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海年度(2010)“社科新人”

上海年度(2010)“社科新人”

日期:2011-07-09 作者: 来源:文汇报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编者按:为了促进青年社科人才的成长,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由上海东方青年学社主办的上海年度(2010)“社科新人”评选工作目前完成。经过本市人文社科相关学科和领域的资深专家推荐候选人、专家学科评选组进行初评、专家评选委员会按照评选规则严格终审,从48位初选候选人中产生以下11名上海年度(2010)“社科新人”。
   
顾红亮
   
    男,1971年生,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哲学和中西比较哲学文化研究。
   
推荐理由:
   
    顾红亮在学术上受过专门训练,基础比较扎实,思想也比较活跃,具有良好的学风和科学道德。入选上海浦江人才、曙光学者,获得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称号。承担多项科研项目,多次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科研成果比较突出,已经出版《实用主义的误读:杜威对现代中国哲学的影响》等四部学术著作,在《江苏社会科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哲学研究》已经发表论文近50篇,本年度有8篇论文发表在CSSCI刊物上,在学术界产生一定影响,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承担的课题具有较大理论意义,目前在研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中国的责任思想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性视阈中的个人观”不仅对梳理中国现代哲学史有理论意义,而且对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有现实意义。
   
    ——俞吾金(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哲学学院教授)、陈卫平(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治学感言:
   
    治学是一个好学、问学、求学的过程,是一个探究新知与智慧的过程,对此心存敬意。治学之路崎岖,至今仍在蹒跚学步,幸得师友的点拨与相助,对此心存感激。
   
高帆
   
    男,1976年11月生,博士,复旦大学经济学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领域为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中国经济。上海市首届晨光学者。出版学术专著2部,合著3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社科研究项目8项。
   
推荐理由:
   
    高帆在《经济管理》、《管理世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等转载20多篇次。著作《交易效率、分工演进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上海三联书店)获上海市第九届哲社优秀成果二等奖。“粮食发展战略研究”获上海市政府第7届决策咨询三等奖。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8项,担任《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多家刊物的匿名审稿人,表明其拥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和跟踪社会发展、回答热点与难点问题的学术能力,是一位优秀的社科新人。
   
    ——张晖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治学感言:
   
    当前中国经济和中国经济学均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时代主题,作为青年经济学人,我为自己成长于这一特定时代而深感幸运,同时也深感责任和使命重大。面对经济社会实践为经济学人提供的诸多“富矿”,我始终认为经济学研究应从古典经济学的经典著作中汲取思想养分,从现代经济学的丰硕成果中获取工具和方法论支持,同时更应以理解和解释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作为研究基点,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探求中国民富国强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取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深知要达成上述研究目标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我唯有以坚韧沉静之精神、严肃认真之态度做细致工作才能逐步逼近。
   
胡晓鹏
   
    男,1975年生,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为产业经济学。
   
推荐理由:
   
    胡晓鹏是上海社科院新生代科研人员的杰出代表。工作8年期间,出版学术著作6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承接国家和省市级重点科研项目多项。历年社科院综合考核中均名列前茅。先后被评选为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上海市曙光学者、全国青联委员。胡晓鹏的科研成就和社会影响,来自于他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正因如此,他在研究生教育培养、社会公益活动、政府决策咨询工作中的表现也非常突出,多次获得中央领导和市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杨建文(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治学感言:
   
    作为致力于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的学者,我们应该庆幸生活在今日之大发展、大转型、大崛起的中国时代,这个时代赋予给我们更大的思考空间和更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也让我们肩负了更大的责任,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以为,治学之道在于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而治学之路则是理论解释与应用研究并行,学科探索与智库建言并重。为此,就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国情,以独立而严谨的治学态度探求学术之路,把大众民生视为学术之本,切实作好教书育人、理论研究和决策咨询三项工作。
   
金可可
   
    男,1974年生,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民商法教研室主任、德国私法研究所所长。
   
推荐理由:
   
    金可可曾获德国DAAD奖学金、德国联邦总理奖学金,两次赴德国汉堡大学法学院、德国科隆大学德国近代私法史研究所进行学术访问交流。科研业绩显著,2005年以来,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比较法研究》、《法学》等刊物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在上海同年龄段中可以说是唯一的;组织起一支强大的民商法教学和科研团队,全国民商法学界对此高度认可。主持过教育部、上海市多项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上海市曙光学者、第四届“上海市十大中青年法学家”等多项学术称号。学术贡献突出,曾师从我国关于德国民法学研究最权威的学者孙宪惠攻读博士学位,在债权理论、物权理论研究方面卓有建树,引起我国民法学界的广泛关注,曾经获得教育部和上海市等多项学术奖项。
   
    ——何勤华(华东政法大学校长)、郑成良(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治学感言:
   
