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黄帝宫——黄帝屯兵备战的大本营系列之六

黄帝宫——黄帝屯兵备战的大本营系列之六

黄帝宫——黄帝屯兵备战的大本营系列之六 黄帝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基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6日07:11  大河网-大河报
  
记者李红军

  在新郑、新密等中原地区流传的黄帝神话、遗存,说明了黄帝文化中心的形成和文化史价值。“神话是原始社会的文化现象。它虽不是信史,却是远古现实生活和主观认识的投影。它是从现实生活提供的素材,经过幻想思维方式不自觉地艺术加工的精神产物。黄帝文化的雏形是影响我国几千年的华夏文明之源。从这个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来看,作为原始人思维产物的黄帝文化现象神话,它的文化基础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因此,它的科学价值绝不低于考古发掘和后世的文献资料。”河南大学教授张振犁先生说。

  中原黄帝神话是蕴含在初期黄帝文化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以黄帝文化中心为基础,经夏、商、周三代华夏文明为主体的上古文化系统,经过历代各民族的文化融合,最终形成了今天以汉族文化为主的多民族的中华民族文化。它博大精深,海纳百川,以巨大的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屹立于世界东方。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在历史上的巨大作用显而易见,他的丰功伟绩无与伦比,所以无论从哪方面说,他都是中华民族的根。实际上,黄帝除创造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外,还有许多文化、发明创造方面的贡献。黄帝文化继承了盘古、伏羲、女娲时期的文化传统,在哲学、经济、科技、医药、天文、历法、艺术、数学等方面都有所发展,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将永远影响着华夏民族的后代子孙。

  黄帝宫彰显黄帝治国大智慧

  “传说中的黄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人,是奠定中国文明的第一个基石。在他以前,人类虽然已经开始前进,已经有很多的发明,但是到了他,似乎有一个时期的急剧发展。在他以前,人类只是应付自然环境,很少可以纪念的事情。到他才有平蚩尤的故事,并永久流传下来。”在《黄帝》一书中,钱穆先生如是评价说。

  抵御外来侵略,平定内乱,靠的是武功;巩固国家政权,富国强民,要的却是文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只有两者最为完美地结合时,才能成就一个强大繁盛的国家。但无论文治、武功,人才是最要紧的。

  据传说,黄帝的贤臣很多,他能够成就一番大业,靠的就是贤哲之士的辅佐。据说他以大填、封钜、岐伯等为师友,向他们求教,其他大臣还有太山稽、常先、大鸿等有才之士。黄帝对农业人才尤其重视,据记载,黄帝一年四季中都有专门指导农事的官。

  从游牧走上农业是一个重大变革,而领袖的决策和行为决定了这种转变的成功与否,毫无疑问,黄帝是成功的践行者。各部落从事耕种,看重土地,而这些土地又是固定的,部落间的疆界比以往要清楚。大乱以后,部落有很大的迁动,划定界限刻不容缓。黄帝是共主,怎样平均分配,划分清晰,就要筹划得当。黄帝是怎么做的呢?他“命风后方割万里,划野分疆,得小大之国万区”,大家因此相安无事,生活固定下来。于是就“烧山林,破增薮,焚沛泽,逐禽兽”,开辟农田,建筑房舍。道路平整,交通方便,部族中间来往渐多,黄帝就发明了舟车,这样处理诸侯的事务也容易些。他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叫两个大臣帮他处理和监视他们。国与国间有了办法,人与人间耕地也有相当的划分,据说后来的井田制就从这时萌芽。

