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22N301课堂第十五组

2022N301课堂第十五组

请大家分享家乡的非遗民间文学。

TOP

我的家乡在湖北武汉。这里最为耳顺能详的民间文学故事当属黄鹤楼传说了。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地处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为武汉市地标建筑;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重建于1985年;因唐代诗人崔颢登楼所题《黄鹤楼》一诗而名扬四海。自古有“天下绝景”之美誉,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与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武汉十大景”之首、“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世称“天下江山第一楼”。
黄鹤楼的传说主要流传于武汉市境内,其传说源远流长,丰富多彩。黄鹤楼的传说始于南北朝时代,最早记录黄鹤楼传说的是南朝伟大的科学家祖冲之,他的志怪小说《述异记》载有江陵荀瓌在黄鹄(鹤)楼遇见驾鹤之宾的故事。公元526年,萧子显在《南齐书》中说:仙人子安曾乘黄鹄飞过黄鹄矶。到了唐朝,驾鹤之宾的故事变成了费祎驾鹤返憩于黄鹤楼的故事;至北宋时,出现了一个老兵在黄鹤楼仙人洞遇见仙人赐金的传说,苏东坡写长诗《李公择求黄鹤楼》记其事;元代,吕洞宾与黄鹤楼的故事已流传甚广,山西芮城永乐宫元代壁画,即有吕洞宾在黄鹤楼卖墨的故事,而在元代的《三国志平话》和杂剧中,还出现了“刘玄德黄鹤楼私遁”的传说;明代,吕洞宾在黄鹤楼的故事越传越丰富,如说他在此卖桃,及一小吏食枣仙去之类;同时还流传着辛氏在此卖酒遇仙的故事;清代,与吕洞宾有关的建筑越来越多,如吕仙亭、吕仙祠、吕祖阁等建筑都是祀奉他的。元明清时代的黄鹤楼,可以说是神话传说纷然杂出的时代,其中以吕洞宾的故事为最多。自近代至当代,又出现了一些平民传说,如“黄鹤楼上吃西瓜”、“黄鹤楼上飞金叶”、“黄鹤楼上看翻船”等,流传不辍。黄鹤楼传说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宝库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它的文学借鉴价值体现在成就了一批诗文名作;它的审美价值体现在支撑了一栋千古名楼;它的社会价值体现在彰显了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TOP

梅州——家乡名字的缘起

梅州,地处广东省东北部,下辖八个县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十大休闲城市、国际慢城,休闲之乡。梅州被誉为世界客都,素有文化之乡、足球之乡、华侨之乡的美誉。这里历史悠久,是全球最有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既是客家人南迁的最后落脚点,也是客家人衍播四海的主要出发地,是客家人的精神家园。
“梅州”的名字主要取自当地盛产的梅花。从 化·流 溪 河 国 家 森 林 公 园,韶关梅岭,云浮山等是广东境内著名的赏梅圣地。“梅花”很久以前古人就用智慧的结晶创作了“梅花篆字”。当代‘梅花篆字”传承人王洪军已获得世界吉尼斯纪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版权局保护等,为中国在世界文化领域赢得更多荣誉。梅州是中国中原文化和南方土著文化的重要交汇点,以其独树一帜的客家文化名扬四海,拥有"文物由来第一流"美誉,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在实施"文化梅州"发展战略中,梅州市充分挖掘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不断加快客家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步伐,全力打造客家文化大观园和名闻遐迩的"世界客都",建设全球客家人的精神家园,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壮大山区经济的朝阳产业

梅州是客家人比较集中的聚居地之一,被誉为“世界客都”,同时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自驾游最佳目的地、中国十大最具安全感城市、中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广东首个宜居城乡示范城市。
梅州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客家菜之乡”之称,同时还享有“广东汉剧之乡、广东汉乐之乡、金柚之乡、单丛茶之乡、温泉之乡、长寿之乡、版画之乡”等美称。

