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相约上高寒

相约上高寒

相约上高寒我的搜狐
2012年09月15日07:36 | 美术报

看冯骥才“四驾马车”归来
本报记者 蔡树农

  9月9日,北京画院举办了别开生面的“四驾马车冯骥才的绘画、文学、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展览,除了主办单位清一色是重量级文化艺术院校部门,到场的也尽是货真价实的文艺界大腕。出于惯常经验,一旦碰到开幕式领导、嘉宾、主人喋喋不休的弹词开篇,最好的对策是回避。可是,“四驾马车”的展览开幕式让我大跌眼镜并睁大了眼睛一个半小时大大超时的开幕式,既有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冯骥才任教天津大学的研究生张泽群的妙词串联,更有王蒙、王明明、韩美林、李家俊等文学艺术界朋友脱稿演讲的精彩纷呈,久违了的吸引力,久违了的艺术氛围,水泄不通的开幕式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乃至激烈的掌声。

  凭冯骥才显赫的多重重要社会身份,在北京,他要请一些党和出席开幕式应该不是难事(事实上,当天下午就有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以个人身份参观展览),但他知道,他首先是一个作家,画家,社会文化、历史遗产保护者继承者、教育家,艺术家。他的展览肯定先要做给喜欢他作品、喜欢他人格、喜欢他智慧的观众看,身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的他要展示的是他绘画、文学、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方面的优秀成果,而不是要通过优秀成果的展示达到什么政治目的和经济目的,或者是哗众取宠。像他这样长期在社会、文艺、教育众多领域跨界且都建树颇丰的奇才十分罕见,这样面向心灵,热情奔放,直抒胸中逸气,兼具中国文人的风骨,担当,良知的尤属凤毛麟角,放在一般喜欢自吹自擂自恋的艺术家身上,早就尾巴翘到天上去了,冯骥才却不,请看他展览的自序:

  人到七十,该梳理一下自己了,于是便有了今天的画展。

  我不只属于绘画。尤其今日,它只是我的四分之一。我同时还兼做文学、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合为四件,因称“四驾马车”。

  我的四驾马车可不是四马拉一车,我只是一匹马,我是用四匹马的劲儿拉着一辆车,因为我的车上的事较一般的车多四倍。

  我可没闹累,没说拉不动了。因为这四件事皆我之最爱;或非做不可,或必需承担。画画写作出于我的天性,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则是我的选择。

  现在,我把自己在这四方面所做的摘要摆放这里,请诸位近友远朋,看看说说,评点指点。我这些事还远没做完呢。我需要大家指点。

  有朋友说,你为什么不把精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呢,可能会做得更好些。

  我笑着,这话你说晚了,现在哪一样我也离不开了,或者离开哪样我都不完整了。就像耳口鼻眼构成的脸缺一不可。这就是我吧。

  平和,坚定,幽默,看不出是一个在四个领域的成果对国家和社会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的口吻,连他的答谢词均温情一片:本次展览不是“句号”,而是“逗”号。是为了总结以往,继往开来,少留遗憾。

  突然觉得70岁降临太快,不经意间回顾自己数十年生涯波浪起伏的冯骥才不经意间编纂了大型个人画传式的图文集《生命经纬》,展览会上首发,别人可以阅读,而他的老友、文化部前部长王蒙还阅读出了“个大心细的大冯(指冯骥才)特别懂得欣赏别人”,文人相轻的时代居然还有人“特别懂得欣赏别人”绝对是值得敬佩的。因为只有懂得欣赏别人,别人才会真正欣赏他。我几年前曾在冯骥才祖籍地浙江慈溪面对面单独采访过他,他对别人的欣赏是由衷的不露声色,对他自己则尽量谦谦君子,比如北京的媒体记者见面会我提问:“冯老师,你是怎样评价自己的画?又怎么看待当前的中国绘画艺术?”他先语重心长答后一个问题,再轻描淡写前一个问题,所以,见面会主持人、《中国艺术报》社长向云驹感叹:“我们对冯先生,不了解比了解的还多。”出奇不意的,冯骥才展览剪彩邀请上台剪彩的是谁?是他“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的一帮博士生、硕士生们,青春焕发,朝气蓬勃,他们在向冯骥才70岁生日寿辰鞠躬献花后,登台为老师个展剪彩,冯骥才带着爱意微笑着看着他的学生们,丢下一段话:“我说责任,是因为我身边太缺乏年轻的有识和有为之士,我要在学院建立起一支真正的人文的工作团队;我不喜欢在象牙塔里坐而论道,不喜欢制造高不可攀。我追求有生命的思想,即在思想里听得到现实的脉搏。同时,我认为当今大学缺乏灵魂,这灵魂就是人文精神。我想在大学校园的腹地建设一块纯净的人文绿地。为此,我院的院训是"挚爱真善美,关切天地人"。我对研究生最高要求不是论文,而是视野、思想能力、操作力、对社会和文化的责任。”

  苏东坡说“高处不胜寒”。开幕式上“绘画界口才最差”的韩美林变戏法似的送给至友冯骥才一幅书法:“相约上高寒”。属马的冯骥才会驮着它“相约上高寒”,为了他热爱的祖国,为了他热爱的人民,为了他热爱的事业。对了,也为了他的老师,上世纪60年代,北京画院一位老画师做过他老师,今天他在北京画院举办个展,是不是有怀师之情呢?

  “文心开画境,史笔莫须夸。相约高寒上,凌云学士家。”9月9日,久久的掌声在北京画院不忍离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