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豫南罗山县“堂祭”仪式初探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豫南罗山县“堂祭”仪式初探

豫南罗山县“堂祭”仪式初探

作者:周波


摘要:“堂祭”仪式的记载散见于官方典籍、文人文集和民间手抄本,其源起尚待考证。同时笔者通过自己亲自参与的一场堂祭仪式,详细记录其程式,希望能通过以后持续的田野调查和文献整理发掘其背后丰富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儒家 堂祭 三献礼
       从各地的地方志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民俗仪式:汉族举办葬礼,出殡的前一天晚上,一般会举行一种仪式,各地称呼不一,比如堂祭、唐祭、家祭、堂奠、家奠、三献礼等。一些学者在田野调查中发现这种仪式在现代仍有遗存,而笔者在自己的家乡也有幸见到了这种仪式的举行。
一、堂祭寻踪

        宋代欧阳修曾写过堂祭的祭文,如《故秦晋国夫人林氏祭文:堂祭八月二十六日》:“维灵归全协礼,卜吉有期。念将溷于幽扃,俾载陈于祖奠。歆兹芳洁,尚体追怀。”;明朝的龙膺著《龙膺集》里收录了两篇堂祭的祭文:《堂祭先考文》、《堂祭先妣文》。至于更早的记载,笔者仍在寻觅中。

       梅建华著《活着的传统、死去的肉身——湖北秭归文化遗存“堂祭”研究》一文里引用了民间手抄本《十王堂祭礼.序》的一句话:即如今日父殁必行堂(唐)祭礼也,始于文公家礼,以为孝子不忍死其亲,必用礼生祭奠,即事如在如存之意也。从这句话里,我们至少可以得知三点信息:堂祭的名称、堂祭的本意、堂祭的主持人员。
1、堂祭名称考
       梅文在其文中提出了一个疑问:(堂和唐)是这两个字同音假借可以互用,还是两个字只有一个具有合法性?他列出了诸家观点,最终却说:“要确切的对两个名字进行考辨,社会人类学的视野是远远不够的。”笔者按图索籍,寻找《朱子家礼》中的堂祭记载。但让笔者失望的是,没有“堂祭”这个词出现,但是虞祭却引起了笔者的兴趣。按照书中的记载:虞祭是“葬之日,日中而虞。或墓逺则但不出是日可也。若去家经宿以上,则初虞於所馆行之”而出殡前一日起,由四个礼宾赞礼,称为堂祭。虞祭仪式程序颇似堂祭仪式,且仪式的相关词汇、用具等颇为相似。翻看唐朝礼仪经典《大唐开元礼》,里面也没有堂祭的说法。
      之前的学者的堂祭研究文章可能由于资料搜集的限制而无法对这种仪式进行总体上的掌握。《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记载了各地对于堂祭的不同称呼,以湖北为例,监利、沔阳、远安、枝江等一概称之为“唐祭”,相邻的石首、长阳、襄阳等称“堂祭”,竹溪为“家奠”,宜城为“三献(礼)”,其他以汉族为主的省份大致也是这种情况,总之,一省之内,叫法不一。
2、礼生。
         礼生是由读书人经过训练后,掌握了主持祭祀的技能,然后在民间的仪式上充当礼仪的主持人员,地位相对较高。人员规模多为四人,有的地方还配上童子,有的多至十多人。
二、罗山堂祭仪式过程
       2012年2月20日,笔者有幸看到了具有罗山地方特色的堂祭仪式。死者是笔者姑姑的婆婆,2月17夜晚离开人世。死者的儿子们请阴阳先生算好日子,延迟两天开吊。

       在葬礼上,主人请来了一班道士和一班礼生,他们各是一班,互不影响。道士有六人,礼生有四人。如果死者是名人,礼生就得有五人。在一般的葬礼上,道士是必请的,而请礼生主持堂祭的时候却不多。堂祭从经济上考虑是增加额外开支,从主人方面考虑是仪式确实很劳神。

       在分工上道士主持水陆道场、招魂之类做功德的仪式,而礼生是在下葬前一天晚上在主人家里举行堂祭仪式。这种祭祀仪式除了少数民族居多的省份,在各地皆有记载。因为某些原因,这样的仪式的研究还不是很多,但它是在民间却是很隆重的。需要指出的是,堂祭仪式在建国以前是家境较好,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士大夫阶层比较流行。因为此种仪式比较繁琐,而且花费较大,贫苦人家即使不举办,也不会被非议。

