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关注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关注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非遗”热背景下的冷思考
http://www.qhnews.com   西海都市报  2009-09-09 07:04

  青海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多种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孕育了青海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尤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各种神话、史诗、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绘画、雕刻、剪纸、皮影、刺绣和手工技艺及各种礼仪、民俗、节日等内容,是亟待保护的富矿区。

  一组数据,喜看“非遗”现状

  从民间文学“格萨尔”到传统技艺“撒拉族民居篱笆楼建造技艺”,再到传统舞蹈“土族於菟”、传统戏剧“皮影戏”……我省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自2006年首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以来,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现、保护、传承和培育文化的自觉性、自创性相结合,生发出强大动力,赋予了“非遗”新活力。

  琳琅满目的“非遗”项目
  互助土族自治县的“拉仁布与吉门索”、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七里寺花儿会”、湟中县的“加牙藏族织毯技艺”、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青海湖祭海”……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在青海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的各民族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5年,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式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迎来发展的春天。

  据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统计,我省目前登记在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达2639项,其中,民间文学233项、民间美术122项、民间音乐292项、民间舞蹈138项、民间手工技艺346项,生产商贸习俗61项、消费习俗316项,人生礼俗140项、岁时节令182项……这些数字的背后,蕴藏着我省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的“非遗”资源。

  截至目前,我省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7项,省级项目102项,其中少数民族项目有78项。这些项目都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在同一类型中具有代表性,在其传承区域内具有影响力和鲜明的民族、地方特色,均处于濒危状态。目前,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正在全力以赴开展第三批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申报工作。据了解,在将于9月18日至21日举办的第二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六届民族文化旅游节上,我省的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成为展示的亮点。

  多措并举激发传承人热情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文化遗产,传承方式为口传心授,对传承人的抢救和保护是“非遗”保护工作的核心。目前我省登记种类保护项目传承人979人。2006年起,我省便开展了民间艺人调查,以资格评定、职称评审等方式资助代表性传承人授徒传艺,并提供必要的传习活动场所。到目前为止,我省已有40位民间艺人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中少数民族艺人有35人,西合道、启加、斗尕、更登达吉4位大师还被国家授予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荣誉称号。通过对传承人的保护,使他们感受到各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对自己的尊重,重新焕发了创作的热情。

  此外,以剪纸、刺绣、堆绣、农民画、热贡艺术、民间曲艺、民族歌舞等内容为主的培训,更是培养了一批来自民间的传承人。在近年来我省历次组团参加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文化产业博览会、工艺美术品展等活动中,艺人们亲临现场表演,不仅将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带到了世人面前,同时也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个事例,凸显“非遗”保护之忧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省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大的变化,文化遗产以及它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威胁。在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人们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民族或区域文化特色消失加快,一些依靠口传身授方式加以传承的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

  濒危项目待抢救
  事例: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有一位民间艺人,他曾随师傅学做陶器制作,所做陶器为红陶。但是由于他火候掌握不到家,师傅离世后,红陶烧制的关键技艺失传了,现在他以雕佛像、石刻或画唐卡卖钱为生。

  思考:烧制红陶需要资金与时间,这位艺人既没时间,也没有资金全力以赴地钻研这门技艺。考古资料显示,红陶属于马家窑文化时期彩陶的一个种类,红陶作为古代原始手工技艺的信息在青海一息尚存,却面临失传的境地,令人忧心。这种沿袭了数千年的文化记忆正是需要重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保护乃当务之急

  事例:贵德县河东乡哇里村民间艺人年智合,传承着一种“宗教法舞面具”的制作技艺,他生活清苦,却在坚守,想传艺带徒,但年轻人宁肯外出打工也不愿学。年智合虽然不知道自己掌握的手艺具有何价值,但年近七旬的他很忧心这门手艺将无人传承。

  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口传心授,因此对传承人的抢救和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核心。解决传承人生活中的困难,使他们不再为生活问题发愁,应为当务之急。另外,除保护已有的传承人外,还需多方培养传承人,激发他们的传承兴趣,解决传承中后继乏人的问题。

  原真性被破坏

  事例:在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申报的“大通傩舞”,原名为“老秧歌”,极有可能是编写文本的人员从对“老秧歌”的研究角度认为是傩舞,而改变了它的名称。

  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产物,如何反映历史文化的真实性,是如实申报项目的重要任务。为了保证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必须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特征,尊重历史文化传承的客观性,决不能因个人主观的好恶摒弃有关民间信仰的内容而造成申报失真,申报过程中必须有严谨的学术态度。

  专业人员匮乏

  事例: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普查藏族唱经调时,遇到了语言不通的障碍。因受到文字记录及翻译准确性等影响,普查内容有所差误,对普查资料的完备性也产生影响。

  思考: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以少数民族居多,存在语言交流问题,在整理资料时也难以分辨,对进入数据库管理存在一定的困难。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单位大都设在各级文化馆,长期以来,受专业人员少、业务人员接受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不足等问题的困扰,难以适应和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要求。