[ 本帖最后由 黄清婷 于 2022-9-21 18:24 编辑 ]

TOP

安徽阜阳,简称阜,古称汝阴、顺昌、颍州,安徽省辖地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安徽西北部,华北平原南端。截至2020年,下辖3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全市总面积10118.17平方千米。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17.1万人。阜阳拥有长三角和中原城市群“双桥头堡”的区位优势,国家战略交汇叠加,被国家确定为长三角一体化和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区域重点城市、淮河生态经济带和中原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阜阳的代表文化是淮河文化,是甘罗、管仲、鲍叔牙、吕蒙、刘福通的故里,晏殊、欧阳修、苏轼曾在此为官。颍州西湖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齐名,颍上县八里河风景区为国家AAAAA级风景区、阜阳生态园和迪沟生态旅游风景区均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阜阳剪纸、颍上花鼓灯、界首彩陶、阜南柳编等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阜南县出土的商代青铜器龙虎尊被列为中国十大国宝青铜器之一。
截至2020年,阜阳市下辖3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分别为颍州区、颍东区、颍泉区、临泉县、太和县、阜南县、颍上县、界首市。市政府驻颍州区清河路。
地理位置阜阳市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端,淮北平原西部,安徽省西北部。全市总面积10118平方公里。地形地貌阜阳市北部与黄河决口扇形地相连,南部与江淮丘岗区隔淮河相望,全境属平原地形,地势平坦。由于阜阳市近代受淮河及其支流蜿蜒切割变迁和黄河历次南泛的影响,境内冲积物不断交互堆积,形成了平原之中岗、坡、洼地相间分布,小区地形起伏跌宕,具有“大平小不平”的地貌特征。
阜阳夜景气候阜阳市位于暖温带南缘,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由于阜阳市南临淮河,而淮河以南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因此阜阳市气候具有以暖温带向北亚热带渐变的过渡带气候特征。既兼有南北方气候之长——水资源优于北方,光资源优于南方;同时又兼有南北方气候之短——有的年份少雨干旱,有的年份多雨成涝,旱涝灾害频繁,表现出气候明显的变异性。阜阳属季风气候区,风向有明显的季节性交替变化。全年以偏东风居多。冬季盛行北至东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春季以东南风居多,秋季多东至东北风。

TOP

梅州——客家文化

梅州是中国中原文化和南方土著文化的重要交汇点,以其独树一帜的客家文化名扬四海,拥有"文物由来第一流"美誉,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在实施"文化梅州"发展战略中,梅州市充分挖掘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不断加快客家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步伐,全力打造客家文化大观园和名闻遐迩的"世界客都",建设全球客家人的精神家园,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壮大山区经济的朝阳产业。
      梅州客家文化的一大特色和经典代表就是客家民居建筑。两千多年历史文化的积淀,成就了大量客家民居和名人故居。客家民居典雅堂皇,是客家人南迁后的历史文化遗产,风格独特,是中国民宅建筑瑰宝,堪称世界建筑一绝。土楼、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四点金、多杠楼及中西混合式等多种形式,集中体现了中原宫殿式、府第式、四合院式等建筑风格,反映了客家人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变迁。这些民居屹立于青山绿水之间,构成了神秘而绚丽的画卷,形成了客家独特的人文景观。
      “要唱山歌只管来,拿条凳子坐下来;唱到鸡毛沉落水,唱到石头浮起来。”客家人能歌,在梅州青青的山梁上,潺潺的溪水边,广阔的田野里,美丽的江堤畔,你经常可听到如天籁之音的客家山歌。据专家学者考证,客家山歌继承了《诗经》十五国风的风格,又受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影响,脱胎于魏晋南北朝乐府民歌这个母体,是客家人长期劳动和生活中集体创造的民间文艺奇葩。

