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河东民俗“挖野菜”:源于唐代“二月二”踏青

 河东民俗“挖野菜”:源于唐代“二月二”踏青

                     河东民俗“挖野菜”:源于唐代“二月二”踏青
                                             2010年03月31日    来源:黄河新闻网

  挖野菜,源于唐代。是一项集春季踏青,生产劳动和民间饮食为一体的民俗活动。

  农历二月,正是麦苗返青、百草丛生之时。这个时节,在我省河东地区的广大农村有一种传统民俗,几乎家家户户的妇女儿童都要臂挽竹篮,手执铁铲,到麦田去挖野菜。

  据专家考证,此俗源于唐代。当时,京都长安的人们,为了活跃生活,便乘二月二龙抬头之机,三五成群地来到郊外踏青,有些妇女还提篮执铲去挖鲜嫩的荠荠菜佐食。特别是关中一带,还将“二月二”定为“挑菜节”。后来,此俗传入山西河东地区,逐步传承演变为挖野菜民俗。

       挖野菜的民俗是集春季踏青、生产劳动和民间饮食为一体的民俗活动。它的内涵首先是踏青。在漫长的冬季里,人们很少外出活动,体力下降。春季来临,能趁挖野菜的机会到田间走一走,活动活动,这对恢复体能、陶冶性情大有好处。在河东一带素有春季遛百病的说法:“春季田间游,百病不露头”,“阳气吸在身,百病不缠身”,而这种挖野菜的民俗,正好是踏青、遛百病的活动。其次是农田生产劳动。挖野菜的民俗大多在麦田中进行,可以借此除去田间的杂草,保证麦苗的正常生长。其三是民间饮食习俗。当地人称吃野菜为“吃青”或“吃鲜”。据说,春季麦田里的荠荠菜,不仅营养丰富,还可清热败火。  

  挖野菜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民俗活动。如果有暇去领略一下这种民俗,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作者:杨进升

  来源:太原日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