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湖北牵头端午节申遗成功

湖北牵头端午节申遗成功

湖北牵头端午节申遗成功
2009年10月04日
来源:汉网
  据新华社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9月30日在阿联酋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其中包括中国申报的22个项目,中国“端午节”名列其中。中国传统节日首次跻身世界非遗名录,因湖北省端午节风俗活动更具典型性,文化部选择由湖北代表中国为端午节申遗,这也使湖北向全世界亮出了一张耀眼的文化名片。

  列入名录的22个中国项目是: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俗。

  据悉,本次申报的端午节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湖南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和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

  受文化部委托,湖北省于2008年10月代表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了申报表和相关材料,其中申报材料由鄂湘苏三省联合“打包”。而此前,上述三省四地的“端午习俗”已于2006年被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和湖北有着深厚渊源,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最早完整、生动记录了端午习俗。秭归至今年年端午纪念屈原,黄石西塞神舟会保留着古老的端午习俗。端午节成功申报世界非遗,对彰显荆楚文化、激励爱国情怀都有重要意义。

  韩国“端午祭” 四年前申遗成功

  提起端午节申遗,就一定要提到四年前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公布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专家介绍,在当年韩国申报端午祭的文本当中,第一句话就是端午节原本是中国的节日,传到韩国已经有1500多年了。韩国主要申请的是江陵端午祭,江陵端午祭源自中国的端午节,中国申请的是中国端午节有2500多年的历史。

  如同中国、韩国的端午都入选世界“非遗”一样,伊拉克的木卡姆、阿塞拜疆的木卡姆及中国新疆的木卡姆等都入选了“非遗”。

TOP

湖北代表中国向联合国递交端午节申遗表
2009年05月27日
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本报讯 (记者蒋太旭 通讯员涂腊梅) 继4年前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中国已启动“端午节”申报世界非遗程序。昨日,记者从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该项目已由湖北省代表中国向联合国递交申报表。目前“端午申遗”已进入初评阶段。

  据省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朱林飞介绍,本次申报的遗产名称为“中国端午节”,由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及湖南汩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四部分内容组成,申报材料由三省联合“打包”。去年10月,受文化部委托,湖北省代表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了申报表和相关材料。据悉,以上三省四地的“端午习俗”,已于2006年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它由驱毒避邪的节令习俗衍生出各地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主要有祭祀屈原、纪念伍子胥、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龙舟竞渡等,各地活动略有不同,尤以湖北省秭归县、黄石市更具典型性。这也是为什么“端午申遗”工作以湖北为主体的原因。

  按照相关规定,每个国家每年只允许向联合国申报一个“非遗”项目,端午节在去年首次正式成为国家法定假日,也是我国去年惟一的世界“申遗”项目。

  此前,我国的昆曲艺术、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等四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先后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专家称中国端午节申遗成功把握较大

  韩国“端午祭”2005年已被公布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中国端午节再“申遗”能否成功?省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表示:不会有影响。中国端午节“申遗”有成功把握。

  据了解,韩国申报“端午祭”的文本中,第一句话是“端午节原本是中国的节日,传到韩国已经有1500多年了”。有人担心我们申报端午节在后,其成功的可能性“会不会大打折扣”?

  专家指出,这是一个误区。韩国的“江陵端午祭”是从酿制神酒开始,民俗活动包括官奴假面戏、农乐竞赛、鹤山奥道戴歌谣、拔河、摔跤、荡秋千、汉诗创作比赛、射箭、投壶等,多为民众娱乐活动;而中国端午节主要是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为主,民俗活动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儿童戴荷包、五毒兜兜等,意在驱毒辟邪。韩国的“江陵端午祭”有着一套完整的、与中国端午节既有关联性又有差异性的民俗活动。而且“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具有“共享性”,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曾先后批准了“伊拉克木卡姆”和“阿塞拜疆木卡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前年中国申报的“新疆木卡姆”也再次得到了批准。

TOP

中国端午节进入申遗初评 不受韩国申遗影响
2009年05月28日
来源:东方网   

端午节,一条关于中国重启端午申遗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昨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向晨报记者证实,中国已启动端午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程序,该项目由湖北省代表中国向联合国递交申报表,当前“端午申遗”已进入初评阶段。

鄂湘苏三省“打包”申遗

作为此次中国端午节申遗的牵头部门,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朱林飞介绍说,本次申报的遗产中国端午节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及湖南汩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和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

朱林飞介绍,受文化部委托,湖北省于2008年10月代表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了申报表和相关材料,其中申报材料由三省联合“打包”。据介绍,上述三省四地的“端午习俗”已于2006年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我国传统节日的端午节至今约有2500余年历史,人们熟知的活动包括祭祀屈原、纪念伍子胥、吃粽子、龙舟竞渡等。

不受韩国端午祭申遗影响

至于此次申遗为何由湖北牵头?朱林飞介绍,湖北秭归是屈原的故乡,同时从节日活动方面,湖北省秭归县、黄石市更具典型性。

2005年11月,韩国“江陵端午祭”被公布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担心这是否会对中国此次申遗产生不利影响?对此,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韩国申遗项目“端午祭”与中国端午节申遗项目有所区别,并非一致,而且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中,曾有不同国家共享遗产获得批准的案例。

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北京大学教授高丙中介绍说,韩国的端午祭实际上是由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这与中国人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是两回事。

专家:中秋、清明亦可申遗

昨日,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表示,湖北是屈原的家乡,端午节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由湖北代表中国申遗是“名正言顺,众望所归”。

自2008年开始,端午节等我国传统节假日成为法定节假日。作为这项课题的推动者,清华大学假日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认为,我国以立法形式将端午节定为法定假日,为推动端午节申遗“奠定了法律基础”。蔡继明对中国此次申遗成功充满期待。此外,他还表示,一旦端午节申遗成功,中秋、清明等我国传统节日也有望申遗。

(新闻晨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