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杨绛《百岁感言》

【侯仰军】在《陶立璠民俗学文存》出版茶会上的讲话

上一篇 / 下一篇  2021-10-31 12:40:01 / 个人分类:闲客日志

查看( 150 ) / 评论( 0 )

【侯仰军】在《陶立璠民俗学文存》出版茶会上的讲话

           侯仰军(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

尊敬的陶立璠先生

各位专家、老师

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借《陶立璠民俗学文存》出版之机,我代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代表邱运华书记,向陶立璠先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今天活动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以及新闻媒体的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陶立璠先生是享誉国内外的民俗、民间文艺学专家,中央民族大学资深教授。自1979年以来,四十多年的时间,他潜心于民俗学、民间文学的教学、研究工作,出版了一批奠基性的学术著作,如《民族民间文学基础理论》《民俗学概论》《民族民俗审美谈》《中国风俗发展简史》。其中《民俗学概论》被翻译成日文和韩文出版,在两国广为传播。陶先生还通过广泛的民俗学资料的搜集整理,主编了31卷本、1400万字的《中国民俗大系》。这些著作,对中国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学科建设和学术理论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深刻影响了一代代年轻学子。

陶先生是中央民族大学的资深教授,也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学术骨干。几十年来,他参与了中国民协几乎所有的重大学术工程。如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民间文学普查和《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等三套集成的编纂;2001年开始实施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201012月启动的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20181月正式启动的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特别是中国民间文学普查和三套集成的编纂,陶先生花费了大量心血。他当时担任谚语卷的副主编,从起步到完成,前后用了25年的时间。陶先生在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只有业余时间进行集成的编辑。那时经费普遍缺乏,靠的是对民间文学事业的热爱和奉献精神。在编辑过程中,陶先生严格要求,确保学术质量,创造性地从工作中总结出适应谚语编辑的新方法。

据不完全统计,1984年至1999年,全国数十万文化工作者,200多万人次深入第一线采录资料,共搜集民间故事184万篇,歌谣302万首,谚语478万余条。2009年三套集成的省卷本全部出齐,90卷,1.2亿字;地县卷本(内部出版)4000多卷,总字数逾40亿。通过一代人的辛勤工作,中国民协基本上摸清了我国口头文学的总体状况与各种体裁的分布格局,第一次把几千年来仅仅存在于百姓口头的文学记录成文字。在此,我代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向以陶先生为代表的老一代民间文艺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陶先生参加了上世纪90年代初由钟敬文先生牵头、中国民协组织协调的中日两国学者联合民俗文化考察,并担任中方考察团副团长。联合调查先后进行了20年,有广度、深度,也有学术回顾。这次意义非凡的联合考察,在民俗学田野作业的科学训练方面,让中国学者受益匪浅。当年参与其中的年轻学者大多在民俗学领域有了突出的建树。

本次茶会,既是陶先生学术成果的一次展示,也是民俗学、民间文艺学学者的一次盛会。希望大家借此机会,畅所欲言,对学科建设、学术发展发表真知灼见。

祝陶先生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


TAG:

我来说两句

(可选)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