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活着的阿凡提”走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活着的阿凡提”走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活着的阿凡提”走了
  2013年9月15日19时40分,给无数人带来笑声的大师,“活着的阿凡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维吾尔族“恰克恰克”艺术殿堂级宗师伊沙木·库尔班,因病医治无效在伊宁市家中去世,享年83岁。
  9月16日,在伊沙木·库尔班家居住的小区,举行了遗体告别仪式,在伊犁拜图拉清真大寺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葬礼。
  伊犁州党委书记黄三平,州长马宁,州人大主任祖农,州党委常委、伊宁市委书记李宁平、市长阿不都沙拉木沙德克,市人大主任亚尔买买提·亚森等伊犁州、市四套班子领导前往吊唁,慰问亲属,并表示沉痛哀悼。伊沙木·库尔班生前友好、各界人士数千人前来吊唁并参加遗体告别仪式及送葬活动。
  “活着的阿凡提”
  “最多时,他一个月要参加十几场演出,甚至一天就接到三四个邀请。”昨日,伊沙木·库尔班的儿子马合木提·伊沙木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两三年前,父亲得气管炎和胰腺炎后就很少外出参加聚会,但依旧跟他的朋友们一起说恰克恰克。
  9月6日,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专程到伊宁伊沙木·库尔班的家里看望他,“爸爸最近一年身体状况不好,一般都坐在轮椅上,但身体再不好依旧说恰克恰克。阿不来提到家的时候他说笑话把大家都逗笑了,实在不敢相信他就这么走了。”马合木提说。
  伊沙木·库尔班不像普通的艺人,他的出名不是因为大舞台、大场面,而是从一个个民间聚会场所响起名声,只要有他在,笑声就不会断。问起任何一个维吾尔族,不是参加过有他在的聚会,就是看过他的“恰克恰克”影碟。他独特的讲笑话方式、面部表情已深深印在了人们心中,似乎笑声就藏在他的每一条皱纹里。
  1930年,伊沙木·库尔班出生于伊宁县的一个小生意人家庭。伊沙木·库尔班的父亲库尔班与祖父司马依都是享誉一方的幽默人物,很擅长讲笑话,在伊沙木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带着他参加民间举行的各种麦西来甫和亲朋好友的婚礼、聚会等。伊沙木在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下,听到了不少奇闻轶事,并深深喜欢上了恰克恰克。
  在维吾尔语中,“恰克恰克”(“qakqak”)用来表示笑话。恰克恰克,是随着人们日常交流中的玩笑、趣语以及语言技巧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是一种以逗人发笑为目的具有幽默性的话语。根据传说,在维吾尔古代宫廷中就曾有专门表演“恰克恰克”的艺人,如今在诸多民间口头文化面临传承危机的情况下,“恰克恰克”却依然在民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解放后,伊沙木·库尔班成了一名演员,开始在各种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1951年到1957年参加了伊犁地区文工团工作,以其丰富高超的艺术才能,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在《蕴倩姆》、《血迹》、《古丽尼莎》、《喜上添喜》、《阿娜尔汗》等剧中,扮演了主角,展示了他精湛的演技,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关注。1958年到1963年,在伊宁县文工团独挑大梁,主演维吾尔民间喜剧和笑话,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成为受到群众热爱的民间艺术家和恰克恰克大师。
  伊沙木·库尔班能在讲笑话时把自己和周边的人“变成”主角,然后通过一些日常琐事、趣事进行加工,让人更容易融入其中,读懂笑话的精髓和笑点。在他的恰克恰克中有一种内在的、独特的、浓烈的民族特色,这些特征跟“阿凡提”的故事很类似,所以他被称作“活着的阿凡提”。
  “很疼爱后辈的人”
  新疆年轻相声演员王洋几年前去伊犁参加一个聚会时,认识了伊沙木·库尔班,后来又通过伊沙木的儿子马合木提·伊沙木表达了想拜伊沙木·库尔班为师的心愿。马合木提很欢迎,并在去年4月邀请王洋到伊宁看望伊沙木·库尔班。
  “我知道当时伊沙木老师身体不太好,都坐轮椅进出门,我来的时候他穿着一身正装,在家门口站着,微笑着迎接我。我当时就觉得,他是那么亲切,是对后辈很疼爱的人。我从心里尊重他,并决定一定要向他学习。”昨天,王洋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因为伊沙木不太会说汉语,两人只能通过翻译沟通,他临走时,伊沙木还送了他自己的笑话碟和书,让王洋受宠若惊。
  对王洋来说,认识伊沙木意义重大,“相声跟恰克恰克有一些共同点,如果这两种艺术方式做一些融合,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听到伊沙木老师去世的消息,我真的特别难过。我本来还在策划正式的拜师仪式,伊沙木老师和马合木提大哥都同意了,没想到他就这样走了。”王洋说,伊沙木老师的去世对新疆民间艺术是个很大的损失。
  目前已有出版社正在把伊沙木·库尔班的恰克恰克集翻译成汉语,准备让更多人感受这位笑话大师的智慧精髓。(来源:亚心网 记者:古丽尼尕尔·艾则孜)

编辑:辰序



本文转载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