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东宁陈氏番俗图:台湾风土民情的纪实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12-9-1 19:34     标题: 东宁陈氏番俗图:台湾风土民情的纪实

2012-08-29   王芳   《文物里的古代中国》下册



《东宁陈氏番俗图》
清(公元1644年-1911年)陈士俊绘
每开纵25.9厘米,横34.7厘米

这是一本描绘18世纪台湾风土民情的画册,其中包括反映台湾原住民社会生活的图十八幅,植物图十一幅,动物图三幅,题跋三幅。图中多处有“东宁陈氏”印章。“东宁”即指台湾。当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后,将台湾改名为“东都”,郑成功的儿子郑经时,又将东都改称“东宁”。

台湾的原住民主要居住在台湾本岛的山区和东部沿海的河谷平原,在与汉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经济、文化有了较快地发展。他们以水稻、旱稻和薯芋为生,《东宁陈氏番俗图》中刈禾、收贮、番戏、捕鱼、渡溪、捕鹿、捕野牛等内容就生动地反映他们的经济生活。其中刈禾画面反映的就是人们肩担车运收稻的情景,所产稻谷除台湾本地需用外,其余运往闽粤,即清代所谓的“台运”。捕野牛画面则描绘了人们骑马套野牛的情景。

清朝统一台湾后,在台湾设置一府三县(台湾府,台湾、凤山、诸罗县),隶属福建省,使台湾的行政建制与内地划一。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清政府设置巡台御史,每年由督察院派遣满、汉御史各一人前往台湾巡查,住台湾府城,任期一年,有成绩者多留任一年,后又改为三年一任。巡台御史的具体职责为:监督台湾各级官员执行政务的情况并向中央参奏,建议地方机构的设置,清查审理历年积案,督促地方军队严防海务,并可过问经济、文教事务等。随着内地官员、学者赴台湾上任或旅游人数的增多,记载有关台湾风土民情的著述相继出现,《东宁陈氏番俗图》便是其中图文并茂的一种。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