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印尼国粹皮影戏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印尼国粹皮影戏

寻访世界遗产  印尼国粹皮影戏

董力

2007年06月20日08:2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正如京剧脸谱让人想到中国,爪哇皮影则让人想到印度尼西亚。在近千年的岁月里,皮影戏在印尼曾是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文化生活支柱,被视为印尼的国粹。2003年爪哇皮影被收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批名录。

  皮影戏在印尼被称作“wayang kulit”wayang的意思是“影子、灵魂”,kulit的意思是“皮”。在幕布上活灵活现的皮影曾长期被视为神灵和祖先的灵魂。时至今日,皮影戏仍然是许多宗教仪式和节日庆祝中的一个重要节目。

  日惹是爪哇文化的发源地,印尼皮影戏最初就是从日惹王宫流入民间的。王宫附近的梭诺布朵么博物馆的皮影戏据说是最传统和最专业的。我特意在这里看了一场皮影戏。大厅中央的台子前端有一幅白色幕布,上悬一盏灯,下端是根香蕉树干,正面角色的皮影插在幕布右边的树干上,反面角色则插在左边。“德郎”(皮影操纵师)盘腿面向幕布而坐,身后有十多个乐师和三名伴唱的妇人。乐队演奏古老的嘉美兰音乐。“德郎”用脚趾夹住一个小铜锤敲击身边的木箱子来指挥乐队。只听他“啪、啪、啪”敲了三声,全场肃静,据说这三声是为了把皮影“唤醒”。他首先介绍故事背景,边说边唱,身边的三位妇人也唱起悠扬的歌曲。接着,在“德郎”的操纵下,王子、恶魔、战士等角色先后登场。它们的剪影跳跃于白色的幕布上,给人一种神秘之感(见图,董力摄)。乐队给打斗场面配上了金属撞击声,好似武侠片中打斗时的清脆声响。我绕到舞台边上,只见“德郎”两手并用,拿着两三个皮影正左右开弓地舞个不停。据这家博物馆的皮影戏总监尤迪讲,根据故事情节,“德郎”一个晚上要操纵50-100个皮影!

  “德郎”很不简单:既要记住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复杂的故事和众多角色的台词,又要用不同的嗓音表现各种角色, “德郎”必须身体强壮,否则整晚盘腿坐着操纵几十个皮影可吃不消。“德郎”和皮影备受印尼人的尊敬。以往“德郎”被认为是通法术的,清洗皮影的水也被视为圣水,可以祛病消灾。

  尤迪向我介绍了皮影的制作过程和角色的区别。工匠要先将水牛皮制成半透明状,然后描形、剪切,还得用小锥子扎上很多小孔,以便灯光透过这些小孔为皮影增加层次感,最后是上色。肤色、眼睛和鼻子的形状以及帽子和头饰区分了角色的性格和地位。年轻的贵族或者国王的脸是白色或者金色的,年老的则是黑脸;高尚善良的角色拥有较小而苗条的身形、细长眼、尖鼻子和略向下看的谦逊眼神;粗鲁强硬的角色则身形高大,鼻阔眼圆,牙齿狰狞;红色皮肤表示脾气暴躁、白色皮肤代表年轻和纯真。尽管皮影在幕布上映出的影子分不出颜色,每一件皮影还是被画上了绚丽的服装。

  关于印尼皮影戏的起源有几种说法。一说来自印度。印尼皮影戏的内容多来自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就是一个重要的证据。一说来自中国,是北宋以后经马来半岛传入印尼的。还有种说法是源于印尼本土,11世纪时从爪哇王室逐渐传到印尼各地。

  看皮影戏曾是印尼人最主要的娱乐活动。王宫里有专门的皮影工匠和皮影戏艺人。有钱人家也常请皮影戏班登门表演。在乡下,每逢节日或办喜事,全村人聚在幕布前后从傍晚一直看到黎明。不仅如此,普通人家也会买些便宜的皮影或者自己做几个皮影自娱自乐。不过,如今面对影视的冲击,皮影戏的生存发展也面临挑战。很多皮影戏班为了留住观众,表演时加入流行歌曲、讥讽时事、插科打诨等噱头。

  虽然印尼皮影戏一直在变化,如加入印尼本土的角色、灯光的变化等,但它的延续传承依然形势严峻。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一个项目,鼓励印尼采取措施保护、振兴和推广皮影戏。在日惹和梭罗,就建立起了专门传授皮影戏的艺术中心。尤迪说,他所在的博物馆也招收了一些青年,学习皮影的制作和表演,目的就是为了让印尼的国粹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附件:

TOP

      中国皮影戏的现状如何呢?
      比如在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皮影艺人有一些,不过他们都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他们一般在有喜事时去表演,成员年纪都在50以上。而且新成员只是对他有兴趣的中老年人。年轻人想学可又面临现实的压力,人们又不看重这门艺术。唉
      皮影戏也应该成为中国的国粹。我拭目以待!

TOP

想看却没看过皮影戏。中国皮影是纯粹的乡土艺术,如果能像二人转一样走入城市,说不准会大有前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