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新中国法定假日浸染着民俗文化斑斓

新中国法定假日浸染着民俗文化斑斓

                                               新中国法定假日浸染着民俗文化斑斓
                                               2010年06月20日   来源:法制日报-法治周末

  2008年,新的假期调整方案正式施行,四大传统节日正式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这一过程,大大增强了方案民意调查的透明度。

  法定节假日的调整不但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文化生活,还丰富了人们的政治生活,在某种意义上是政治民主进程中新的里程碑

  2007年12月14日,温家宝总理签署第513号国务院令:《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已经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接下来的两天,全国主要媒体都刊载了修改全文,基本内容为: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简言之,就是改“五一”7天长假为3天小长假,增加3个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同时,还发布了带薪休假的规定。  

  至此,四大传统节日正式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

  法定节假日的调整方案曾于当年11月8日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在此之前曾有一年多的酝酿期。如果追溯到最初的动议,据说可以往前推20年。总之,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个长期呼吁、争取得来的结果。因此,在看到征求意见的公报后大家都欢欣鼓舞,有些人甚至喜不自禁,在博客上说:“这是众望所归,真让人激情澎湃!”

  多方促进法定节假日调整

  “第一次建议传统节日放假是在1988年,20年后,3个传统节日终于成为法定假日了。”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赵丽宏得知法定节假日将要作出调整时十分兴奋。他是最早提出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人,他最初的想法是希望以此唤起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自豪和热情。

  赵丽宏之后,陆续有人提出类似建议,其中包括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何星亮等。

  2006年6月,有关部门发布文件详细说明增设除夕、元宵、清明、端午和中秋节的重要性,让支持传统节日的学者和民众感觉到振奋,但接下来的却是一段沉寂,争论几近停止。

  新一轮的讨论热潮出现在2007年1月22日。那天,国家发改委到中国人民大学听取增加中国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的意见。2月7日,广州信息时报、上海新闻晨报、杭州都市快报等10家地方媒体联名呼吁将除夕列入法定节假日。3月,民进中央向国务院建议,法定假日增加传统节日。接着,多位民俗专家也联名建议政府进行立法,使得假期更好地和民俗文化结合起来。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北大教授高丙中认为,改革节日放假,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致敬。

  “事实表明,尽管关于假日的政策曾一度有抛弃传统的倾向,但是传统实际上是很难被抛弃的。”高丙中说,“从鞭炮被禁再到解禁的历程中可以看出,老百姓是多么欢迎民俗的元素。”

  经过一年多的多方研究论证比较之后,到11月份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基本形成。新的假期调整方案再次引发讨论热潮,媒体报道铺天盖地。从11月9日起,调整方案在全国媒体、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等予以公布,讨论达到最高潮,社会各界反响极为热烈。

  据统计,从9日上午方案公布至当晚22时,5大网站共有45万网民参与讨论和投票。结果显示,近九成网民支持法定节假日总天数由10天增加到 11天,七成多的网民支持增加清明、端午、中秋3个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八成网民支持保留“十一”国庆节和“春节”两个黄金周,八成多的网民支持将春节放假时间提前到除夕,近八成网民支持将元旦、五一及3个新增法定假日与前后周末调整成连续3天的“小长假”,九成多的网民支持全面推行职工带薪休假制度。

  四大原则指导调整方案

  草案发布后,国务院发改委负责人对调整节假日的思路进行了说明。这位负责人说,《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最早是由1949年政务院制定的,1999年国务院进行了修订,将法定节假日总天数增加了3天,共10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法定节假日的安排显现出了一定的不足,传统文化特色缺乏,法定节假日安排过于集中,存在以法定节假日代替个人假期的倾向。

  居民个人的出行,包括休假、旅游、探亲等活动,主要是通过带薪休假来安排的。由于我国带薪休假制度没有全面落实,大多数群众只能集中选择在公共假期出行。这样必然导致交通拥挤、食宿紧张、景区人满为患等现象的发生,群众的利益和出行质量受到影响。

  此次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的总体思路是“丰富内涵、优化结构、完善制度、提高质量、有利发展、促进和谐”。调整的主要原则是:第一,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此次节假日调整后,我国法定节假日和周末休息日已经达到115.3天;第二,调整国家法定节假日要有利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第三,国家法定节假日在时间分布上要相对分散;第四,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要与完善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相结合。

