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江帆]民间叙事的即时性与创造性

[江帆]民间叙事的即时性与创造性

[江帆]民间叙事的即时性与创造性
——以故事家谭振山的叙事活动为对象


  作者:江帆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1-19 | 点击数:4768





[
摘要] 本文以对一位民间叙事者多年追踪研究的田野实践,分析了民间叙事者的知识构架、叙事情境对叙事文本的作用与影响;民间叙事的即时性与创造性特点及其关系;以及对民间叙事者进行长期追踪研究的学术意义。指出:民间叙事者在叙事中传达的并非只是文本的内容,叙事过程还附加着许多与文本相关的特殊意义,只有走进叙事者的生活史并对其讲述的文本进行田野还原,如此的文本诠释与叙事研究才是有效的。
[关键词] 叙事者;文本;情境;即时性;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 I207.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72200404-0021-06


  民间叙事作为一种口承文学样式,其基本特征是以人为载体进行传承和流动的。对民间叙事的研究离不开对其载体的研究,尤其是对这一传统的积极携带者——叙事者的研究。民间叙事者由于彼此的生存经历不同,个人资质各异,因而在叙事活动中无一例外地体现出各自的风格与特点。这一点很像解释人类学的代表学者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所说的:人是悬挂在由他们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因而,对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探索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探索意义的阐释性科学。从这一意义上看,每一位民间叙事者所展示的文化之网都是独特的。因此,我们在对叙事者进行研究时,不仅要对其进行现象的、客观的、直观的意义的研究,即研究他们叙事的文本、类型、数量以及叙事风格、传承线路、听众反映等方面的特点。同时,还应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转向对非直观的、对叙事者的传承活动具有深层的制约与影响作用的某些相关因素的探讨。诸如:叙事者的知识构架、叙事情境对叙事文本具有怎样的作用与影响?叙事者是依据怎样的文化原则对文本进行重构的?这里,笔者将以追踪研究17年之久的着名故事家谭振山为例,对这些问题作些探讨。
  一、谭振山其人及其故事讲述活动
  谭振山是东北辽河平原上的一位普通农民,是一位在他的家乡一带颇有名气的、能讲述800余则故事的着名故事家。谭振山祖籍河北省乐亭县谭家庄。1799年,其祖上移民关外,定居在东北的辽河平原。谭振山的故事多为家族传承,主要传承人有6位,即祖母孙氏、伯父谭福臣、长兄谭成山、继祖父赵国宝、教书先生国生武、以及人称瞎话匠的乡邻沈斗山。在他掌握的800余则故事中,有三分之二是听这6人讲述的。
  在1986年进行的中国民间文学普查中,谭振山被基层普查者发现,其讲述的故事开始引起外界的关注。1987年,笔者作为辽宁省民间文学集成项目的主持人之一对谭振山的故事活动进行了学术鉴定,随后,对其讲述的故事进行了重点采录,对谭振山本人展开了系列性追踪调查研究,在此后的十余年中陆续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文章。1988年,《谭振山故事选》被纳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系列出版。1989年,谭振山被辽宁省命名为优秀民间故事家,同年,他的故事影响已波及国内外,先后有日本、德国的学者对其进行调查与专访。1992年,谭振山应日本昔话学会的邀请,赴日本远野市出席“‘92世界民话博览会,成为我国迄今为止第一个走出国门讲故事的故事家。1996年,台湾民俗学家陈益源加盟对谭振山的追踪调查研究,深入现地对其故事进行了全面采录,对其本人进行深度访问。1998年,民间故事家谭振山及其讲述作品之调查与研究专题计划在台湾国科会通过立项。2001年,台湾召开“2001海峡两岸民间文学学术研讨会,笔者向与会学者报告了对谭振山进行14年追踪研究的成果,发表了专题论文故事讲述与文本重构,引起较大反响。
