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文沙龙第20期·预报】[庄孔韶]《金翼》《银翅》及其后续研究 4月16日

【民文沙龙第20期·预报】[庄孔韶]《金翼》《银翅》及其后续研究 4月16日

第20期“民文沙龙”活动预报

  题 目:《金翼》《银翅》及其后续研究
  报告人:庄孔韶
  评议人:巴莫曲布嫫
  时 间:2019年4月16日(周二)13:30
  地 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会议室(建国门内大街5号11层西段1117室)

  内容提要
  林耀华《金翼》(1944,1948)是关于中国福建省汉人社会的人类学著作,40年后庄孔韶重访此地并完成学术性续本《银翅》(1996,2017英文版),两本书连接反映了那里一个世纪的社会文化变迁,对一些重要问题提出新的见解。他提出了一些需要解释的重要问题,其中之一是:为什么100年间总是金翼之家一次再次发现机会崛起?
  他在同一地点还拍摄了人类学纪录片《端午节》(1992 UW Press)。1995年庄孔韶提出了“不浪费的人类学”的学术实践理念,此后20余年,庄孔韶和他的师生团队围绕金翼山谷内外完成了更多的作品,包括论文、随笔、诗歌、散文、绘画、戏剧、电影等。去年,他执导完成了戏剧和电影合璧的《金翼山谷的冬至》,尝试运用新媒体技术进入人类学纪录片创作(他的电影中的主人公就是《银翅》的主角和金翼之家后辈),这样,在《金翼》田野调研80年后,新一代学者在继续纵深研究(惯时)之时,大大增加了横向跨学科/跨专业的并置的多种研究视角,以求“触类旁通”之理解佳境。

人类学纪录片《金翼山谷的冬至》介绍

(庄孔韶导演兼制片人)



  2017年我们到中国福建省古田县《金翼》(林耀华1944)的故事发生地拍了一部纪录片,介绍中国人过冬至节吃汤圆、敬老的习俗。这是依据一个关于孝子用这种美食吸引猿母回家的古老传说。乡村剧团把这一传说从戏台上演到戏台下,演到森林、溪水、铁道、公路、院子和祖厅,达成了传说中历尽艰辛实现孝道和家族邻里大团圆的初衷。你可以看到“金翼”之家后辈和邻居准备节日食材和厨房歌谣、大家族敬老、搓汤圆和北斗祭祀活动,展现了戏剧里的儒学哲理和农民的生活实践的古今历史关联性。 本片出场的金翼家族和邻里的几位主人公,也是《金翼》|和它的续本《银翅》(庄孔韶,1996,2018)、以及同一地点拍摄的纪录片《端午节》|(1992纽约米德电影节入围,UWPress1992)中的主要人物及他们的后辈电影首次使用新媒体方法,尝试纪录片网上跨时空立体互动与全息分享,力求发现在传统纪录片中有时难于有深入的镜头诠释的新的技术选择。

报告人简介


  庄孔韶教授师从中国著名人类学家林耀华先生,为中国的第一位民族学(人类学)博士(1988)。1990-1992获美国华盛顿大学弗里茨博士后研究基金在人类学系完成林耀华的《金翼》续本《银翅》写作,以及在华盛顿大学出版社出版他在同一地点拍摄的纪录片《端午节》(1992)。1994-1998年返国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主任兼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2003-2011年创建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任所长、责任教授;2010年赴浙江大学新建人类学研究所,任所长、讲座教授。2018年10月受聘云南大学全职“魁阁”学者、人类学民族学方向首席专家。还兼任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会宗教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影视人类学学会副会长和《人类学研究》杂志主编。庄孔韶教授著有林耀华《金翼》的学术性续本《银翅》,其配合影片《端午节》(华盛顿大学出版社)1992年入围美国马格利特•米德电影节。2017年庄孔韶教授完成了《金翼山谷的冬至》的导演和制作,结合新媒体等最新技术手段,对《银翅》中的人物、地方文化进行了交互阐释。2018年,《银翅》的英文版在美国正式出版发行。
  庄孔韶教授还致力于“应用的影视人类学”研究,其医学人类学纪录片《虎日》(结合学术论文)荣获2004年中英项目和亚洲“最佳实践”奖,并应邀在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演讲和展播。
  自1995年以来,庄孔韶教授倡导“不浪费的人类学”的学术理念,实际是为了推动文化表现的综观理论与行动的人类学,体现在他和西蒙教授合编的英文论文集:《来自中国的影视文化视角:方法论、分析与电影呈现》(2012)。庄孔韶教授还在2009年成功主持和组织了第16届世界人类学民族学大会电影节。2019年3月英国皇家人类学会为庄孔韶教授组织了《金翼》续本《银翅》英文版和纪录片《金翼山谷的冬至》的学术成果展示专场。
  近年来的重要著作还有:《行旅悟道》(北大出版社2009);《时空穿行——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人大出版社2004);主编《人类学通论》(国家图书奖2003)和《人类学概论》(国家级规划精品教材2006)等。庄孔韶:《绘画人类学的学理、解读与实践:一个研究团队的行动实验》,《思想战线》,2017;庄孔韶:《流动的人类学诗学——金翼山谷的歌谣与诗作》,《开放时代》,2019第二期;庄孔韶:《金翼山谷的传说、戏剧与电影的合璧生成研究——一个跨学科实验的人类学诗学》等。

评议人简介



  巴莫曲布嫫,彝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法学博士(民俗学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口头传统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会长,国际史诗研究学会秘书长;原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成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专家(缔约国推荐);2017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004年以来,深度参与了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政策制订、行动纲领和实践方略有密切的学术跟踪;2015-2017年,与中国民俗学会非遗工作团队一道,承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查机构的项目评审工作(团队负责人之一);2016-2018年,带领中国民俗学会履约报告课题组参与文化部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履约报告的撰写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2019年4月8日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cel.cssn.cn)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