信仰、仪式、与乡土社会:风水的历史人类学探索》则尝试从生活史、宗教史、家族史、思想史糅合在一起,来讨论作为一种文化系统和民众的生活方式的风水文化现象,是如何参与构建近世乡土社会的认同、分类意识,并影响社会文化秩序的整合。另外,陈进国的《隔岸观火:泛台海区域的信仰生活》跨越台海两岸的宗教文化现象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情况进行分析。滨岛敦俊的《明清江南农村社会与民间信仰》就江南农村社会共同体得以维系的“共同祭祀”问题进行分析。潘朝阳的《台湾汉人通俗宗教的空间与环境诠释》则将台湾汉人的通俗宗教现象以个案形式,呈现或彰著它们在台湾大地上面具现的空间结构以及与环境之间的伦理关系。杜赞奇在《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的华北农村》中为我们指出遍布华北的关帝庙将乡村精英及国家政权联络到一个政治领域之中。而《中国大众宗教》则可以被看成是海外研究中国民间信仰的优秀成果。
    人类学的角度:王铭铭的《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从象征与仪式的角度对民间宗教与大传统的关系、民间宗教的社会与文化分析、民间宗教与区域历史中的社会、民间宗教与现代化理论等问题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王斯福的《帝国的隐喻》则提出地方性仪式和崇拜与政府及其正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入手以及讨论了地方崇拜所经历的改变。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推出了中山大学人类学文库,其中,陈晓毅的《中国式宗教生态:青岩宗教多样性个案研究》提出了青岩宗教生态系统的“三层楼结构”的解释路径。刘志军的《乡村都市化与宗教信仰变迁》则从山西平陆县张店镇为目标社区,思考乡村都市化与宗教信仰变迁的内在关联进行系统分析和探讨。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推出了社会学人类学论丛,其中,回访再研究中张宏明的《土地象征:禄村在研究》分析了公共仪式的实践方式及其背后的观念,才是主导宗教仪式变迁的关键。梁永佳的《地域的等级:一个大理村镇的仪式与文化》展现了大理白族地域崇拜现象的等级结构。褚建芳的《人神之间:云南芒市一个傣族村寨的仪式生活、经济伦理与等级秩序》分析了傣族社会文化的经济伦理与等级秩序。
    自己在读了以上的书籍的同时,也深受我的一位中大人类学朋友的鼓励,07年,在他的引领下,自己在中大旁听了历史人类学的暑假班课程,一周的课程给自己的冲击应该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震撼。在他的鼓励之下,自己开始对故乡进行田野调查。
                                  (二)
    每一次走进不同的村子自己都会有不同的感受,07年开始到现在,自己的足迹遍及故乡的每寸土地,自己的心灵就不断的丰韵,自己的灵魂在不断的失重状态里慢慢找到了支点,自己的心灵、灵魂也终于让自己坚强。在自己的慢慢变得坚强的过程中,我对故乡、故乡的人们也相信一切会在故乡的人们的手中变好,因为,在我足迹所到过的地方,我看到了他们在艰苦的生活的里面隐藏着他们最最质朴的生活道理:不管生活是如何的艰难,都不要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在他们看来:“命长才能吃得饭多,而生活中的一切苦难都不过如此”。因此,故乡的人们也教会了我该用如何的态度来看待生活的苦难与挫折。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故乡的人们,是属于生活在这个社会最底层的群体,他们是属于被言说、被实验、以及被解剖和被误解得最厉害的群体,但他们不管是被被言说、被实验、以及被解剖和被误解,但他们依然按照自己的生活信念、生活方式生活——生活是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生计的奔波、操劳所组成——家家户户都有这样的账本,踏实质朴勤劳坚强忍让是这本账本最核心的内容,而这本账本最核心的内容也回答了什么是幸福、以及人生的意义。因此,在一些事情的外面,外人可能会想当然地想象乡村的人们的思想是如何的认识低下、乡村的人们的生活是如何的没有质量,乡村的人们的一些行为是有些不可理喻,但不管外人是如何的理解,对于故乡的人们来说,这些都不是最重要,在故乡的人们看来,生活的继续才是最重要的,关于什么是质量、什么是底下、什么是不可理喻,故乡的人们自有自己的看法。也许,用心底无私天地宽来说说故乡的人们会是贴切的。
    我很幸运,我有幸在不同的村子里倾听到乡人们的声音,并且,这些声音将会在我身上越聚越大,它们终将汇成一条声音的河流来洗涤我身上的俗世尘埃,灌溉我已将干涸的心灵,浸润我那本已麻木的灵魂,它们让我得到升华,我相信,我将重新回到乡人们的行列中去,一起喜怒哀乐、一起生老病死,最后,我的血液里充满了浓浓的乡愁,而那将是一种境界。
    虽然我不能完全回答什么是人生,但故乡、故乡的人们让我明白了什么是责任。
                                   (三)
    自己独自行走在乡间的田野,与耆老深度访谈、收集地方传说与碑刻、观察民间信仰;同时自己又伏案研读,沉迷于民间信仰、地方传说以及宗族的相关书籍,一些问题是渐渐地变得清晰,这些最终让自己提起笔来就地方民俗、民间信仰进行记录与叙述。
    在这个记录与叙述的过程中,疑惑与不解常常相伴随,例如,能不能把民俗放在地方社会历史的长时段之下来考察地方民俗,这样的考察可否得出地方民俗的内在传承机制;地方民俗的复兴是不是应该把在具体的时空中进行考察,在这些地方民俗复兴的背后是否有什么值得我们反思的呢;同时,地方民俗的复兴是一个各方博弈的过程,这个博弈的过程有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再次进入了书海中以及田野中。幸运的是,自己在2009年在田野调查中得一地方长者不吝,赐一民国地方宗教科仪书抄本予翻阅,这抄本加深了我对地方民俗与民间信仰的认识与把握,而自己的疑惑与不解也开始慢慢有了一个答案。
    同时,自已因缘际会,有幸参加了民俗学界于2009年8月在珠海召开的第七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民间信仰与文化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的议题从地方民间信仰的个案研究、民间信仰的文化遗产化问题、口头传统与文献中的民间信仰对民间信仰进行讨论研究,这次会议给予我最大的收获是让自己的视野进一步扩大,并且会议提供了一些颇有意味的问题。“我们需要一种什么样的公共文化? 我们今天建构公共文化的努力,是否最终会与我们谋求个人福祉的努力相违背? 在文化遗产化的时代,民俗学究竟能做什么?应该如何参与到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怀之中?同时又不丧失民俗学自身的主体性?”让我明白自己行走田野的意义会是什么!
    回想过去,细看未来,伏案研读与行走田野依然是我人生道路的无悔选择,正如马克斯•韦伯在《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的演讲中所言:“我们唯一还能做的或许只能是:为一个更伟大的时代之来临驱马先行!我不知道这是否就是我们这一代在历史上的地位,我所能说的只是:催人苍老的并不是岁月,一个人只要时时具有天赋我辈的伟大激情他就能永葆青春。”
   而这不知道以上这些事情是否可以算得上是我和民俗学故事或缘分。

