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国“非遗”保护变迁:从“田野笔记”到数字档案

中国“非遗”保护变迁:从“田野笔记”到数字档案

  2016年06月29日 21: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重庆6月29日电 题:中国“非遗”保护变迁:从“田野笔记”到数字档案

  中新社记者 韩璐

  “大家在填表的时候一定要详细。你们的一句话,有可能是一项‘非遗’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记录。”29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采集专题培训班”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杨阳对着170余名来自全国“非遗”数字化采集一线的工作者,不断重复这句话。

  “我们当年研究‘非遗’,靠的是一台胶片相机、一支笔、一个本子、两条腿;现在,他们有了数码相机、摄像机、电脑。这是时代的幸运,也是‘非遗’的幸运。”从事“非遗”研究超过30年的杨阳,见证了中国“非遗”保护从“田野笔记”到数字档案的变迁。

  杨阳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要详细记录一个“非遗”技艺,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20多年前我曾去贵州记录苗绣。那个时候,交通工具是火车、货车和牛车。”杨阳说,一行5人里,只有一个小伙子有一台胶片相机,“其他人只有纸和笔”。

  “大山里的苗族姑娘穿着自己绣的民族服装,特别美。她们一边绣一边唱歌,山间都是她们的歌声。”杨阳说,那个场景“自己一辈子都忘不了”。

  “在当时的条件下,我们只能用文字和照片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对我来说,太遗憾了。”杨阳说。

  杨阳的遗憾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开展得到弥补。

  2011年,中国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其中提到:“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情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面对浩瀚的“非遗”普查资料,怎样展现流传千年的民俗文化,成为数字时代“非遗”保护的新课题。

  “我们对‘非遗’的保护过去主要是用数字化‘抢险加固’,现在数字化开始成为一种常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数字化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数字化的采录、存档、传播已成为当前“非遗”保护的基础工作之一。

  据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实际是用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加以保存和利用。目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管理系统已收录了超过2万条国家级“非遗”项目数字化档案。

  “现在他们有了比我们当年更好的设备,我希望他们在每一次采集中,能够细致一些,再细致一些,记录下每一个能够记录的瞬间。”杨阳说,这次来参加培训的都是中国‘非遗’数字化采集一线的工作者,“这些年轻人,是中国‘非遗’保护的希望”。(完)

TOP

呼唤公共民俗学、应用民俗学...........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中国的非遗保护永远走在路上,有很多走着走着就死亡了。

TOP

回复 2# 的帖子

师兄,这两个领域在中国研究老师很多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