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张怀群)阮国与共国:庚子发现的最新史料(4) [打印本页]

作者: 张怀群    时间: 2022-6-6 12:27     标题: (张怀群)阮国与共国:庚子发现的最新史料(4)

东汉郑玄、南宋郑樵认为密、阮、徂、共是四国
郑玄笺曰:“四国,谓密也、阮也、徂也、共也。”
南宋郑樵 《通志》曰:“初,文王伐邗,问太公曰:‘孰可伐?太公曰:‘密须可’,管叔曰:‘其君强明,伐之不可,’太公曰:‘先王伐逆不伐顺,伐险不伐易。’遂自阮、徂、共而及密须。密须之人自缚其君而归文王。”⑤
战国末年鲁国毛亨和西汉赵国毛苌东汉郑玄认为“共”是国名
《毛诗正义》载:“[疏]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国有密须氏,侵阮遂往侵共。《笺》云:阮也、徂也、共也,三国犯周,而文王伐之。密须之人,乃敢距其义兵,违正道,是不直也。阮,鱼宛反。共音恭。注同。毛云:“徂,往也。共,国名。”郑云:“徂、共皆国名。”毛亨、毛苌认为“共,国名。”郑玄认为“徂、共皆国名。”⑥
依此可知,战国末年鲁国毛亨、西汉赵国毛苌和东汉郑玄认为共是国名。  
密须国和密国是两个国家,“侵阮徂共”之“共”与“共王游于泾上”的周共王之“共”是两个问题
《尚书大传》曰:“文王受命一年,断虞芮之质;二年,伐于;三年,伐密须;四年,伐畋夷;五年,伐耆;六年,伐崇;七年而崩。”⑦
《史记.周本纪》记载:“共王游于泾上,密康公从,有三女奔之。其母曰:‘必致之王。夫兽三为群,人三为众,女三为粲。王田不取群,公行不下众,王御不参一族。夫粲,美之物也。众以美物归女,而何德以堪之?王犹不堪,况尔之小丑乎!小丑备物,终必亡。’康公不献,一年,共王灭密。”⑧“韦昭(三国时期著名史学家、东吴四朝重臣。中国古代史上从事史书编纂时间最长的史学家,后世《三国志》多取材其《吴书》。 著有《吴书》(合著)、《汉书音义》、《国语注》、《官职训》、《三吴郡国志》等)曰:康公,密国之君,姬姓也。”“密,今安定阴密县是也。近泾。”⑨ 正义曰:《括地志》云:阴密故城,在泾州鹑孤县西,东接县城,故密国也。”⑩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密须,朱注:密,密须氏也,姞姓之国。阮,国名。文王从阮疆而出,以侵密。于是相其高原,而徙都焉。所谓程邑也。”“周共王四年,灭密。”⑪
周文王伐密须国是商末的“密须国”,《古本竹书纪年》:“密人侵阮,西伯帅师伐密。(《诗·大雅》:‘密人不恭,敢拒大邦。侵阮徂共,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旅。’)”“三十三年,密人降于周师,遂迁于程。(《逸周书·大匡解》:‘惟周王宅程。’)”⑫
周初的“密国”则是文王伐密后所置的一个封国,周共王灭的就是这个密国。密康公是共王时期密国的世袭公侯。《古本竹书纪年》: “共王,名繄扈。(《史记·周本纪》:‘穆王崩,子共王繄扈立。’索隐:‘《世本》作“伊扈”。’)元年甲寅春正月,王即位。四年,王师灭密。(《周语》:‘共王游于泾上,密康公从。有三女奔之,康公弗献。一年,王灭密。’)”⑬
泾川有共池,“侵阮徂共”之“共”与“共王游于泾上”的周共王之“共”是两个问题,共池与共国、共王之关系,见下述。
共池是怎么来的?共池一词最早出现在春秋末期,泾州共池一词出现在北宋
共池一般被认为是共国之据,或是阮国共邑之据。《钦定四库全书》清王鸿绪撰《钦定诗经传说汇篡》:“阮,国名,在今泾州 。《皇舆表》:‘宁州,今平凉府静宁州。泾州,今平凉府泾州并隶陕西’。徂,往也。共,阮国之地名,今泾州之共池是也。‘张子曰,共阮皆在泾州,今有共池即共也。’梁氏益曰:‘虞公所奔之共池’”。⑭
虞公出奔共池,出于《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即《虞公贪求玉剑》典故,左丘明《左传·桓公十年》:“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既而悔之。曰:“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乃献之。又求其宝剑。叔曰:“是无厌也。无厌,将及我。”遂伐虞公。故虞公出奔共池。”
虞公是春秋时代姬姓的公爵诸侯,是周朝皇室的后裔。当时虞公的弟弟虞叔,有一块珍贵的宝玉,虞公要虞叔将这块宝玉送给他,虞叔当时没有答应。过后,虞叔后悔地说:“周人曾有两句俗语‘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我何用贪留这块宝玉,而招来祸害呢?”于是将这宝玉慷慨的献给了虞公,虞公得到了宝玉以后,知道虞叔还有一口锋利无比的宝剑,虞公又要虞叔献出,虞叔私下说:“虞公所求不止,是心不厌足,心既不厌足,必将杀我。”于是乘虞公不备,起兵攻伐虞公,结果,虞公失国,出奔到共池(地名)避难。原指财宝能致祸。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从此记载可知,共池一词最早出现于春秋末期。
虞公所奔之共池,就是现存的泾川共池,元朝梁益已确考, 清朝进士、编修、工部尚书、明史馆《明史》总裁王鸿绪引用。   
梁益,史称“同里陆文圭卒后,浙以西称学术醇正为世师表者唯益而已。”所著有《诗传旁通》,发挥朱熹之学为精。其他著有《诗绪余》、《史传姓氏纂》等。