TOP

地处南北分界线的阜阳,时时处于南北文化的交融、对流之中:这里既流行“合关西大汉握铁简板放喉高歌大江东去”的豪放激越之音,如戏曲中的豫剧、京腔,妇孺能歌,也间有“合二八女郎执红牙板浅吟低唱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缠磨婉约之韵,黄梅、越调亦常有耳闻。阜阳的民俗文化堪称丰富多彩、斑斓多姿。
一、民歌
民歌:阜阳民歌感情朴实,曲调流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淮北特色。曾经广为流传的有《逃荒》、《摘石榴》、《十大绣》、《看戏》、《货郎子调》、《李玉莲》等。
吹打乐:乐器有班鼓、边鼓、手板、大锣、小锣、水镲、大镲、架排云锣、班笛、小喇叭等,音乐豪爽奔放,善于表现喜乐欢腾的情绪。
锣鼓棚子:是船民鼓乐班,多以边舞边鼓的行乐出现,演奏气氛热烈。
响乐班:以吹管乐为主,即唢呐班,用以婚丧嫁娶活动。
二、曲艺
阜阳在安徽省享有“曲艺之乡”的美誉。据初步调,源于或流散  全市的曲种有淮词、清音、莺歌柳、琴书、坠子、道情、大鼓、评书、三弦书、端公戏、灶书、莲花落、杠天神、讲圣谕、相声、大小铙等近20种。
三、舞蹈
阜阳民间舞蹈有40多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地域特色,其中花鼓灯舞蹈已蜚声海内外,自立于世界舞蹈之林而别具风姿。龙灯舞:是阜阳人民最喜爱的民间舞蹈之一。表演时,整个龙灯摇头摆尾,蜿蜒起伏,时而上下翻飞,时而卷缩盘结,表演场面威武雄壮、气势磅礴,活灵活现,引人入胜。
斗牛舞:是阜阳搬运工人从乡间生活中??牛抵头的趣事中得到启发编排出来的。斗牛舞语汇简单、粗犷、豪放,表现出搬运工人剽悍、爽朗、顽强的性格特征。
狮子舞:表演时,由一男一女训狮武士各执绣球,引狮入场。在热烈欢腾的锣鼓声中,扮狮人表演狮子的各种动作,如:抖威、炸毛、摇头、摆尾及窜、跳、滚、扑、站、卧、翻等,还可表演上高桌、滚绣球、走梅花桩等高难度技巧。
三仙会舞,流行于阜南朱寨一带。表演时,3个高大的巨人,左右摇摆,前仰后合,在民间打击锣鼓伴奏下自由地表演。
肘歌舞:肘歌由“座子”(执撑者)和“架子”(表演者)组成,内容以传统折子戏为主,在鼓乐配合下,且行且舞。
赶犟驴:由民间老艺人李贺轩1935年创作,舞蹈表现新婚媳妇骑毛驴回娘家途中的趣事。
竹马:从民间祭祀活动演化而来。舞蹈时,锣鼓声声,旌旗猎猎,表现了马队驰骋疆场,奋勇杀敌的战斗场面。
打玉扇:表现1对青年夫妇在赶会途中发生的趣事,二人载歌载舞,反映出青年夫妇爱情生活的甜蜜和美满。
花鼓灯:早在宋代就在阜阳流传,属安徽省三大花鼓灯流派之一。其表演形式是:由“领伞”引出“鼓架子”(男演员)和“兰花”(女演员),上场表演歌舞,主要是跑队形。传统的队形有走四门、五朵花、三引场、蛇蜕壳、别篱笆、满天星、二龙吐须等,全场队形变化均由领伞指挥,节奏欢快、气氛热烈。   
四、文化活动   
阜阳的传统庙会和民间灯会也是一条色彩斑斓的群众文化活动风景线。传统庙会除开展大型民间商贸活动 外,也利用庙会唱大戏、演杂技、说曲艺、玩杂耍等。阜阳有名的灯会有界首灯会、颍州灯会、沙河灯会等,颇受群众欢迎。   
五、戏曲  
淮北梆子本称梆剧,又称高梆、土梆。其源系秦腔传入阜阳后吸取当地流行的坠子嗡、灶王戏及民歌小调,逐渐衍化成具有淮北地方特色的梆子剧种。

