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雞澤梨花大鼓

雞澤梨花大鼓

雞澤梨花大鼓  

作者: 記者 劉萍 艾秀廷  編輯: 范世輝  

新華網河北頻道 ( 2008-10-31 15:48:14 )        稿件來源: 河北日報

  


    邯鄲雞澤是毛遂故裏,雞澤會盟的傳奇故事也被歷代文人墨客所吟誦,“平原三千客,談笑盡豪英。毛君能穎脫,二國且同盟。”伴著李太白對毛遂讚嘆的詩句,聽著曲調高昂的雞澤梨花大鼓才能真正感受燕趙慷慨悲歌的韻味。今年6月,雞澤梨花大鼓作為擴展項目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雞澤文化源遠流長

    走在素有“中國辣椒之鄉”美譽的邯鄲雞澤縣的土地上,紅綠相諧的中國色彩處處可見,紅彤彤的辣椒在綠色的田野中一望無邊,豐收與喜慶寫在每一位椒農的臉上。

    雞澤的名字最早見于史書《春秋經》:“雞澤晉地”。這裏說的雞澤不是縣名,而是廣平城北一個自然沼澤地名。因沼澤地雞鴨遍地,“雞以氏澤,澤曰雞澤”。“雞澤”文化底蘊深厚,寓意物阜民安之意。

    雞澤縣在隋朝以前稱廣平城、廣平郡、平幹國、廣平國、廣平縣,治所在今縣城東9公裏的舊城營村(廣平城)。隋開皇六年(586年)為避楊廣名諱,改稱雞澤。後來隨著朝代變換,雞澤縣城曾在今雞澤境內四次遷移,金大定元年(1161年)築建新城即今縣城,但雞澤縣名至今一直沒有改變。

    然而,在人們的心中與雞澤聯係最緊密的恐怕就是“雞澤會盟”了。在雞澤縣舊城營村有一個小的土丘,這就是傳說雞澤會盟中盟臺遺址。雞澤縣毛遂文化研究會的葉勝民給記者講起毛遂和盟臺的考證與研究來,滔滔不絕———

    毛遂,出生于雞澤,戰國時曾做趙國平原君的門客。公元前257年,秦軍圍趙國都城邯鄲,趙王派平原君到楚國去遊說,毛遂自薦一同前往,終使楚王同意,解趙都之圍,成就了趙國的霸業。而“毛遂自薦”、“脫穎而出”、“一言九鼎”等成語也出自于雞澤。

    歷史文化資源給雞澤賦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蘊,而另一枝中國曲壇的藝術之花——— 梨花大鼓,也在雞澤一帶代代留傳了上百年。

    梨花大鼓代代相傳

    初次接觸說書的場景,是在清末民初小說家劉鄂《老殘遊記》中的一段描寫。其中有兩個說書藝人——— 黑妞、白妞,她們說書技藝超群,一個說書聲“如新鶯出谷,乳燕歸巢”,另一個入耳則:“五臟六腑裏,像熨鬥熨過,無一處不服帖;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大有余聲繞梁三日不絕的味道。據民俗學者考證,其實小說中的黑妞、白妞兩位人物的原型就是梨花大鼓藝人——— 山東一帶的名角兒劉小玉姐妹。

    雞澤梨花大鼓早期稱“犁鏵大鼓”,因演唱者手持犁鏵片伴奏而得名(現改用月牙銅板伴奏),屬于曲藝。梨花大鼓起源于清光緒年間,主要流傳于山東、河北省南部。冀南梨花大鼓主要流傳于河北南部的邯鄲雞澤縣、邢臺威縣等地。建國後,梨花大鼓空前繁榮,僅邢臺威縣就出現過孫家班、魏家班、郭家班三足鼎立的局面。“小時候,娛樂方式很少,梨花大鼓是美好的記憶,逢年過節或農閒時節,村裏請人來唱梨花大鼓,那是一件全村人都高興的事。四黃毛、大龍、二龍都是當地有名的說書藝人。那時來聽說書的人也很多,只記得每每說到高潮處,說書藝人就會戛然而止,留下明天再續的噱頭。”雞澤縣宣傳部的李建朝對記者講起兒時聽梨花大鼓的經歷和感受,倣佛大鼓聲再次回響在耳邊。

    梨花大鼓植根于民間,所以說書人講的故事也多是民間疾苦和農家生活的內容。梨花大鼓風格樸實,運字行腔聲情並茂,唱腔豐富多變,以板式梨花腔為主,素有腔多字少、七十二哼哼之稱,是一種獨特的聲腔藝術,曾被京韻大鼓、梅花大鼓、山東快書等曲種吸收,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其曲調高昂,說、唱、道、白兼備,敘事抒情交融,以說為主,唱為輔,中長篇書見長,有慢板(哭調)、二性板、快板、散板等四種板式,句式有十字韻、七字韻等。主要伴奏樂器有三弦、銅板、京鼓。演員的服裝也多是女穿旗袍,男穿長袍。

