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俗学与人类学的界限谁也说不清

二者最大的共同点在于田野调查都作为重要的研究方法,最大分歧点也是田野。
虽然如庄孔韶、高丙中所言,在具体田野方法上二者仍有区别,但从客观情势上看,田野成为了人类学“专利”、看家本领,实质上也是它扩张领地的独门入秘笈,社会人文学科哪一科都可以在原来名词后面挂上XX人类学头衔。人类学家更愿意看到“民俗人类学”之类的称呼。正如现在不少学科为名称之争闹得不开交:民族学——人类学?民族艺术学——艺术人类学?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
窃以为田野既是田野人类学的方法,也是其本体。民俗学在田野上与其争锋,先未过招就输了。
民俗学难道离不开田野?
这似乎又回到施爱东的旧话上了:告别田野。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客观上看田野成了人类学的专利”,真是客观吗?至少,在日本,说田野,没人一定说是人类学。甚至,田野,无需仅指现场;田野工作,无需仅指实地调查。有日本学者称文献是另一个“field”,凭借文献来研究民俗学也是“fieldwork”。民俗学如果有自己的学科目的,则方法上自可尽为我所用。
”民俗学在田野上与其争锋,先未过招就输了“,未战先灭自家威风,又是为何?即便还有差距,若有价值,也尽可以过过招,输而有得,有何不可?作为一门希望获得坚实学术地位的学科,与人争处尽避,岂非自欺欺人?
实地调查之外还存有其他研究可能,就一定要告别田野吗?如果”告别田野“是施兄的口号,我觉得很有问题,如何得出这样的结论,愿闻其详。

TOP

看了钟敬文先生的《民俗学概论》,在讲民俗学的交叉学科性质时,分别承认它属于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同时又积极地强调从某个角度看民俗学又是多么多么的独立。在我见过的考研真题里面,这种民俗学与其他学科的比较非常多,不用猜题,必须得背。民俗学争这种独立性,同时把自己的触角深的远些,就是为了在以后的历史积淀里,可以有底气地说:这属于我们民俗学研究范围。现在更多的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建设它,把它和别的学科区别开是必须的。钟先生生前倡导“民俗文化学”,总感觉它和民俗学差不多(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哦)。孟慧英《西方民俗学史》前言说想为民俗文化学提供某种借鉴。里面写的好多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从这点看,民俗学也很需要人类学。还有一种感觉:人类学无所不包。民俗学的独立也将其理论和方法发扬光大了。我想借鉴和创新都是必须的。乌丙安老师说:不要把民俗学强调到绝缘的地步。(刚接触民俗学,班门弄斧,大佬们原谅则个唷!)

TOP

引用:
原帖由 王京 于 2010-1-16 04:36 发表
“客观上看田野成了人类学的专利”,真是客观吗?至少,在日本,说田野,没人一定说是人类学。甚至,田野,无需仅指现场;田野工作,无需仅指实地调查。有日本学者称文献是另一个“field”,凭借文献来研究民俗学也是 ...
民间青年文化论坛有篇《刘魁立访谈录》,里面施老师有解释,老师可以去看看。

TOP

引用:
原帖由 王京 于 2010-1-16 04:36 发表
实地调查之外还存有其他研究可能,就一定要告别田野吗?如果“告别田野”是施兄的口号,我觉得很有问题,如何得出这样的结论,愿闻其详。...
这句话出自我八年前的一篇小文章,
口号是刘晓春兄提出来的,被我借用做了文章标题。
但我当时还有一个副标题“——关于中国现代民俗学研究策略与方法的反思”,发表的时候被叶涛兄给略去了。

这篇论文的意思很简单:
简单的田野作业不是民俗学的全部,
我们在走向田野之前,应该先回到书斋去补课。
所以我在文章的最后是这样说的:退而结网恐怕是最好的选择,于是,告别田野,就成了我们不得不提的策略。

把论文粘到附件中,若有兴趣,可下载一览。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引用:
原帖由 木兰山人 于 2010-1-16 08:15 发表

民间青年文化论坛有篇《刘魁立访谈录》,里面施老师有解释,老师可以去看看。
木兰兄提到的这篇访谈录,也贴给大家。
若有兴趣,请自行下载。

[ 本帖最后由 施爱东 于 2010-1-16 08:27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0-1-16 08:26 发表
木兰兄提到的这篇访谈录,也贴给大家。
若有兴趣,请自行下载。
不敢不敢,我哪是什么兄啊!只是个想给各位老师扛大刀的周仓而已。

TOP

引用:
原帖由 木兰山人 于 2010-1-16 08:35 发表

不敢不敢,我哪是什么兄啊!只是个想给各位老师扛大刀的周仓而已。
原来是周仓兄。
周仓可不是个单纯的扛刀将,周老哥的刀也耍得很不错滴,
下回耍几刀,
该出手时就出手。

TOP

施爱东《告别田野》

我这刚想贴一个CAJ的版本呢,爱东老师自己就贴上WORD的了。不过,还是要贴一个。但愿巴莫老师别怪我占了服务器的空间。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PS:我搜罗了市面上能找到的施老师和温柔老师的论文(不含专著),寒假回家好好学习。
有想也趁寒假回家学习一下,然后批一下评一下的,跟我索要哈。
我负责提供柴禾,大家负责点火、烧烤!!
先从这家店的掌柜的开刀!!!!

