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传统与现代:正在相融中 ———专访著名民俗学者乌丙安先生

传统与现代:正在相融中 ———专访著名民俗学者乌丙安先生

信息来源:人民政协报  2015-6-15

         刚刚过去的6月13日是我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文化遗产日活动极为丰富多彩。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辽宁大学教授、山东大学兼职教授乌丙安先生忙碌的行程似乎也说明了这一点:6月,他的足迹遍布山西、北京、浙江等地,考察传统村落、做讲座……这位87岁的老人依然忙碌在文化遗产保护一线。从“第一个”到“第十个”,一路走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举世瞩目。本报记者在文化遗产日前夕专访了乌丙安先生,请他谈谈文化遗产保护这些年来的成就以及感受。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丰硕

  学术家园:今年6月13日是我国的第十个文化遗产日,非常值得纪念,在您看来今年有什么特点?

  乌丙安:我想先做一个小小的回顾,2005年12月22日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指出:“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今年是我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有特殊意义。首先看背景,一方面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精神,另一方面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正围绕四个全面建设展开。其次,“十”表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走过了一个阶段,合乎我们文化遗产保护总的进程。今天的局面不是偶然得来的,所以有必要进行一下阶段性总结,看看这些年到底取得了哪些成果和经验,能不能使全民得到共享。

  学术家园:那么请您简单总结一下有哪些来之不易的成果。

  乌丙安:说到成果,有必要先用真实数据来说话。我是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就用十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一些重要数据来做例子吧。首先,我国入选世界级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定和保护。截止到2015年6月,先后八批次进入世界级名录的项目数量分别是:第一次全世界19项中国1项,第二次全世界28项中国1项,第三次全世界43项中国2项,第四次全世界76项中国25项,第五次全世界47项中国5项,第六次全世界30项中国2项,第七次全世界3项中国1项,第八次全世界31项中国1项。累计全世界277项中国38项(其中含急需保护项目7项、最佳保护实践1项),暂居世界首位,遥遥领先。非遗保护是联合国以公约的形式部署下来的,我国是缔约国之一,并且排名第六。联合国公约按照法定程序有30个缔约国批准和加入就生效了,中国对此高度支持和参与是一个表态,受到国际社会的称赞,也让我们做非遗保护的人非常兴奋。

  其次,经过全国自下而上逐级申报评审,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代表作项目名录,截止到2015年6月先后有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一批518项,第二批510项,第三批191项,第四批153项,累计1372项,同时建立了县、市、省、国家的四级名录体系加以保护。按照我个人的想法,很多省一级项目已经达到国家级标准,但是我们的评审很慎重,一定是在保护的基础上申报,重点考察保护水平。

  最后,从2007年到2012年12月,文化部先后命名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1986名,并举行了颁证仪式。中央财政从2008年起,向代表性传承人给予专门资助,每人每年8000元;从2011年起对他们的资助每年增加到1万元,另有相关资金拨款支持他们开展项目传承活动。我们对传承人的评选一直是慎之又慎,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传承人机制发展不起来,非遗保护就功亏一篑。近几年特别是2014年,传承机制逐步完善,我在全国各地看到的情况令人兴奋。

  学术家园: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这种“令人兴奋”的状况?

  乌丙安:很多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活动非常活跃,有的二代、三代传承人已经出来。比如说南通的一位工艺美术大师吴元新,他是我国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在他的很多徒弟已经出徒,而且女儿和女婿都继承了家传的技艺。同时,吴元新也在大学里兼任教授,开设蓝印花布博物馆,使普及范围更大。多种努力下,他们的蓝印花布已有品牌效应,其特点是把传统技艺与现代工艺创意结合起来,中国元素特别突出,并且始终保持原生态手工艺。前几天在山西太原开会我见到了吴元新,他一见我就兴奋地说正在和女儿女婿研发一些新花样,这些花样肯定会出彩。你看,他脑子里一直就想着如何给古老的手艺以新的生命,推向全世界。我们提倡传承人在自己传统的基础上,自己创新和发展,这才是合乎传承机制的。往往有人说要让传承人开动脑筋,学习国外的东西,我不反对,但学的是方法思维,不是技术。因为创新不是抄袭,中国的手工技艺要由中国的手艺人在传统技艺绝活的基础上来创新。

  理念与实践的飞跃

  学术家园:除了数据之外,从保护的实践方法层面看有什么积极的成果?

  乌丙安: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再加上之前已多次修订的文物法,我国文化遗产得到全面依法保护。这两部法律太重要了,与我国的四个全面战略是相适应的,今天我们非常明确,要用法律来规范文化遗产保护。

  此外,这些年来,用现代先进科技手段和方法实施科学保护,我国文化遗产进入了数字化保护的新阶段。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性,即专业性非常强。我们可以看到,文物保护方面,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比如数字虚拟博物馆等方式对文物的保存和展示起到积极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在以前那种“手工业”式的保护方式下,用手记录的文字,以及老式录音带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都无法使用了。现在,全国各地配备最先进的摄像、摄影、录音、分析制作等设备,从下至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保护。这种保护能达到什么程度?我简单地说,现在保存的数字化影像资料,我们在很多年后可以依据它将所记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全复原。

  学术家园: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上是否也取得了巨大进步?

