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浙江师范大学民俗学硕导简介—陈华文

浙江师范大学民俗学硕导简介—陈华文

民俗学者

陈华文

【简介】   【文选】


    陈华文,男,浙江省武义县人,1959年7月生。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任,浙江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民俗学硕士点负责人,2007年入选省“五个一批”人才工程(理论)。198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开始在浙江师范大学任教,先后开设《民间文学概论》、《民俗学》、《文化学概论》、《少数民族文学概论》、《大学语文》、《宗教与旅游》、《民俗与旅游》、《中国旅游文化》、《民俗学专题研究》等十余门本科和研究生课程。1991年评为讲师。1995到1996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做国内高级访问学者。1996年评为副教授。200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一、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理事;
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浙江省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浙江省婚姻法学会理事;
金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

二、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民俗学、民间文艺学和文化学方向教学研究。

三、主要论著(包括编著)
1.《 武义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3月( 特约编辑)
2.《世界儿童文学大辞典》,希望出版社,1992.6月(参编)     
3.《中国民间文学大辞典》,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6月(参编)  
4.《畲族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8月(合作)
5.《文身:裸体的雕刻》,上海文化出版社,1997.9月     
6.《民俗文化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11月
7.《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8月(第一副主编)
8.《丧葬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11月
9.《文化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9月
10.《民间文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参编)
11.《婚姻习俗与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12.《汉族民俗史•秦汉魏南北朝》卷(合著),学林出版社2004年
13.《民间丧葬习俗》(合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2008年再版
14.《丧葬史》(插图新版)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
15.《浙江民俗史》(合著),杭州出版社2008年
16.《吴越丧葬文化》,华文出版社2008年

四、主要论文:
1.《试论民俗学的分类法》,《浙江民俗》1983.3期
2.《略论民俗与民俗心理》,《华东师大学生优秀论文集》1984.4月     
3.《民俗生活论》,《民族文化》1984.5期  
4.《试论民俗在〈红楼梦〉中的地位》,《浙师大学报》1985.3期  
5.《从“义妇”故事到爱情悲剧》,《浙师大学报》1987.3期   
6.《论民俗、民间文学对儿童价值观念形成的影响》,《浙师大学报儿童文学研究专辑》1987年
7.《民俗心理初探》,见《当代中国民俗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10月   
8.《吴越民族“断发”习俗之我见》,《民间文艺季刊》1989.3期   
9.《古代冠礼的一种变异──庆号习俗》,《东南文化》1990.1~2期
10.《一组古老的文化符号》,《浙师大学报》1990.3期  
11.《古老的文化因缘──畲族“赤 郎”习俗与洞房经比较研究》,《民间文学论坛》1990.4期  
12.《“洞房经”:文化的神话──温 黄平原洞房经习俗的思考》,《东南文化》1990.4期
13.《“洞房经”研究》,《民间文艺季刊》1990.3期
14.《传统童话的文化贡献》,《浙师大学报》1990.4期
15.《司马迁的民俗观》,《民俗研究》1991.1期
16.《变异:在于适应文化》,《浙师大学报•儿童文学专辑》1991年
17.《论陈亮的文风与词风──兼论陈 亮词风形成的原因》,《浙师大学报》1992.1期  
18.《女性的骄傲──简论畲族机智人物故事》,《民族文学研究》1992.1期  
19.《论民俗本质──再论民俗是一种 独特的生活方式》,《民俗研究》1992.2期( 笔名陈力)
20.《吴越“断发文身”研究》,见《吴越民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月
21.《吴越“文身”习俗研究──兼论“文身”的本质》,《中国民间文化》1992.3期
22.《“洞房经”的仪式及其象征研究》,见《 浙江民俗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8月  
23.《“长毛杀妖多多杀”》,广东高教出版社1992.9月   
24.《吴越文身习俗研究》,《东南文化》1992.6期
25.《生育禁忌研究》,《浙师大学报》1993.3期   
26.《论高校校园文化》,《浙师大学报》1993.3期(合作)
27.《“断发文身”──一种古老的成人礼俗及其标志的遗存》,《民族研究》1994.1期      
28.《黄大仙传说研究》,见《民间文学集成研究》新华出版社1993.12月
29.《拓展一个新领域》,《中国民间文化》1994.1期   
30.《黄大仙信仰历程及对文学的影响》,《上海道教》1994.2期  
31.《黄大仙考》,《上海道教》1994.3期  
32.《黄大仙研究》,《中国民间文化》1994.3期  
33.《走向祭坛──文身的神秘性与严肃性研究》,《中国民间文化》1994.4期
34.《试论两兄弟型故事产生、传承的动因》,《浙师大学报》1995.4期   
35.《试论文身的源起文化功能》,《广西民院学报》1996.2期  
36.《简论文身的审美动因》,《浙师大学报》1996.3期
37.《七夕的形成与变异探》,《广东民俗》1996.1.2期   
38.《威颜千古今犹在》,《广西民院学报增刊》1996.6月   
39.《试论文身图式》,《东南文化》1996.4期   
40.《将谓偷闭学拜年──中国惧内笑话研究》,《中国民间文化》1996.12月
41.《建设一种新观念》,《中国民间文化》1996.12月
42.《论丧葬习俗的等级制》,《北师大学报增刊》1996.12月   
43.《论魏晋南北朝的风俗趋向及特征》,《浙江师大学报》1997.6期  
44.《浅论中国丧俗中的墓地及其选择》,《广西民院学报》1998.1期
45.《在生存与再生之间》,《浙江师大学报》1998.4期  
46.《上海人形成略论》,《广西民院学报》1999.1期     
47.《叙述与文化:在表层和隐义之间》,《民族文学研究》1999.1期
48.(韩文)《叙述与文化:在表层与隐义之间--畲族螺女故事概述》,《韩中日说话比较研究》    亚细亚说话学会(韩)崔仁鹤编著1999.2
49.《迷失的孝道:中国厚葬之风透视》,《民间文化》(原《民间文学论坛》)1999.2期
50.《传统是一种血液--论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的关系》,《浙师大学报》1999.4期
51.《政府办节的民俗学思考》,《民族艺术》1999年增刊(《人民日报》99/11/22、《广西民院学报》00/1等转摘观点)
52.《论宋代城市民俗及对后世的影响》,《浙江师大学报》2000年5期收入《民族艺术》1999年增刊
53.《重构传统:〈清明上河图〉与宋代娱乐习俗的开发》,《八婺文化探微》湖南文心出版社,2000年6月
54.《论民俗文化传播涵化的动因》,见《比较民俗论》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8月
55.《论民俗文化圈》,见《广西民院学报》2001.6期
56.《钟敬文与杭州中国民俗学会的活动及历史地位》,见《广西民院学报》2002.1期。
57.《丧葬:生存者的信仰文化》,《中国民俗学会年刊》2002年7月。
58.《传统的回归:“成人礼”的现代意义》,《民俗学刊》2002年4月。
59.《失落的光荣:后三套集成时代的民间文学》,《守望民间》2002年7月。
60.《文化教育:文化民族性与个性化的有效方式》,《浙江师大学报》2002年5期。
61.《论吴越丧葬文化的区域性特征》,《广西民院学报》2003年3期。
62.《茶文化:一种极具开发潜能的旅游资源》,《茶•茶文化•旅游》2003年10月。
63.《关注人类的最终归处》,《民俗研究》2004年1期。
64.《论典籍、诗文与传说的交错互动》,《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5期。
65.《论吴越丧葬文化的改革与对策》,《民俗研究》2005年4期。
66.《形式变化与观念守恒》,《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第3期
67.《殡葬改革与农民利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68.论肢体语言的民俗性》,《浙江师大学报》2006年第3期。
69.《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广西民大学报》2007年第1期。
70.《民国初期的社会变革与民俗文化的改造》,《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71.《细节变异与地方认同:年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文化遗产》2007年第1期(创刊号)
72.《论浙江民俗的演变轨迹及其特点》,《民俗研究》2008年第2期

