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威廉·詹姆士

威廉·詹姆士



  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1842—1910),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哲学家与心理学家。在宗教心理学领域,他的《宗教经验之种种》已成为不朽的经典。

  詹姆士在《相信的意志》一书中讨论了意志、情感与宗教的关系,科学、宗教与真理的关系。詹姆士在该书中是要“为信仰作辩护”,因为他认为,宗教正遇到科学实证主义的挑战。“即使在我们纯粹的逻辑知识不能说服的情况下,对宗教的事情我们也有权利采取一种相信的态度。”詹姆士说,“信仰并不是由理智决定的,而是我们内心难以言表的各种倾向、我们的激情、情欲和意志共同起作用,因为,我们常会相信一些我们根本不知其如何发生和为什么会发生的事物。”

  詹姆士认为,科学无权排除宗教,无权禁止宗教信仰,因为科学“只能说哪些是,不能说哪些不是”。科学植根于理性,宗教则植根于神秘经验。他相信这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都提供了通往真实的、令人难以置信的丰富的宇宙的途径。有宗教信仰的个体在生活的某一阶段经历个人的危机,并在这个危机中,他们“看到了真理”是可能的。这种经验给人带来了某种确定性并有着强有力的效果。它们同感觉经验一样具有说服力,并且总的说来要比逻辑论证更具说服力。而且,人的心智有权发生兴趣和有所欲求,去偏爱、选择科学的真理,或者是宗教的真理。

  在《宗教经验之种种》一书中,詹姆士反对 “医学唯物主义”的观点,即认为宗教是“各种腺体的颠倒的行为”;他也反对简单的还原论的观点,按那种观点,保罗只不过是一个癫痫病患者,特蕾萨修女只是一个歇斯底里症患者,法兰西斯不过是遗传退化症患者。詹姆士要摒弃“病态起源的鬼怪”。在詹姆士看来,宗教经验越是异常、神秘,就越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意义,越能表达宗教的实质,生理或心理上的病态并不能否定经验的真实性和正当性。

  詹姆士认为,宗教经验可分为两种:心理健康的人的经验与灵魂带病态的人的经验。他认为,“健康心理”的人有一种视所有的事物都是好的倾向。当这样的个体处于高度宗教兴奋状态时,是体验不到邪恶的;善与恶之间的一般区别似乎在这些生命中被吞没。竭力缩小邪恶的“健康心理的宗教”的对立面是“病态灵魂的宗教”,它竭力扩大邪恶的力量,把生活中的邪恶的方面看成中心本质。对病态的心理而言,罪和邪恶是丰富的;负罪的情感、悲哀和无助以及恐惧支配一切。健康心理的个体,他们的世界是一个“单层的事务”,只需降生一次。相反,病态的灵魂,若要获得平安,就需要重生。詹姆士认为,病态心理的个体,深知自己的存在是矛盾的、不完善的,并感到放弃自己自然本质的生活、加入到精神生活中来是必要的。

  在健康心理的人看来,不健康的灵魂的病态心理方式是受到了疾病的侵害;而病态的心理则认为,心理的乐观主义是肤浅与盲目的。詹姆士认为,总的看来,病态心理更接近于人的经验。“恶”的事实或许是我们通往某些现实中最深层的真理的路径之一。邪恶与良善一样是实在的一部分。因此,按照詹姆士的观点,最为完全的宗教应当是消极因素发展得最完全的宗教。佛教与基督教是其中最著名的。二者都强调透过某些形式的死亡获得救赎与重生。

  詹姆士第一次向人们呈现出宗教和人的意识或心理的多重关系,并把人们的关注点引向心理结构的深层。他虽然在其研究中引证了大量有病态心理的案例,但他本人却用一种健康的心态和方法来客观地分析和观察,为消除社会对宗教的偏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民族报》 2011年5月24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