TOP

初试身手      我与民俗学
学生认为研究民俗学最大的好处在于了解自己以及周围的生活,正确给自己人生价值做出定位,了解自己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受着什么样的衣食住行习俗熏染,应该怎样过好自己的生活。不管是物质的民俗还是精神的民俗都能为我们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指明道路,使人们更好地生活,民俗学是一门很实际和实用的学问,我想学好它不是为了达到什么功成名就,金钵满盈,利益驱使只会亵渎这一神圣高尚的学问,我最渴望的是让自己更加了解自己,了解生活给予我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足够了,  我从民俗学学习中重拾了自信,找回了自我,非常愉快,荣幸之至。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能挖好自己的那口井,走得更远!   
切身体会。  请各位老师同学包涵包涵

TOP

zjhong1978   石盘坑:被历史进化所遗忘的角落
  石盘坑:被历史进化所遗忘的角落
    叙事改变了人的存在时间和空间的感觉。当人们感觉自己的生命若有若无时,当一个人觉得自己的生活变得破碎不堪是,当我们的生命想象遭到挫伤是,叙事让人重新找回自己的生命感觉,重返自己的生活想象的空间,甚至重新拾回被生活中的无常抹去的自我。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第6页
    在我去这个村子以前,就已经听人们说过这个村子是如何如何的“山”,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它的“山”超出了我们的想想。
    石盘坑,乃处三县交界处,四面环山,至今是三不通的地方,既是不通电、不通电视、不通电话,村人在和我聊天的时候笑称这个村子已经有200年的历史没有通电(因为这个村子有人居住的历史在200多年左右),笑言这是被历史进化所遗忘的角落,因为没有电,村人们至今都只能点油灯来照明,村人们说这样也好,因为这样的结果就是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也是村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
    这个村子在它最鼎盛的时候也就是在20世纪的80年代曾住下300多人,但20多年的一场山洪把村中的房屋冲跨、把村中的田地摧毁,村中的人们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辛的向外迁移、向外发展的道路。也因为因此,现在的村子里只剩下3-4户人家30多人,再加上在这里烧碳的10多人,村子里大概有40多人。
根据村中的七旬长者介绍,在2005年以前,村子与外面也没有通公路,在2005年,因为有私人老板开山种树,要通车,私人老板自己开了一条泥路,以便通车,村子结束了没有通公路的历史。但村人们对于这条路,也当成是可有可无的一条路,因为通过这条路到达市场还有一段一段很长很长的路,路远的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所以村人还是宁愿选择走山路,到另外一个市场去买东西。
    由于村人到另外一个市场之间不通公路,所以村人要到另外一个市场去买东西就必须翻过一座山,而翻过这座山大概需要一个小时(我来到石盘坑也是翻过这座山才到达的),然后步行半个小时的路程后才能到达目的地买回所需的日常用品,然后又是重复刚才的路程。而在夏季雨天多发的季节,山路滑且山路崎岖,村人就不能外出了,那么生活的不便就随之而来。
    因为交通的不便,我只能祈祷村人的身体无僵,如果是急性病降临或哪怕就是感冒所引起的发高烧,它随时都有可能夺走村人的生命。或许,村人们从来就不曾想过这些,也许,村人们从来都没有时间或多余的精力来让生命发生这些状况,但一切能让我们假设、让我们也许吗?
    因为交通的不便,村中的房子已经年久失修。因为诸如这些水泥、师傅等等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村中的房子是在民国的时候,人们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建,距今已经有80年的历史,80多年的风风雨鱼,已经把这些房屋侵蚀,每座房屋都随时有可能崩塌,也因此,村人笑言是老天开眼,近年来台风一直都没有光顾。
除此外,村人们也祈祷尽量不要下雨,而是要每天都天气晴朗除去房屋年久失修,房子漏雨的因素以外,因为村人现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烧碳,近两年来,碳的价格已经有30-40上升到6、7十块钱一担,这是村人最主要的生活来源。
    村人们还养了很多的水牛,村人介绍,现在壮大的大水牛一头可以卖到2000到3000块钱,这是村人收入的另外一个来源。村人告诉我说,就是这村人仅仅的收入,也就是在这样偏僻的世界了,还有人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消息,今年四月份的一个晚上,就有人来偷我们的大水牛,不过他们还算有点良心,只是牵走了我们的一头水牛,可能是看到我们这么穷而发慈悲了。他们如果再牵走我们2至3头水牛,我们又能如何。
    村子前面的田地只是在冬季的时候才中庄稼,因为在夏季的种植庄稼的时候会遭到野猪的破坏,村人们都没有养猪,因为村人告诉我,种番薯也要遭到野猪的破坏,而在我所看到的整个田地里,都是空空荡荡的,只有水牛和白鹤和谐地在一起说着悄悄话。孩子们在做着游戏,因为交通的不便,孩子们想吃糖那都是一种奢侈的想法。
    但是,这个村子的前生历史却是辉煌的,因为,在大革命时代,古大存曾在此组织和领导了童子团闹革命,是有名的革命苏区。村中也有红军在此活动的场所(已经崩塌)。村中的很多人都有军烈属派,记下了这个村子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如因为是古大存活动过的地方,村子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抢掠,甚至,村人因为红军在此活动过而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杀害。但是,村人和我讲起军烈属排的时候,我问这些军烈属排现在还在吗?我真的很想把这个军烈属排拿到然后替村子、替村人说说,说说这即将被我们所遗忘的地方、即将被我们所遗忘的历史。但村人告诉我说,因为种种的原因,村人们已经纷纷把这些军烈属排烧掉了,一段历史就这样被一一的送进炉灶,烧成了灰。
或许,就现在而言,与世界隔绝、一无所有、人迹罕至只能在最大的程度上形容村子的现状。也许,对村人而言,生活就是这样的简单、朴素,并没有我们这些外人对生活有那么多的想象。
    但村人的善良、真诚、热情却弥漫在整个村落。当我们走进村子的时候,村人又是让我们喝茶,又是让我们吃下午饭,热情得让你无法拒绝。村人们讲去村落的前世今生的历史、谈起现在的生活现状,村人在这并不仅仅是贫困捆住的现状面前表现出的是一种淡定、一种从容不迫,他们的态度不得不让我的眼睛告诉我的眼泪要坚强,但我的灵魂禁不住失声哭泣。
“比起老社会,除吃米比较容易外,什么都没有变”,也许,村人的这一句话是如此的平凡,但是却让我的灵魂到现在依然震撼不已。