  据说黄帝即位做共主的时候有“云瑞”,便以云名官,官吏都以云为名号,古代典籍上有“缙云氏”这个名号。有人推测说,这是黄帝的夏官。另外还有春官青云氏、秋官白云氏、冬官黑云氏、中官黄云氏。钱穆先生认为,以云名官,未必因为祥云笼罩,恐怕这和农业有关。《周礼》上说:“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早,降丰荒之象。”北方雨量少的地方常闹旱灾,望云占雨,成了那时候的重要职掌,就演变成官名,就传说成以云名官了。当时设有李官,专司刑法。《史记》记载黄帝说:“于是有天、地、神、、物类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除了治理人事的官以外,另有司天地、祭祀神 的官。司天的官是观察天文制作历法的,在那时特别重要,为农耕的指导者,为自然的控制者,后来流传的有黄帝历法。祭祀神 是属于先民宗教方面的事,祭祀神 有专官,是行政的一部分,这些官不能干涉民事,所谓“各司其序,不相乱也”。《史记》又称赞说:“民是以能有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灾祸不生,所求不匮。”神对人只是普遍的降福,赐给他们丰收的五谷,人对神 要拿祭品供奉。神是向全人类讲话,单个的人不能分别祈求。共主是政治的领袖,是全民的代表,他可以祭天求福、求农事的丰年。在这方面,黄帝也有相当的成绩。在泰山上“封禅”,相传是一种很古老的典礼,据说在黄帝之前已经有人举行,后来一直到宋朝,在泰山顶上,积土为高坛,行祭天礼,叫封。下来在附近找一个小山,除地作平 ,行祭地礼,叫禅。据说古时到封禅泰山的有七十二君,只有黄帝上得泰山,封禅成功,其余的往往遇到风雨或灾异不得上去。他还封东泰山,禅凡山,其余山川鬼神种种应有的祭祀,他都能虔诚执行,得到人民的景仰和上天的赐福。

  黄帝劳心力,用耳目,节省水火财物。他上知天文,推测日月的运行,预知四时季节的转换。中知人事,别男女,异雌雄;制作用具,建造房屋;畜牧鸟兽,化野为驯。下知地理,播百谷,植草木;利用土、石、金、玉。他成就了这样的功业,后人就传说纷纭,把黄帝时代说成理想世界。有的说他“职道义,经天地,纪人伦,序万物,以信与仁为天下先”;有的说:“黄帝之治也,其民不引而来,不推而往,不使而成,不禁而止。故黄帝之治也,置法而不变,使民安其法者也”;有的说:“黄帝治天下,日月精明,星辰不失其行,风雨时节,五谷登熟,虎狼不妄噬,鸷鸟不妄搏,凤凰翔于庭,麒麟游于郊,青龙进驾,飞黄伏卑,诸北儋耳之国,莫不献其贡职。”后来道家除了推尊他清静无为的理想政治外,还将他和老子并称为道家之祖。

  黄帝所进行的这一切变革,实际上多半是居于黄帝宫休养生息期间完成的,黄帝宫对于黄帝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黄帝的制作和发明

  除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治国定邦的大智慧外,黄帝在很多方面都是了不起的。突出的,就是制作和发明。

  在黄帝的发明中,对华夏民族有深远影响的一项内容就是关于天文历法方面的发明。《世本》说:“黄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吕,大挠作甲子,隶首作数。容成综此六术而著调历也。”古人每日和大自然相处,白昼看到轮转不息的太阳,黑夜看到盈缺相乘的月亮,又看到慢慢转换的明星,疑问自然产生,免不了要推其究竟,想知道它们如何变化,这就开始了关于天文和历法的思考。日久,便有了太阳一出一落为一昼夜,一度月圆是一个月的概念。应该说,黄帝时先民已有这方面的积淀,《世本》上说:羲和占日——羲和大概是占日的官名。关于他有许多神话,《山海经》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羲和,方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这是说她是一位女神,生了十个孩子,就是十日,她在甘渊替他们洗浴。古神话说天上有十日是并出的。《离骚》说:“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羲和变成替太阳驾车的神。据说太阳坐着车子,六条龙拉着车子,羲和是车夫,黄帝、尧等就用作占日的官名。推测太阳的运行,本来是历法的一部分,所以有的记载又说“羲和造历象”。

