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俗学概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的现状调查

民俗学概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的现状调查

民俗学概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背景
        历经波折的湖北汉绣,在众望所归中被列入了中国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汉绣保护与传承的具体工作仍旧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传统工艺“以艺养艺”的化发展,是保护与传承汉绣的可行性策略。
        汉绣是流行于荆沙、武汉、洪湖一带的刺绣。它是以楚绣为基础,融会了南北诸家绣法之长,糅合出了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一种独特绣种。同时汉绣融合了楚地的民俗文化风情,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从一针一线的精细手工劳作中,以刺绣自己的语言方式,传达并保留了先人的思想、情感以及地方的民俗文化。
    如今汉绣已经远不及旧时的辉煌,但我们无意间瞥见汉绣的作品时,无不被它的富丽热烈、精彩雄奇而感动。我们能否利用这文化根源让寂寞冷清的汉绣重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里呢?
二、调查目的
    本课题目的在于,通过对汉绣知识的介绍,让大家了解濒临失传的汉绣的特色;再通过实地考察,介绍汉绣的现状——随着电动绣花代替手工绣花, 如今汉绣风光不再;最后,揭示出我们不要仅仅看到电动绣花比手工绣花速度快, 而忽略了汉绣不仅仅是刺绣,它承载着荆楚地区的文化内涵, 代表着一个这个地区的文化底蕴,远远超越了技巧的界限——民俗文化才是让它如此瑰丽珍贵的灵魂意义,它没有得到应有的珍视与宏扬, 是极其可惜的。
三、调查方案
第一阶段: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了解汉绣艺术的特色和发展史,为调查做准备
第二阶段:实地调查
设计问卷调查,了解汉绣被知晓的程度
去昙华林考察,搜集汉绣难以被知晓被传承的原因
第三阶段:对所收集的资料信息进行整合、统计、分析,形成书面的调查报告。

TOP

几个很有意思的视频

TOP

可立足汉绣的市场化传播与传承展开调查

爱我所爱,美人之美

TOP

回复 3# 的帖子

嗯嗯,谢谢老师的指点!

