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雪球》——认识汉族的教科书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雪球》——认识汉族的教科书

《雪球》——认识汉族的教科书



黄振南


(广西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广西 南宁 530022)



摘 要:《雪球》一书从多方面对汉民族进行人类学考察,其中对汉族人文特征的总结与分析,为汉族的自我认识和局外人认识汉族提供了文字依据。

关键词:《雪球》;汉民族;人文特征;人类学研究



汉族有近12亿人,约占中国总人口的93%,占世界总人口的1/5强,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大民族。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在进行民族研究的过程中忘记了汉族这个泱泱大族,就像天底下没有这个民族一样,这种状况,直至最近才有所改变。而19998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是这一改变的重要里程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根据日本人爱美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矛盾性格,以象征其皇室家徽的“菊”和象征武家文化的“刀”概括之,给后人留下了《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Patterns of Japanese Culture)这部不朽名著。《雪球》的作者有鉴于斯,将汉民族的形成、发展和壮大比作越滚越大、越滚越结实的雪球,遂成是书。

《雪球》一书洋洋130多万字,由广西民族学院汉民族研究中心主任兼右江民族师专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徐杰舜教授主编。全书计分8编,除首编导论外,其余8编分别人文地域划分的7大区域内的汉族进行人类学分析,每编基本分为概述、秦汉时期的族群情况、秦汉以后汉族的迁徙与发展、方言、族群、文化共6章进行研究,既探讨汉民族成长的历史,又剖析汉民族的种种现状,是一部人类学研究的扛鼎之作。

汉族有句俗话,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偌大个中国,四面八方,幅员辽阔;偌大个汉族,各色人等,个性鲜明。要真正了解其秉性习俗,世风民情,不妨从认识其人文特征人手。这方面,《雪球》堪称一部教科书。

让我们打开该书,采撷作者总结的各地汉族的基本人文特征。

汉族各族群的主要人文特征

东北汉族
沈阳人:纯朴、实干、豪爽、乡土情结
大连人:环境意识强、开放意识强、推行文明用语
长春人:纯朴而散漫、文化品味高、厚重而保守
哈尔滨人:豪放而勇悍、“粗犷而简陋”、“酒是英雄胆”、黑土孕育的古朴民风、俄罗斯情调

华北汉族
北京人:自傲、豪放、尚武、兼容并蓄、善侃、爱唱京戏、玩鸟
河北人:尚武、任侠、忠厚老实、恋土
河南人:怀旧、朴实、知足常乐、能吃苦、尚义
山东人:豪爽、讲义气、朴直、能吃苦、嗜酒
山西人:节俭、厚道、守旧、擅于理财、爱吃醋、尚武

华中汉族
湖北人:精明纯朴、唯楚有才、好勇斗狠、喜欢喝汤
湖南人:湖广情结、刚直忠勇、信鬼好巫、嗜食辣椒
江西人:淡泊务实、刚直尚义、小商人的天分、傩舞流行

华东汉族
上海人:“海派”风格、开放模式、吃螃蟹精神、兼容并蓄、精明灵活、自由宽容
杭州人:安土重迁、与自然为伍、见过世面与爱面子、吃出文化
南京人:憨厚与宽容、重视教育、怀旧情结、莫名的自傲、喜欢凑热闹、敢于时髦
宁波人:富有冒险精神、善于经商、书院发达、盛行冥婚
徽州人:聚族而居、擅长经商、重教好学、具有创造精神、以奉献为荣的徽州妇女
温州人:敢吃螃蟹、敢于冒险、善于经商、吃苦耐劳、重视教育
苏州人:柔软动听的苏州话、喜好评弹、水乡妇女服饰美、饭粥情结、民风重教

华南汉族
广府人:敢为天下先、兼收并蓄、崇商重利、食生猛海鲜、讲迷信重意头
客家人:自我意识强烈、崇尚忠孝节义、重农轻商、女劳男逸、流行二次葬
闽南福佬人:漂洋过海闯世界的海洋情结、重商贾善经营、以家族为核心的宗族范式、功夫茶的民俗美,以稀饭为主食
福州人:尚正统、重教化、爱海洋、闯天涯、福学当头的优越感、吼声一出音调高
平话人:土著化的倾向、封闭而保守、尚农善耕
桂柳人:聚居城镇、随遇而安、诙谐乐天、“死仔”义气、米粉情结