TOP

引用:
原帖由 笛威辛亢 于 2010-1-16 09:28 发表
PS:我搜罗了市面上能找到的施老师和温柔老师的论文(不含专著),寒假回家好好学习。
有想也趁寒假回家学习一下,然后批一下评一下的,跟我索要哈。
我负责提供柴禾,大家负责点火、烧烤!!
先从这家店的掌柜的 ...
谢谢!
谢谢!
学术最大的快乐,就在于对话。

学术没有对话,
就像那弄枪的,耍棒的,
学了一身武艺,却没人跟你耍,
天天抱着一杆枯枪站在村口大路边,
对着西北风干嚎。

我为什么在众多同行中,最喜欢刘某某陈某某之流?
就因为他们下手最狠,
和这种人过招,招招过瘾。

有那舞刀的,弄枪的,
都一起来耍一把。
江湖中人,不打不成交啊!

[ 本帖最后由 施爱东 于 2010-1-16 11:2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0-1-15 18:19 发表

高丙中大概就有点这个意思,所以他说:民俗志与民族志的区分在于,一个是我对我群的参与观察和文化书写,一个是我对他群的参与观察和文化书写。
还不全面,我这几次先恶补下,写一篇比较详细的文字,也搞搞商榷

TOP

一、看来阿古和我观点差不多,王京老师对阿古有误读,阿古原话是“但从客观情势上看,田野成为了人类学“专利”、看家本领,实质上也是它扩张领地的独门入秘笈”,阿古并未说其它学科不能使用田野,只是说人类学是田野的代表。

二、我同意王京老师说的,“实地调查之外还存有其他研究可能,就一定要告别田野吗?”我强烈不同意施老师“告别田野”的说法。

三、晓龙的说法,我半赞同半不赞同。施老师最初提出的问题是“如何区分”,晓龙回答的是“应不应该区分”。关于“应不应该区分”,我赞同晓龙的说法,但晓龙实际没回答原题。

四、我打出的几行字,不是很严谨,除了知遥老师提出了批评,别人还没评论,欢迎评说。

TOP

回复 43# 的帖子

围观&学习

这人加柴,有人添火,这个冬天才不冷!围观的人也暖和!

[ 本帖最后由 恩施土家 于 2010-1-16 13:31 编辑 ]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对阿古,我认为是没有误读的。我不是说他的看法不客观,而想说,他说的所谓客观形势,其实并非天经地义,只能如此。
另外,看了施兄的文章,不知现在与8年前是否已有不同?就文章谈几点随感。

田野,尤其是本国田野,并非天生就是人类学的地盘。
田野作为人类学的基本方法,由自马氏,1920年代之后事。而所谓长期滞留,参与观察,其始亦为偶然,非有全盘安排。
有其后辈前赴后继,并不断反思才有自己较为成形的一套办法,而方向亦为奔赴异国异族之地。
而提倡以本国为田野的所谓“本土人类学”,更是认识与权力争论之后的新动向,世界范围看,1980年代后半之事。

另以日本为例,有民俗学性质的调查,1910年代即渐盛。
其后人类学随着帝国扩张奔向国外,国内之实地调查,以民俗学为主,农村社会学紧随其后。
因而田野并非人类学之独善,国内田野的代表,也非人类学。

由上而论,中国现今的情况,非常特殊。
我认为一个原因是民俗学在发生之始,即将由田野获取资料的领域定得过于狭窄。
除了妙峰山等,几乎全部集中于口头传承,缺乏对民众生活更广泛的兴趣。
30-40年代的战争与避难,实际上提供了民俗学、民族学、社会学融合的机会,但建国后的所谓学科划分,使得民俗学失掉了继续摸索求得发展的机会。
以后至今所谓学术建设不得不受政治话语及文教制度的直接影响。

中国民俗学重视田野倾向的出现,本身就可以作为学术史的重要课题。
刘晓春的文章《从“民俗”到“语境中的民俗”》,指出了结果,但对出现这一结果的理由、过程没有涉及。
我认为,其中除了国外理论的影响,改革开放后才得以自由来到中国调查的欧美日等国人类学者、民俗学者的影响和熏陶应当受到重视。
一些学者与他们的合作,在合作中的学习,进而逐步形成自己的思考。
从这个意义上说,重视田野的取向,绝非无源之水,是领域的任意扩大。而更像一次补课。
重视田野,尤其是其中口头传承之外的其他要素,是新气象,也是有新的可能性的。在这个过程中,借鉴其他学科的经验,似乎也无可厚非。

强调田野工作应该有清晰的问题指引,调查报告本身不是研究成果,此为常理。
这应该是有导师之责的学者,在给学生上第一课时强调的内容之一。
而导师或是有影响力的学者们,有义务拿出比在一个所谓理论的大帽子下罗列民俗现象更为学术的成果。

如果作为民俗学整体的发展策略,强调告别田野,大不必。
这样的口号,可以吸引更多的注意,但却掩盖了民俗学教育及民俗学研究态度浮躁、水平不足的实际问题。
踏实的研究者,田野之外,甚至在田野之中,还是可以分析,可以思考,可以吸取其他“间接知识”。
如果是一窝蜂赶时髦投入所谓“田野”,只在低水平上重复前人,甚至剽窃他人成果的“研究者”,即使是告别田野,纷纷投入文本分析,又真能一下子作出贡献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