TOP

张怀群       民俗西王母论
民俗西王母论
前面的话
西王母,太多的人潜意识中脱口而出的回应就是西王母是神话。
民俗学科说西王母就是一个民俗文化圈或西王母就是民俗事象。
宗教学科说西王母是著名的道教女神。
人类学、民族学学科说西王母是国名、部族名、酋长名。
进而,民俗学科又把属于民族的、道教的、神话的、文学的西王母统揽在一起当民俗事象材料来述说;宗教学科或把神话的、人类的、民族的、民俗的西王母全当作道教元素来应用;地方写作者又把西王母神话细节作为西王母民族考证的依据,划出了其具体地域,确定了民族西王母的诞生地、居住处,把西王母这个人类中的远古女性籍贯具体到了某省某县。
西王母,首先是人,是民族,是人类。
西王母,是远古母系社会一个民族生活的地域,地域名西王母。
西王母,是远古母系社会一个民族的名称。
西王母,是西王母部落的首领名,代有其人。
西王母,是神话偶像,西王母是先人类而后成神话。
西王母,是道教女神。
西王母,是民俗事象,是最广大的民众把人类、神话、道教、文学中的西王母记忆以自己所知所记收集到一起,太多的人都叫她王母娘娘。
西王母,在先秦之际,其历史面貌本来是清晰的,当时的人完全能写出其传、其历史。由于古人受地理知识、交通条件、田野调查条件的限制,把一句话能说清的历史本来只说了片言之语,留下了悬疑,致使历代写文章的人因摆脱不了共有的认识局限性,把本来简约的西王母话题越说越复杂。又由于原始战争、自然灾害、人类大迁徙、人类曾经遭遇过的一些文明突然消失的劫难,使本来没有文字的文明成果物质文本即属于文物的证据消亡,终了把历史以零散断片、纷坛缴绕、难理头绪的形态留给后世,这就是古老岁月在千百年间给西王母的人文态度,这就是古人对西王母未尽的历史责任。
今天,人们应以科学态度对待西王母,无论是谁,首先要崇拜科学,尊重科学,借科学至高无上的能力,把纷纭庞杂的西王母宝库来一个分类,把西王母民族史、西王母神话史、西王母道教史、西王母民俗史、西王母文学(艺术)史剥离开来,就一个学科说一个问题,西王母这位中华民族的始祖,就能魅力无穷地款款向21世纪走来,向地球村走去。
如果你以这种科学风度去对待西王母,任何人都是西王母学家,在你接触的任何一篇、一部、一套西王母史迹时,在随意间碰到的任何一节、片言只语的西王母历史文化信息时,你都会下意识地分拣中哪些是西王母民族或者神话、道教、民俗、文学(艺术)元素,西王母学科一点也不神秘,一点也不复杂的本来面目,将时时处处向你全方位开放,向你深情地示意,向你发出友好而美妙的文化邀请。
                   民俗西王母论
“甘肃泾川西王母信俗”,己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俗西王母,即西王母民俗,西王母民俗最显著的特征,当有祖祠、宫庙、庙会、祭祀、朝拜、朝觐、纪念、祈求、寄托、祖先崇拜、特别崇拜心理等物质文本存在和程式性、俗成性民众参与活动和心理需求愿望。
(一)西王母主题庙会:全体民众与信徒共同参与
拙文《泾川:民俗文化圣地》曾言:“泾川西王母祖庙庙会,具有西王母信仰民俗的经典性,庙会始于宋天宝戊辰年(968),至今是第1033届。该庙会以纪念中华人文先祖西王母,祈求长寿幸福、国泰民安为主旨,吸引陕、甘、宁民众奔波数百公里,台胞越过海峡与县域民众一起赴会,最多达10多万人。当日下午,泾川县城居民倾城出动,端午、农历七月十八日还有回山万人游之俗。祖庙庙会,是国内罕见的以民间信仰传承西王母文化的西王母民俗。”(《甘肃泾川与西王母文化》华文出版社2001年8月 )
拙文《民俗学史中的灿烂一页:泾川有全国最早最大的西王母庙会》又言:“ 泾川西王母庙会为什么在三月呢?因为三月是重修王母宫竣工之月,从张铎于宋天宝戊辰年(968)刊勒陶谷碑文于石始,至今已1031年,也就是说,庙会已有1031届了。陶谷碑重书日期为天圣二年太岁乙丑三月十五日,这是回山王母宫重修后的竣工之日,此时举行了盛大的朝拜进香活动,后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明彭泽碑记说,明初,王母宫曾重修,二百载后,渐以颓废,泾籍太学士闾沂倡导,平凉韩王赞助,大规模重修了一次,“经营于正德甲戊五月上旬,落成于嘉靖壬午五月中旬”,前后达八年之久,八年中在两个五月开工、竣工,故五月也有庙会出现,并流传至今。三月是继宋代庙会之俗,五月端午庙会自明代更有特色,当日下午,泾城几成空城,老幼朝山。三月、五月,还有七月十八日(传为王母纪念日)成为风雨无阻的朝王母盛会。泾川西王母庙会之期,总与重修王母宫开工竣工之期和王母纪念日相系。