西南汉族
四川人:自强坚毅、务实求真、温顺厚道、重本轻末、乡情浓郁、乐观幽默
云南人:群体意识、勤劳坚韧、知足安命、重农抑商、安土重迁、忍耐心理、因循守旧
贵州人:重视文教、勤奋好学、安土重迁、知足常乐、生活俭朴、民风淳厚
屯堡人:重农耕、善工商、城堡式的民居建筑、妇女大脚、着明式服装、独特的“堡子声”、浓郁的崇祖观念、文化上的相互认同、古老的屯堡地戏、迎汪公、庆五显坛、封闭性的社区结构

西北汉族
关中西安人:诚实温厚与自负傲物、自尊情结与自卑意识、吃苦耐劳与贪图安逸、粗犷豪放与细腻婉约
陕北人:反抗的精神和斗争的传统、劲悍质木与热烈似火、“天命论”的缠绕、“五美一恶”的价值取向、“神性”与“人性”
秦州天水人:关中出将、耕读传家、文教为本、“万名货郎”走天涯、喜赶庙会唱秦腔、崇拜石祖、“看人下菜碟”
河西人:兼容并蓄、诚恳忠实、“保守”的功绩、多元信仰、“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风范
河湟人:“食元求饱,居无求安”的生活信条、“定然”的天命观、浪迹天涯的行商、心里的话:“花儿”
兰州人:“守成”与“纳新”、最好的百姓、兰州的桥、东方快餐:“牛肉拉面”

人们都知道,老师辨认学生,最容易辨认并能长久记忆的是最好和最坏的学生。因为在众多的学生中,这两部分学生有棱有角,个性鲜明,过目不忘。而那些普普通通,没有特点的学生,毕业不了几年就会在老师的脑海里逐渐消失。不同的人种有不同的特征:亚洲人黄皮肤黑眼睛、欧洲人白皮肤蓝眼睛、非洲人黑皮肤卷头发……一目了然,一眼看穿。认识不同族群的汉族,莫过于此。山东人的牛高马大之于两广人的短小精悍(可惜《雪球》未从体质人类学角度考察汉人),温洲人的敢于冒险之于平话人的封闭保守,湖北人的好勇逞强之于桂柳人的随遇而安,上海人的革新开放之于云南人的因循守旧,广府人的崇商重利于客家人的重农抑商……无一不在其人文特征的比较中给人留下深深的印痕。不用说远隔重洋的欧美人对汉族的博大精深缺乏了解,就连汉族自己的成员对自身以及同胞的特点也缺乏足够的认识,这是多年来人们忽视对汉族进行人类学研究的缘故。从这个角度说,《雪球》一书对于汉族认识自我,意义重大。

通过《雪球》,我们仿佛看到了湖北人喝起汤来津津有味的图景。的确,喝汤是湖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湖北人把汤喝出了一道耐人寻味的风景线。在物品紧缺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千汤万汤难求,排骨汤亦不失为珍品。于是,排骨也得凭票供应,每人每月半斤(250),外地来求学者也不例外,可谓全民皆然。中国人最隆重的春节,大年初一凭你吃山珍海味,湖北人有排骨汤足矣。当年只听说全国在按定量发放肉票,发排骨票可渭湖北人的一大杰作,问题在于排骨汤太重要了。

通过《雪球》,精明的上海人似乎活灵活现地耸立于读者跟前。作者引余秋雨先生关于“外地人心目中的上海人”的描述,虽不全面,却入木三分。有人说这“精明”好像带有一种贬义(见《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第134),我觉得未尝不可。作为学术研究,贵在实事求是地分析汉族的人文特征,即使是负面的东西也没有必要遮遮掩掩,《雪球》同样指出广府人讲迷信、北京人和南京人自傲、山西人守旧,这并没有揭短之意,何况上海人的“精明”未必全不可取。事实上,上海人的“精明”确非无中生有,计划经济时代,全国各地的粮票面值最小的为每张一两(50),上海却有半两(25)一张的,此即明证。