  综上不难看出,谭振山这一个案之于民间叙事的动态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叙事者的知识构架对文本的作用与影响
  以往,研究者对民间叙事者的关注,主要因于他们在文本传播中的作用,因而偏重对叙事者的传播功能、特点的研究。如此的研究视角,容易造成这样的误解:似乎民间叙事者都是具有明确的文本传播意识、自觉地去传承文本的。事实并非如此,根据笔者多年来的田野现场经验,没有哪个叙事者讲故事是出于上述考虑的。人们之所以讲故事,往往出于此外的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些原因必定和他们自身的某种需求相关,讲故事也是他们自身的文化属性与文化个性的一种表演。笔者曾对辽宁境内的众多叙事者进行过排查,并有意请他们讲述相同的故事类型,结果发现同一个故事往往由于叙事者知识构架不同讲述时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出现多种异文。或者说,由于每一位叙事者的讲述都是以其特定的文化构架做内在支持,才使叙事文本永远处于变化之中,难以固定下来。
  在对谭振山的多年调查中,我们注意到,与所有的叙事者一样,他在讲故事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对文本进行某种重构或处理。诸如:根据个人的好恶强调或淡化故事的某一主题;对某些细节进行取舍与调整;将陌生的故事空间处理为他本人和听众熟悉并认同的空间;将故事中的人物转换成听众熟悉的当地人等等。当然,他对故事文本的这种重构是一般听众及来去匆匆的调查者无法察觉的,只有对其讲述活动进行长期跟踪,并将其讲述的文本与其他叙事进行充分比较后才能发现。对谭振山的调查越深入,其叙事活动的这一特点也就越明晰。可以说,谭振山讲述的故事都是带有其个人文化观念的投射、经过其心灵滤透、具有某种文化印记的精神产品。谭振山对叙事文本的重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乡土家园观念的艺术升华
  出身于农耕世家的谭振山,在其文化遗传中早已埋植下了恋乡情结。他的前辈故事传承人不但向其传讲了大量生动的故事,他们的乡土观念与家园意识也对谭振山有着至深的影响。通过故事的承传,这种内化了的观念便成为他重构叙事文本的原则之一。谭振山讲述的许多故事都与他家乡一带的山水风物紧密关联。这些故事原有的模糊的空间设置都被他转换成了实在的现实生活空间,被赋予了丰富的艺术想像。如在谭振山的叙事中,现居地太平庄东边拉塔湖畔的大塔,本是神人相助一夜之间修建起来的(拉塔湖的来历);庄东南的水泡子也不是平白叫个二龙湾,湾里原是住着精灵的,善良的人曾经得到过精灵相赠的宝物(二龙湾的传说、老鼋报恩);庄东3里外的石佛寺山非同寻常,早年间,山上不光藏有宝贝,还有狐仙显圣,附近村屯就有人家得到过狐仙的庇佑与施惠(石佛寺的来历、七星山黄金游沈阳、瘸三太爷的来历、老娄太太遇狐仙)等等。可以说,对家园的痴迷与眷恋,是谭振山重构故事文本的心理基础。这种艺术提升的背后,隐含着农耕文化长期浸润下的民众对土地与家园的复杂情感,以及他们与之深刻的精神联系。
  人与生态的相生相谐
        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相生相谐是谭振山对故事文本重构的又一原则。谭振山在讲述故事时,注重以生动的情节与场景向人们传递农耕民素有的那种朴素的生态观念和环境意识。在他的故事中,这一观念的教化往往演示为如下的情节:故事中的主人公对自己的同类、异类以及生态环境中的其他构成要素表现出种种怜惜、关爱和救助,因此他或她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回报。在中国的民间故事中,这类叙事数量颇多,形式多为童话。故事中,主人公行动的空间多为模糊的、不确切的。童话故事在空间上的模糊性,使得情节的教化具有一定的泛同性,其指向也多为泛化的教育效果。与这类童话在空间处理上有所不同,谭振山故事中主人公的行动空间多是具体的、固定的,一般都定位在他的家乡附近,因而他讲述的这类童话也带有了几分传说的味道。以《老鼋报恩》为例,这是一则精怪故事,表现的是爱护动物者得到好报,残害生灵者遭到惩罚这一题旨。谭振山将故事情节设置在他的家乡一带,故事从杀生放生开始,引发出一系列离奇的情节,最终,两个人物得到了不同的回报和结局。谭振山刻意将叙事情节及人物的命运与家乡辽河的生态保护直接联系起来,遂使故事的教化功能有了具体的指向。