    窃以为,今日之民法学者,须知旧与新、中与西之关系。古罗马以来,民法学历经两千余年之生发,多少高人志士,皓首穷经、呕心沥血,毕生浸淫徘徊于其中,精思妙想,层出不穷,方有今日博大精深之体系;故今日治民法学者,须注重把握传统之学说脉络,力戒全盘推翻、盲目求新;须知毁其成易,传承却难,须知就我国民法学研究所处之阶段而言,彼之旧者,乃我所无,于我为新!又,我国现代法制,系为社会之革新,变祖宗之成法,而求教于西方法制发达国家;即至今日,仍须空虚怀抱,向彼学习其精密、先进之法技术,切不可以国情、本土资源为由而闭目塞听,因法律之技术与思维方法,并无中西之别,唯有精细与粗陋之分也;明其理后而弃之,是为超越之智者;不得其法而拒之,是为自囿之愚人。
   
于宏源
   
    男,1974年生,博士,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从事国际组织、能源和环境外交等领域的研究。
   
推荐理由:
   
    于宏源思想敏锐,在学术上富有创新精神。自2003年获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博士后,能紧跟国际关系学术发展潮流,熟练运用最前沿的研究方法,近年来在气候变化、环境外交等研究领域中声誉鹊起。他刻苦求学、著述颇丰,著有英文专著一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还主持和负责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环境保护部、上海世博局、美国能源基金会等重要项目多项。不仅在学术上硕果累累,而且学以致用,2009年到2010年,被借调到上海世博局论坛部任高级主管,先后获得“世博先锋一线行动‘五带头’共产党员”和“上海世博会优秀工作个人”荣誉称号,还荣立上海世博局“平安和谐、优质服务”运行保障立功竞赛三等功。
   
    ——杨洁勉(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
   
治学感言:
   
    一个国家的实力终将是有限的,但国人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学者的创新是无穷尽的。治学的根基在于把国家意志变为人的意志,变为每个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意志。毛泽东把这种关系形象地比作箭和靶,要求知识分子用理论去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做到有的放矢。低碳、能源和环境领域已成全球热点和战略高地,中国外求发展空间、内促经济转型,我学人在国外学术围堵中谋求发展,唯将努力融入生命的点滴,必出创新自勤奋的结晶!
   
陈尧
   
    男,1972年生,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研究领域为比较政治学。
   
推荐理由:
   
    陈尧一直以来从事民主理论和民主化前沿课题的研究,在该领域内颇有建树,研究成果为国内政治学界所关注。至今已出版个人专著4部、译著4部,合著、译10多部,发表论文近50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市社科基金项目各一项,曾获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称号,上海交通大学“晨星学者”称号,2009-2010年赴日本法政大学社会学部任外国人研究员。
   
    ——胡伟(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
   
治学感言:
   
    从对问题的兴趣到将研究视为一种天职,是成为一名研究者的必经历程,这一历程之艰辛唯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方可揭示。在学术的道路上抛却功利、甘于寂寞,唯真理是求,才是真正的态度。
   
余欣
   
    男,1974年生,博士,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研究领域为历史学、中国古代史。
   
推荐理由:
   
    余欣近些年在学术研究上取得突出成绩,其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2007-2009年还获得日本学术振兴会资助赴京都大学进行研究,这些都是对其学术能力的高度肯定。2010年,他组织了有多学科13位成员参加的“中古史共同研究班”,定期开展学术活动,并成功举办了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在个人研究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完成《中古异相——写本时代的学术、信仰和社会》专著,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著名学者葛兆光、荣新江均予以较高评价。
   
    ——章清(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
   
治学感言:
   
    我的电脑中建有四个学术文件夹:待检书目、研读札记、未定稿、定本,前三个充斥各种文档,最后一个向来是空的。这似乎和我研究的中古写本的特性很相似:文无定本。之所以如此,是出于对学问的敬畏之心。人云文章是自己的好,我却没有这样的自信。从来没有哪一篇,我觉得是神来之笔,老是想要不断修改,也就没有任何篇章敢轻易放到“定本”之中。为己之学,还是为人之学,这是每一位学者所面临的困境。在当下学术语境,抉择尤其艰难。“读书不肯为人忙”(陈寅恪先生诗),或许已成为“浮云”。但是勉为真正学者之士,抱持什么样的治学态度,坚守什么样的人文理想,自己还是应该有清醒定位。这是一种学问的境界,也是一种人生的信仰。
   
戴从容
   
    女,1971年3月生,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比较文学和英美文学。
   
推荐理由:
   
    戴从容是国内公认的乔伊斯研究专家,上海市曙光学者,被列入上海市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早在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就已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支持,目前正承担上海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专著《自由之书:<芬尼根的守灵>解读》,2009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芬尼根的守灵》是爱尔兰意识流作家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最为晦涩的一部小说,西方研究畏为天书,罕有确解。戴从容费时十年,完成解构乔著的重大突破,将国内乔学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她迄今出版学术专著2部,译著3部,在国内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6篇,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4篇,参与多项辞典的编撰工作。
   