  乌丙安:我先跟你说说上个月我刚刚经历的一件事。5月初,我去了湖南湘西,住在当地的寨子里,非常幸运地见证了当地土家族的盛大节日———舍巴日。土家族舍巴日是一种风格独特的民间节庆活动,涵盖了民间信俗的祭祀仪式、音乐、舞蹈等一系列原生态文化现象,是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薪火相传的综合载体。我所看到的景象是:当天男女老少都盛装上阵,从河上的小船到广场,人们唱歌跳舞,没有演员与观众之分。随便找一个人,都能把这个节日说得头头是道。我当时很激动,拍了许多照片发在微信里,获得非常多的“点赞”,还有别的地区非遗保护工作者看到后问我,怎么才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得这么好。

  我再告诉你,这个地方是2010年5月国家设立的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目前我国建立了18个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比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等。在这里,文化遗产保护是整体性的,不管项目申报成功与否,都要保护。不只是展览和表演,而是使文化遗产回归、融入当地老百姓现在的生活中。

  十年来,我国逐步从单个文物、单个非遗名录保护发展到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护,这是一个很大的飞跃。单个保护是初级阶段,但是最后有可能出现文化遗产与现代化生活脱节的状况,所以文化生态环境不可忽略,要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那样来保持文化遗产的原真性,我们的城市里都应该有文化遗产保护的配套工作。很多人喜欢看韩剧,为什么?因为韩剧里有文化生态,渗透着韩国的传统文化和民俗,家家户户都是韩国的文化生活。我们的文化遗产,不论是文物还是音乐、舞蹈、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应该在文化生活环境中加以保护,使现代与传统很好地融为一体。

  每个人都是文化遗产的主人

  学术家园:这些进步和发展令人振奋,作为民俗学者,您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和实践已经有几十年了,看到这样的成果您有什么感受?

  乌丙安:我想说一句特别简单的话,那就是: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常态化,我们的工作已经逐步深入到民众生活中了。你应该可以感受到,几乎每天都有非遗的元素出现在身边。文化遗产保护不是一个工程或项目,到一定时间就结束,它是永恒的、经久不衰的,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与人类社会历史共进同行。

  2005年,国家设立“文化遗产日”时,有具体的目标:到2010年,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到2015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保护文化遗产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现在看来,经过整整十个文化遗产日的努力,目标已经达到,树立了民众是保护文化遗产主体的思想。人人都是文化遗产的主人,保护人人有责,我希望保护文化遗产能成为人们的习惯,进入自觉保护的新阶段。

  学术家园:文化遗产保护早已是您的“习惯”,您今年已经87岁,但据我所知,您是一个“飞人”,现在仍然在全国各地奔波,为什么有这么大的热情?

  乌丙安:我是研究民俗学的,我经常说民俗学必须到民间,过去我每年至少有100多天在各地做田野调查,慢慢地,我的脑子就成了一个“民俗文化资源库”。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这样,它有两种视角,一种是历时性,要纵向历史地调研分析,比如我们看一个传统村落,看一个传统技艺,它200年前什么样?民国时怎么样?现在状况如何?这是一种文化保护的观察调查。另一种是共时性,是横向的,此时此刻,不同地区的状况对比。比如端午节马上到了,嘉兴什么样?秭归什么样?这个时候最需要看常态化的群体,对比全国的不同状态。我虽然已经看了几十年,但仍然很兴奋,看不够,因为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太丰富多彩了。看到各地的老百姓过节,衣食住行等各种习俗都揉在节日里,建设自己幸福的精神家园。幸福不光是吃好穿好,更要有精神。非遗保护重在精神,传承文化。

  学术家园:保护文化遗产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如何看待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环境中的文化传承作用?

  乌丙安:文化遗产是一种“传统”,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都在里面。如果文化遗产没有保护好,那么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将是巨大损失。比如说,如果祖孙三代人都不会过端午节,不知道端午节的文化内涵,那么民族的文化情感就断裂了。我们作为中国人,有自己民族文化归属和身份的“名片”,这个名片里包含着文化遗产的精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精神,而物质文化遗产正是这种精神的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这种精神的最佳展现。今天,在我们的城市里,既有高楼大厦,也有千百年前的古建筑;既有高科技的现代流行影音视听享受,同时也传播着千百年的传统音乐、舞蹈、戏曲。传统和现代并不矛盾,或并行不悖或融于一体,最传统的发展到今天也可能是最现代的,最现代的生活中也留存有最传统的元素。我们的生活质量现代化,但表现形式仍是地道的民族传统特色。文化遗产是我们的文化根基,也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
成长像沙漠一样横在面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