  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都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俗活动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普遍重视的传统节日。在经过专家充分论证和广泛征询各方面意见后,选择将这几个节日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将除夕列为法定节假日,其主要理由是,除夕是广大民众特别看重的全家团聚、辞旧迎新的传统节日,同时还有贴福字、贴对联、包饺子、放鞭炮、守岁祈福等丰富的民俗活动。同时也考虑到法定节假日总天数的限制,在专家充分论证和广泛征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将春节放假起始时间调整为除夕。

  发改委还强调,调整之后,法定节假日与周末连休3天的小长假、黄金周和职工个人带薪休假并存,各地、各部门都应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针对人们出行的新变化,尽早开展相关预案的研究准备工作,确保节假日安全和谐的氛围。

  许多人反对取消“五一黄金周”

  新的方案虽然获得大部分人的诉求,但也存在着反对的声音。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中国知名旅游规划专家王衍用教授就是反对派的代表,他在接受中国网的一次访谈中明确表示:黄金周假期只能增加不能取消。

  王衍用说,黄金周不是旅游黄金周,而是休假黄金周。黄金周应该是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一部分人从技术层面,盯上了黄金周在旅游方面出现的问题,没有从战略和宏观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

  王衍用认为,3个黄金周,除了春节特殊一点之外,其他两个7天可以说是为中国人成功地推行了休假制度,这才是最核心的问题。这次改革中把一些民俗的节日加进去,但是把黄金周的时间改掉,尤其是把“五一”黄金周取消,是一个“极端不人性”的作法,因为春天正好是人们出游的季节,“春暖花开的时候人们春游和踏青,集中放假保障了老百姓休假的权益”。

  王衍用还预言,取消“五一”黄金周,将对春节、“十一”两个长假的旅游造成涨价压力,价格上涨至少20%。

  节假日调整,除了在侧重人们的休息权和传统文化外,带薪休假也成为一个重要特征。有业内人士乐观地认为,调整现行的休假制度能够更好地均衡旅游资源,对旅行社和客人来说都有好处。如果真能实现带薪休假,就可有效缓解黄金周造成的出游压力,错开供需矛盾高峰,但很多人都表示担心,带薪休假会成为一纸空文。

  广东国旅董事、总经理谷训才认为,“五一”长假是不少“驴友”的旅游假期,今后取消了,带薪休假虽可成为个人“灵活的黄金周”,但如果有些单位不实施或变相取消带薪休假,势必会有部分人的旅游计划受到影响。

  “各界专家对现行休假制度的探讨中,都没有关注到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休假少受益者。”谷训才说,“劳动者的休息权利不能成为纸上权利,当现实生活中,只有一小部分族群能享受到完整的带薪休息权时,我们必须关注那些未受益者。”

  新的假期调整过程,大大增强了方案民意调查的透明度,已然带动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反映出人们的权利诉求渠道大大增加。法定节假日的调整不但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文化生活,还丰富了人们的政治生活,在某种意义上还可以说是政治民主进程中新的里程碑。

  -链接一

  “法定节假日”的历史渊源

  现代国家的法定节假日一般都是考虑政治的、宗教的、民俗的各种因素注解制定形成的。而从源头上说,多半来自古代的宗教文化,比如工作7天休息1天的规定。

  起源于宗教文化

  大约3000年以前,“七日一周”的说法首先在巴比伦流行,原因至今不详。那时巴比伦的星象观测和宗教崇拜同处于极盛时期,可能由此把每个日子置于一个神或一个与神相等的星宿的保护之下。至今,许多欧洲国家的语言里仍把一星期七天都冠以一个神的名字,如星期天称为“太阳日”,把星期一称为“月亮日”等。也有人认为与游牧生活有关。古巴比伦地区沙漠比较多,按照现代科学实验的结果,人在沙漠中没有水的话一般最长能活7天。当时的游牧民族根据经验也可能得出同样的结论,因而形成了“七天一个周期”的观念。

  后来,罗马人也接受了一周七天的制度。我国古代也早有近似七日一周的说法。也是在3000多年前,我国的古代天文学家就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宿”,后来又把二十八宿按日、月、火、水、木、金、土的次序排列,称为“七曜”。

  再后来,七日一周又被收入《圣经》,把上帝6天创造世界变成7天。为此,基督教中还有不小的争论,留下了一段难了的公案。

  不管如何,七日一周逐渐成为一种宗教信条,7天作一次礼拜成为规矩。很多国家都曾经历过政教合一的过程,宗教规定也就是国家法律规定。因此,如果在礼拜天工作就会被认为是对神的不敬,就会受到指责。