  “常仪占月”,是黄帝时的一大进步。常仪是官名而非人名。《山海经》说:“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仪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这和羲和的故事相似。羲和生十日,是说他分十日为一旬。或有用甲、乙、丙、丁等十个天干来名日,一旬一轮流。常仪生十二月,是说他因为十二次月的圆缺,把一年分成十二个月。或者用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地支来名月。占日占月本含有神秘性,愈传愈奇,羲和生了十个太阳,天上十日并出,地下太热了,动植物都烧焦,幸亏出了个善射的后羿,他张弓搭箭射死九个,只剩下一个。常仪变成嫦娥,嫦娥是后羿的太太,偷吃了他长生不死的仙药,跑到月亮里面,变成住在广寒宫殿的嫦娥仙子。

  钱穆先生推测,很有可能后羿和日月都有关系,说不定他对历法有过一定的改革调整。十日并出只是历法紊乱,一天的名字,这个说是甲日,那个说是乙日,有的又说是丙日、丁日……一天竟分歧成十日,由后羿把它纠正过来。假使是部族间的传说歧异,恐怕还需要武力来贯彻。“后羿善射”,是说他这一族善射。射死其他九日,是说他逼迫他族承认他这个历日。

  关于衣食住行,黄帝时期的文明进步表现得最清楚,黄帝部族由畜牧进到农业,各方面都要改进,衣、食、住、行自然最急切,他的发明也最多。

  衣裳方面,衣裳的原料最初是树叶兽皮,后来有可以编的纤维,像麻一类的东西。丝是中国最伟大的发现,有史以来就有关于丝的记载。据说黄帝元妃西陵氏女名叫嫘祖,是她开始养蚕的。衣裳是黄帝之臣伯余作的。有的书上说“胡曹作衣”,也有的说“胡曹作冕”。《世本》又说:“黄帝臣于则作扉履。”

  饮食方面,黄帝部族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古人受饮水的限制,居处往往靠近河流,牧者逐水草而居,农人只能沿溪流发展。后来发明了井,克服了这个困难,农人才可以广泛地散布。而井的发明者,《世本》既说是伯益,又说是黄帝。不管怎么说,是当时解决了水的问题。

  在黄帝以前,火已经发明,燧人氏钻木取火,用来烧烤食物。农业发达以后,五谷也需熟食。从前烧烤生肉的办法不甚合适,于是黄帝有了新的方法,后人有说黄帝发明了火食。收获五谷,去壳磨碎,连带着需要新的工具,据说黄帝臣雍父作杵臼:“断木为杵,掘地为臼。”一种最简单的杵臼,可以把米和高粱的壳子舂掉。

  宫室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有房子住,才能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原始的人穴居野处,后来在树上构木为巢,巢上面加一层掩蔽,以遮挡风雨,慢慢形成房屋。房屋的样式经过许多变化,发明者传说不一,有的说是黄帝的发明:“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汉朝人传有黄帝的“明堂“图,明堂是皇帝发号施令、祭祀鬼神的处所,是古时的宫廷和庙宇。据说黄帝的明堂,中间有一殿,四面无壁,上盖茅草,垣墙的周围是水。

  舟车也是黄帝时期的发明,《易·系辞传》说:“黄帝、尧、舜……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最初的舟楫极简陋,找一段大树干把它挖成槽,推到水里就是船,再找一段树枝就是楫。舟的发明者传说不一:“巧翺作舟”,“番禺是为舟”,“虞穔作舟”,“共鼓、货狄作舟”。车的发明者是奚仲,关于此也有几个说法:“黄帝作车,引重致远。少昊时驾牛,禹时奚仲驾马。”

  另外,关于武器,比如弓矢及文字方面的进步,也是黄帝时期的发明。

  不管怎么说,黄帝的军事才能、黄帝的治国才能已经成为华夏民族自尊、自信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振兴、谋求富国强兵之道的象征。而黄帝的发展也证明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极大之活动和创造力”。可以说,黄帝就是华夏民族的始祖,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之根。(全文完)

  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将永远影响着华夏民族的后代子孙,他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尊崇。图为游人如织的黄帝陵始祖殿。

  来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