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学习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课外阅读书目

学习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课外阅读书目

以下推荐的书目,取舍标准是具有作为课外读物的可读性,即可以躺在床上,以比较放松的状态来阅读的关于文学理论或文学批评的书。那些学术性很强的纯理论性的专业书籍,文艺学的老师们一般都在课堂上推荐过了,这里不再重复。
       
王国维:《人间词话》,有多种出版社的版本
作者是近现代第一流的国学大师,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学养,又是较早借鉴和运用西方学理研究学术的一位先行者。本书对词的讨论既有中国传统诗话中常见的那种灵感,又避免了一般诗话偏重直觉表现和感受描述,缺少落在实处分析的弊病。澄清了许多中国传统文论、诗论中说的含含糊糊的东西,如灵感、意境、境界等等问题。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见《而已集》或多种“鲁迅文集”、“鲁迅全集”
一篇从社会学和文化角度研讨文学和文学史的论文。说是论文,其实是一篇讲演,所以行文保留了口语的特点,娓娓道来,如叙家常,幽默风趣。虽然也是旁征博引,但决没有让人受不了的学究气。作者把魏晋时代的文学、文风、为人处世的特点,与那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生活方式乃至种种习俗联系起来考察,对魏晋文学和魏晋文人作了别开生面的阐释,也让读者领略了与那种剑拔弩张式的社会批评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类型的社会批评。

钱钟书:《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集中收有《中国诗与中国画》、《读〈拉奥孔〉》、《通感》、《诗可以怨》等重要论文。作者的《谈艺录》和《管锥编》,素有博大精深之名,但是这两部知识含量巨大的著作却是用文言写的,使不少青年学子望而生畏。其实作者的白话论文也写得很漂亮,生动、流畅、幽默、博学,上述几篇就是证明。不仅如此,这几篇论文还是运用比较方法进行文学批评的范本(语言艺术和造型艺术的比较,中西文化与文论的比较,等等),是学习比较文学不可遗漏的文本。

钱钟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推荐这本诗歌选集,意不在诗而在作者对诗的注释。当年胡适读到这个选本时曾说,诗选的不好,但是注写的不错。诗选的不太理想是因为那个时代(本书选编于1958年)强调政治标准第一,所以那些虽有鲜明的宋诗艺术特点,但思想意义却不合当时要求的作家和作品,就选的不多甚至没有选。本书的许多注释,包括前言和对每位诗人的介绍与评价,都可以作为文学批评的小论文来读。其中不仅有关于诗、诗人和文学史问题的精辟见解,而且还作了许多细致精当的语言分析,从中能够学到不少读解文学作品和分析文学语言的方法与技巧。

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三联书店,1983年
        写于40年代的一本“红学”论文集。作者是位政治家,又是一位《红楼梦》的爱好者,特殊的身分和文化素养,使他的读解别具慧眼。论文从社会学角度鞭辟入里地分析了《红楼梦》中的诸多人物──从贾母、凤姐、宝、黛,以及老爷少爷等主子,到刘姥姥、袭人、晴雯、平儿等下人,甚至包括很少被人注意的李纨。论点的精辟和文字的优美让许多读者难以忘怀这本旧著,60年代在报纸上重新发表后,又吸引了一批新读者,于是80年代又结集再版。在现代文学史上,一本文学批评著作能因为读者的爱好而不是因为作者、史料或学术、政治意义,依然能让人记住的,并不太多。

钱谷融:《〈雷雨〉人物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从切身感受的生活经验出发,讨论了《雷雨》中各个人物的所作所为及其心态,似乎蘩漪、四凤等人都不是虚拟的艺术形象,而是住在隔壁每日照面的熟人。曹禺笔下的这些形象本来就生动鲜活,评论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现实感,所以论述分析投入而且动情,但又不缺乏理智,属于典型的鉴赏型或感受型的文学批评。对于尝试批评操作的初学者来说,本书的批评方式和叙述方式,都可以借鉴或仿效。

《抒情的境界》(中国文化新论·文学篇之一),三联书店,1992年
《意象的流变》(中国文化新论·文学篇之二),三联书店,1992年
台湾学者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两本著作,作者虽有多人,但是两本书都有自己的中心议题:第一本讨论古典文学的若干主题,第二本讨论古典文学的历史流变;关注语言形式在其中的作用是两本书共有的视角。从这里可以看出台湾学者试图借鉴现代西方批评方法重新阐释古典文学的尝试,其思路、方法和风格都与大陆的文学研究不大一样,这些都有益于开阔我们的眼界,了解用新方法从事文学研究的特色和潜力。此书原本就是作为非学术性的读物写给一般读者看的,因此文字流畅明白,分析和讨论都不脱离具体的文学现象,具有相当的可读性。

