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传统与文艺”主题引关注

“传统与文艺”主题引关注

二○○八·北京文艺论坛举行
“传统与文艺”主题引关注


日期:2008-12-17 作者:胡殷红 来源:文汇报


                       


    本报北京12月16日专电  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传统与文艺:2008·北京文艺论坛”昨天在京揭幕。论坛分为文学、电影、舞蹈、戏剧、影视、音乐、民间文艺、美术书法等几大单元,近80位作家、评论家、专家、学者在讲坛上深入讨论了走向现代的我国文艺与传统文化的碰撞和摩擦、继承和颠覆。
   
    2005年以来,北京文艺论坛已成功举办三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三届论坛分别以“市场经济与文艺”、“传媒与文艺”和“批评与文艺”等社会热点展开深入探讨,并将论文结集出版,旨在为文学艺术评论界提供资料和思想资源。
   
    今年北京文艺论坛的主题为:“传统与文艺”。不少与会评论家认为,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思想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是与世界文化融合的“现代化”方向,这一点无需质疑。走向“现代化”的文化,也包含着以理性、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强调发展与创新。评论家们谈到,发展,是继承传统的内在要求;创新,则是发展传统的基本动力。对于艺术创作来说,发展与创新的精神尤其重要。如果某种艺术创作,仅仅限于对某种传统的内容、形式、风格、审美规范进行模仿,而不敢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这门艺术将必然失去其蓬勃的生命活力,同时也将失去这一传统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
   
    业内人士认为,“传统与文艺:2008·北京文艺论坛”之所以再次引起文艺评论界的热切关注,是因为面对中华文明创造的丰厚的传统文化,应该如何继承其形式、风格、审美规范以及传统的智慧,如何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如何在我们民族的文学艺术中融合升华等话题,在现实的实践中是有误差和误区的,在倡导与发扬的问题上仍有些观念是模糊的。很多与会者就目前存在的现象及建设性意见从理论上加以论述,并提出各自的见解,是北京市文联每年年底汇总文艺思潮、倡导先进文化的用心所在。  (胡殷红)