TOP

回复 1# 的帖子

汉绣的历史沿革
一   古代期(战国至清代初期)
对于汉绣的起点,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汉绣始于汉代(武汉手工业精英集);第二种观点是汉绣大概起源于清代的贾青年间(武汉市档案馆研究员涂文学)。以上的观点是基于当时的研究水平和不同的研究角度而提出的,随着考古的发展和出土文物的增多,我们认为汉绣起源元战国时期楚地刺绣。楚汉时期湖北境内出土的绣品实物在针法上与今天的汉绣相似,其纹样图案和色彩也与现在的汉绣风格相同。在湖北楚墓中发现了一大批保存较好的绣品,这些绣品绣工精美,纹样华丽,构思设计大胆独特。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发掘的绣品中有一件素纱单衣上以锁绣的针法刺有数十对对称的斑斓猛虎,活灵活现,形象生动;另外一件用平纹绢制作的绣衾上,绣有各种飞游腾跃的蟠魑,采用了锁绣和平绣等技法。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中出土的一件十字文锦绣,使用了钉线绣的技法(也有人认为是用挂经织法)。湖北随县战国曾侯乙墓也出土了花卉纹辫子股绣残片(辫子绣是锁绣的变格形式)。战国楚墓中也曾出土了环编绣技法的绣品。从以上出土的绣品中我们可以将其技法简单归纳为锁绣、平绣、钉线绣和环编绣等。这些传统的针法经过不断的传承一直延续到近代乃至现代的汉绣。现代汉绣中的齐针绣即古代的平绣而环针也包含了古代汉绣的锁绣和环编绣;今日汉绣中最为突出的钉金绣,用色彩布满画面并通过平凹的组合使汉绣极具立体感,这一技法是在古代钉线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随着出土绣品的发现,人们对于出国装饰纹样也有了新的认识。楚国的绣品纹样主题是各种各样的凤鸟、龙和花草。楚国绣品的上乘之作中就有蟠龙飞凤纹样的绣品,纹样的构图简练,线条流畅,造型富裕变化。其他绣品中的凤鸟花卉纹绣的纹样主题都是由凤鸟和花卉组成。而在现代汉绣中也有着丰富多彩的纹样图案:花卉性图案,如牡丹、石榴、灵芝以及梅兰菊等;动物性图案,如鸳鸯、龙凤、麒麟、蝙蝠。不难看出,这些纹样也是对楚国绣品的传承和创新。艳丽的色彩也是楚绣独特风格的体现。绣线多用红、黄、绿等暖色,同一纹样的绣线多采用基调相近的颜色,对比较为平缓;同时也用较大距离的色彩明度,形成鲜明的层次,使人感受到既色彩缤纷又稳重统一。现代汉绣与楚国绣品在色彩方面也有着很多相似之处。色彩的对比性也是现代汉绣最有地域性和艺术性的地方。它以重色为底色,绣线颜色以五色(红黄绿白黑)为主,使得面料的底色与所要表现的绣物的色彩形成很大反差,让人观后非常愉悦,印象极深。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楚地的刺绣与近现代的汉绣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将战国时期视为汉绣的滥觞。
古城江陵,曾使楚国政治经济活动中心,战国时就已出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各类绣品。古代汉绣也在这一地区发端,后沿长江由上至下流传到石首,洪湖乃至武昌,并随着历史的变更在荆楚地区传承发展直至明清。刺绣作为一种上层社会的奢侈品而出现,古代汉绣也是如此。汉朝时汉绣多用于贵族们的衣饰用品,民间妇女亦常在衣服上绣出各式花纹,以示装饰。从宋代开始,官方设有绣院,集优秀刺绣艺人,专门从事刺绣生产。但由于难以保存,至今绣品出土甚少。
二  近代期(清代中期至民国)
明清时“绣庄”一类生产组织的建立,使原来分散在一家一户的刺绣工匠,获得进一步提高的机会;而商品竞争的客观条件,促使绣工们在学习,吸收其他地区绣艺长处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探索,努力发扬并创造出本地区绣品的特色。汉绣作为一个地区的绣种业在这一时期得到进步并进入其发展的近代期。
清乾隆年间,汉绣在江夏地区得到迅速发展,至嘉庆(1796)年间逐渐传入已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的汉口镇。咸丰(1851—1862)年间,官方在汉口设立了刺绣局,汉绣自此进入其发展的繁荣期,当时多用作加工制作各式官服以及装饰用品。同治元年(1862)前后,愿在武昌经营的郑双茂兄弟携艺来汉口长堤街开设郑源茂和郑双茂两家绣铺,其后十余年间,相继又有许多优秀的老艺人在大夹街、万寿宫一带开绣铺绣坊,逐渐形成规模。他们绣制的各类服饰、戏剧舞台用品和宗教用品备受青睐,受到达官贵人和黎民百姓的钟爱。此后汉口绣业逐渐兴旺,并超过武昌。光绪(1875)年间,汉口万寿宫亦即江西会馆周边,发展出32家绣货铺,将这一带打造成绣铺作坊林立的刺绣一条街,汉口的绣花街也因此而得名。相关统计资料表明,当年武昌汉口两地,共有画师、绣工500多人,参与这一行业的绣女近2000余人。绣品类型也扩展到民俗类、戏剧类、宗教类、装饰用品类、生活用品类等多种类型,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足以和苏绣媲美。