通过《雪球》,我们还认识了关中西安人典型、突出的两面性性格:既诚实温厚,又自负傲物;既自尊,又自卑;既吃苦耐劳,又贪图安逸;既粗犷豪放,又细腻婉约。在外人看来,这是多么复杂的心理,这是多么别扭的活法!可居住在号称“西北重镇”、八百里秦川的这群“大唐帝国传人”,就是如此这般送走了历史的漫长岁月,管你见怪不怪。

如此等等,不胜枚举,不一而足。

有人说中国这么大,南北差异比欧美相邻小国的差异还大。这一点也不假,沿海地区汉人特有的冒险精神与内地汉人的保守潜质,就是巨大的反差。就是被《雪球》一道归结为具有“兼收并蓄”品质的北京人、上海人、广府人和河西人,他们之间的所谓“兼收并蓄”也并非一个模子印出来:北京和上海是建立在移民基础上的大都会,兼收并蓄是北京人和上海人共同生活所必须,于是中外良莠,来者不拒,使之成为中国的头号染缸。广府人先前吸纳当地文化铸就别具一格的粤语,后在改革大潮中全方位开放促使经济腾飞。而河西人的兼收并蓄重在承传历史,他们胸怀博大,宽厚待人,在接受佛教西来东传的基础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石窟文化。

同样,都具有安土重迁情性的杭州人、云南人和贵州人,安土重迁心理的形成并不相同:杭州人因环境优美,物产丰富,见多识广,养尊处优而留恋故土;云南人因背井离乡,颠沛流离,风餐露宿而依恋故乡;贵州人因高山隔绝,衣食丰足以及逐放罪囚不敢远行而抱有强烈的乡土观念。尽管他们都眷恋故土,但其成因或出发点是不一致的。

华东地区一向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各地办学各有特色,结果各有千秋:苏州自唐朝以后状元辈出,市郊吴县更有“状元之乡”美誉,尊师重教沿袭至今;徽州自宋朝以来以中进士人多著称,有“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之说,遗风盛传不衰;宁波则以宋朝以后书院林立饮誉寰宇,如今海内外宁波籍人士仍以热心捐资办学为荣;南京人重视教育,使各级各类学校从数量到质量均居全国前茅,孕育了数不胜数的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温州大兴教育在改革开放致富后尤为明显,政府、民间双管齐下,执教有方的教师和考上高校的学子均受奖励。这些同中见异的习俗、性格及其表现形式,是各地汉人在不同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像五彩缤纷的图案,似绚烂多姿的画卷,素材丰富,宝藏充盈,为人类学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科研课题。

应该指出,《雪球》在总结各地汉人的人文特征方面是下了苦功的,但也有不尽善尽美之处,比如对第一级族群7大区汉人人文特征归纳过粗过简就是一个小小的毛病。再如对各族群汉人人文特征的概括既有遗漏或不全面之处(江西人的“老表”情愫,广府人的不尚空谈等相当明显,亦应酌情言之),又有重复的地方(温州人的敢吃螃蟹和敢于冒险实际上是一码事,无需分列)。又如对这些人文特征的抽象概括句式不一,甚至词不达义,如此等等。然而,瑕不掩玉,《雪球》仍不失为汉族人民认识自我乃至其他民族认识汉族的一部好书。

TOP

人类学偏重于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这种倾向是值得警惕的,徐老在这方面是做出了贡献的。
说点不合适宜的话,总感觉“雪球”这名字仍须提炼。“雪球”来比喻中华民族的融合壮大倒是挺切合;但雪是会化的,作为一个球是会“同化”的,融合于同化还是有些区别。雪球的动力来自于从高往下的势能,从上到下是一个整体趋势,而民族融合更多的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合力促成,民族融合、整合的力量既有来自上边的,也有下边的,也有合力的。
即兴之言,请徐老多批评指教呵!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