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龙口夺粮话“麦客”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龙口夺粮话“麦客”

龙口夺粮话“麦客”



紧张的夏收就要来临,这使我想起了陇东高原上的季节性劳动大军——“麦客子”。   
    广袤的陕甘黄土高原,由于各地海拔高度的不同以及其它地理环境的差别,小麦成熟的时间先后不一。这个季节,庄稼人最怕的就是“白雨”(暴雨或冰雹)的袭击,万一碰上,半年的辛苦就白费了。“麦捆不上场。心里总发慌”,说的正是庄稼人这时的心情。龙口夺食,急需临时性的帮工来帮助收麦,但从本地找人是极难的,因为家家麦熟,都急着要开镰。于是.外来的割麦劳动大军——“麦客子”.就在这关键时刻出现了。   
    每年小满刚过,甘肃东部天水、平凉、庆阳等地区小麦尚未熟。于是,农村中的青壮劳力,便以村为单位自愿结伙,三五一群、六七一帮,推举能干人当伙首,携带自备的镰刀,在鸟儿“旋黄旋割”的催促声中上了路,陇东俗语把这叫“赶麦场”。有时,一支支“赶场”的队伍在途中汇合,达数百人之众,浩浩荡荡,十分壮观。他们必然先到小麦成熟最早的陕西关中平原和泾渭河谷地带帮工,然后逐渐西移,边割边朝回走.当割到本乡本土时,正好赶上自家麦田开镰。由于旧社会农村生活的贫困。甘肃“麦客子”在旅途多以干炒面(将杂粮炒熟磨成粉)充饥,故陕人多以“炒面客”呼之。如今麦客子赶场,连白面锅盔也用不着带,怀里揣上几十块钱,走到哪里,饭馆、食摊有的是,来上两大碗面,继续赶路,好不方便。
    麦熟季节。陕甘一带的农村,每隔十华里左右,就有一个自发形成的临时性劳务市场。或在乡村的戏楼前,或在紧靠大路的庙院里,或在某市的广场上。天刚麻麻亮,“麦客子”和雇主就集中到这儿。前者是“待价而沽”,想得到较丰厚的收入;后者是欲求割麦能手,却不想多出钱。眼看一轮红目欲出,方才达成协议,一群群“麦客子”分别跟着雇主下田割麦去了。
    在旧社会,偶而还会出现“挡场”的事。即“麦客子”中身强力壮、会一点拳脚的人。瞅准雇主急于觅工的心理,以“麦客子”代表的身份,在集中地当众宣布每割一亩,工资最低不得少于多少钱,否则不得成交。个别雇主为了对付挡场者,也会邀集几条壮汉来为自己撑腰,一旦挡场者出现,便上前干预,有时会真的动起武来,拳脚相加。不过.这种事很少出现。据天水的老麦客讲,秦安人中的挡场者最有威信,成功率最高。    雇主把麦客子们领到田头,指出割麦范围,大家立即动手干活。至于每个人干得如何,由众麦客推举出来的首领掌握。上午十点光景,主人家送馍馍、茶水到地头,叫做“喝茶”。中午十二点到下午二点之间的午饭款待,白面馒头或烙饼,外加一碗蔬菜,有时菜碗里还会出现几片肥肉.甚至有一点白酒助兴,这叫“吃晌午”。吃罢晌午,麦客子们在树荫下歇息片刻,吼上几句秦腔,立即又投入紧张的收割。下午四五点钟,主人家再送一次饭来,多为馍馍、葱韭小菜、米汤之类,叫做“吃后晌”,然后一直干到天黑,才回主人家吃晚饭。这顿饭,大多数是吃面条,不论干稀,当地均称之为“喝汤”。喝汤完毕,立即结帐。先由麦客子首领与雇主按所割亩数算清总工钱,然后麦客子之间再合理分成。如果这家的麦子一天尚未割完,等明后天得接着干叫“坐场”。若已割完,当晚就在主人家里免费住一宿。第二天天未明便向西行.赶下一个麦场。
近年来,甘肃“麦客子”开上自己的大、中、小型拖拉机去帮人收割和犁地的愈来愈多,这可说是大西北“麦客子”向现代机械化割麦大军过渡的前奏。

(本文原载《甘肃日报》1993619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