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十三上灯”错了 应是初八上灯

“十三上灯”错了 应是初八上灯

2014年02月07日05:10  金陵晚报

  “起于初八”传统仅在南京

  昨天,南京著名民俗学家陶思炎表示,严格地说,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开始,也就是从送灶开始进入过年的周期;正月十八落灯,把灯熄了才算过完年。不过现在的人对年俗有一些错误的习惯,比如年夜饭上敬酒应最后再敬长辈,而不是先敬长辈;守岁听钟声其实是日本的风俗,不是中国人的习俗;还有说法说夫子庙灯会是“十三上灯,十八落灯”也是错误的,真正的时间应该是初八上灯,十八落灯。

  他表示,不同于外地,南京上灯特别早,起于正月初八,止于正月十八。“上灯元宵落灯面”,不只是正月十五吃元宵,上灯日也吃元宵,而且南京上灯的日子特别早,不同于外地。从前上灯就一天,到唐玄宗的时候增加到三天,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到北宋时又增加一天,从正月十三到十六;到南宋变成正月十三到十八。后来的一百多年里,东南一带大部分地区都遵守着这一传统,但是明朝定都南京后,朱元璋为显示繁荣昌盛,把上灯日提前到正月初八,形成了“起于初八,止于十八”这样一个传统。但由于朱棣之后又迁都到北京去了,所以这个风俗没能传到全国,仅仅固守在南京。

  清朝时南京有3处灯市

  放灯期间,正月初八、十三、十五这三天叫灯节,其他的叫灯期,这三个灯节又各有名称,初八叫上灯日,十三叫试灯日,十五叫正灯日,最重要的表演是在十五。南京放灯的习俗非常兴盛,清朝时南京的灯市还有3处——评事街、夫子庙、建邺路旁的笪桥。花灯属南京最好,过去扬州、苏州的灯也不错,但是这些年渐渐衰退,已经无法与南京相比。

  元宵节为什么要点灯呢?陶思炎表示,灯是星星的象征,正月初八、正月十五和正月十八都是古代祭星的日子,所以朱元璋提前到初八,家家户户点灯,孩子们提灯,到处是灯,有如满天星斗在人间,形成天人合一、同乐共融的太平盛世景象。它就是中国的狂欢节,这一天男女都可以走出户外一起玩。

  至于民俗中出现的误解,陶思炎表示,明朝定都在南京的时候,为了让首都繁华热闹,明太祖把当时在南京进行建筑的工人全部留在南京,让安徽等地的农民也搬进了南京城,外来人口数量非常大。

  一直到现在,南京都是个大都市,流动人口多,不同地方来的人都想保留他们的习俗,这种种原因才造成现在这种习俗多元化甚至被误解的状况。

  此外,大年初八还有“放生”活动,就是把家里养的一些鱼、鸟拿到外面,放归野外。

  明代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记载说:“正月八日,石磴巷放生,笼禽雀、盆鱼虾、筐螺蚌,罗堂前,僧做梵语,数千相向,纵羽空飞,孽着落屋上,移时乃去,水之类投皇城金水河中网罟笋饵所希至。”

  ▲春节一到,前往夫子庙逛灯市、买花灯,已成为南京市民的传统年俗。

  金陵晚报记者 段仁虎 摄

  虽然今天已经是上班日,可是年可没有过完哦。老南京说的过年要到什么时候才算过完呢?按照老南京的风俗,要到正月十八“落灯”,才算过完年。而今天就是灯节的“上灯日”。

  □金陵晚报记者 姚媛媛

  老南京过年

  那些事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