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邓海建:回望春晚,陈佩斯为什么被怀念

邓海建:回望春晚,陈佩斯为什么被怀念

邓海建:回望春晚,陈佩斯为什么被怀念2014年01月29日 11:04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邓海建   


  




公众对陈佩斯的怀念,未必是当真念念不忘某个人,而是对春晚舞台开怀一笑、单纯回归的期盼。本该最活泼、最生动的民俗大舞台,却硬生生在各种规则中戴着镣铐跳舞,步子越迈越小、衣服越穿越厚,声光迷离的舞台、鬼斧神工的技术,又如何真能博人一乐?



                                                       在过去30多年参加春晚的演员中,谁留给大家的印象最深刻?民调显示,受访者提及最多的是陈佩斯、朱时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民俗学者萧放认为,当今社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但矛盾可以通过诙谐的方式表达出来,就像上世纪80年代相声很红火,当时就有很多针砭时弊的段子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中国青年报》1月28日)
冯氏春晚就要来了,这是新民俗,也是全民吐槽大会。春晚怎么办,实在众口难调。虽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但烹制一台交口称赞的春晚,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况,在春晚成为“国家项目”的语境下,宏大叙事与市井声音,价值传达与温情展示,总有点剪不断、理还乱的意思。我们自然不用操心春晚走向哪儿,在具象的节目之外,它更像是陪伴,在单薄的家庭结构中营造了一种闹腾的过年氛围,陪伴着青春成长或年华老去。
春晚这些年,沉淀与淘洗的,是时代感十足的大众文化取向。回头看,春晚给大家印象深刻的演员,受访者提及最多的是“陈佩斯、朱时茂” (25.3%),“赵本山、宋丹丹、范伟”(23.6%)紧随其后。接下来是:“冯巩、牛群”(12.0%),“潘长江、黄小娟”(5.4%),“赵丽蓉、巩汉林”(4.0%),“郭达、蔡明”(3.9%),“周杰伦、陈奕迅、王菲”(3.6%)等。这当然不是说歌舞杂技日薄西山,而是在主流意识与政治期待之外,公众对春晚的角色定位初心不改:娱乐,关照现实的、遵从人性的娱乐,才是观众最爱。
1983年第一届春晚王景愚表演的哑剧《吃鸡》,以及1984年春晚陈佩斯、朱时茂表演的《吃面条》,成为历久弥新的经典,但如果说它们的共性,那就是没有任何宏大意义,只遵循幽默规律,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让人开怀大笑。舞禁初开的年代,那种开怀大笑的痛快,是单纯而甘洌的。艺术家说,百无禁忌是幽默的本真。当春晚还未成为年俗之时,它没有价值的负担,也没有为盛名所累,一人唱几首歌都可以,开心欢乐最重要。而一朝成为图腾,就注定不可能绕开形式的窠臼,在无意义中建构自己的意义,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道具,都可能被寄寓无尽的想象,又怎敢轻易讽刺揶揄?春晚语言作品越来越不痛不痒,说到底是因为在春晚这个舞台上,艺术表现不知不觉患上了“高大上”之病。
公众对陈佩斯的怀念,未必是当真念念不忘某个人,而是对春晚舞台开怀一笑、单纯回归的期盼。本该最活泼、最生动的民俗大舞台,却硬生生在各种规则中戴着镣铐跳舞,步子越迈越小、衣服越穿越厚,声光迷离的舞台、鬼斧神工的技术,又如何真能博人一乐?                 

TOP

标题

喜欢陈佩斯老师的小品和电影,曾给我带来很多欢乐,希望能多看到他的作品

TOP

返朴归真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都国家工程了,哪里还轮得到百姓一笑。

[ 本帖最后由 辛巴达 于 2014-2-8 22:38 编辑 ]

TOP

关注是什么样?

在下认为:吐槽也是一种关注,关注就好!
干嘛要签名,又不是真名。。。。。

TOP

今年的春晚小品好少呀  
只要一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TOP

当年看陈佩斯,感觉有点贫,今天回看,倒也有些意思!

TOP

   真想看到陈佩斯再次出现在春晚舞台上!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TOP

陈佩斯的胡子挺有型~~
“中国民俗学论坛”QQ群:9768275。欢迎实名加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