独具区域特色和艺术价值的汉绣也逐渐形成自己的体系,绣品中精品层出。其中宣统元年(1909),武昌的彩霞绣品公司的绣画,美粹学社的绣字,曾获武汉劝业奖进会的一等奖。宣统二年(1910年),汉口美粹学社,彩霞公司的绣字,绣画皆获得南洋绣品赛会的金奖。1915年,汉绣制品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牌,名扬海内外。1928年湖北省第一次国货展览会上,武昌的彩霞绣品公司和汉口广华绣铺的绣屏,一并获得特别奖。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由于战争不断,时局动荡,汉绣开始走向衰败。
在近代汉绣的发展历程中,值得一提的是洪湖汉绣这一分支的出现。清咸丰年间,吴氏汉绣(即洪湖汉绣)创始人吴文绣在清廷武昌绣局担任高级绣师,专绣朝服,官衣等上乘绣品。后来,吴文绣自立门户在武昌青衣巷开设“吴永源绣庄”。1851年,太平军起义,武汉时局动荡,大批汉绣艺人纷纷逃离,吴家为避战火,举家迁至今洪湖府场镇开设:吴兴发绣铺“。1908年,为避水患,吴家有移迁至当时洪湖最繁华的新提镇开设“吴炳昌绣局”。自此,吴家开始在洪湖地区传教绣技,汉绣也开始在洪湖地区扎根并得到传承和发扬。1911年,吴家第二代传人吴家福兄妹绣的《观世音菩萨》和《荷花仙子》,在武昌两湖劝业场内的“工商品陈列所”展出,被当时的《时报》誉为“汉绣复活,重放异彩”,一时间名声大噪,绣品供不应求。成为汉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吴氏汉绣在后来的发展中一直没有中断直至解放后。
三 现代期(新中国成立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汉绣进入其发展的现代期。在这近60年的发展中,我们根据汉绣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状况将它分为两个阶段,两个阶段以“文化大革命”为界。
建国后,武汉汉绣得到新生,但当时只有仅存于汉口万寿街的九家绣花铺。从1951年开始,武汉相继组织三个刺绣生产联营社,专门制作戏剧服装用品,当时欢庆解放的歌舞遍及城乡,戏剧服装用品供不应求。在1955年合作化运动中,三个刺绣联营社的部分人员共同组成武汉市第一工艺刺绣生产合作社,并以承制专业剧团和名演员定制的戏衣为主,也制作少量的生活服饰用品,不再沿袭建国前的宗教用品。1957年武汉市民艺戏剧绣品合作工厂成立,设立了一个画绣专业车间,并恢复了武昌白沙洲,积玉桥两个厂外加工基地。当时的政府十分重视传统技艺的恢复和发展,一方面积极组织各种类型的汉绣产品的加工与生产;另一方面,也致力于汉绣老艺人对新的继承者的培养,使汉绣技艺得到传承与发展。在此基础上,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现代汉绣作品如挂屏“八仙过海”、“百花齐放”,立轴“奔马”等。1959年建国十周年之际,由省轻工局工艺美术处陈敬祥等人设计绣制的汉绣大型挂壁“三棒鼓舞”、“闹莲湘”,被选送北京,在人民大会堂湖北厅陈列。这些绣品充分体现了汉绣精湛的技艺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与此同时,洪湖汉绣在解放后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到1958年,洪湖县政府招集了散播在全县的汉绣艺人,以吴炳昌绣局为基础,成立了“洪湖县汉绣生产合作社”,以此作为汉绣的研究基地。同年,在洪湖新堤镇建立绣品厂,将汉绣确定为科研项目,成立一吴永芳为首的湖北省汉绣研究所,当时成员30余人,整理创新汉绣针法30余种,并设计创作了3120多幅绘画性题材的作品,其中双面绣《群猫》、《雄鹰展翅》和《巾帼英雄》,被轻工业部选送到法国,波兰国际博览会展出。吴寿康,吴永芳绣制的《文房四宝》和《和平之春》等绣品参加湖北省第一届工艺美术展获金奖。洪湖汉绣中最具特色的异色双面绣在某些技艺上更胜于苏绣。以吴氏家传技艺为基础的洪湖汉绣为汉绣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极其重要的贡献,成为汉绣传承的大宗。
“文革”时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论在武汉还是洪湖,汉绣成了“破四旧”的对象,大量汉绣制品被焚毁,汉绣研究工作被迫停止。
1978年以后,武汉戏剧用品厂成为汉绣生产的主要基地,并恢复了周边地区的生产加工点,以生产戏衣为主。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汉绣产品由原来的民用小绣品和古典戏剧绣服发展到帐帘、披风、被面、枕套、服装、大幅、中堂、条屏、折页、摇件和屏风等十多个品种。同样,改革开放后,汉绣研究在洪湖也得以顺利进行。老艺人吴寿康,吴永芳挖掘整理了祖传的铺、平、齐、游、挑、勒、网、双套、单套等以及新的龟纹,水技梅、织锦、彩线、蝶恋花、施金、片金等三十多种针法和传统图案纹样三十多例,使洪湖汉绣在传统的基础上从民间走向社会,很多高档绣品和有一定价值的艺术欣赏品被社会承认和重视。其产品也一度远销中东、科威特、波兰、南洋、港澳等国家和地区,曾在1986年创下出口总值770万的业绩,对丰富国内人民文化生活,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友好贸易往来作出了贡献。
