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庙会”杂感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庙会”杂感

  1、庙会的本意在于信仰,因神而有庙,因神而有会。会因神生,庙因神立。因神,则神诞、神忌等时间便有了特殊意义,成为信众集中聚会的时间坐标。神人相聚,娱神兼娱人,香烛纸钱,饮食肴馔,戏曲曲艺,百般杂耍,皆应运而生。发展至今,许多庙会则是庙不存而会依旧。
  2、近年,北京庙会的兴盛成为不可忽视的京城文化现象。北京的传统庙会,如厂甸庙会、妙峰山庙会、东岳庙庙会等,都得以恢复。新兴庙会中,以地坛庙会为代表,至2010年已经举办25届,规模与经济效益均跃居京城庙会之首。
  3、当前,“庙会”一词的泛化,大有不可遏止之势,洋庙会、大型超市庙会、各类文化庙会等在北京及全国各地比比皆是。
  4、北京传统庙会的参与主体是广大市民,但因北京特殊的都城地位,庙会中多有都城市民文化与皇家文化的杂糅成分。如传统庙会中,妙峰山庙会期间,京城及天津各路会社因途经颐和园,慈禧等皇室人员在园中搭台观看园外表演,因表演而受封者,便称为“皇会”、“圣会”,身价地位陡增。新兴庙会中,地坛、圆明园等过去属于皇家禁地,庙会这类大众文化不可能进入其中,如今,地坛庙会大盛于京城,圆明园皇家庙会也于今年正式开张,在地坛庙会中甚至加入了皇帝巡游,与民同乐。
  5、如今的庙会,信仰的成分说淡还浓,欲罢难舍。庙会中没有了供神的香火,首先会失去一部分信众,其次也白白流失了香火钱。在今年的地坛庙会中,管理人员在祭坛四周,围绳设限,只有购买香烛的游客才可以进入祭坛上香,虽然要单独再花一笔香火钱,但进内上香者依旧络绎不绝。在地坛向“地神”和岳镇海渎进香,过去是皇帝特权,如今平民百姓只要花钱就可以祭拜,信仰内涵、祭拜形式等转换都有耐人寻味之处。今年初二,我们一家人去地坛庙会,我特意陪老人购香进入祭坛,尽管她根本不知道拜的是什么神,但老人上香之虔诚、祈祷之周全,令人起敬。
  6、庙会的经济价值成为当今庙会兴盛的主要原因。利用庙会固定周期、固定场所的特点,结合现代市场经济管理手段,进行庙会经济运作,几乎是所有城市庙会的基本模式。在广大乡村,虽然还有一些传统庙会的存在,但修庙设会、借庙生财的现象也已经出现,现代庙会经济也已经渗入乡村。
  7、在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凡以“庙会”命名的项目一个都没有入选,“庙会”一词中所含有的信仰的本意自然是阻碍其入选的原因。2008年第二批国家级名录中,“庙会”一项赫然出现在民俗大类中,泰山东岳庙会、北京地坛庙会、北京东岳庙会、妙峰山庙会等榜上有名。这一松动,被学界解读为政府对于民间信仰政策有限度开禁的信号。
附件:

2008年北京东岳庙庙会  [时间:2010-2-22 10:36]

2009年泰山东岳庙会启会仪式  [时间:2010-2-22 10:43]

2010年北京地坛庙会-1  [时间:2010-2-22 11:02]

2010年北京地坛庙会-2  [时间:2010-2-22 11:02]

2010年北京地坛庙会-3  [时间:2010-2-22 11:02]

2010年北京地坛庙会-4  [时间:2010-2-22 11:02]

2010年北京地坛庙会-5  [时间:2010-2-22 11:02]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随笔信笔由缰,缠绕了丰富的信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