      死者共有四儿二女,夜晚自然死亡,当时没有亲人在身边,第二天才被发现。对于是否举行堂祭,四个儿子也经过了一番激烈争论,最后请礼生的钱由当老板的三儿子一个人出。

      堂祭仪式是在大儿子家举行。在堂屋廊檐下搭起了一座坐北朝南的简易祭台,祭台北边竖起了一块约2m×2m的鲜艳的帷幕遮挡住了正屋和院子人们的视线。台子用砖垫得与廊檐一样齐,上面放上方桌,还预留供四位礼生站立的木板。大儿子堂屋的供桌西侧放得半米高的纸质房子被放到台子的方桌上。桌子的前方点上两盏蜡烛,一个香炉放在中间。这时候,外面鞭炮烟花响起,院子里乐手也吹奏起来。院子东西两侧坐满了人,中间铺上里两排供孝子们跪的麻包,前后各四人,前排都是死者的儿子,后排是死者的女婿和近亲。


       礼生由后屋三儿子家被孝子引到大儿子家,乐手跟随着吹奏。堂祭开始了。四位礼生站在麻包前,面对着祭台行礼,他们从左至右依次为四礼、二礼、大礼、三礼。一律穿上黑色大衣,头戴黑色帽子,脚穿黑色鞋子或者蒙上白布的布鞋(因为礼生是本族人)。大礼先走几步至祭台的位置,回身面对三位礼生,依二礼三礼四礼的顺序行礼,最后走到台子上的东北方位站好。二礼向三礼四礼依次行礼,走至西北方,最后三礼和四礼互相行礼,四礼最后上台,位于东南角。四位礼生行礼时,双手握拳并在一起,长鞠躬至膝盖,然后恢复到自己的鼻子的位置,最后放下手。


仪式程序如下(括号内为笔者加):


大礼:止乐


二礼:乐止


三礼:举哀


四礼:哀举


大礼:开始,孝堂肃静,止喧哗。执事者大尽其事,执乐者大调理乐音(奏乐几秒钟)。执香者大添香,执烛者大剪烛,执樽者举杯大酌酒。鸣乐!


二礼:初秉炮(鞭炮响起)


三礼:初起鼓(军鼓响起)

