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邸永君】牛年说牛

【 邸永君】牛年说牛

                                                                                                                   牛年说牛
戊子鼠年将过,己丑牛年光临。忠诚憨厚、吃苦耐劳的老友又和我们见面了。
    大家都知道,牛是人类的老朋友,所以其形象熟悉而亲切。从生物学角度言之,牛属哺乳纲偶蹄目草食性反刍动物,野生牛体型硕大,勇猛无比,但被人类驯化以后,个头有所缩小,性格有所弱化。从时间上考察,牛被驯化甚早。在我国,主要有黄牛、水牛、牦牛和杂交牛等不同品种。先民以“马牛羊鸡犬豕”为六畜,而牛与马先焉。在与人类共同生活的悠久历史中,牛以自己的吃苦耐劳、诚实憨厚赢得了绝佳口碑,从而升华为文化学意义上的近乎完美的正面形象。
    牛是美德象征。在中国文化历史中,牛是勤劳的标志、高尚的象征、任劳任怨的代名词。自古以来,农耕便是我国最主要的生产方式。在北方,黄牛犁地拉车;在南方,水牛耕耘水田;在高原,牦牛驮运货物。它们对人类无
    所求,对环境无奢望;不贪图享受,不计较得失。广袤的田野间,随处可见它们劳作的身影;崎岖的道路上,总能闻得它们辛苦的喘息。我们不惜用最美好的字眼,来歌颂赞扬我们这位忠实而沉默的老友。它们不仅甘于奉献,辛勤耕耘,还有其他多种价值。它们吃的是草,挤出来的却是奶;牛肉供人们食用,牛皮可制成皮鞋或皮包,牛骨可熬胶,牛毛、牛角可制工艺品,牛黄还可以入药,甚至牛粪都是上等农家肥料。
    牛常为人牺牲。古代天子方伯诸侯等祭祀山川社稷,屠生灵以献,谓之“牺牲”。因规格不同,祭祀有“太牢”、“少牢”之别。《礼记·王制》谓:“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而牛羊猪三牲全备者,谓之太牢;只有猪羊者,曰少牢。虽仍然血腥,但比之用人来做牺牲,文明程度已大大提高。只有牛领衔者可称太牢,足可见人类对它们的“青睐”与“重用”。然其是否有光荣感和使命感,却未可知。
    牛生性英勇无畏。冷兵器时代,有火牛阵法,在上千头牛犄角上绑上尖刀,牛尾上缚物浸油,夜间布于阵前。届时突将牛尾之物点燃,火助牛威,牛借火势则冲锋陷阵、勇往直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当今虽已进入现代,火牛阵法不能再展威力,但在西班牙斗牛节上,于斗牛士与斗牛的进退斗法过程中,人们还是能体味出牛的勇猛与刚烈。
    牛曾衍生爱情。我国民间传说中,不乏浪漫故事,其中尤以牛郎织女、白蛇许仙、孟姜女哭长城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四大传说最为著名。而牛郎织女传说,是我国见诸史籍最早,并由神话转为传说,最终家喻户晓,在民间传诵了两千多年。牵牛和织女,原是天上银河系的两颗亮星,以牵牛星和织女星为主人公的神话,可谓我国星宿神话中之硕果仅存者。在《诗经·小雅·大东》中,便有“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之句。汉代以后,《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中,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句。应劭《风俗通》中,又增加了“使鹊为桥”的情节,故事梗概日臻完备。到了唐代,牛郎织女传说完整形态及互为表里的“七夕乞巧”习俗,终于成熟而定形,一直流传至今日。而老牛成全和推动了牛郎织女的爱情,堪称无名英雄。
    牛乃始祖化身。据晋皇甫谧《帝王世纪》,“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与黄帝并称我中华始祖,而炎帝却是牛首,足以说明牛在先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牛曾孕育文化。由于牛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紧密,所以受到先民的垂青与重视。在成语、俗语中,带“牛”字的也不胜枚举,如初生牛犊不怕虎、牛刀小试、牛肥马壮、气壮如牛、疱丁解牛、牛衣对泣等。作为偏旁部首,以牛为偏旁的字也有很多。据1996年版《现代汉语词典》,以牛为偏旁的字有44个,常用的有告、物、牧、犁、特、犟、牺、牲、牝、牡、靠等。
    牛曾伴随智慧。在我国,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入秦西游的故事,几乎是尽人皆知。《史记》有载,而东晋道士葛洪撰《神仙传》记之更详。据《神仙传·西度函关尹喜问道》,函谷关尹名喜,嗜读古书,施德行仁,损身济物,不求闻达。老子乘舆,驾青牛,叩关欲度。喜曰:“我今得见圣人矣!”即具朝服出迎,跪伏叩头,并再拜曰:“敢问神人姓氏,可得闻乎?”老君曰:“吾姓字渺渺,从劫至劫,不可尽说。今姓李,字伯阳,皆号吾为老子。”喜于是就官舍,设坐供养,行弟子礼。于是老子尽传以内修外炼,度世之法。中有九丹八石,玉醲金液,治病养性,谷绝变化,役使鬼神之法术。喜退而书之,凡九百三十卷,符书七十卷。喜又请教诚,老子授之五千余言,即今日所见《道德经》。老子遂自驭青牛西行而去。“紫气东来”之典,即出于此。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