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同站点书签
  • 汉声中国
    添加人:karin 时间:2008-12-16 23:00:59 已有 1945 人点击, 0 人评论
    中华遗产·汉声民间文化 历久弥新的民间美术和工艺重绽华彩 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属于每一位中国人 中国优秀古老的民间文化传统,随着时代变迁和商业文化的冲击,正在急遽地消失;汉声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起全力搜集抢救,期望全面整理并保存传统民间文化,建造一座“中华传统民间文化基因库”。正是本着抢救、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民间文化的共同理念,北京大学出版社和汉声走到了一起,致力于出版“中华遗产·汉声民间文化”丛书。 “中华遗产·汉声民间文化”(第一辑)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民间美术和工艺为主,包括《曹雪芹扎燕风筝图谱考工志》、《中国女红——母亲的艺术》、《戏出年画》、《夹缬》、《蜡染》、《蓝印花布》、《剪花娘子库淑兰》、《杨柳青年画》、《虎文化》、《美哉汉字》十本书。每本书不只从文化上寻根溯源,更详细记录了工艺制作过程,探讨工艺所代表的生活哲学与生活文化,也为“中华传统民间文化基因库”播下了粒粒种子。 “中华遗产·汉声民间文化”属于每一位中国人。 中华遗产重绽华彩    12月29日上午10:00,三联韬奋书店二楼的多功能厅举行了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讲座——中华遗产重绽华彩。风筝专家、曹雪芹扎燕风筝研究专家费保龄、孔祥泽,民间文化研究专家和保护者、《汉声》杂志总策划兼美术指导黄永松和众多爱好中华传统文化的读者一起探讨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拯救、保护和传承,推荐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中华遗产·汉声民间文化”丛书。 中华民族的民间美术、手工艺、音乐、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年的文化精粹,是民间传统智慧的结晶,体现着华夏儿女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承载着悠悠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情感。然而,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外来文化的冲击,这些凝聚着中华民族祖祖辈辈的心血的文化遗产,却日益受到损害、破坏和流失,有的甚至濒临灭绝。拯救和保护的工作已刻不容缓 汉声杂志简介   汉声杂志自1971年成立起,一直致力抢救、保护和发扬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亲力奔走于民间,完成大量民间文化的收集和整理,拯救数十种濒临失传的民间手工艺。长期收集建立起“中国民间文化基因库”,出版杂志140多期,内容涉及民间文化、民间生活、民间信仰、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等若干方面,是汉声36年如一日投身民间文化保护事业所积累的宝贵财富,很早就被喜欢东方文化的人士评为中华民族的“无尽藏”,甚至享誉全球文化界,2006年夏天更被美国著名的《时代》杂志(《TIME》)在the best of Asia的评选中评为“最佳行家出版物”。 2006 ★汉声杂志在美国英文版《时代》杂志(《time》)评选“the best of Asia”中,被评为“最佳行家出版物”(Best Esotric Publication)。 ★发行人黄永松被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评为“民间文化守望者”。 ★在上海图书馆举办《母亲的艺术——中国女红文化展》。 ★为褒奖汉声三十多年在民间文化领域的成就,台北市政府特为誉扬,台北市长马英九出席并致揭幕词。 ★《曹雪芹扎燕风筝图谱考工志》被评为“2006年度中国最美丽的书”,并选送参加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丽的书”评选。 2005 ★汉声杂志花四年时间调查、测绘,第五年出版《碛口乡土建筑》,并举办“保护与发展”的国际论坛,促使山西碛口古镇被“世界建筑纪念物基金会”(WMF)指定为“人类伟大纪念物”。 ★于美国巴尔帝摩民俗美术馆举办为期半年的陕西剪纸“剪花娘子库淑兰展”。 ★与EPSON合作在北京举办传统民间吉祥年画“大过狗年”展。 ★汉声对山西人引以为傲的面食技艺进行调查记录,出版《山西面食》获得西班牙Gourmand world cookbook awards 2005“中国最佳餐饮图书设计奖”(Best cookbook design in China)。 2004 ★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惠山泥人”大展,轰动京城。 ★在台北诚品书店举办吉祥年画“大过鸡年”展。 ★出版《汉声杂志第137、138期——碛口乡土建筑》,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德国、法国、日本、台湾和大陆专家在碛口举办“中国·碛口保护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发行人黄永松获第八届“台北文化奖”。 2003 ★于国立台湾工艺研究所台北工艺设计中心举办“贵州蜡染展”。 ★于国立历史博物馆举办“惠山泥人展”。 ★由国立传统艺术中心、中国时报系共同主办的《从传统出发的文化创意产业——黄永松与汉声杂志》出版。 2001 ★与华南商业银行城东分行合办“大过蛇年·汉声年画展”。 2000 ★历时5年,结合民间、学者力量奔走呼唤,促成古迹“龙潭圣迹亭”保护成功,并邀请电脑企业“台湾积体电路股份有限公司”认养维护,传为美谈。 1999 ★《汉声杂志第26、27期——戏出年画》获大陆文化部“第一届文化艺术科学优秀奖”。 1998 ★国立传统艺术中心举办“传统艺术研讨会——传承、交流、成长”专题演讲“考工法则——体、用、造、化,谈汉声传统工艺的调查方法”。 ★于台北诚品书店举办“汉声杂志第109期母亲的艺术——中国女红特展”。 ★《汉声杂志第46、47、48期——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入选为“世界华人重大科学技术成果”,作者陈志华亦因此被选为 “俄罗斯传统建筑学院院士”。 1997 ★于台北诚品书店举办“汉声杂志第98期——中国门神大展”。 ★于台北诚品书店举办“汉声杂志第99、100期——剪花娘子库淑兰特展”。 ★《汉声杂志》被全球最有名的设计杂志“Designers' Workshop”从全世界选出最独特表现的一百四十四册书籍中,评为八大分类中独当全部第七类姝荣。 1995 ★《汉声杂志第78期——抢救龙潭圣迹亭》出版,发起保护古迹运动。1971年,首次报道家乡龙潭的圣迹亭,介绍中国特有的尊崇文字的古迹。1995年,地方政府为了拓宽马路想拆除圣迹亭,汉声出版《抢救龙潭圣迹亭》专集,联合古迹界学者、专家及地方人士,举办公听会,透彻说明它的来源、意义及建筑特点。 1994 ★《汉声杂志第26、27期——戏出年画》荣获1994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科研成果评奖二等奖。 ★《汉声杂志第65、66期——福建土楼》获中国时报开卷版评选为开卷十大好书。 ★于台北诚品书店举办“汉声杂志第61、62期——老月份牌广告画海报原作特展”。 ★于台北诚品书店举办“汉声杂志第65、66期——福建土楼建筑考察特展”。 1993 ★《汉声杂志第46、47、48期——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获中国时报开卷评选为开卷十大好书。 ★《汉声杂志》获电视节目“纵横书海”评选为过去三十年来对台湾产生深远影响的三十本书籍之一。 1989 ★黄永松、吴美云二人远赴荷兰,邀约历史学者主持海牙档案馆的档案研究,撰写台湾史系列《郑成功与荷兰人在台湾的最后一战及换文缔和》。在拍摄资料时发现郑成功和荷兰人签定的荷兰降书有两份版本,成为汉学、史学界的大发现。 1981 ★汉声举办“大家来寻找台北古城”活动,获得广大读者回响。 1979 ★《汉声杂志第3、4期——中国童玩》出版,配合举办“中国童玩”全台湾巡回展,分别在台北、台中、台南、高雄之国立中央图书馆分馆展出,参观人数达四十万人以上,并促成中国第一座“中国儿童博物馆”于1980年设立于台北市。 1976 ★汉声杂志刊登了一系列多方收集而来,并经过整理、分析的传统中国结艺,图文并茂地描绘介绍各种结的编制过程。1981年,汉声杂志社又出版了中国编结的历史及编结的种类、工具、材料、工艺,图文并茂地展示中国结艺术魅力的三本专集,并给中国装饰结命名为“中国结”,在全球华人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被翻译成数种文字出版。 1974 ★英国DURHAN大学的高本堪东方旅游博物馆为《汉声》英文版举办三个月的特展。 ★汉声拍摄的旅游记录片“中国传统的七个节日”在美国LA GUANA BAY BEACH影展中获得“世界最佳旅游记录片”首奖,以及“亚洲影展最佳记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