  区域民风的勾描与品评
    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民间叙事本是人们的行为和思维在其所直观感知的生活世界的一种构形,人的行为和所处的时空背景相互作用,相互阐释,才产生叙事的意义。因此,叙事文本展演的一定区域内的民众生活图景便体现为一种文化的行为体系,叙事空间也可以视为区域性小传统社会的缩影。
  谭振山讲述的故事带有浓郁的中国北方区域文化特色。在他的故事中,人们可以洞悉移居关外的农耕民是如何在东北的黑土地上春种、夏锄、秋收、冬藏的,情节几乎摄入了农耕生产的各个环节;可以了解到一代代的农耕民众是如何克勤克俭地操家度日的,画面几乎囊括了日常生活的全部场景;可以捕捉到弥漫于农耕社会的种种民间信仰及精神制约,领略到区域民众在这些信仰和制约面前,表现出的或庄严、或轻慢、或敬畏、或戏噱的复杂心态。由于这些故事寄托着农耕民众的精神期待,表达了他们理想的人生模式,涵盖了一方乡土的意识形态特点,因而也构成了区域民众用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解释学体系。
  在谭振山讲述的故事中,人物和情节很少有与他所属的文化相隔的,基本上都带有他所处的那个生存时空的印记,都是东北农耕民众非常熟悉的人物,最多的是和他一样的庄稼人,甚至就是他的村邻乡亲。在故事中,这些人物以其各自的人生角色,在一个讲者和听众都熟悉并认同的空间,展演着北部中国乡间错综复杂的家族关系、宗族关系、圈层关系以及社会关系。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抒发他们对人生的种种期待和憧憬,同时,也勾描出一方水土上民生百态各色人等的脸谱,揭示人性的善恶美丑,以及叙事者对此的率直品评。
  值得提及的是,谭振山还掌握一些只限于乡间深宅内院中隐秘传承的故事。这是一些猥亵及乱伦的故事,典型文本有《母子通奸》、《人狗通奸》、《公公耍掏耙》(东北乡间将公公对儿媳的不轨称作耍掏耙)、《媳妇劁婆婆》等。由于笔者曾有专文提及谭振山讲述的这类故事,这里不再赘述。 虽然谭振山平时很少讲这类故事,但恰是这些故事,使我们得以窥见在乡间的日常生活中,确也存在着对文化通则的违例以及叙事者对此的态度。
  闯关东历史的记忆与体悟 文化的形成和传播与族群在特定生态下的生存策略有着直接的关系。谭振山居住的太平庄位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移民聚居区。他从小就从家族长辈以及乡邻那里听到许多闯关东的故事。作为关内移民的后裔,谭振山对这类故事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尤其喜欢那些反映闯关东的人如何历尽艰险最后终于过上了幸福生活的故事。对这类故事,他用情最深,讲起来格外细腻生动,以致有些故事成为他多年来经常讲述的看家段儿,如《蓝花宝参》、《康大饼子接喜神》、《老关头得宝》、《新媳妇当家度荒年》等。这些故事讲述了关内移民出关后面临的文化适应与生存挑战,有的直接表现了中原文化与关东本土文化相遇后的冲突。这些闯关东故事,折射出中原地区的农业文化怎样借助移民的播衍,在关外的黑土地上延伸和发展。正是中原农业文化与关东本土文化之间的融合与互动,使关东地区的民间文化在构成上呈现出多元的取向。
  从对包括谭振山在内的诸多民间叙事者的调查中,笔者发现,调查者在田野中遭遇的从来不可能是冠以普通价值的故事,只能是体现叙事者知识的个性化和地方化的叙事体。如果说叙事者的知识构架是通过故事讲述展开和伸张的,那么,每一个叙事者提供的故事都可以视为一个地方性知识的范本。