明代的庙会,在彭泽碑记中可以看到:“而吾泾缙绅士民得以亲炙而交游之,皆以斯宫之在兹,而吾泾自国初抵今,藏修于兹以登仕途者,又不特寒族父兄子侄也。”庙会的内容从碑文中也可见一斑,即除王母殿、玉皇殿、周穆汉武庙外,“其余雷坛及玄帝等庙有差,则皆乡耆之意,欲为旱、潦、疫疠之祷而设也。”庙会凝聚着乡耆民众之意,也就是民众之会,祈雨、抗涝、免病、除灾是关键的民众心理需求。
清代庙会情况可见清光绪七年筹资复修王母宫《共成善果》册序言记载:“王母宫,建自西汉元封年间,厥后历代修葺,灵气攸锺,凡有祷祀无感不应,每岁三月间,远近朝山进香者,不知其几千百人。”正如《泾州志》靳学颜诗云:“游客年年策马来。”
何九如《王母宫山与王母宫石窟》言:“每到三月二十日王母宫逢会之期,春风轻拂,桃花、迎春、丁香、紫荆等花盛开。”《泾川一览》记载:“按照旧时的惯例,古历三月二十是泾川瑶池王母的盛会。”王子隆曾任建筑瑶池公园管理委员会主任,他在《回中山与瑶池》一文中说:“民国24年(1935)3月,庙会后收入了布施,会首景登霄经理修缮大殿……”“每年3月庙会期,桃杏争妍,绿柳才黄,红男绿女,蔚为壮观”。 
泾川西王母庙会的最大特征是:民众进香、布施自愿,人到达即可,但一定要在心中默念西王母。就在十年浩劫期,凌晨或深夜,人们还是去山下或山顶默默而过,这和40年代驻军站岗限制自由但民众自愿上山一样。
据宋代碑刻记载,宋天圣二年太岁乙丑三月十五日,是重修王母宫竣工的日子,当时的碑文中说:“合征幼妇之词,庶尽上真之美”,即王母宫满足了儿童妇女的愿望,也表达了天上真人的美德。这一年,是泾川西王母庙会的开始。明代彭泽的“重修王母宫记”碑,对庙会又有描述:“第兹宫为吾郡千年之胜迹。而吾泾缙绅士民得以亲夹而交游之,皆以斯宫之在兹。王母宫内的王母殿、王皇阁,周穆王、汉武帝行祠,雷坛、玄帝庙有差,则皆乡耆之意,欲为旱、涝、疫疠之祷而设也。”清代庙会在清光绪七年筹资复修王母宫《共成善果》册中有记载:“王母宫,建自西汉元封年间,厥后历代修葺,灵气攸钟,凡有祷祀无感不应,每岁三月间,远近朝山进香者,不知其几千百人。”正如清乾隆《泾州志》靳学颜诗云:“游客年年策马来。”宋明清碑刻史料都说,泾川西王母祖庙不仅传承西王母史迹,还吸收了当地老百姓的民俗之意,既是亲夹交游的去处,更是祈福纳祥,盼望风调雨顺、吉祥平安的所在。庙会凝聚着乡耆民众之意,也就是民众之会,祈雨、抗涝、防病、免灾是关键的民众心理需求。
据考证,宋代在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王母宫重修庆典后,一直相沿成习,每年都有三月庙会。由于王母宫山下有北魏佛窟,每月十五日是佛教的法会日子,王母宫庙会就推迟了五日,在三月二十日隆重举办。延续到民国年间,有泾川省立中学教师张文亭连续五个年头的三月二十日的日记记载,这一天,中学例放春假一天,师生列队去赶会,公务员也放假。日记中说:四十年代战争期间,驻军站着岗,当地民众、各界人士还是与岗哨擦肩而过赶庙会。近20多年来,庙会一年比一年规范、盛大,最多的一年一天来10多万人,回山一天门出现交通堵塞长达数小时之情境,山体几面大路小路上全是人。台湾同胞朝圣团的到来,又使庙会从1990年起有了全新的内容。
这个庙会有以下特色:前三天开始,筹备会,告示,迎贡,仪仗出行,贡献,敲钟,献万民伞;庙会当天,进早香,少女用露水洗手,朝水,奏乐,祝寿,求子(偷馍),  拴福,唱戏,自乐班表演,回山万人游,购物,小吃展,赛吃(家家扶老携幼到庙会现场临时搭建的小吃摊、小饭馆吃一次),夜市,放河灯,法会,台胞还愿等20多项活动。购物和当代的县城商贸大会结合,南北20省展销团定时来泾,长达20天。台胞还愿,成了近17年来新的内容。(《甘肃泾川与西王母文化》华文出版社2001年8月)
(二)平时与庙会之外的节日:全体民众有意无意间纪念西王母
拙文《千年诚心祭母娘——1993年西王母庙会纪实》言:“最迟从宋开宝元年(公元968)算起,今年的西王母庙会,已是第1025届了。