    “所謂七十二哼哼是梨花大鼓特有的唱腔,表示其拖腔多變。”70多歲的梨花大鼓老藝人張貴玲為我們演繹了一段,果然很有味道。“關于劇目,我只記得曾說過一些傳統書目,比如《海公案》、《響馬傳》、《楊金花奪印》、《劉大哥勸老婆》、《絲絨記》,還有一些隨著時代不同和聽眾的喜好而增加的新劇目,比如《林海雪原》。”張貴玲老人回憶道,但是由于年事已高,且二十多年沒有登臺,劇本臺詞的具體內容她幾乎都想不起來了。

    梨花大鼓表演時一人多角,在敘說故事中,一人可扮演多種人物。其配樂很特殊,在說唱伴奏中,主奏樂器是大三弦,大三弦發音清脆嘹亮、淳樸。到上世紀70年代增加了四胡、二胡、揚琴等伴奏樂器。一桌一凳即可演出,多在廟會、堂會、集市等場所表演,深受廣大群眾歡迎。“通常是村子裏出錢,或者家家戶戶湊份子請藝人來說梨花大鼓,村裏也稱它為‘說書’,說書曾是雞澤、威縣一帶很流行的娛樂方式。一張桌子,一把三弦,一面小鼓,一對月牙銅板;吊一個燈泡,放一碗白水,藝人站在廣場大院,書一開場,上千人的露天表演場裏鴉雀無聲,那場面我現在還記得很清楚,但已有二三十年沒再聽過了。”雞澤文化館館長李亮民向記者描繪著梨花大鼓當年的藝術魅力。

    據統計,我省曾擁有一批較有影響的梨花大鼓演員。上世紀30年代,流行在冀南一帶的魏金鳳、穆大愛、孫金梅等享有盛名。現今仍活躍于曲壇的孫金枝(藝名“大金枝”)是孫金梅的小妹,她功底厚,造詣深,表演風格樸實細膩,酣暢大方,運字行腔聲情並茂,唱腔豐富多變。

    雞澤梨花大鼓的傳承老藝人張和安,外號“四黃毛”,雞澤縣小寨鎮榆林村人,1908年生,8歲開始學藝,上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與其家人到各地演出,主要活動在邯鄲、邢臺、南宮一帶。張和安于2002年去世,享年94歲。他的女兒就是現在雞澤梨花大鼓的唯一傳人。

    隨著時間的流逝,雞澤梨花大鼓的一些老藝人相繼逝去,許多珍貴的劇目資料和演奏技巧沒有保留下來,搶救和保護工作刻不容緩。

    遲到的傳承者

    70多歲的梨花大鼓老藝人張貴玲老人雖然身體還算健康,但是由于當年表演時沒有話筒,嗓子受到了很大的傷害,現在已經啞了,不能再演出了。談起傳承人的問題,她有些沉默,她的兒女們沒有對梨花大鼓感興趣的,“他們都有自己的事。”老人說起自己摯愛的梨花大鼓後繼無人時,黯然神傷。“能讓我喜歡的梨花大鼓傳承下去,當然好了,但是得有人願意學呀,我是非常願意教授他們的。”張貴玲老人一再表示,她很希望這門技藝後繼有人。“如果在張貴玲的親屬中再找不到繼承人,我們會考慮公開挑選對這門藝術感興趣,並且有一定曲藝根底的年輕人跟張貴玲學習,由于張貴玲年齡偏高,我們必須趕緊做這一件事,但是現在還沒有人跟我們聯係。”李亮民無奈地對記者說,他們已經制定了定期向傳承者和繼承者發放津貼和獎金的措施,但是好像還是沒有人願意來學。“我們計劃投資5萬元對老藝人實施保護和購買相應的演出道具。”李亮民對梨花大鼓瀕危的狀況仍有些擔憂。“去年,我們已經建立了由專家和相關領導組成的普查挖掘保護小組,對梨花大鼓進行方方面面的搶救和保護,包括搜集舊道具,普查老藝人生存狀況等等。還設立了梨花大鼓曲藝研究機構,派專人來進行這一民間藝術的研究。爭取專款組建梨花大鼓表演團體。我們希望2010年能逐步恢復演出,進而在重大節日時為老百姓再現梨花大鼓的風採。”雞澤縣文教體局黨委書記桑永社對記者說。

    提起雞澤與邢臺威縣聯合申報梨花大鼓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事,李亮民說,保護和傳承梨花大鼓恐怕也得合力進行了。“其實,邢臺威縣的梨花大鼓與我們是一脈相承的。雞澤有說書藝人張貴玲,但缺少拉大三弦的伴奏者,我聽說,威縣曾經在上世紀70年代舉辦過一個大三弦的培訓班,後來班散了,但如果做工作應該能找到拉大三弦的人才。我們完全可以互相配合,共同努力把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下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