  三、叙事情境对文本的作用与影响
  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本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它保留下来的是一种缺乏环境的非生活的东西……我们还必须记住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娱乐传奇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作用,所有这些因素是相当明显的。它们同文本一样都必须加以研究。故事起源于原始生活之中而不是纸上。当一位专家草率地记下故事,而不能显示它成长的氛围时,他给我们的只是一种残缺不全的真实。 笔者的民间叙事田野调查与研究体验也证实:民间叙事具有即时性与创造性双重特点,民间叙事传达的并非只是文本的内容与意义,叙事过程还附加着许多与文本相关的特殊意义。因此,对叙事文本的分析只有将其还原田野,扼住文本由来的那个特定讲述情境,将文本与其存在的上下文结合考察,研究才是有效的。或者说,将文本研究与文本的田野诠释结合起来,才是理解民间叙事真正含义的有效途径。
  情境一般指称特定事件的社会关系丛socialrelation complex),通常包括以下因素:人作为主体的特殊时间点、地域点、过程、文化特质及意义生成与赋予。在叙事活动中,没有固定文本约束的个人创作、个人体验、个人意志表达,以及每一个参与者包括叙事者、听者、研究者之间的理解与诠释都是个体行为,这些因素构成一个多向互动的关系丛,可以说,整个讲述过程中的个人都有演示文化与自我的权力。一般说来,每个故事在较固定的情节之外都有一定的空间可提供叙事者在不同的情境之下作不同的发挥。这是民间叙事的本质属性赋予叙事者的自由,叙事者可以因时、因地、因人、乃至因个人情绪而定,对叙事文本进行语词、内容、乃至主题方面的改动,却不必承担任何责任。瑞典学者卡尔·威廉··赛多(Carl Wilhelm Von Sydow)认为,每一位叙事者的讲述,都可能使故事原有的母题发生一些变化,其中部分是因为记忆的原因,部分则是为了使故事更符合叙事者自己的观点和口味。而更加彻底的变异均是有意识改编的结果。叙事者持有的这一权力,不但导致了叙事文本异文的大量产生,同时也引发出许多文本上难以见到、惟有在讲述现场的互动情境中才能体会出的文本的附加意义。
  在对谭振山多年的跟踪调查中,笔者曾走访了许多经常听他讲故事的听众。一些听众得悉谭振山能讲800多个故事感到很惊讶,因为有些故事他们闻所未闻,还有一些故事也只有少数人听过。这种现象应该说与故事的讲述情境有很大关系。据谭振山介绍,他讲故事有三不讲:一是女人在场不讲荤故事;二是小孩在场不讲鬼故事;三是人多的场合不讲迷信故事。这些场合,他往往亮出看家段儿,专讲那些道德训诫故事。他说,教人学好的故事,给啥人讲都行。
  在讲述情境中,与叙事者重要的互动因素就是听众。讲述离不开听众,每个叙事者的讲述都是以听众为出发点展开的;或者说,听众是叙事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听众使叙事的功能成为可能。一般说来,听众与叙事者之间的互动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刺激叙事者的表现欲望 听众的反应往往直接左右着叙事者的情绪,可以说,讲述的热情是听众刺激起来的。听众对叙事者的评价,不仅写在脸上,也写在他们的行动上。
  决定叙事者的表演内容 优秀的叙事者都是先从做一个勤奋用心的听者开始的。正因为如此,他们最了解听众的心态,理解不同听众对叙事的不同需求。谭振山在讲故事时,不但视听众的构成决定讲述的内容,所谓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看人亮活儿;而且在讲述中善于察言观色,根据听众情绪和面部表情的变化随时对故事内容进行调整。