信教与不信教,进香与不进香,贡献多少,布施多少,都不讲究。人人到达回山下,亲眼见母娘塑像,看壁画,观石窟,照相留念,在楼檐下望,登上 回山巅,奏响晓钟,极目泾芮川道、南北二﹙土原﹚,心绪飘向天际,体验从天而至俯视人寰之意。再拜王母宫,静心静气;来到古瑶池,饮矿泉神水,嗅花木奇香,夜里跑灯、放河灯。人不能到,心要到达。即使忙在县城乡村,心里也一遍遍说:我也游回山了。凡参加回山庙会者大半天只运一口气,少说话,无杂念,人人成了大气功师,从出发到归来,简直是做了一次超级气功,人人心中如是,这是回山王母庙会的中心内容。古三月二十是宋代重修王母宫的日子,庙会经千年不衰,年年掀起高潮。”(《泾州之秘》敦煌文艺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拙文《回山万人游》言:“古三月二十西王母庙会上,在西王母发祥之地看戏,有飘飘欲仙之感。现在庙会搬进县城,山还是要游的。平时认真上班,沉浸于构思计算公务事业中的人,忽听说今天三月二十,便要离开办公桌去游山,这天不登回山进瑶池,如违犯了公众纪律一样。不号召,也不组织,就这么默默地去了。最早去的还是农人,近处的早游,几十里外的如游正月十六一样携老扶幼赶来,有的走到山下来不及上山,游一圈山根就回去了。工作人员特忙实在上不去,心中便说我已去了。于是,泾川人的身与心可以说全部去游了回山。     
阵势更巨、人数更多的是端午游,端午划龙舟去水边是国游,泾川人却游回山。这一天,多有烈日,裙子出现了,半袖短裤出现了,花绳荷包挂满孩童胸背。时间是下午六点之后,人流准时哗地出来了,从大街小巷,从大村小庄,一流一流地流来了,七点左右,一座县城成了空城,外地人惊诧,抬头一望,密匝匝的人流忽地如花开在之字形的路上,回山晓钟是之字的一点,如花人流写成了完整的之字。七彩衣裙染得回山色彩丰富,树木小草愈绿,仅色彩一项之美已把人镇住了。     
少女们媳妇们少不了比荷包,看绣物,问谁做的好,立即去追根寻源,泾川荷包也成了名物。泾シ内河堤上不知不觉站满了干部群众,望着河水与晚霞,说:游端午、游三月二十、游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六是泾川人的一年三游,只游一游或二游,一年的好运不会特多,一旦有了烦恼,便怨未参与三游。民间自发的游日游项,关键是身心运动,游百病、游欢乐、游青春、游长寿、游吉祥如意国泰民安,游物阜民康。
早先游人一万,现已不止,石油工人、过路人、海外友人港台同胞陆续来了,游人由3万向10万递增。一个县城有10万人集体登山传统项目,堪称体坛盛事了。(拙著《动性》敦煌文艺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
(三)以祈求长寿幸福、国泰民安为主旨
柯杨《甘肃泾川与西王母民俗文化》言:“每年农历三月二十日,泾川人都要举行传统的西王母庙会。其俗开始于北宋开宝元年 (公元968年),即宋代重修王母宫竣工的日子,至今已有1031年的历史,即使在10年“文革”中亦未中断。这个庙会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不论是否信仰道教,不论是否朝拜进香,不论是否贡献布施,都无所谓,大都以祈求长寿幸福、国泰民安为主旨。每逢此日,不但本县和附近各县的老百姓都要登一回王母宫山,甚至陕西、宁夏的人也奔波数百公里前来朝拜王母。尤其是这天下午,泾川人几乎是倾城出动,有时达数万人之众,人群磨肩接踵,道路为之阻塞,的确蔚为壮观。近10年来,台湾道教信仰者来泾川朝拜王母者日众。先后共50批,2000多人。尤其是其中“积善丹鼎派”更尊西王母为其主神兼祖先神,称她为“母娘”或“金母”。总之,泾川西王母庙会规模之大、历史之久、影响之远,在全国所有西王母庙会中可谓第一,甚至成为心系两岸、促进统一的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文化载体。”(《寻根》1999年第5期)
(四)对西王母长期存在着祖先崇拜意识
柯杨《甘肃泾川与西王母民俗文化》言:“在泾河一带的百姓中,尤其是在妇女中,对西王母长期存在着祖先崇拜意识。他(她)们的家乡,就是西王母的故土,他(她)们就是西王母的后裔。他(她)们的崇拜方式,除了一年一度到王母宫庙会朝拜外,在平素遇到大喜之事或不幸遭遇时,也会在心中默念王母之名以示感谢与祈求护佑。再者,一辈又一辈的老人向自己的儿孙们讲述西王母的神奇故事和传说,叙述西王母的功德和业绩,也是他(她)们祖先崇拜意识的反映。这是一种十分值得重视的文化传统。其原因,恐怕与西戎和华夏民族早就相互融合有关。古籍中不但有“夏道衰,而公刘失其稷官,变于西戎,邑于豳”的记载,而且有“秦用戎人由余而霸中国”(《史记•邹阳传》)的说法,证明西戎与华夏民族的密切交往与相互融合的历史极为悠久,而其古老文化因子的遗传至今仍然不衰,这样,西王母便成为中华民族古老的祖先之一,与伏曦、女娲、黄帝、炎帝、蚩尤等居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寻根》1999年第5期)