  中国古代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大多数老百姓都以种地谋生,没有政教合一的情况,主要的宗教是佛教,佛教没有固定礼拜的日子,世俗法律也没有规定农民必须哪天耕作,哪天休息。节日倒也不少,但节日是休息还是工作也没有强制性规定。

  成型于工业化时代

  西方历史上,曾经因为星期天该不该工作而有广泛争论,直到今天依然没有彻底结束。换句话说,直到今天,星期天如果工作,依然会有法律来管。

  至于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盛行的国家,许多节日直接就是宗教节日。如圣诞节、复活节、开斋节、古尔邦节等等。

  法定节假日在西方社会成为一个体系,也是在工业化之后。

  工业化要求人们集中工作,因而就要求统一上下班时间。工业化初期,工人成为机器的附庸、机器的奴隶,这引起了人们的仇恨,于是出现了“砸碎机器”、“破坏机器”的运动。于是工人是否拥有节假日休息的权利,成为工业化社会中的一个广泛问题。因此,为解决这些问题,人们,特别是工业工人经过了艰苦斗争,逐渐形成了法定工作时间和节假日制度。

  “七日一周”的规矩在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传入我国,逐渐被人们接受,当时,清廷上层也把7天作为工作、学习等作息日期的计算单位。1909年,清朝的编译图书局长袁嘉谷主持将七日一周制度定名为“星期”。又因基督教在星期日这天做礼拜,则又称为“礼拜天”。

  -链接二

  中国古代法定节假日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古代是有法定节假日的,不过,这些法定节假日主要针对官员。官员拿朝廷的俸禄,为朝廷服务,朝廷就要规定官员的工作时间,也规定了放假休息的时间。

  汉朝至隋朝,官员每5日放假1日,谓“休沐”,意即沐浴和休息。唐、宋时期实行“旬假”制度,即1旬休息1日,称“旬假”。1年36旬,可休36天。宋朝的法定节假日更加丰富:据宋史笔记《文昌杂录》记载,元日(春节)、寒食、冬至各放假7日,类似今天的“黄金周”。其他还有20多个节日也都放假,合计法定假日有110天,与今天的节假日总数相近。

  古代还有许多“人性化”假日:父母住3000里外的,每隔3年有30日定省假;在500里外的,每隔5年有15日的定省假。儿子行冠礼时有3天假期;儿女结婚时有9天假期。

  元代规定全年只有16天节庆假日,可能是因为元朝统治者是游牧民族,与汉族的民俗不同的缘故吧。到了明代,官员似乎更辛苦些,旬假制逐渐削减甚至取消,全年只保留了3个假期,即春节、冬至及皇帝的生辰。这样少的假期,许多官员都啧有烦言。于是,朝廷只好作了修改,在3个假日的基础上增添了寒假,又将春节和寒假的假期均延长至1个月。后来假期又逐渐增加,月假3天,加上元旦、元宵、中元、冬至等节日可放假18天,每年休假有50多天。

  清朝的休假制度前期基本上沿袭明朝。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人大量进入中国,他们每星期休假一天,时间一长,国人就产生了认同感,到了19世纪初,清朝政府上层逐渐实行了星期天为公休日的制度。

  -链接三

  端午节四种说法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等等。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多种说法:

  -纪念屈原说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因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反对,屈原被怀王革去职务,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悲愤交加,于5月5日写下了绝笔《怀沙》诗作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人们驾船打捞屈原尸体,把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想让鱼龙虾蟹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就举行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活动,以此来纪念这位爱国诗人。

  -纪念伍子胥说 伍子胥也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其父兄均为楚平王所杀。伍子胥投奔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墓鞭尸300下,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讨伐越国,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伍子胥建议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后夫差听信谗言之,赐子胥宝剑,子胥自刎而死。死前伍子胥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的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夫差听说后大怒,令取伍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5月5日投入大江。世人哀其忠勇,以吃粽子、驾龙舟纪念。

  -纪念曹娥说 曹娥为东汉时上虞人,父亲溺于舜江,数日不见尸体。当时曹娥年仅14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17天,5月5日,曹娥也投江,5日后抱出父尸。官府知道曹娥的事迹后,为之立碑,作诔辞颂扬,称为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墓上有碑,称曹娥碑,相传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舜江也改名为曹娥江。

  -古越民族图腾祭说 上古时期,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曾存在过一个崇拜龙的图腾部族,史称百越族。百越族有断发文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现代考古发现,百越人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百越人一直存在到秦汉时期,后来大部分百越人和汉族融合,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少数民族。端午是百越人祭祖的节日,由于百越人流散很广,端午节遂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李郁 编辑整理)

  来源:法治周末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