TOP

木兰传说

武汉市黄陂区北部有木兰山,据说为花木兰故里,有众多因木兰传说而得名的胜迹,如:木兰山、木兰湖、木兰川、木兰天池、木兰石门、木兰清凉寨等。木兰传说在当地广为流传,妇孺皆知。
台湾著名学者张觉明曾到访武汉黄陂,在武湖台创园论道木兰文化。张先生依据详实的史料,进过多年细致的研究、论证,最终得出结论,木兰故里既不在河北完县,也不是河南上虞,而是湖北黄陂,按照先有木兰庙,再有木兰山,最后才有木兰县的历史逻辑,黄陂作为木兰故里最有历史依据和说服力。张先生研究表明,木兰属于汉朝文帝时代,本姓朱,曾在河南信阳从军,也曾为驱逐匈奴远征河北燕山,其生辰并不是所谓四月初八佛祖生日那天。张先生在研究《木兰辞》的传播方式、写作手法以及鉴赏上也造诣颇深,他特别提到,“唧唧复”中的“唧唧”绝不是简单的象声词,而是黄陂本地方言。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影响深远的传奇女杰,木兰传说包括《木兰出世》、《少年木兰》、《替父从军》、《塞外立功》、《辞谢封赏》、《回乡团聚》等故事。该传说历时久远,至今已有千年历史。传说内容十分丰富,涉及人物、地名、建制、物产、风俗、宗教等多个方面,涵盖了民间文学的诸多领域。传播范围相当广泛,不仅国内各地有诸多演绎,在海外也有广泛影响。木兰传说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表现了效忠国家、敬老爱亲、追求平等的观念,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学、民俗研究价值。

TOP

阜阳民间舞蹈有40多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地域特色,其中花鼓灯舞蹈已蜚声海内外,自立于世界舞蹈之林而别具风姿。龙灯舞:是阜阳人民最喜爱的民间舞蹈之一。表演时,整个龙灯摇头摆尾,蜿蜒起伏,时而上下翻飞,时而卷缩盘结,表演场面威武雄壮、气势磅礴,活灵活现,引人入胜。
斗牛舞:是阜阳搬运工人从乡间生活中??牛抵头的趣事中得到启发编排出来的。斗牛舞语汇简单、粗犷、豪放,表现出搬运工人剽悍、爽朗、顽强的性格特征。
狮子舞:表演时,由一男一女训狮武士各执绣球,引狮入场。在热烈欢腾的锣鼓声中,扮狮人表演狮子的各种动作,如:抖威、炸毛、摇头、摆尾及窜、跳、滚、扑、站、卧、翻等,还可表演上高桌、滚绣球、走梅花桩等高难度技巧。
三仙会舞,流行于阜南朱寨一带。表演时,3个高大的巨人,左右摇摆,前仰后合,在民间打击锣鼓伴奏下自由地表演。
肘歌舞:肘歌由“座子”(执撑者)和“架子”(表演者)组成,内容以传统折子戏为主,在鼓乐配合下,且行且舞。
赶犟驴:由民间老艺人李贺轩1935年创作,舞蹈表现新婚媳妇骑毛驴回娘家途中的趣事。
竹马:从民间祭祀活动演化而来。舞蹈时,锣鼓声声,旌旗猎猎,表现了马队驰骋疆场,奋勇杀敌的战斗场面。
打玉扇:表现1对青年夫妇在赶会途中发生的趣事,二人载歌载舞,反映出青年夫妇爱情生活的甜蜜和美满。
花鼓灯:早在宋代就在阜阳流传,属安徽省三大花鼓灯流派之一。其表演形式是:由“领伞”引出“鼓架子”(男演员)和“兰花”(女演员),上场表演歌舞,主要是跑队形。传统的队形有走四门、五朵花、三引场、蛇蜕壳、别篱笆、满天星、二龙吐须等,全场队形变化均由领伞指挥,节奏欢快、气氛热烈。