四礼:大作乐(锣鼓响起)。主祭孝男成服执杖出围(边指挥老大出来)就位,陪祭者亦皆就位,举行降神礼。
三礼:举行降神礼,主祭者先举盆儿,以盥洗盥,濯手净巾,以熏修所。熏修熏修,熏修治洁,以酒樽所。执樽者举樽浊酒,献茅血和茅刷,孝子亲捧盘移,以香案前跪,上香献爵,献茅血和茅刷。以酒和血,以毛刷血,灌地以降神。神降神已降,灭明!
三礼:伏(乐起)
四礼:起
大礼:伏
二礼:起(四位礼生各呼二伏兴)
三礼:起立(乐停)
大礼:孝子以下皆俯伏,乐工作降神乐!(乐起。音调急促)孝子以下皆起立,降神礼毕。以行迎神礼。
三礼:以行迎神礼,面门,皆面门。跪。皆跪。
四礼:伏(乐起,随着吆喝声孝子们磕头四次)
三礼:起立
大礼:复位。孝子以下皆俯伏,乐工作迎神乐。(乐起)孝子以下皆起立,迎神礼毕,以行安神礼。俯(磕头四次,按一二三四礼顺序喊两遍。)
大礼:起立。孝子以下皆俯伏,乐工作参神乐。(乐起)孝子以下皆起立,参神礼毕,礼行献帛礼。执樽者献帛,孝子捧帛入闱(三、四礼随孝子入闱)
(哀乐起。灵柩前跪,上香献爵,献帛。)三礼:伏。四礼:起。连续四次。三礼:出闱。
大礼:复位。孝子以下皆俯伏。乐工作献帛乐。(乐起)孝子以下皆起立,献帛礼毕。以行开祭礼。
一二三四礼各喊两遍“伏”“起”。
大礼:起立。孝子依香案前跪,上香献爵,献堂祭文,拜读堂祭文。(三礼读,诸人皆跪)
堂祭文: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二零一二年岁次壬辰月建壬寅朔日癸未癸日兴泰不孝男文常、文进、文华、文军等一一将此烛牲锦觞之仪致祭于显考丁公讳大文、显妣丁母沈老孺人......呜呼哀哉,尚飨!
大礼:伏。
二礼:起
大礼:复位
四伏兴(一二三四礼生轮流各喊二次)
大礼:孝子以下皆俯伏,乐工作开祭哀恸乐。(乐甚哀,如泣如诉)
大礼:孝子以下皆起立,贡生垂手侍立,执事者是初尽其事,执乐者初调理乐音。(乐起,乐停)执香者初添香,执烛者初点烛,执樽者举杯初酌酒,初鸣乐!
三礼:初鸣炮
四礼:初起鼓
四伏兴(一二三四礼生轮流各喊二次)
大礼:起!礼行初献。执樽者举杯酌酒,献炙鱼,酒樽献箸。孝子亲捧盘移,入闱(乐起,乐停)。
大礼:复位。孝子以下皆俯伏,乐工作初献酒樽乐。(乐起,乐停)孝子以下皆起立,初献酒樽礼毕。礼行初献供馔礼,孝子退后起立,孝眷初供馔,执樽者献馔,整齐,排班,鞠躬,叉班入闱(乐起,孝眷西边的两个从东边进入屋内,东边的两个从西边进入屋内)。整齐,排班,鞠躬,复位!
大礼:孝子以下皆俯伏,乐工作初献供馔乐(乐起,乐停)。孝子以下皆起立,初献供馔礼毕。礼行初献汤点礼。执樽者献汤,献点,献糖。孝子亲捧盘移,入闱(乐起)。
大礼:复位。孝子以下皆俯伏,乐工作初献汤点乐(音乐急促)。孝子以下皆起立,初献汤点礼毕。礼行初献参馔礼。
二礼:礼行初献参馔礼。参馔宾进前,孝子退后,跪,皆跪。
四伏兴(一二三四礼生轮流各喊二次)
大礼:复位。孝子以下皆俯伏,乐工作初献参馔乐(乐起,乐停)孝子以下皆起立,初献参馔礼毕,礼行初献侍膳礼。执樽者献箸,孝子亲捧盘移,入闱(三礼四礼随同入闱,乐起,盘中有一双筷子)。
大礼:复位。孝子以下皆俯伏,乐工作初献侍膳乐(乐起,乐停)。
大礼:孝子以下皆起立,初献侍膳礼毕。请乐工执乐声声,余乐饶堂(乐起,乐调急促,礼生向台下鞠躬,回后院休息,主人给乐工四盒烟,20元作为封赏,堂祭告一段落)
       以上是堂祭三献礼仪式的“初献礼”。笔者看到,在仪式的举行过程中,礼生不时的要指挥跪拜的孝子们如何做,有一次在叫孝子们跪的时候,孝子们都发愣,直挺挺的站着。可见人们对这种礼仪还是比较生疏的。仪式从晚饭后持续到半夜十二点,对于跪拜着的孝子们来说是不小的考验。大儿子在中间休息时曾说:这是拿钱整人。周围的族人都责怪他不该这样说,他就不再吭声了。

       这个家族在当地是大户,历史上曾经出过大官,而且现在还有自己的祠堂,建得相当好。其族人读书人很多,不少人在当地从事教师行业。他们共有两班礼生,在此次仪式上应该是祭出最强阵容的,而且最后主人在给酬劳时,他们只接了烟,没有收钱。其中的大礼说:如果给自己府上的人堂祭还讲钱,外人该咋说咱们呢!

三、罗山堂祭余论
       建国前各地的堂祭仪式总是会把《朱子家礼》或者当地地方名人的礼仪规范作为蓝本,并以执行得如何作为风俗善恶的标尺。而建国后,甚至八十年代修的地方志,都把堂祭称为恶俗迷信。
       作为一种中上层的礼仪风俗,当其长期被古代王朝通过《家礼》之类的通行规范在社会推行,而被民众普遍接受后,是如何影响民间内部的社会秩序的呢?当其在现代社会不具备“化下”资格甚至遭受打压时,为何一摆脱控制,迅速的被重新拾起,仍被民众所认可呢?这是很多民俗的命运,需要我们去继续调查和思考。对其意义的探讨将是笔者下一步的工作。

参考书籍


1、李行健 主编《河北方言词汇汇编》.商务印书馆.1995年10月第一版
2、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 主编《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3、《中国古代名家诗文集 欧阳修集 卷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11
4、[明]龙膺 著《龙膺集》.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9
5、梅建华 著《活着的传统、死去的肉身——湖北秭归文化遗存“堂祭”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6、丁世良、赵放 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书目文献出版社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山人兄田野,读来身临其境。堂祭对我有些陌生,现在大致了解了,只是仪轨好复杂啊。

TOP

背后的人际关系,是否也可加强关注?

TOP

!!

引用:
原帖由 耿羽 于 2012-3-18 20:15 发表
背后的人际关系,是否也可加强关注?
对这个意见很支持!
干嘛要签名,又不是真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