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杜甫发秦州具体行程考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杜甫发秦州具体行程考

杜甫发秦州具体行程新



张润平




  要:本人在研究唐宋期间“崆峒山”属地问题时,发现杜甫诗歌研究学者对杜诗中数量不菲的诗歌意象“崆峒”这一关键词的解读,均存在致命性错误,导致杜甫在秦州期间所作一百多首作品被严重误读,对杜甫近四个月时间内的行程模糊不清,众说纷纭,没有定论。其实,杜甫诗中的“崆峒”地名全指岷州即今岷县的崆峒山,与今平凉崆峒山毫无关系。杜甫到秦州的目的地就是岷县,且流寓整个秋季。这一历史事实在杜诗中有清晰地反映。以诗证史,还原杜甫发秦州至岷州的真实历史,是本文的目的。
关键词:杜甫研究;崆峒;秦州;岷州;考

杜甫走向中国最伟大诗人的创作关键期我粗略做了检索,发现“崆峒”一词至少出现于十一首诗中。这样的密集程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但是,不论是《杜诗镜铨》还是《杜甫集校注》等,对“崆峒”地名注释均一笔带过,且多注在平凉,少注在岷县,压根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现象的重要性。其实,杜甫诗中的“崆峒”地名全指岷县的崆峒山,与平凉的崆峒山没有一点关系。因为诗中反映的相关联的“西极”“边疆”“洮云”“边塞”“昆仑”“岷山”“洮岷”等意象,准确反映了只有岷县崆峒山才具备的地理特征。当时最著名的三大崆峒山中,只有岷县的崆峒山是秦始皇万里长城的西首起地,才与如上列举的关键词自成体系。诗歌的意象是诗人内心反映的直观表达,是藏也藏不住的秘密。“崆峒”一词在杜甫诗歌中集中一段时间内高频率出现并不多见,说明在诗人的内心世界里是独有一番天地的。通过对“崆峒”一词的解读,发现杜甫鲜为人知的一个重大史实:杜甫在到达秦后,便去了当时的岷州今天的岷县,并在那里生活了一个整秋的日子,而后才去同谷即今成县的。这对杜甫后创作影响极大,成就了杜甫边塞诗风。杜甫与高适、岑参一样,创作了数量不菲的边塞诗歌,杜甫理应也是边塞诗人的一员。


一、岷县崆峒山的文献梳理





三、杜甫隐藏来岷州史实信息原因分析

根据《旧唐书》记载:秦州中都督府隋天水郡。武德二年,平薛举,改置秦州,仍立总管府,管秦、渭、岷、洮、叠、文、武、成、康、兰、宕、扶等十二州。”岷州武德四年621,为总管府,管岷、宕、洮、叠、旭五州。可知当时岷州、洮州等受秦州中都督府辖治,总体上仍属于秦州范围,所辖十二个州发生的各种事情均可用秦州概称。同时,岷州又是中都督府的下一级总管府,总管最多时达八个州,面积相当现在的甘南、陇南、川北、青海东南部这么大的区域。最小时也管辖四个县域。从这个角度来说,杜甫来到岷县,概说来到秦州,并没有什么不妥。就如现在北京谋朋友来岷县,给外面人介绍时往往说去了趟甘肃,而不说去了趟岷县。喜欢也习惯捡最具代表性概括性的地名称谓说事,特别是如果还有什么隐私的话,更是如此。这是杜甫来到岷县并没有明确说明具体地名的原因之一。
从杜甫早在6年前撰写的《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翰》

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君主自神武,驾驭必英雄。
开府当朝杰,论兵迈古风。先锋百胜在,略地两隅空。
青海无传箭,天山早挂弓。廉颇仍去敌,魏降已和戎。
每惜河湟弃,新兼节制通。智谋垂睿想,出入冠诸公。
日月低秦树,乾坤绕汉宫。胡人愁逐北,宛马又从东。
受命边沙远,归来御席同。轩墀曾宠鹤,畋猎旧非熊。
茅土加名数,山河誓始终。策行遗战伐,契合动昭融。
勋业青冥上,交亲气概中。未为珠履客,已见白头翁。
壮节出题柱,生涯似转蓬。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
军事留孙楚,行间识吕蒙。随身一长剑将欲倚崆峒

来看,其随身一长剑,将欲倚崆峒。”充分鲜明地昭示了杜甫早就有投笔从戎,忠贞爱国的情怀,而且表现得情词恳切,充分炽烈。这里的“崆峒”,显然已经不是简单的地名,而是军事防御、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代名词,贯穿在杜甫边塞诗歌的始终郭沫若对此首诗的看法,看似刻薄,不无道理:

杜甫称哥舒翰为麒麟阁上的第一人,是“英雄”,是“当朝杰”,而以自己没有成为哥舒翰的部下,深为遗憾。哥舒翰当时在任河西节度使,他比之以“崆峒”西边的一座大山,而愿为之保镳一-“防身一长剑,将欲倚崆峒!”