TOP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人境庐(清末爱国诗人黄遵宪故居)

人境庐,是清末爱国诗人黄遵宪的故居,坐落在广东梅州市东郊周溪畔。
人境庐取意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暄”的名句。1884年春,由黄遵宪亲自设计建造,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建筑充满西洋风情。其故居“荣禄第”则是典型的客家古民居。黄遵宪纪念馆就是由“人境庐”和“荣禄第”等组成,内有展示其生平事迹与他的丰富藏书,是梅州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门楣上的“人境庐”三个字,为日本书法家大域成濑温所书。庐舍筑有花圃、假山、鱼池、五步楼、十步阁、息亭、七字廊、无壁楼、卧虹榭和藏书阁等。曲径回栏,花木掩映,景致清雅。黄遵宪晚年蛰居人境庐,创作大量诗歌,并自选和编订了《人境庐诗草》。庐中保留着黄遵宪亲自撰写的对联,如会客厅对联:“万丈函归方丈室,四围环列自家山”,另有一联:“有三分水、四分竹、添七分明月;从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长江”,都十分形象地描绘了这故居的环境。
      从书斋屏风左侧进去,顿觉豁然开朗。行走在“七字廊”内,观赏院落中央绿意盎然的植物,有两株植物尤为特别,名曰“夜合花”,为黄遵宪当年亲手所栽,由于原树已枯,后人续育其根苗,使其得以再生。“五步楼,十步阁”取自《阿房宫赋》中“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黄遵宪当年常与丘逢甲在“息园”这个六角亭内讨论学术问题,久了他们便上五步楼或十步阁远眺梅江风光。而“息园”上的对联“有三分水四分竹添七分明月,从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长江”为黄遵宪亲自撰写,不仅描述了人境庐内外的环境,也表现了黄遵宪宽广的胸襟及安逸宁静的心境。

TOP

伯牙子期传说

史载有一年,俞伯牙奉晋君之命出使楚国。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遇风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了下来,云开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着空中的一轮明月,俞伯牙琴兴大发,拿出随身带来的琴,专心致志地弹了起来。他弹了一曲又一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俞伯牙吃了一惊,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俞伯牙正在猜测岸边的人为何而来,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
俞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担干柴,果然是个打柴的人。俞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
听了俞伯牙的问话,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点不错,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弹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听了打柴人的这番讲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着俞伯牙又为打柴人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
俞伯牙听了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他问明打柴人名叫钟子期,和他喝起酒来。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和钟子期洒泪而别后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俞伯牙的琴声。
听了老人的话,俞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TOP

龙舞(高龙)

龙舞(高龙),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龙舞也称“舞龙”,民间又叫“耍龙”、“耍龙灯”、“舞龙灯”,是中国分布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民间舞蹈。这种舞蹈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龙舞风格迥然不同。
根据龙的造型来区分,龙舞有布龙、纱龙、纸龙、草龙、钱龙、竹龙、棕龙、板凳龙、百叶龙、荷花龙、火龙、鸡毛龙、肉龙等多种形态,龙的形态不同,其舞蹈造型和舞蹈技法也各不相同。中国龙舞的传统表演程序一般由“请龙”、“出龙”、“舞龙”、“送龙”等环节组成。龙舞中蕴涵着开拓奋进、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阳高龙是湖北特有的一种龙灯艺术,盛行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的江堤乡、永丰乡及蔡甸部分地区。它起源于唐代贞观年间,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汉阳高龙采用竖式舞法,与其他各种龙灯均不相同,其扎制、开光及相关的焚烧抢福活动也颇具特色。高龙的龙头高4米多,重40公斤,显得格外高大威猛,舞起来更是气势非凡。高龙舞以大鼓、筛锣、大钹、大锣、马锣、镲钹、大镲、唢呐、笙为伴奏乐器,表演场面宏大,气势壮观,其中舞龙头的动作套路包括叩高龙、扫高龙、举高龙、抖高龙等,表演者口衔齿托,将几十公斤重的高龙舞得飒飒生风,活力四射。
1999年12月,汉阳高龙应邀晋京参加中华舞龙大赛,获得“国安杯”金奖第一名和全国首届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第一名。作为中华龙舞的优秀代表,高龙在纸扎工艺、结构和造型等方面显示出华中地区舞龙纸扎工艺的鲜明特征。清末民初以来,经过周氏、李氏等数代民间扎龙、舞龙艺人的传承,汉阳高龙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TOP