  “非遗”产品商品率低

  事例:土族盘绣制作费时费力,一块巴掌大的作品需五六天,而市场售价仅有四五十元,加之目前旅游商品市场上的一些小型刺绣品以低价竞争,使之市场销路不佳。

  思考: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设计、开发旅游纪念品和特色商品,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不失为从另一个角度保护“非遗”的举措。然而,如何真正合理、有度开发,既可以较好地传承与发展,又能体现其市场价值,调和传统保护与走向市场的矛盾是摆在有关部门面前的一道新题目.
“非遗”普查文化生态更需保护

  8月28日,记者来到了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负责人马达学有着多年“非遗”保护经验,是我省为数不多的“非遗”保护专业人士之一,是青海省“非遗”专家委员会委员。

  马达学很忙,他看起来有些疲惫,普查文本、项目申报书等几摞厚厚的资料拥挤地铺满他的案头。马达学解释道,目前“非遗”保护中心正在对去年开始的“非遗”普查做资料整理工作。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全省“非遗”资源和传承人的基本情况,“非遗”保护中心的普查人员都真实、系统、全面地记录了每一个项目、每一位传承人的基本情况,力争做到不漏线索、不漏村镇、不漏种类、不漏艺人,确保普查内容和成果真实可靠。因此,后期的整理工作也丝毫马虎不得。

  马达学所说的普查指的是“非遗”保护中心于2008年9月至2009年5月集中对全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进行的普查。在这期间,他们陆续对我省六州一市一地的普查原始资料开展分类、图片筛选、音像资料分项统计等工作,共整理了图片资料8200余张,录像资料近七千分钟,掌握了较为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普查,初步了解到蕴藏在民间的一些鲜为人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其中有些已濒危,记者在一份资料上看到,这些项目的内容涉及古语言文字、民间文学、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传统医药等。但令“非遗”保护工作人员无奈的是,一些项目所在地文化主管部门并未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甚至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怎么回事都模棱两可。与之相反,一些民间艺人和当地学者、文化工作者为此倍感担忧,一些有责任感的文化工作者也很希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一份力。

  马达学说,由于“非遗”保护中心成立时间不长,受缺乏专业普查人员、经费有限等因素的制约,工作开展举步维艰。“非遗”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也普遍反映,因为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在普查中抓不住重点,如果能对他们开展培训,从基层培养一批综合能力强的专业人员,我省的“非遗”保护工作才能得到长远发展,才能更好地保护人类的精神家园。
营造活态“非遗”空间——访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副厅长吕霞

  记者:吕厅长,您好!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较好成绩,目前“非遗”保护工作处于何种阶段?

  吕霞:2006年12月,省政府便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海省文化遗产保护的实施意见》,对全省“非遗”保护的组织领导、规划制定、名录体系的建立、抢救性普查和保护工作的开展、传承人队伍和保护队伍建设、文化生态区保护等作了具体安排和部署。此后,建立了青海省“非遗”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青海省“非遗”名录评审委员会、青海省“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青海省“非遗”保护中心等的相继成立,都标志着我省“非遗”保护机制的建立健全。

  目前,全省“非遗”普查工作已进入文档整理阶段;“非遗”保护四级名录正在建立和完善;国家级、省级项目传承人的保护工作逐步推进;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规划进入论证阶段;条件成熟的地区正在积极筹建“非遗”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及传习所。

  记者:我省“非遗”保护工作所采取的主要方式有哪些?目前的工作重点何在?

  吕霞:我省建立了严格规范的“非遗”代表作和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制度,每一批省级的、推荐申报国家级的“非遗”代表作和代表性传承人都要通过省“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省“非遗”项目评审委员会和省“非遗”联席会议的论证、审定,并在媒体公示后,由省政府正式公布和向文化部正式推荐申报。

  我省是民族地区,各民族共融共存,所创造的“非遗”资源非常丰富,在申报项目时,对少数民族项目予以重点关注。唐卡等手工艺项目正在积极探索生产性保护方式。当前,我们正在全力以赴开展第三批省级和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的申报工作,各地的积极性非常高,抢救、保护的意识明显增强。

  记者:青海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其保护模式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吗?

  吕霞: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设立与项目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是相辅相成的,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古文化遗存,以及底蕴深厚的藏传佛教文化资源和相对集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热贡艺术的传承发展也已显现规模,这些先决条件为热贡文化生态区的设立和建设提供了良好基础,也符合生态保护区整体性保护、活态性传承的原则。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模式值得其他地区借鉴,但一定要遵循以人为本、整体保护、活态传承等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切不可盲目照搬。

  记者:目前“非遗”保护工作的立法情况如何?

  吕霞:我省“非遗”保护工作除了开展申报国家级保护项目、推荐传承人、做好热贡艺术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等工作外,也正在着手从加快制定“非遗”保护规划,进一步完善“非遗”代表作名录体系建设,加强“非遗”项目的研究、认定、保护,组织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等方面入手,探索和建立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督导机制。

  目前,我国“非遗”保护的立法工作已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到议事日程。今后,我省的立法工作也将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紧密衔接,依法保护好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作者: 郭晓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