  带给叙事者精神上的满足 对于一些叙事者来说,讲故事不仅可以娱己娱人,同时还可使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摆脱平庸,获得某种殊荣。许多叙事者都将听众的认同与好评视为最高奖赏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正是在故事讲述生涯中,他们获得了极大的精神满足。换言之,叙事的真正魅力并不只限于文本,还包含叙事的过程;对于叙事者和听众来说,叙事过程的意义有时甚至胜于文本的意义。在以叙事为纽带形成的叙事者与听众、社会的多向互动中,传者与受者各自的收获都超越了文本,得到了大于文本的种种满足。这也是有时听众尽管对叙事情节已耳熟能详,却仍然照听不误的原因。
  在叙事情境中,除听众对叙事者具有某种制约与影响之外,研究者的因素也不容忽视。研究者在田野中出现,不但使叙事情境中的听众成分发生变化,同时,也对叙事者构成了新的互动,这种互动往往直接作用于文本。主要表现为:
  导致叙事者重新设计讲述策略 民间叙事者在与研究者乍一接触时,一般都心存疑虑。这时采录的文本,多是经过叙事者的挑选或做了调整的,准确地说,是专门讲给研究者听的,尽管在场可能还有其他听众。如果将这一阶段采录的文本与彼此熟稔后采录的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同一个叙事者,在涉及对文本的看法方面,前后竟有很大不同。对谭振山调查之初,笔者就了解到太平庄一带有信仰狐仙的习俗。而问及谭是否会讲狐故事时,他不但矢口否认,还说从来不信那些封建迷信。在此后的跟踪调查中,笔者进一步了解到,谭振山的几位故事传承人——祖母、继祖父、伯父都信狐仙,他不但从小就听这类故事,长大以后,还经常为村邻书绘狐仙牌位。终于,在笔者与其相处五年之后,再次问及此事时,谭振山坦然承认自己持有这一信仰,并滔滔不绝地讲述了许多狐故事。
  叙事者针对研究者而调整讲述策略可能还出于另外的原因。如男性叙事者一般不会对女性调查者讲荤故事,尤其双方属于长辈和晚辈的关系时更为避讳。有时候,即使是同性之间,叙事者也避免讲这类故事,担心研究者会误解自己的人品。由于研究者的介入,有时会影响叙事者的常态讲述,因此,在对具体文本的分析中,必须注意这一因素。
  触动叙事者对文本价值有新的体认 研究者不同于普通的听众。在许多叙事者的眼中,研究者都是一些有身份的人。这些有身份的人对民间叙事表现出的浓厚兴趣,对叙事者给予的极大尊重,一般都会触动叙事者对故事价值有新的体认,对原以为无甚价值的瞎话刮目相看。进入这一境界的叙事者,往往会由对研究者的被动适应变为积极主动地配合。例如,1992年,谭振山在赴日本出席国际民话博览会期间,曾面对数十个国家的学者讲故事;此后,笔者也曾多次陪同域外学者对谭振山登门造访。笔者注意到,每次面对域外的专家学者,谭振山不但不紧张,反而比平时还要兴奋,讲起故事来格外生动。1998年暑期,笔者将谭振山接至家中,与台湾学者陈益源以及笔者指导的硕士研究生一道,对其进行故事采录,一连两天,谭振山的精神都处于亢奋之中,讲起故事来滔滔不绝,话匣子打开就很难收住。用他的话说:和你们这些人聚一块儿不容易,最好的故事就要讲给你们听。 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可能会听到一些叙事者平时认为讲出来不好不好讲的故事,因为叙事者已经了解了研究者的工作性质,已将其与一般听众区别开来,将研究者视为其故事的真正欣赏者,是难得的知音。可见,研究者对讲述情境的介入,产生的不完全是负面效应。
  四、叙事者对故事程式的把握与活用
  日本学者野村纯一将民间叙事者划分为两种类型——纯传承型与创造型。从叙事风格来看,谭振山不属于那种墨守固有讲法、带有极大转述性质的纯传承型叙事者,而属于那种创造型的故事家。作为可讲述800多则故事的大家,谭振山储存故事,并不凭靠对故事情节的机械背诵,准确地说,他是谙熟了故事的结构章法、程式与套路,运用平时积累的大量的情节素,在讲述中随时进行灵活调用与配置的。在对谭振山多年的追踪调查中,笔者发现,谭振山对民间叙事程式的掌握与运用,已经相当熟练,达到运用自如、天衣无缝的程度。很多时候,即使他对情节动了手脚,听众与一般调查者也无法察觉。有些故事是笔者在不同场合听其讲述过多遍,才识察出他的这种即兴发挥与创造。