刘映祺《论西王母》言:“今天,西王母信仰主要存在于海外华人中间,在台湾据说有百万之众。在国内,据笔者了解,甘肃省的泾川县民间对西王母至今保存着特别的崇拜心理。这里的人遇事需要乞求神灵,首先想到的是西王母而不是其它神。民间尚有许多关于西王母的当地传说。
古历三月二十日,是宋朝重修回山王母宫的日子,所以沿传为盛会。至今到了这一天,四方信徒不避风雨路遥,都要到回山朝拜西王母,其至诚之心理,在海内其它地方是少见的。信仰西王母是泾川当地的重要民俗。”(《寻根》1999年第5期)
西王母民俗除以上最显著的特征性民俗生态外,还有虎崇拜,因为西王母民族图腾是虎,西方白虎是地理方位符号,虎崇拜体现在吃穿住行娱的形式方面:
娱,有古代的虎舞,虎舞造型在出土文物中还可窥知。吃,在北方面食地区特别是关陇地区以面食做虎,凝聚着民众的崇拜与敬畏之情,是祭祀之圣物。穿,有虎帽、虎鞋、虎枕、虎背心、虎裹肚、虎香包、虎挂件,无数不知名的农妇自觉升华着审美天赋,在布艺和剌绣中以虎为艺术偶像,为表现题材的第一选择。住的形式有穴居,即黄土高原上数以亿计的土窑洞,石窑洞,至今部分仍在使用。行则体现在关陇地区特别是泾川一带春节社火队伍之前,都挚有虎旗、虎灯,以虎威开路,以虎灯壮胆。
还有一种从古代一直应用到数字时代的虎图腾崇拜现象,就是西北特别是泾川一带地区给男孩起虎名,即使在今日的行政机关和大中小学里也随处可见有取名为虎、虎虎、生虎、存虎、永虎、来虎、兴虎、根虎、金虎、银虎、虎银、玉虎、蛮虎、碎虎、大虎、小虎、三虎、俊虎、拉虎、毛虎、振虎、爱虎、继虎、山虎、虎林、虎成、虎刚、虎强、虎祥、虎丹、 虎军、虎明、虎将、虎牛、虎勤、虎子的公务员、中小学生、硕士、博士。
在其它动物中,除熊、牛有个别家长起为男孩名外, 狮、豹、狼、犬、猴、狈、豺、狐决不用于人名。只有虎的取名率与龙远远拉开距离,龙只能屈尊第二。虎本来和狮、豹、狼、犬、猴、狈、豺、狐一样,同样是伤人之兽,但这里的人乐意取虎为名,完全是虎崇拜,虎图腾的直接反映,和龙图腾、龙崇拜一样,既望子成龙,更望子成虎。
西王母民俗,在严格界定之后,还有各地各民族许多从形到义,从建筑到吃穿住行娱、朝拜祭祀方面的俗成经典,本文的列举仅为沧海一栗。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美学、艺术、民间信仰方面的大家将会对它有集大成式的科学调查和发现,以准确齐全的图文成果公诸于21世纪。
民间信仰一直是西王母民俗的核心体现,它在各民族的现实生活中仍然发挥着实际效用。它和现实生活交织融合在一起,和民族的现行各种俗制、文化活动、信仰和道德都有密切关系。它所发挥的历史社会的、文化的多种功能对各民族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进而发生作用于社会的现行秩序和活动中,提供给社会以道德价值的参照,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中,存活在生活中的西王母民俗和中华民俗一起,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宝库的重要储存。同时,在影响21世纪整个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旅游业中,它以其惟一性、“化石”性、可视可听的表演性、大量的普通民众民间信仰的偶像性,以及具有历史文物等与其它文化遗产相提并论的资源价值和应用价值。
但是,就科学人文而言,西王母民俗也绝对涵盖不了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神话学、宗教、文学艺术概念中的西王母本来,民俗就是民俗,既不是宗教,也不是神话。西王母民俗就是民间因西王母曾经存在而形成的西王母记忆和西王母纪念意识,是乡下不识字的老奶奶即口头文学中把民族、神话、宗教、文艺、历史的西王母的各种信息、文化元素揉和在一起,打乱学科,错落时空,形成的妇孺皆知的王母娘娘的解释和讲述不尽的王母娘娘大传。是保存关于西王母过去的回忆的宝库,使西王母永远在民间不会被遗忘。