五、科研项目
1.《作为人类第一个婚姻规则的成年礼研究》,1999年省教委课题,主持人;
2.《吴越丧葬文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00年课题,主持人;
3.《民俗文化与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浙江省教育规划2005年重点课题,主持人;
4.《浙江民间丧葬信仰文化研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05年重点课题,主持人;
5.《浙江民俗史》,2005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重点课题,主持人。
6.《传统节日放假的意义及其如何弘扬的对策研究》,2007年省哲社规划办委托课题,主持人。
7、,《非遗生态保护区对策研究》,2007浙江省文化厅委托课题,主持人。

六、获奖情况
1.《吴越“断发”习俗之我见》(论文)第一届“飞鹰奖”优秀论文奖。
2.《黄大仙研究》(论文)获93-94年度省民间文学理论作品二等奖。
3.《民俗旅游创意论》(论文)获首届(1995年)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国际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4.《试论文身图式》(论文)获95-96年度省民间文艺优秀论文奖(最高奖)。
5.《民俗文化学》(专著)获97-98年度省民间文艺优秀理论著作奖(最高奖)。
6.《试论文身图式》(论文)获省第八届(1999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优秀奖。
7.《民俗文化学》(专著)省教育厅(2000年)哲学社科三等奖。
8.《民俗文化学》(专著)获省第九届(2001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9.《丧葬史》获首届(2002年)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三等奖。
10.《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2年,参与,排名2)。
11.《丧葬史》获浙江省第十届(2002)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2.《文化艺术教育专业系列教材建设》2004年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参与,排名4)。
13.《文化艺术教育专业系列教材建设》2005年全国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参与,排名4)。

七、近几年为民俗学会所做的工作
1、积极参加中国民俗学会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共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五次,如代表会、中秋论坛、城市遗产保护等;
2、2004年4月在浙江金华市浙江师范大学与中国民俗学会一起主办“民俗、民间文化与保护开发”全国学术研讨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