颍上花鼓灯
入选时间:2006年(第一批)
当选理由:花鼓灯是淮河流域特有的民间艺术,形成与明朝初期,主要由灯歌、舞蹈、锣鼓、管弦乐伴奏和后场小戏5部分组成,是一种以舞蹈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有歌有舞有戏剧,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最丰富的艺术语言。舞蹈动作刚健朴实、欢快热烈、动作洒脱,表演风格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的音乐源自民歌,题材广泛,节奏多变,或高昂激越或婉转纤柔,是中华民族具有代表性和震撼力的民间舞蹈之一,被誉为“东方芭蕾”,又有“淮畔幽兰”的美誉。
界首彩陶烧制技艺
入选时间:2006年(第一批)
当选理由:界首彩陶烧制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始烧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流传至今。界首彩陶以刻、划、堆、贴的装饰手法和黄绿白的三彩釉色,故又被称为“三彩刻花陶”,是由黄河泛滥沉积下来的黄色粘土手工烧制而成,被誉为“东方之秀”。明清时期,界首彩陶烧制主要集中在卢窑、魏窑、计窑等13个村庄,有“田营十三窑”之称。
肘阁抬阁
入选时间:2008年(第二批)
当选理由:临泉的肘阁抬阁,肘阁源于驮阁,抬阁源于肘阁,明朝中期临泉杨桥、长官就有肘阁、抬阁团队演出,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临泉的肘阁、抬阁演出的节目较多,技巧与难度并重,表演方式集舞蹈、音乐、戏剧、绘画为一体,深受群众喜爱。肘阁由表演者和执撑者两部分组成,执撑者身负制好的铁支架,表演者均选少儿,固定在铁支架上,扮作戏剧、传说、故事人物。此种艺术形式,上下配合、灵活方便、边走边舞、可行可停、可下架休息,新鲜奇巧。
阜阳剪纸
入选时间:2008年(第二批)
当选理由:“双手能而巧,心灵慧亦聪。纸随刀剪转,须臾万象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前任主席冯骥才曾题写过这样一首阜阳剪纸歌。作为安徽省民间艺术的重要代表,阜阳剪纸融合了北方剪纸的粗壮浑厚和南方剪纸的纤巧秀丽,以题材多样、构图严谨、艺术特色纯朴而在国内享有盛誉。2008年,阜阳剪纸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艺人有程建礼、王家和、吕凤毛等。