然而,汉绣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技艺,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面临着严重危机,加之企业改制使武汉和洪湖的一些汉绣厂在2000年前后纷纷倒闭,致使汉绣的传承和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查找有限的文献资料和对现存艺人的访谈的基础上,我们队汉绣的发展历程进行了以上的梳理和归纳,从中可以看到汉绣的演变有着自身的发展脉络。对汉绣的历史我们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汉绣与楚绣
对于汉绣的源头在哪里这样一个问题一直未有定论,我们的观点即汉绣以楚绣为起源将汉绣的历史推至2300多年以前,证实了汉绣与其他绣种一样,也具有极其悠久的历史。汉绣与楚绣的血缘关系也使得汉绣从产生开始就具有浓郁的楚文化特色并在后来的发展中保留了强烈的楚韵遗风和本土艺术感染力。而且,汉绣与荆楚地区的漆器、丝绸、戏剧以及民间美术等一脉相承,有着密切的联系。
(2)汉绣与汉口镇
明清时期,中国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在某些重要的城镇得到发展,隶属汉阳县的汉口镇也迅速崛起并在清初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汉绣的重心也逐步由武昌转移至汉口的长堤街一带形成了著名的绣花街。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绣种自然也与“汉”结下不解之缘并以此得名。与此同时,刺绣作为一种传统手工技艺在商品经济的促使下得到充分发展并转换为商品绣。刺绣题材空前广泛,作品构思日益精巧,并且在全国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绣种。汉绣也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并达到其发展的鼎盛期。
(3)汉绣与洪湖汉绣
汉绣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色,这不仅是由于它源于楚地刺绣,而且是因为这一地区的刺绣氛围浓厚。独特的洪湖汉绣现象也在这种环境中孕育而生。咸丰年间的战乱使得吴氏汉绣创始人带领全家迁往洪湖并继续从事汉绣制作传授汉绣技艺。它对汉绣的传承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表明汉绣不仅繁荣于汉口地区同时覆盖了洪湖、石首、江陵、沙市、荆州等地区,这与历史上楚地刺绣的辐射范围是一直的。汉绣的区域性特色也成为了与其他地方性绣种相区别之处。
(4)汉绣与长江流域的其他绣种
由于气候、地理、人文等方面的原因,刺绣多产生于南方地区,并且比较集中在长江流域,例如湘绣,蜀绣,苏绣。同属于长江流域的汉绣与它们一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且相互借鉴吸收形成各自的特色和体系。史实证明,汉绣在自身的成就和艺术价值上并不逊色于这些名绣,同时还具有一些它们所没有的特点。但是,在四大民绣的研究与传承取得明显成果时汉绣却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一方面它没有得到官方和民间的足够重视,不利于其发展;另一方面汉绣作为众多艺人集体创作的成果(洪湖汉绣除外)在传承上劣势于其他绣种。
汉绣作为湖北地区的刺绣种类,其出现,发展和演化都饱含了荆楚服饰文化的地域特征,并真实地记载了该地区的地方特色,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同时,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楚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荆楚地区人们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其生命力和创造力。汉绣在历史上的辉煌并不亚于其他名绣,然而,今天汉绣已经濒临危境,对于它的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


点评

TOP

回复 5# 的帖子

整理的很详细,多多发帖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