《赠田九判官梁丘(在哥舒翰幕中)》诗一首,起句是“崆峒使节上青霄”,所谓“崆峒”和前一首的比喻相同,即指哥舒翰。连他幕下的人,都象天上人一样。接着便称颂哥舒如汉朝的霍去病,他的幕府中人都是曹操幕府中的阮瑀之流。据说收揽了这么多美才,都是出于田九的推挽,因而希望田九也把自己推荐给哥舒。“麾下赖君才并美,独能无意向渔樵?”“渔樵”是自比。

对此,还可参看杨伦笺注:

宋玉大言赋:长剑耿耿倚天外。旧唐书:陇右道岷州溢乐县有崆峒山,在县西二十里。倚剑崆峒,盖言欲入戎幕。

本诗作于天宝十二载(753),“崆峒”作为建功立业平台,再次歌颂了“崆峒”的军事防御功能。
欲在远离长安之地谋得家人安生立命之所应该是杜甫当时的迫切需求。何况精忠报国,建功立业,一直是杜甫人格所向。杜甫奉儒守官的家庭教养决定了杜甫的人生抉择标准。因此有这样的决定并不偶然。杨伦的“入戎幕”的判断是准确的。
另外,从《发秦州》“此邦俯要冲,实恐人事稠。应接非本性,登临未消忧。”也能看出一个因素。这与《立秋后题》中的“罢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前后呼应,意境统一。对此,曹慕樊的理解更具合理性:

诗人心中早已想去更僻远的处所,藏身远害是他当时思想的第一义,谋食还是第二层。老朋友高适在彭州(唐代彭州在今四川彭县或新繁),到蜀依高适可能这时已在心中了。
广德元年(763),杜甫被召补京兆功曹。不应召。可以看出杜甫当时对官场与时局的失望程度,至少在那个时间段对官场没有多大兴趣。那么,“入戎幕”就成了杜甫的必然选择。但是,显然杜甫此行并没有达到预期目地,因此隐藏来岷信息,也在情理中。
这是杜甫隐藏来岷州今岷县史实的最重要原因。
杜甫从秦州到岷州的行程是一段被隐藏的历史事实,是杜甫人生历程中不愿告人的一段隐私,今天该到澄清的时候了。
综上考证,杜甫来岷是早就有的信念,只是时机未成熟而没有行动。等到乾元元年,唐王朝内外交困,长安城已非久留之地,根本无法安居,迫使杜甫在乾元二年春上就产生了前往秦州——岷州崆峒的意念,夏天就动身了,夏末实际已经到达岷州,直至秋末冬初才返回到秦州(今天水),再取道同谷(今成县)。
杜甫这次从秦州到岷县的行程,对其创作影响极大,仅如上列举秦州期间创作的诗歌就能认定边塞诗人的身份,何况日后创作若干诗作均有这一风格,如同样完成于乾元二年的《寓目》《夕烽》《日暮》,还有四年后作的《天边行》《近闻》等。有兴趣的同仁可以打开《杜诗镜铨》第六编所收作品,很能说明问题。冯至在分析了杜甫《空囊》一诗后,判断:
杜甫穷到这地步,但他的诗却得到意外的发扬。他这半年内的诗流传下来的约有一百二十首,若是把这些诗从全集中抽出,它们就可以独自成为一集。我们揣想,作者写这些诗是有一定的计划性的。
我觉得冯至的揣想不仅独到,而且到位。可惜后来的杜甫研究家没有对这一问题引起足够重视,对杜甫在“秦州”期间的诗作没有做深耕细作,细化梳理,特别对“崆峒”以及相关联的“昆仑”“岷山”“洮岷”“洮云”“塞云”“边疆”“边云”“烽火”“地僻”等成体系的诗歌意象没有认真对比考究,导致杜甫研究的大缺憾。
综上,杜甫诗歌关键词“崆峒”全指今岷县的“崆峒山”,与今平凉崆峒山毫无关系。通过对这一关键词的考辨,让我们看到了杜甫研究中一直被忽略的重大问题:杜甫来秦州的目的地并非今天水,而是今岷县,而且在岷县驻留长达整整一个秋季。
最后向甘肃省定西市文史研究员莫邪先生表示谢意。在我研究秦始皇万里长城西首起地问题时,莫先生说杜甫有多首诗写到岷县的崆峒山,才有了本文的撰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