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美】克利福德·马库斯编:《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 [打印本页]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0-11-4 19:17     标题: 【美】克利福德·马库斯编:《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

作    者: [美]詹姆斯·克利福德 乔治·E.马库斯
出 版 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06-6-1
本书已成为当代人类学反思的经典理论著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出版后的20年里,它成为国际人类学界引用得最多的一本书,并且在人文科学及其他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书收录的11篇论文围绕人类学知识生产过程中的文本写作这一环节,检讨了各时期人类学民族志的经典文本,并开放性地指出了将来民族志写作及文化研究所具有的多种可能性。

--------------------------------------------------------------------------------
目录中文版序:《写文化》之后20年的美国人类学     乔治·E.马库斯 著
                             龚浩群 译
前言               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 著
                             高丙中 译
导言:部分的真理                詹姆斯·克利福德 著
                             吴晓黎 译
寻常之地的田野工作             玛丽·路易丝·普拉特 著
                             周歆红 译
赫耳墨斯的困境:民族志描述中对颠覆因素的掩饰 温森特·克拉潘扎诺 著
                             杨春宇 译
从他的帐篷的门口:田野工作者与审讯者      雷纳托·罗萨尔多 著
                             高丙中 译
论民族志寓言                  詹姆斯·克利福德 著
                              康敏 译
后现代民族志:从关于神秘事物的记录到神秘的记录  斯蒂芬·A.泰勒 著
                             李荣荣 译
英国社会人类学中的文化翻译概念          塔拉勒·阿萨德 著
                             谢元媛 译
现代世界体系中民族志的当代问题          乔治·E.马库斯 著
                              李霞 译
族群与关于记忆的后现代艺术         迈克尔·M.J.费希尔 著
                             吴晓黎 译
表征就是社会事实:人类学中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保罗·拉比诺 著
                             赵旭东 译
跋:民族志写作与人类学职业            乔治·E.马库斯 著
                              李霞 译
参考文献
撰稿人及译者简介
索引