TOP

东方民俗     我的民俗情缘
小时候,最喜欢依偎在爷爷奶奶的怀抱里听他们讲那些古老的故事。
  长大后,游走乡间,一步一步的去体味百姓生活背后的故事。
可能是出生在农村的缘故,对于农民和农村的一切,我都是那么的感兴趣。无形之中,这种特殊的爱好给我平添了许多难得的乐趣。记得小时候,为了看一场皮影戏,我可以跑几里地到邻近的村子去过把瘾;为了买到自己最喜欢的“孙悟空”(面人),我可以把自己一月的零花钱存起来,不去买一丁点儿零食;为了证明自己是真正的男子汉,12岁那年,我参加了家里的夏收工作。
  当然这些只是我自己生活的一些经历,在那个时候我还不懂得什么是民俗,民俗里都讲些什么事儿。只是觉得自己对于民间文化的兴趣远远大于对那些歌星影星的兴趣。当同学们津津乐道的说起某某红人的时候,我总是显得很落伍,用时兴的话说就是我OUT了。
  这种兴趣一直在我的生活和学习中延续着,在历史课上,尤其体现出我的这种兴趣。直到有一天,具体的说是在大三的一节课上,我听到了民俗这个词。我下意识的认识到,这可能就是我要寻找的东西。因为本科读新闻专业,并非我自己的意愿,只是为了不学数学。
  下课以后,我翻遍我们学校那个不大的图书馆,却也找不出几本像样的民俗学书籍。于是我索性上网订购了几本。待到书一到,我便迫不及待的开始阅读。那一阵子,真是通宵达旦的读,不知疲惫的读。我发现,我真的被民俗深深的吸引住了。
  时间很快的到了大四,我开始为自己的出路而做出选择。再三权衡之后,我决定考研。在选专业的时候,我纠结于是否跨专业考民俗。当时好多同学劝我说,你专业成绩还是不错的,考新闻的把握比较大,为什么非得跨专业去考民俗呢?那样的风险会不会太大?
  那段时间,我真的是寝食难安,整天被这个问题所困扰。但此时无意中的一件事情,让我坚定了要考研的消息。我是个要强的人,正当我打算积极考研的时候,一些难听的话就开始冒出来了:考什么研究生啊,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人?考就考吧,还非得跨专业,出那个风头干什么?
  我没有理会这些,只是想用行动证明给他们看。而此时,距离考研只有100天的时间了。
我开始“疯狂”了。在我“疯狂”的那些天里,我碰到了民俗学网,加入到了民俗学论坛。当我累了的时候,这里成了我的精神家园。一个人安静的品读大师们的习作,跟坛子里的朋友们一起交流,成了我考研路上最开心的事情。而正是有许许多多民俗人的热心帮助,才帮我坚持走完了考研的道路。对于那些帮过我的人们,请然我将这份感激深深地留在我的心底,因为任何语言在此时都是那样的苍白无力。
就这样,直到考研结束的那一天,我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而接下来的成绩,确切的说是英语成绩,让我再次陷入了深深的无助。
  对于现实,我惯性的选择勇敢面对,调剂,复试。。。。。。
  最终,我有了一个属于我的民俗学栖息地—赣南师范学院。
  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我相信有这样的一个精神家园的存在,有这样一群好朋友的存在,此行,我注定不会孤单。
  在通往民俗学圣殿的道路上,我才刚刚上路,但我想,这一不变的,是我对民俗的那份天然的情缘。

TOP

张润平     我与民俗学论坛
我与民俗学论坛
“千万次庆典”征文
我与民俗学论坛

张润平

民俗学论坛是一块高地,也是一个平台,更是一遍田野。在其上,既建设有庙堂,也搭摆有擂台,更有数不清、辨不明、说不透、理还乱的人类文明遗存。各版块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所发的文章,特别是耿羽老师等的电子书提供了无尽的宝藏,善莫大焉,功莫大焉,给所有希冀有所成就的学人来说,太为重要了。还有众多坛后坛前默默无闻,有时深夜、有时凌晨还在维护网络、发帖的老师们,他们中的好些人,有些就如我们的爷爷、父亲、哥哥、弟弟,有些就如我们的奶奶、妈妈、姐姐、妹妹(特注:我这样称谓,并不是一般性别、年龄概念下的称谓,而是纯粹学术品格意义下的比喻),他们的高度的、广阔的、深远的胸怀、气度、魄力,造就了民俗学论坛的大家气象。
所有的努力形成了合力,组合成了、酝酿成了、促发成了、打造成了眼下旺盛的中国民俗学网的文气、才气、人气。
我相信,中国民俗学网对中国学术的发展影响,随着时光的推移,会越来越昭著,而且不仅仅是民俗学,肯定会波及到相关的所有学科,而且肯定是极其深远的。
我与民俗学论坛结缘,时间很短,仅仅有四个多月,受各位老师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般的厚爱,学到了很多很多知识,在学品上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熏陶,可以说是一次涅槃性的升华。
我感谢民俗学论坛,我热爱民俗学论坛,我还要为建造更为宏大的富丽堂皇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民俗学论坛呐喊——呐喊。
(本来想写一篇《民俗学论坛赋》,但因近来“任务”繁迫,更由于才力不济,只好以此短文以示支持。)