TOP

客家话之梅州话

梅州话
客家话被称为“唐宋中原古汉语的活化石”,目前,全世界客家人公认的纯正客家话是以梅州市区(梅江区、梅县区)梅城口音的梅州话为标准音的。在梅州,客家话播音已成为广播电视台的一大特色,《客家话方言词典》也已修订出版,客家话成了梅州维系世界客家人的重要“情感纽带”,不少阔别故土多年的海外客家人都以“乡音未改”为荣。
梅州客家话是客家人的母语,也是客家文化最显著的标志之一。专家发现,客家话中有不少唐宋时期的书面用语,并保留了大量唐宋时期的古汉语音韵,而且今天的客家话又与标准的普通话有很多相近之处(就汉字常用的四五千字而言,与客家话在发音上没有很大差别的约占40%)。
由于客家人的先祖是中原士族,当他们携带着这种优势语言和先进的中原文化进入赣闽粤交界山区时,对当地语言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客家话可以说是以唐宋汉语为基础,以百越土语为辅助的一种语言共同体。
客家话中保存了许多古代汉语的词汇、语音和语法,如无齿唇音、无翘舌音,单音节词比较多,保留着很多入声字的读音等,因而被语言学家称为古代汉语和中原音韵的“活化石”。用今天客家语诵读诗经中的《国风》及一些唐宋诗词,不但顺口,而且押韵,非常和谐。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客家话保存了中原音韵之故。从《诗经》、《礼记》、《左传》等先秦典籍中找出了音、义相同或相近例子,分类列为131个条目,有力地证明了先秦、两汉古音韵在客家语中的确凿存在。 [118]
发展
客语在南宋时期便初步定型。其语音在继承古汉语的基础上,发生了有规律的音变。例如,中古汉语当中,“人”、“日”部的汉字声母(即日母),在普通话和大多数汉语方言里发为(r),IPA[ʐ],客语则为(ng),IPA[ŋ]或[ȵ];“武”的中古汉语发音是[mvu],客语则音变为[vu]。

TOP

客家围屋

围龙式围屋的分布,以客家聚居腹地梅州地区的梅江区、梅县区、兴宁为中心,向周边辐射,衍播东江流域以及环珠江口的深圳地区。围龙式围屋是广东客家民居中数量最多,规模宏伟,集传统礼制、伦理观念、阴阳五行、风水地理、哲学思想、建筑艺术于一体的民居建筑。
围龙式围屋的主体是堂屋。所谓堂屋,即中轴建筑为方形厅堂,最少的为二堂,一般三堂,堂与堂之间以天井相隔,上敞堂为祖公堂,中堂为议事厅,下敞堂进深小,呈长方形,为门厅。堂屋两边有衬祠,一般以巷径隔出明间、次间、梢间和尽间。堂屋两侧为横屋,后面建半月形的围屋连结横屋,半月形内为花头。有二横一围龙,四横二围龙……,最大规模的为十横五围龙。围龙式围屋多依山而建,前低后高,突出中轴堂屋,蔚为壮观。门前为禾坪,前有低矮的照墙和半月形的池塘。围龙式围屋整体呈圆形,犹如阴阳两仪的太极图,寓有天圆地方的意义。
     有一部分围龙式围屋,出于防御的需要,在外横屋前后建碉楼,碉楼往往高出堂屋一层,故又称之为“四角楼”或带四碉楼的围龙式围屋。围龙式围屋围数的多少,取决于家族的发展状况和地形位置等因素,一般在初建时仅一围,以后不断增加。
梅州客家围龙屋是我国著名的民居建筑,最出名的当数梅州大埔县毗邻福建的大东镇花萼楼。
一座有千年历史的全圆土楼,高三层,二百多户人家住在一起(为避当地人的骚扰,朝外不开窗,只有一个大门,晚上紧闭,遇到攻击,几百户人家一起自卫),至今还有几户人家住在里面。身临其境,你就可以体会到当年客家人从中原来到这不毛之地的困难和艰辛,从中也可以理解全世界客家人的奋斗精神。创办金利来公司的曾宪梓先生就是客家人的代表

TOP

阜阳拥有长三角和中原城市群“双桥头堡”的区位优势,国家战略交汇叠加,被国家确定为长三角一体化和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区域重点城市、淮河生态经济带和中原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阜阳的代表文化是淮河文化,是甘罗、管仲、鲍叔牙、吕蒙、刘福通的故里,晏殊、欧阳修、苏轼曾在此为官。
    颍州西湖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齐名,颍上县八里河风景区为国家AAAAA级风景区、阜阳生态园和迪沟生态旅游风景区均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阜阳剪纸、颍上花鼓灯、界首彩陶、阜南柳编等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阜南县出土的商代青铜器龙虎尊被列为中国十大国宝青铜器之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