--------------------------------------------------------------------------------
前言 这些文章是集中讨论的产物。这些讨论在1984年的四月间在位于新,墨西哥州圣菲的美洲研究院举行。按照该院“高级研讨会”的形式,持续的讨论跨越了一个星期,参加的人数严格地限制在十位。小组所讨论的文章事先已经在我们之中传阅,它们所探究的广泛的话题都围绕着研讨会的焦点,即“民族志文本的打造”。一些参与者在近些年一直致力于民族志写作的革新,如保罗·拉比诺、温森特·克拉潘扎诺、雷纳托·罗萨尔多、迈克尔·费希尔;而其他参与者一直在努力发展对民族志的历史、修辞和现状进行批评的体系,如玛丽·路易丝·普拉特、罗伯特·桑顿、斯蒂芬·泰勒、塔拉勒·阿萨德、乔治·马库斯、詹姆斯·克利福德。所有这些人都与文本批评和文化理论有关:或者早先曾经投身其中,或者目前正在承担这方面的工作。在十位参加者之中,八位是人类学的背景,一位是历史学的背景,一位是文学研究的背景。小组的重心在一个领域,即文化人类学,这确保了共同的语言和文献征引范围,从而使交流处于一个高的水平。不过,研讨会所涉及的领域是交叉学科的。当所有的参与者在他们最近的工作中都尽其所需地利用历史、文学、人类学、政治学和哲学的资源的时候,他们都质疑了所谓的学科和文体。相关的更多的信息可以参看书后所附的“撰稿人介绍”,而本书总的“参考文献”给出了各个作者引用的相应文章的全部文献出处。十个人都在研讨会上提交了论文,其中九篇收进来了(由于偶然的原因,罗伯特,桑顿没有能够在截止日期之前修改好他的文章)。
  通过批评性地审视民族志作者所做的主要事情之一,即“写”,这次研讨会既寻求对于文化人类学最近一段的历史进行重新解释,也寻求开启文化人类学未来的多种可能性。不过,当致力于文本分析和文学分析的时候,研讨会也在思考这些研究取向的局限。好几篇文章都强调,并且研讨会上也反复地涉及这样一些更大的语境:系统性的权力不平等、世界体系的制约、体制的型构作用——这些都不能被以文本的生产为焦点的研究给予完全的解释。有鉴于此,研讨会有自知之明地限定了一组重点,努力去集中探求文化表述的政治学和诗学。关于圣菲讨论会的更多说明(包括本书没有收录的那些议题),请参看发表在《当代人类学》(Current Anthropology)第26卷(1985年4月号第267—271页)上的报告。研讨会的组织和焦点促使我们更武断地排除了一些内容,其中一些在这个报告和本书中紧接着的“导言”中有所讨论。
  本书中的这些文章都是那次研讨会上提交的工作论文的修改版本。有些篇章现在已经很不一样。作为主编,我们不曾刺激他们达到主题的统一,也没有图谋在他们之间设计人为的那种“会谈”(conversation)。毫无疑问,读者们既会看见一致,也会发现摩擦。我们也不曾给这些论文强加一种风格上的统一;相反,我们一直在鼓励差异性。本书各个部分的先后顺序并没有太大的特殊意义。这里存在一个总的进程:从书本倾向的研究走向质疑这种重心的研究——例如,放在后面的拉比诺的文章就是对于整个“文本主义”取向的批评框架。这些文章的安排还体现一种动向,即从对于民族志的惯例的回顾性批评到对于实验工作在当前的各种可能性的讨论。按照这一逻辑,泰勒为“后现代民族志”招魂的文章应该放在结尾。但是实际上,他的文章是为了后现代而往前现代看,大致来说在此是不可分类的。我们确实不想留下这种印象:本书作为一个整体指向某个乌托邦的或者可预见的方向。
  作为主编,我们特别感谢研讨会的参与者,感谢他们的合作和好脾气;感谢美洲研究院(特别是其主席道格拉斯·施瓦茨,出版部主任简·科普)的慷慨和激励;感谢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人文学部;尤其是要感谢莱斯大学的巴巴拉·珀德拉兹帮助准备了手稿,我们还得到了玛琪·瓦尔德的协助。我们也对不算少的出版界或非出版界的阅读过手稿的读者充满感激,不仅是因为他们特殊的建议,尤其是因为他们全体的热情。他们坚定了我们的这一信念:本书要击打出一种强有力的声音,在所有那些目睹民族志和文化批评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的领域引起争论。这些读者中的许多人都完全有资格就我们的题目撰写稿件,集成一册出版,就像我们这十个聚在圣菲的人一样。在下面的章节里提出的问题正在被广泛地讨论;并不是我们发明了它们。我们保证,那些已经为这种讨论作出了贡献的人将看到,他们得到了应有的感谢,至少也被提及到了。
  最后,作为一份祷词,我们抄录下列诗行在这里。这是我们的第一个作为编辑的读者简·科普拿着字典,模拟一种极度的失落情绪而创作的。

     阐释者的困境,或,一首满是术语的诗篇

远在人类堕落之前,阐释者坐在那里,
簇拥着他的比喻可信而忠实,
在满是惊异之中,无所用心地把鲁特琴拨弄,
迷失得颠三倒四,不抱任何的希冀。

他发出真心里带着躲闪的喊声:
啊,来吧,谈友,请竖起耳朵倾听!
在以前煽动性的言辞里,我中伤过,撒谎过,
现在你将知晓,我的话语严谨而冷静。

我涉猎面目不清的现象学仪式,
还摆弄玄奥的举隅法修辞,
多少个如饥似渴的夜晚,我摒弃了世人已经接受的知识,
来拥抱认识论的异端这个昨日的异己。

唉,但我现在受不了转喻占满脑子!
这种感叹爆发出来就无可隐匿!
我失去了我曾经如此珍视的全部诗才……
带着生动十足的叙述,他溘然长逝。

                詹姆斯·克利福德 乔治·E.马库斯 著
                             高丙中 译



[attach]13474[/attach]
作者: 张润平    时间: 2010-11-4 22:30

有电子版还要下载!谢谢分享!
作者: 瀚文    时间: 2010-11-10 18:45

正在寻找着本书~~谢谢分享
作者: shihenjj    时间: 2010-11-11 08:28

谢谢啦。有用。
作者: wangxin    时间: 2011-1-4 10:37     标题: 找到电子版真好

谢谢楼主分享  已经好多个朋友推荐这本书了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3-4-2 02:56

顶顶
作者: 曳曳烛    时间: 2021-9-28 23:05

多谢分享!正在找这本书!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