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
研究武侠小说的专著。这个话题本身就有吸引力,再加上文字和论述的平实,相信不少人会有兴趣。作为一本讨论武侠小说的著作,本书值得注意的地方是作者读出了和说出了武侠小说的“门道”,将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文人联系起来考察,远非那些说是研究武侠小说,其实只会看热闹的文本可比。本书作者的思路与方法,以及对资料的爬梳和运用,对同学们了解和学习怎样从一个大众化的热门话题,进入学术性的研究境界,很有帮助。

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本书是谢冕主编的“百年中国文学总系”中的一种。这套书仿效历史学家、美籍华人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82年)的写法,从中国文学的百年历程中选出12个年头作为典型对象,以“大文化”、“大文学”的视野,来把握一个时期的文学精神和基本特征,以这种方式来写文学史,别具一格。本书作者选了1948年这个“点”,按岁月的推移,叙述了中国文学家们的生活、工作、心态、交往。但是就在这貌似分散的、片断的甚至毫无关系的种种活动中,人们感受到了潜流于平凡日子里的历史巨变的脉搏。作者更将他对历史的反思和感受,融于叙述之中。所以,通过本书的叙述,读者可以获得关于文学与社会、文学与个人、文学与历史等问题的感性体认,这是纯理论分析无法提供的。

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口语化的叙述语言,生动且有文采。作者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译者傅雷是著名的翻译家,名著名译,为本书增添了不少色彩。作者以大量的艺术史事实来论证自己的理论观点,不像常见的一般的理论著作那样,从概念到概念,通过推理下结论。由此带来了本书的另一个特点:可以丰富读者的艺术史知识。这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可以让人们看到19世纪的社会历史研究方法,它与我们所熟悉的社会历史批评有很大的区别。
       
巴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
作者是苏联著名的散文家和小说家。本书以散文化的语言,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有些故事本身就是一篇很好的小说),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对一些基本的文学理论问题作了深入浅出地讨论,一洗理论著作的抽象与艰涩,是一本很好的文学理论入门读物。

布鲁克斯、潘·华伦:《小说鉴赏》(上、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
美国大学教学用的一本小说选集。它的特殊之处在于,所选小说是按照理论研究的概念或范畴来分类的。全书分为“小说的意图和要素”、“情节”、“人物性格”、“主题”和“小说与人生经验”等7个章节,每个题目下选若干篇小说,每篇小说后还有一段不长的讨论,具体分析每章的论题在这篇小说里是怎样体现的,有何特色或者不足。于是,抽象、枯燥的理论概念便通过小说的具体叙述,化为容易理解的感性对象了。

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作家出版社,1998年
与《小说鉴赏》的写法很相似,但是在处理上更醒目,像一本特殊的“小说术语词典”。作者选了50个研究小说常用的术语,也可以说是50种与小说写作相关的技巧,如“开头”、“悬念”、“视点”、“象征手法”、“巧合”等等,然后在每个标题下选古今长短篇小说的一两个片断作为示范,再下来就是讨论、分析。与上本书一样,作者也是借助具体作品来加深读者对抽象理论的理解。不同的地方是,本书作者既是大名鼎鼎的小说家,又常常参与文学批评。双重身分使他的小说与批评都写的不同一般。就本书而言,作者对小说理论的阐释,显然与他的创作经验有关,所以比职业批评家或专业研究者多了一些建立在“同情”经验上的理解。

纳博科夫:《文学讲稿》,三联书店,1991年
因为小说《洛丽塔》,纳博科夫成了世界知名的作家,其实他的《文学讲稿》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杰作,这本书是以他的文学课讲稿为基础编成的。纳博科夫讨论了7位作家的小说,这些作品都是西方文学史上的经典。讲稿从文本出发,从分析作品的语言、结构、文体等特点入手,突出了作品的艺术性,讨论作品在艺术上成功的原因。如果能够一边读纳博科夫的讲稿,一边读他所分析的小说,相信收获会更大。
顺便提一下,显然是受纳博科夫《文学讲稿》的启发,中国当代作家王安忆也出了一本类似的书:《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同样是通过具体的文学作品来讲小说理论,只是她涉及的作品不仅有世界名著,而且还有中国的作品,如《红楼梦》和当代作家张承志的《心灵史》、张炜的《九月寓言》等。这本书也值得一读,如果把它和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放在一起比较着读的话,会更有意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