虞公是春秋时代姬姓的公爵诸侯,是周朝皇室的后裔。泾州时在周朝诸侯国境,如果虞公所奔之共池就是现存的泾川共池,那么,共池是共国或不是共国之地标、阮共是两国而非一国、共国地标为何建在阮陵地内、周共王是否驻辇于共池之侧等等争论或悬案,将多了最早的证据。相信5G时代、智能时代的思维和技术,能从容地考证清楚,完成此答卷。
可以肯定的,是泾州共池一词出现于北宋。是张子的注释。     
张子即张载,有与“程朱理学”之程颐、程颢、朱熹相当的成就,是泾州(关中)乡党,但泾州古今文献鲜见介绍,特在本文主题之外多说几句。
世人广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称作“横渠四句”⑮ 因其言简意赅,历代传颂不衰。世人特别是泾州人却少知其作者是被尊称张子、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三十八位,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北宋五子”、创立关学的张载。张载是凤翔郿县(今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横渠镇)人,郿县时与泾州同属关中,张载应是泾州乡党,他与范仲淹、欧阳修、苏轼、苏辙、程颢、程颐等相遇,他是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他创立的“关学”,是以其弟子及南宋、元、明、清诸代传承者人士为主体,教学及学术传播以关中为基地而形成的儒学重要学派,与宋代二程的洛学、周敦颐的濓学、王安石的新学、朱熹的闽学齐名,共同构成了宋代儒学的主流。朱熹《朱子类语》评价张载思想:“(人性论)极有功于圣门,有利于后学……,前此未曾有人说到此。”(张载的辩证思想)“极精”。⑯
“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 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始,定川事闻,帝按图谓左右曰:“若仲淹出援,吾无忧矣。” 奏至,帝大喜曰:“吾固知仲淹可用也。”进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仲淹以军出无功,辞 不敢受命,诏不听。 时已命文彦博经略泾原,帝以泾原伤夷,欲对徙仲淹,遣王怀德喻之。仲淹谢曰:“泾原地重,第恐臣不足当此路。与韩琦同经略泾原,并驻泾州,琦兼秦凤、臣兼环庆。…… ”帝采用其言,复置陕西路安抚、经略、招讨使,以仲淹、韩琦、庞籍分领之。仲淹与琦开府泾州,而徙彦博帅秦,宗谅帅庆,张亢帅渭。 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⑰“十一月,仁宗采纳范仲淹建议,恢复设置陕西路安抚、经略、招讨使,让范仲淹、韩琦、庞籍分领职事。范仲淹与韩琦在泾州设置官第,将文彦博调到秦州做统帅,滕宗谅调到庆州做统帅,张亢担任渭州的统帅。”⑱
《续资治通鉴》:“辛巳,徙知渭州文彦博为秦凤路都部署兼知秦州,知泾州滕宗谅为环庆路都部署兼知庆州,知瀛州张亢为泾原都部署兼知渭州,俱加经略安抚招讨使。复置陕西四路都部署、经略安抚兼沿边招讨使,命韩琦、范仲淹、庞籍分领之。仲范与琦开府泾州。”⑲
范仲淹知永兴军、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时,在延州军府召见了张载,张载谈论军事边防,保卫家乡,收复失地的志向得到了范仲淹的热情赞扬,但范仲淹说:“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认为张载可成大器,劝他作为儒生一定可成大器,不须去研究军事,勉励他去读《中庸》,在儒学上下功夫。
张载听从了范仲淹的劝告,回家刻苦攻读《中庸》,仍感不满意。于是遍读佛学、道家之书,觉得这些书籍都不能实现自己的宏伟抱负,又回到儒家学说上来,经过十多年的攻读,终于悟出了儒、佛、道互补,互相联系的道理,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学说体系。  
庆历二年(1042年),范仲淹为防御西夏南侵,在庆阳府(今甘肃庆阳)城西北修筑大顺城竣工,特请张载到庆阳,撰写了《庆州大顺城记》以资纪念。
嘉祐二年(1057年),38岁的张载赴汴京(今开封)应考,时值欧阳修主考,张载与苏轼、苏辙兄弟同登进士,在候诏待命之际,张载受宰相文彦博支持,在开封相国寺设虎皮椅讲《易》。期间遇到了程颢、程颐兄弟,张载是二程的表叔,但他虚心待人,静心听取二程对《易经》的见解,然后感到自己学得还不够。第二天,他对听讲的人说:“易学之道,吾不如二程。可向他们请教。”二程由此在京中名声大震。⑳  
张载曾任渭州判官公事,即在平凉做过官,其时或到过泾州。 ‘张子曰,共阮皆在泾州,今有共池即共也。’这是张载注《诗经》时对共池的记载,是至今明确共池在泾州的最早出处,比世人广泛引用的朱熹论泾州、阮共、泾州共池早了百多年。
张载其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认为世界万物的一切存在和一切现象都是“气”,即“太虚”,主张“理在气中”。又认为只有“德性之知”才能认识“天下之物”。讲学关中,故其学派称为“关学”。“关学”之桃李所在,应该绕不过泾州受益于“关学”之地域,泾州当在内。  
  其著有《正蒙》、《横渠易说》、《经学理窟》、《张子语录》、文集等,后人编为《张子全书》(《张载集》)。逝,嘉定中谥“明”。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