TOP

传统与文艺:2008北京文艺论坛开幕

http://book.sina.com.cn  2008年12月16日 09:24  中国作家网





  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传统与文艺:2008北京文艺论坛”,12月15日—17日在北京九华山庄举行。论坛分为文学、电影舞蹈、戏剧、影视、音乐、民间文艺、美术书法等几大单元,近80位作家、评论家、专家、学者将在讲坛上深度讨论当前我国文艺事业各个门类与传统文化的碰撞和摩擦、继承和颠覆。
  一年一度的“北京文艺论坛”,是深受文学艺术评论家瞩目的大型理论论坛,近两年来更趋成熟,已形成品牌。
  自2005年始,北京文艺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三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三届论坛分别以“市场经济与文艺”、 “传媒与文艺”,“批评与文艺”等社会热点展开深入探讨,并将论文结集出版,旨在为文学艺术评论界提供资料和思想资源。今年北京文艺论坛的主题为:传统与文艺。论坛征集论文前夕,不少文艺评论家申请参加讨论,他们认为,“北京文艺论坛”关注当下文艺现状,在选题上,贴近当代重大文艺现象,论坛提出的有现实针对性的话题,不仅引起社会各界对当下文艺现状的关注和思考,也对当代文艺的发展能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北京市文联党组副书记索谦在开幕式上谈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索谦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发展和确立,社会思想、文化、价值体系同样面临着深刻的转型和变革。从80年代对西方文化思潮和“五四”新文化传统的推崇借鉴,到90年代至今天的“国学热”“传统热”的逐步升温,不同时期的种种文化思潮都显示出当代中国社会思想、文化、价值体系仍然处于不断摸索的建构之中。在当下的社会文化转型过程中,如何对待“传统”,无疑是当代学人必须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话题。在如何对待传统的态度上,我们与很多评论家达成共识:对待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和文明的文化传统,应该充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批判和摒弃其中的糟粕,但是更关键的,是强调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
  不少评论家认为,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思想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是与世界文化融合的“现代化”方向,这一点无需质疑。走向“现代化”的文化,也包含着以理性、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强调发展与创新。评论家们谈到,“发展”是继承传统的内在要求,“创新”则是发展传统的基本动力。对于艺术创作来说,发展与创新的精神尤其重要。如果某种艺术创作,仅仅限于对某种“传统”的内容、形式、风格、审美规范进行模仿,而不敢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这门艺术将必然失去其蓬勃的生命活力,同时也将失去了这一“传统”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
  记者特别注意到,2008??北京文艺论坛之所以再次引起文艺评论界的热切关注,是因为面对中华文明创造的丰厚的传统文化,应该如何继承其形式、风格、审美规范,以及传统的智慧,如何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如何在我们民族的文学艺术中融合升华等值得深入讨论的话题,在现实的实践中是有误差和误区的,在倡导与发扬的问题上仍有些观念是模糊的。很多与会者就目前存在的现象及建设性意见从理论上加以论述,并提出各自的见解,是北京市文联每年年底汇总文艺思潮,倡导先进文化的用心所在。
  同时,这次文艺论坛举办,为文艺评论家提供一个共同讨论、交流发挥的平台,与会者为文艺事业的发展谏言献策的热情超乎预料。
  参加此次论坛的评论家、学者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从会前已收到的专题发言提纲来看,论题涉及当下文学艺术界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紧扣热点问题,比如贺绍俊分析“80后”对传统的挑战,尹鸿谈文艺创作的推陈出新,陈晓明解析白先勇小说中的传统与现代现的冲突,解玺章关注京剧变革百年之梦的思考等等。可以预测,论坛的精彩发言将引起场内场外的热烈讨论。
  北京市文联副秘书长张恬 在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相信,这些对于“传统”讨论,在中国文化价值体系面临剧烈变动和重新建构的今天,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项工作。(文/胡殷红 摄影/袁继彦))
   (编辑  一文)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TOP

TOP

TOP

TOP


传统与现代碰撞文艺何去何从

■本报记者 舒晋瑜

中华读书报 日期: 2008年12月24日  

--------------------------------------------------------------------------------




  深受文学艺术评论家瞩目的大型理论论坛“传统与文艺:2008·北京文艺论坛”近日在九华山庄举行。论坛分为文学、电影舞蹈、戏剧、影视、音乐、民间文艺、美术书法等几大单元,近80位作家、评论家、专家、学者在讲坛上深度讨论当前我国文艺事业各个门类与传统文化的碰撞和摩擦、继承和颠覆。自2005年始,由北京市文学艺术
界联合会主办的北京文艺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三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三届论坛分别以“市场经济与文艺”、“传媒与文艺”,“批评与文艺”等社会热点展开深入探讨,并将论文结集出版,为文学艺术评论界提供资料和思想资源。
北京文艺论坛渐成品牌

  今年北京文艺论坛的主题为传统与文艺。北京市文联党组副书记索谦说:“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索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发展和确立,社会思想、文化、价值体系同样面临着深刻的转型和变革。从80年代对西方文化思潮和“五四”新文化传统的推崇借鉴,到90年代至今天的“国学热”“传统热”的逐步升温,不同时期的种种文化思潮都显示出当代中国社会思想、文化、价值体系仍然处于不断摸索的建构之中。在当下的社会文化转型过程中,如何对待“传统”,无疑是当代学人必须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话题。在如何对待传统的态度上,我们与很多评论家达成共识:对待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和文明的文化传统,应该充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批判和摒弃其中的糟粕,但是更关键的,是强调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

  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思想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是与世界文化融合的“现代化”方向,这一点毋庸置疑。走向“现代化”的文化,也包含着以理性、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强调发展与创新。评论家们谈到,“发展”是继承传统的内在要求,“创新”则是发展传统的基本动力。对于艺术创作来说,发展与创新的精神尤其重要。如果某种艺术创作,仅仅限于对某种“传统”的内容、形式、风格、审美规范进行模仿,而不敢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这门艺术将必然失去其蓬勃的生命活力,同时也将失去这一“传统”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