  需要指出的是,即便是即兴发挥,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叙事者本人内化了的文化观念和人生经验的自然流露。新加坡学者容世诚认为:即兴是一种个人的临场即时创作。而这一刹那的决定,由决定到选择、到组合种种程式,都需要以内化的、经过漫长岁月积累沉淀而成的表演传统为基础。 谭振山在讲述中信手拈来的创造与发挥,体现出他在叙事程式方面的丰富积累。口头程式理论的代表性学者洛德(Albert Lord)认为,程式的丰富积累会导致更高水平的创造和再创造的变异;主题和故事的积累会导致限度之内产生大量同类变体。在辽宁地区,如谭振山一样富于创造性的故事家很多,他们对民间叙事程式的谙熟与运用,是在多年的讲述传统中,为适应北方地区民众的口味磨练出来的。据史料记载,辽宁过去地处荒寒,入冬无所事事,习焉游惰, 漫长寒冷的冬季,单调贫乏的夜生活,使辽宁父老不喜欢三言两语式的短故事,认为不供听(不过瘾),人们喜欢情节丰富曲折的长故事。这可能也是辽宁在现代为什么会涌现出袁阔成、刘兰芳、陈清远、田连元、单田芳等全国驰名的说书名家的原因。
  当然,叙事者在讲述中对程式的把握与活用也不是没有限度的。调查中发现,所有的讲述活动,首先都离不开一个相对固定的、成型的文本。而且在很多场合,文本的基本内容并不是可以随便变动的。在特定的讲述情境中,叙事者若想对文本的某些方面进行调整,或者引入其他附加意义,都必须找到与文本原有的意义与内容的契合点,同时还要适合讲述情境中各种因素之间的互动。如同普洛普(Propp)所强调的:故事内容是可置换的,但置换须服从规则。也就是说,特定的知识能否进入既定的规则体制,要视其是否具有相应的品质。民间叙事传统既赋予了叙事者某些自由,同时也存在某些对其的限制。
  综上,本文以故事家谭振山为例,对民间叙事者的知识构架、叙事情境对文本的作用与影响、叙事者对文本的重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与解析。这种解析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没有重蹈传统的民间叙事研究发于文本、行于文本、止于文本的旧辙,而是充分运用对一个有代表性的讲述者进行多年追踪研究的田野实践,将叙事文本还原于田野,还原于叙事者的生存环境、个人生活史、以及特定的叙事情境之中,与文本存活的上下文联系起来,进行了一种综合的动态性的探索和阐释。这一动态研究的启示是:如果将民间叙事定位为一种在特定情境中具有互动性的语言艺术活动,那么对叙事者以及叙事过程的研究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为,在民间叙事活动过程中,对其起制约和影响的因素很多,而记录下来的文本是无法带出它所存活的那个特定情境的全部信息的;何况多数文本在转换成文字的过程中,实际上都与其田野形态拉开了一定距离。仅以文本为依托探究民间叙事的意义,难免不掺杂学者个人的一厢情愿,出现文本的误读。
  这一动态研究的另一启示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人们是以生命的体验作为文化创造的内在驱动力的。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民众正是由于各自的生命体验内容和表达形式不同,才构建出了不同质的文化,形成了种种文化间的差异和趋同现象。以民间叙事者来看,由于他们各自的生命体验内容和表达形式不同,因而他们每个人既是传统的承载者,同时又是文化的创造者。也许,这便是对谭振山——这一民间叙事活动的个案进行持续性追踪研究所具有的普遍的然而也是重要的学术意义。
  (本文原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4期,注释请参见纸媒原刊。)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TOP

程式成为民间叙事稳定性与创造性的基础。学习收藏!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民间叙事的收集在一定程度上是与收集者的关注点和目的有关的,正如对一棵树的观察,不同职业的人会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传递出来的思维也就各异了。

TOP

杀了博远这厮垃圾广告!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