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两千万次庆典】“聚宝盆”:诚征意见和点子。。。

【两千万次庆典】“聚宝盆”:诚征意见和点子。。。



中国民俗学网即将迎来2000万人次访问流量的那一时刻;
至今年年底,中国民俗学网也将走过第三个年头。
一直以来,网站建设、论坛发展和博客经营,都离不开大家的积极参与和通力协作;
您的每一次点击、每一个帖子,或是每一篇博文都在为我们共同的家园添砖加瓦。


值此同人兴会、共襄盛事之佳机,我们更是感到有总结经验、共谋发展,推进网站建设、促进网络学术交流的必要。
为此,我们专门辟出这个“聚宝盆”专题帖,请留下您对中国民俗学网、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的意见和建议……

欢迎大家畅所欲言,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欢迎大家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为办好网站、论坛和博客支支招儿、出出点子。。。

本楼主持人:瑶族小妹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这个真皮沙发,真舒服
只要条件允许,每天登陆民俗学论坛,已经是每日必须了。
在这里,有老师的无私分享,有同学的欢呼雀跃,还有不断的新人。
认识的你你你你你,统统都是民俗路上最有力的陪伴。

TOP

回复 2# 的帖子

抢个沙发~~~吃午饭再来!

TOP

引用:
原帖由 cfngroup 于 2011-8-15 12:21 发表

小妹终于冒泡啦~~
你的创意甚好! 开个民大学科的专题帖可谓一举数得哦~~
不过,俺们还是想委托你兼管一个团队的活动主题帖──“聚宝盆”:
你负责过程中招呼招呼大家,活动结束后再写个归纳帖。
好吗?
巴莫留爪 ...
秋老虎天,接大当家通知,小妹不敢怠慢,立马来蹲点。
众志成城,民俗学论坛的科学发展需要您的脑力大爆炸

TOP

支持!
有时意见和点子是逼出来的,小妹别太客气了呵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壮着胆子点名了要。我们来微博体
@林继富 @施爱东@乌丙安  @陶立璠 @叶涛 @silver @边缘人 @英古阿格 @宁锐 @衣晓龙
@@@@@@@@@@@@@@@@@@@@@@@@@@@@@@@@@@@@@@@@@
同学们,自己抢位子啊。

TOP

无知者无畏,提两点:
学习民间文化青年论坛模式,网络论坛会议可以搞搞的,当然这需要提前准备,定好主题,邀请好学者,安排好时间程序。
这也是网络平台的一大优势。
志愿者团队的招募与聘任也是一个问题,现今虽仍有一大批甘于奉献、又红又专的接班人,但因没有建立起相关的聘任机制,还是有青黄不接之忧,一些高校、版块的版主问题依然突出。
现在论坛的依托还是以高校民俗学学位点为主,不少坛友也是以报考民俗学、下载相关资料为主。不知有没有机会成立一个高校民俗学联盟,不定期进行沟通联系,从而通过网络加强彼此联系,既可促进民俗学学科可持续发展,也可大大提升本网站的生命力。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在两千万次庆典专栏中开设了一个建议专版,好多天过去了还是没有多少回音,是不是与报喜不报忧的国情特色有关?无知者无畏,斗胆提两条建议:

     一是学习民间文化青年论坛模式,网络论坛会议可以搞搞的。当然这需要提前准备,定好主题,邀请好学者,安排好时间程序。
     这也是网络平台的一大优势,也是民俗学论坛扩大影响、团结同仁、促进学科深层探讨争鸣的有利途径,同时对民俗学爱好者、研究生也是一种启蒙、提高、观摩的良机。也是节约成本、与时俱进的民俗学发展新模式。

      另外也是提升论坛品质的有效路径,无庸讳言,当下论坛中讨论民俗学前沿学术问题不多,参与讨论的资深学者不是很多,缘由可以理解,曲高和寡,习惯使然、组织不力等等因素。网络论坛会议可以成为弥补这一短板的良药。
       二是关于志愿者团队的招募与聘任的问题,现今虽仍有一大批甘于奉献、又红又专的接班人,但因没有建立起相关的聘任机制,还是有青黄不接之忧,一些高校、版块的版主问题依然突出。
       现在论坛的依托还是以高校民俗学学位点为主,不少坛友也是以报考民俗学、下载相关资料为主。不知有没有机会成立一个高校民俗学联盟,不定期进行沟通联系,从而通过网络加强彼此联系,既可促进民俗学学科可持续发展,也可大大提升本网站的生命力。高校的问题还是老师的问题,老师的问题是领导的问题,也是体制使然。不知国内有没有民俗学高校联盟性质的机构或会议,如果有可以作为最好的根据地;如果没有,一年一度的民俗学年会也是个不错的载体,可以单独召开民俗学论坛高校联盟会议,大家可以坐下来共同探讨合作共赢的机制。

把老师详细版本搬过来咯。

TOP

建议每年新生开学同步进行论坛实名注册,如“中央民族大学某某”。

我的板块啊,吆喝一下,都没有人来吐槽吗。

TOP

回复 9# 的帖子

你没有实名制
竹林青青,微风徐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