继承传统更应反思传统

  世代先人创造的中华文明是迄今为止尚在发展中的而且是最具活力的、历史最悠久的人类文明,我们现在仍然沐浴其光辉和智慧,而且也在试图用我们自己微薄的心力跟进这个文明的进程。北京大学教授谢冕说,我们在这说不尽的辉煌当中满足着并陶醉着,传统令我们富足,传统也窒息了我们。他说:“2009年是五四运动的90周年,五四打破的是那些盆盆罐罐,但是还有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也被打破了,比如说旧诗,旧诗的毁坏是我们心头的痛,对我们有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来说这个痛可以说痛不欲生。”

  尊重传统,同时更应该创新发展,谢冕指出,“继承、创新、发展是我们的任务,我非常赞成,我的忧思是我们已经对传统的那些糟粕的部分、阴暗部分失去警觉,我们创新是一种时尚的创新,就大的方面来说,不是全部,是一种时尚的创新。但我对许多‘创新’不敢恭维:比如不少书法家花哨的作品;北京有一段时间流行给建筑‘戴帽子’,大煞风景;还有一些商业楼盘起着五花八门的名字,就像我家住的海德堡花园,我都不好意思跟人家说我住海德堡花园,感觉很没面子。”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叶廷芳指出,总体上来看,中国人的精神是保守性的。“我们的同胞思维方式是纵向承袭的惯性思维,看到前人有过的成就就不断效仿,不断重复,不敢超越前人。我常常想为什么春秋时代的思想家群星灿烂,后来就变得寥若星辰?可是欧洲每个时代如雷贯耳的名字都有一长串,我想,这跟他们善于探索未知的特性很有关系。”叶廷芳认为,传统是有二重性的,它保持活力的部分将继续激发后人的创造,它被时代淘汰的部分如果不及时予以剔除,将会阻碍后人的创造,因此在继承传统的时候应该反思传统。

如何重新进入传统?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思考的是今天我们怎样重新进入传统。他说,在文学或者文化的领域里,我们的焦虑在于所有中国年轻的学者和知识分子传统的修养太不够了,我们没有上过私塾,没有经过训练,所有的抽象词汇都是从日本来的,大家发现,现象、本质、文化、社会,所有的词都是19世纪末以来通过日本的翻译系统翻译到中国,虽然很多词有中国传统文化渊源,其实都已经经过现代化的洗礼,回到原有的传统是根本不可能的。“纯粹的传统是不可能存在的,但同时我们也没有纯粹的现代,所以既没有纯粹的现代也没有纯粹传统的时候,我们得到的其实就是一个混杂的传统。”张颐武认为,在今天的大众文化里,可能有一些我们视而不见的东西在未来就是我们发展自己新的文化的资源,从这个角度看,不必悲观,中华民族总有自己的解决方案,总有自己的聪明,所以大家可以从容面对这样一个状态。

  美国好莱坞拍的动画片叫《花木兰》占领了中国电影市场的重要的一角,《功夫熊猫》借鉴了诸多的中国元素,很多国外的大片用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元素,通过好莱坞神话主义理念和高新技术手段加工制作完成之后,来中国赚取巨大的利润。而《花木兰》《赤壁》等都是我们曾经用过的题材,这就引发大家思考,我们必须看重自己的文化艺术的传统,特别是看重文艺传统中流传下来的好东西、俗东西、老东西,比如说民间文学、民间故事,看似简单,却极有文艺再创造、再加工的价值。北京市文联书记朱明德说:“我希望中国的编剧、作家能够重视并且学会珍惜传统,用慧眼去寻找中国传统文艺中可创作成文艺新作的元素,下功夫加工制作。文艺的创作传统是个根儿,我们不能丢了这个传统,但是关键还得学会用现代意识以及包括现代的思考加上高新科技让它再放一彩,这才是最重要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