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光明论坛:百年春节当显文化自强

光明论坛:百年春节当显文化自强

  2013-02-08 02:51:14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农历正月初一被正式命名为“春节”,也就是现代意义的春节,并被规定为法定假日,是在辛亥革命以后的1914年开始的,现代春节发展到今年正好经历了一百年。

  农历新年——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说文·禾部》中将“年”解释为“谷熟也”,华夏先民将谷物的生长周期命名为“年”。

  据记载,春节自诞生之日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现今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前,舜继天子位时祭拜天地。从那时候起,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然而,中国历代春节的日期最初并不一致:夏朝以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以腊月即十二月为正月,周代的正月又提前至十一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到了汉朝,随着统一管辖疆域的需要、历法的进步以及气候和谷物生长周期的稳定,汉武帝颁行了《太初历》,恢复了夏朝的以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农历新年)的历法,此后我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末年。

  春节在不同时代也有着不同的名称。在先秦时代,叫“岁首”、“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又被称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阶段叫做“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唐宋元明时期,则是“元旦”、“岁日”、“新正”、“新元”等;而从清代起,一直被称为“元旦”或“元日”。

  中国高度尊重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传统,并将农历新年文化中祭天祈年的节日因素赋予了现代文化内涵。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规定,将公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而农历正月初一被正式改称“春节”,这就有效区分了公历和农历两种时间观念下的“年”。

  春节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华夏子孙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博大智慧,凝聚着中国人民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华儿女的家庭、社会伦理观念,对于所有中国人的文化身份认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从古至今,集祭天、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春节都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全民节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迅速增长,春节等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现代春节所凝结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当前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有效依托,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我国公共文化建设的有力抓手。

  现代春节已经发展成为当代全球中华儿女情感归属和身份认同的核心载体,它既根源于我国几千年来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也代表着进入现代世界以来中国人民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奋发图强,还关系到正确树立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因此,在新世纪,在现代春节一百周年之际,为在世界范围内更充分弘扬和谐共生的中华文化价值理念,大力弘扬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文化将是一项继往开来的长期文化使命。(孙佳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