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70岁的冯骥才

70岁的冯骥才

70岁的冯骥才来源:今晚报  关键字:冯骥才;逗号;突然死亡;老人;一个古画乡的临终抢救  作者:王坤  2012-09-14 15:17  


人生七十古来稀,但是对于在众多领域都建树颇丰的文化大家冯骥才来说,70岁只是人生的又一个起点。他说,人到七十,该梳理一下自己了。不过,向来不走寻常路的他,所选择的梳理方式亦很特别——办展览,展览的标题更为特别——四驾马车。他说:“我不只属于绘画。我同时还兼做文学、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合为四件,因称‘四驾马车’。”

  有人曾问冯骥才,你为什么不把精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呢,可能会做得更好些。冯骥才笑道:“这话你说晩了,现在哪一样我也离不开了,或者离开哪样我都不完整了。就像耳口鼻眼构成的脸缺一不可。这就是我吧。”他仿佛有无穷无尽的能量,为自己的70岁而办的这个展览对他来说只是一个“逗号”,是为了总结以往,眺望未来继往开来。

  近些年,作家、画家出身的冯骥才以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责任感,写出了大量文化思辨与文化批评的文章,以承传和恢弘中国传统文化。遍读这些文章能体会到其发人深省的思想性,以及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在文化遗产抢救领域,身为倡导者和领导者的冯骥才,同时还是一位孜孜无怨的志愿者。他不遗余力地为抢救传统文化进行呼吁和动员,亲自带领学生走进各地城乡开展田野调查,现场指挥有关传统非遗文化的抢险作业。在此基础上,接连不断地推出大部头的民间文化志书和集结着前瞻思想的讨论文集。由于有史有实,有理有据,有思有辨,有观点有方向,所以总能让人眼前一亮。

  熟悉冯骥才的人时常会被这位“老人”的旺盛精力所“吓到”。每次刚从一个非遗项目中考察归来,数篇炙手可热的文章便已从他的笔下新鲜出炉。比如,2011年初,津西杨柳青历史上著名的画乡——南乡三十六村,突然之间成了城镇化的目标。这个昔时“家家能点染,户户善丹青”的神奇画乡,将不复存在。面对这种文化遗产的“突然死亡”,年近七旬的冯骥才迅速发起了“临终抢救”,意为抢在文化消失之前进行针对性极强的紧急抢救性的文化调查与存录。仅仅过了两个月,冯骥才就完成了《一个古画乡的临终抢救》书稿——这是多少个日日夜夜含辛茹苦写作的结晶。冯骥才如此身体力行,感动和影响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70岁,对冯骥才来说不过是个字符,因为他要做的事情还远没有完成呢,他难以停下片刻唏嘘人生几何。如他所说:“画画写作出于我的天性,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则是我的选择。”天性与选择,皆源于爱吧——正因于人、于文学艺术、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爱之心灿然于内,才使得他如此不知疲惫,思想活跃,精力充沛,硕果累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