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读后感] 理论就像一束光,总有它照亮不到的地方,选择一种言说方式,也是在选择一种信仰

理论就像一束光,总有它照亮不到的地方,选择一种言说方式,也是在选择一种信仰

我所阅读的贝尔特的《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一书是2005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在我的硕导周福岩老师那里看到过另一个版本,具体是什么年份出版的就记不清楚了,不过译者都是瞿铁鹏,这一点我是敢肯定的。值得一提的是,周福岩老师在英国做访学时,与其合作的就是这位英国社会理论家贝尔特。
    这是一本关于二十世纪西方社会理论的著作,与哲学不同,形成与19世纪中叶的社会理论与作为独立学科的社会学是同时出现的。在许多国家,社会理论越来越发展成一个独特的领域,同时也区别于经验社会学。作者贝尔特选择了“结构”、“功能”、“理性选择”、“现象学”等几个关键词,条理清晰地就把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轮廓勾勒出来。无论是想对学术史有了解,还是为了学习如何做理论,我想这都是一本不错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最后一章从科学哲学史的角度提及了“实证主义”、“证伪主义”以及“实在论”的哲学立场之间的更迭,以及不用哲学立场下的理论观点。从中我本人体会到,其实你选择什么方法论作为你的基础,实际涉及到你的信仰问题。在这一点我我更倾向于实在论的立场,可以说,看完这一节,我心里一直存在的某些迷惑算是解开一些了。
    当然,每个理论都像一个手电筒,总有它照亮不到的地方,关键是我们怎么能把它改造成学术利器,为我所用。

TOP

最后一章我看得挺迷茫的。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这本写的不是很清晰,个人感觉

TOP

引用:
原帖由 耿羽 于 2011-12-20 22:15 发表
这本写的不是很清晰,个人感觉
是的,只有230页,但是若是想了解梗概,还是很好的。

TOP

回复 2# 的帖子

但是这一章却给我很大启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