    戴从容在爱尔兰文学研究领域有突出的贡献,她对20世纪最有影响的英语作家乔伊斯的研究尤其位于国内前列,不但得到国内英语文学界的普遍承认,而且得到国际乔学界的关注,已有一篇论文即将在国际权威乔伊斯刊物《乔伊斯季刊》上发表。
   
    ——陈思和(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尚君(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治学感言:
   
    学术是对未知和已知的挑战,只有睿智地运用自己的智慧,才能在这个不见刀光的战场上获胜;学术有如建楼,需要一砖一瓦一丝不苟地积聚,任何偷工减料都可能使整座大厦变成空中楼阁;学术需要时间,只有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目标的人,才能把时间留给自己;学术需要想象,只有敢于从已知中想象未知,善于从杂乱中见出联系,才能营造出属于自己的天地;学术需要眼光,当代学者尤其必须把世界当作舞台,把过去和未来纳入视野,才能种好自己的这一片小小土地。
   
曾军
   
    男,1972年生,博士,上海大学教授,研究领域为文艺学、文化理论与批评。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巴赫金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理事,上海社会科学院思想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推荐理由:
   
    近一年来,他发表了大量高质量的论文,出版了多部学术专著,其著作(《接受的复调——中国巴赫金接受史研究》)和论文(《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近年来视觉文化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连续三届获得上海市哲社优秀成果奖,2009年还获得上海市教委“曙光计划”项目(“90年代以来民间诙谐文化的文学生产研究”)资助,主持国家社科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等多项。他的研究领域以西方批评理论为核心,广泛涉及到当前文化批评中非常重要的都市文化、视觉文化、民间文化、主流文化、当代学术史等领域,并在其中许多重要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许明(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治学感言:
   
    我很幸运,在求学治学的20多年时间里,每一个阶段都得到了众多良师益友的提携、鼓励和帮助。在上海社科院《社会科学报》和思想文化研究中心的3年,我在许明老师的影响下,摆脱了过去仅仅关注于文学研究的局限,学会了如何站在中国文化发展和哲学社会科学全局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思考;在上海大学的6年,上大中文系这些年来逐渐形成的文学和文化并重、思想与学术兼容的特点也让我感受到传统人文学科的转型与生机。学术永无止境,新人仍需努力。
   
桂勇
   
    男,1973年11月生,博士,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教授,研究领域为经济社会学、城市社区基层治理、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上海曙光学者,中国社会学学会“理论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社会网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市社会学学会副秘书长、上海高校E-研究院(社会学)特约研究员。
   
推荐理由:
   
    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有大局意识和合作精神。积极深入社会生活第一线开展调研,努力构建具有中国解释力的理论创新路径,并取得较好的成果。在经济社会学、社会资本等研究领域里做出了有影响的学术贡献,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和国内权威期刊上。目前承担2010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子课题“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关键群体的效应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基层社会变迁与邻里社会资本研究”等。多项论著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极具学术悟性和知识分子社会责任感,是目前上海社会学理论界中值得关注的新秀人物。他的教学水平也很好,广受学生好评。
   
    ——李友梅(上海大学副校长)、刘  欣(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卢汉龙(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治学感言:
   
    社会科学的一个特殊之处在于,研究者本人属于他所研究对象的一分子。对研究工作与社会的关系的理解与处理,是影响社会科学研究者治学态度的关键问题。我个人倾向于认为,社会科学研究者与社会的关系应该是“亲而不近”,“和而不同”。不亲、不和则脱离了社会,成为无根之木;太近、太同则同流合污,难免受时代之局限,最终随时代逝去。
   
    大学中的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具有独立的性质;大学中的社会科学研究者,必须具有独立的人格。这种独立,不是源于盲目的与世隔绝或愤世嫉俗,而是源于自信,源于对自己工作的价值的坚信,坚信自己的工作最终有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何雪松
   
    男,1974年生,博士,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领域为社会工作。
   
推荐理由:
   
    何雪松自香港大学获博士学位后,一直在华东理工大学任教和研究,聚焦于精神健康和社会工作理论,仅2010年就在《社会学研究》、英国的《British Journal of Soci al Work》等著名学术刊物发表6篇文章,受到同行学者的高度评价和关注。在长期教学、科研中,还因组织出版社工精品教材等获得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三等,2008)、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2009)、上海市曙光学者(2007)称号。已出版专著4部,论文40余篇。
   
    ——沈关宝(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治学感言:
   
    吾辈躬逢千年变局之盛,然“入于幽谷,幽不明也”,虽“其次”如“困而学之者”,而“不失其所”。志在“本隐至现”,抑或“推见至隐”,以切近“变”的脉搏,知“变”之“势”,适“变”之“化”,求“变”之“动”。于社会理论,在“派”与“汇”间,虽断无龙场悟道或晓然洞彻之可能,却不因一曲而蔽。于社会工作,在“知”与“行”间,“明觉精察”抑或“真切笃实”,及“点线”至“面体”,只因“不忍人之心”。于个人,在“虚”与“实”间,“游心于淡”抑或“顺物自然”,故无所待。

TOP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