TOP

东方民俗  结束过后是开始
结束过后是开始
春天随风而去,夏日悄然而至。

是结束,却又是开始。五月的泰安,已是阳关灿烂,天气晴朗。我的心情一如室外的天气,一扫过去的阴霾,不说兴奋,却多了一份平静,一份洒脱。

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在这个夏天和我挥手告别。这人生中重要的四年,将永远留存在我的记忆深处。那些曾经的画面,在脑海中一一掠过。

很庆幸,自己考研的悲剧分数却成就了自己今日的选择。因祸得福,我不敢说。但我知道,未来三年,我有了自己的方向。一如既往的前行,为了我自己心中梦想。

很是感谢民俗学的各位老师和同学们,是你们一如既往的鼓励和帮助,才有学义今天的信心重拾。在未来的日子里,有你们一路同行,我的生活必将增添几分艳丽的色彩。在中国民俗学网主页10000000庆典时分,我难以言表我自己的心情,只有在心底默默的祝福。我知道,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平台,我就不会结交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就不会有我现在的快乐。

复试以后,虽顺利被录取,但与此同时,我也清楚的看到自己与诸位的差距。我明白,要想在民俗学这片大地上耕耘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是不容易的。唯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才是我当下应当做的。

就把自己复试后买的那些民俗学书籍沉下心来细细的品读一番吧。再去仔细的做点什么,希望可以兑现自己和长鸿的诺言。

夏天的五彩斑斓过后,希望是一个硕果累累的秋天。

TOP

燕子的心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其实,走上民俗学的道路很偶然,但是,我相信,偶然之花也会长出果实。
   大三的时候上了张勃老师的《民俗学概论》选修课,当时觉得民俗学是一个很有趣的学科。婚丧嫁娶礼仪,节庆仪式之类的都研究,但是当时没有刻苦钻研民俗学,对民俗学的认知只是停留在一个很肤浅的层面(在这方面得向星儿学习了,要善于钻研)。
    一进大学校门就想要考研,所以通过努力,来了自己向往的学校——南开。当然,一路走来,需要感谢很多人,在此一并谢过了。其实,考南开之前,并不知道黄旭涛老师可以带民俗学方向学生。只是来了学校之后,给系主任白老师打电话,他说:黄老师今年可以带研究生。然后,就这样歪打正着的选择了黄老师做自己的导师。毕竟是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本科没有多少民俗学基础,所以,现在底子很薄弱。黄老师也经常教导督促我们多看书,多在论坛上与大家交流。黄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很细致,也很严格,我和同门也一直在努力。
    其实,自从黄老师跟我们说了“中国民俗学论坛”,“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和“海上风民族民间文化论坛”之后,就经常浏览这些论坛了。只是,当时,连个名字也没有注册。后来,注册了自己的网名,但是一直潜水,不敢发帖回帖,总觉得自己才疏学浅,思想浅薄。最后,终于克服了自己,开始回帖子。我想:能跨出这一步对我来说已经很关键了。毕竟,思想经过碰撞才能产生火花,虽然我的思想还是很肤浅,但是我相信,经过交流会进步得更快。之前,星儿和苏学弟跟我说:民俗学圈子是一个很融洽的大家庭,不用拘束,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请教老师和同学。黄老师也经常这样告诉我们:在论坛里与大家交流,你们会收获很多。只是当我真正在论坛里发言时,我才深刻的体会到,这个集体真得很融洽很团结。田老师也很热心的回复我的邮件。现在,习惯了,打开电脑,打开民俗学论坛的网页,在这里,我除了收获了思想,也结识了一帮可亲可爱的老师和同学,虽然现在大家彼此不是很熟悉。但是,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越来越了解彼此,越来越团结。我觉得在这里我有了一种归属感,而且我觉得这个家庭越来越可爱温暖。我更相信,在论坛里我会收获更多的思想。
    南开大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民俗学专业,而我和我的同门,也是南开大学社会学专业民俗学方向的第一批学生。所以,可能我们的力量还很微弱,大家或许也看到,虽然我做了南开大学版块的版主,但是,那里确实很荒芜。我会慢慢耕耘,争取让她变得越来越富有。毕竟,现在栽上树苗,或许,我的学弟学妹可以乘凉。我想通过努力,我们可以为南开的民俗学做自己可以做的小小的贡献(这样说,又有自夸的嫌疑了)。因为,南开大学文学院和历史学院也有一部分老师研究民俗学相关方向。所以,我想,把这些老师联系在一起,也是一个南开大学的民俗学小圈子吧。或许,想法很幼稚,亦或许,很理想,但是,我相信,我会一直走在路上。
    或许有一天我会离开,但是,当我离开时,我希望自己会自豪的对自己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