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桑屯》~《村庄记忆》之九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8-06-24 22:29:47 / 天气: 晴朗 / 心情: 平静 / 个人分类:村庄记忆

关注古老村落

讲述乡土故事

 

村庄,是我们的根,村庄,是我们的源,她让我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又去了哪里。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村庄正在逐渐消失。许多年以后,我们的子孙后代该如何去寻找那些村庄曾经的踪迹?

那古老的传说

散失的农耕物件

古朴的乡风民俗

还有那一个个发生在村里的故事……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记忆是一张缜密的网,不断打捞着光阴里的积淀;村庄是人类最温暖的巢,是每一个人内心深处最后的乡愁。

2017423日,当摄制组和菏泽市鲁西南传统文化研究院的专家应邀到菏泽市丹阳街道办事处桑屯社区座谈的时候,社区干部和姓氏家族代表,每个人都有很多要说的话,都能讲出很多有关村里的故事。

村庄扫描

  桑屯社区位于中华路以南,公铁立交桥以北,人民路、长江路贯穿其中。东至肖楼,西至武屯,南至大屯,北至中华路。社区有5条南北街,5条东西街,每条东西街的出入口都与人民路相连接。人民路北段是曹州牡丹园和中国林展馆的正门,与220国道相连接;南端直通定陶区,交通十分便利。

  社区支部书记阎德银介绍:“桑屯社区辖阎屯、桑屯、闫楼三个自然村,社区总人口目前3680人,直管居民1680人,总面积1.05平方公里。据《菏泽市地名志》记载,1958年成立桑屯生产大队,时辖阎屯、桑屯、武屯、胡屯、阎楼五个自然村,1964年改制为桑屯大队;1980年,原桑屯大队分成桑屯大队和武屯大队,桑屯大队辖阎屯、桑屯、阎楼三个自然村;1984年,改建为桑屯村民委员会;2001年,改建为桑屯社区居民委员会。”

  阎屯、阎楼本是一家。在桑屯社区生活的阎姓居民有800多人。据《阎氏族谱》记载:明洪武年间(1370),阎氏先祖从山西洪洞县移民迁此建村。建村时,将迁移带来的槐树栽植于村,取名阎大槐树村。清康熙年间(1692),村庄南迁1公里,在灉水河北岸分建两村,一村取名阎屯,一村取名阎楼。

阎氏宗祠

  在人民路东侧有座阎氏宗祠,据说该祠堂建于清代,典型的鲁西南风格,古朴典雅,威严壮观。阎德春介绍:祠堂建筑里生外熟,重梁起架结构,巴砖登顶,上面是五脊六兽。

  走进堂内,三幅包边布质族谱,自檐而挂,支支脉脉,布局了然。正堂一幅是清道光年间所制,东边一幅落款时间为1955年制。这里是阎氏家族祭祖的地方,每年的大年初一,阎屯、阎楼、大屯等附近村里的阎氏宗亲在这里供奉先祖;为错开春节走亲串友的高峰期,周边县市的阎氏宗亲要到正月十二,腾出空闲,再汇聚到这里,举行祭拜先祖仪式

  据阎氏族人阎乃增说:“阎家曾有一块‘烈女碑’,文官到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文革时期被埋在祠堂大门口的地下,有关烈女的故事,或许要等找到那块碑才能知道。”

  在桑屯与阎屯中间,有座“三官庙”,庙里供奉着天官、地官、水官,庙里还有黄天老祖、皇天老母等其他神位。

姓氏族谱

  木有本,水有源,姓氏必有出处,村庄皆有来历。桑屯社区内还有桑、郭、许、宋、刘等姓氏,他们和睦相处,安居乐业。

  桑希武介绍:“根据《菏泽桑氏祖谱》记载,明朝洪熙年间,由河南黎阳(今浚县)迁居曹州葭密寨大桑庄,后迁至桑堤口,万历四十年由桑堤口康庄依靠亲戚移居涌(灉)河北岸阎屯,取名桑胡同,后改名为桑屯。桑氏家族自五十二世到曹州,现在已繁衍到七十七世,在桑屯居住的桑氏人口500余人。”

  《桑氏分支系谱》有一张长卷,和一本清宣统年间所修支谱,另有一九八二年之后所修支谱4部,族谱记载,桑氏始祖为少昊,建都穷桑(今曲阜);一世祖为桑伯子。

  桑氏的《族训》:“对国以忠,对老以孝,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朋以义,对语以信,对人以礼对事以真。”

  社区内郭姓人口约200多人,《郭氏宗系谱》有一幅布质长卷,两部纸本;许氏人口约150人,存有《许氏支谱》;《宋氏家谱》是三本折页。 

关爱老人

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九、六月初九和九月初九,社区为70岁以上的老人安排聚餐,并发放慰问金。

96岁的郭兰峰老人,19226月出生,19494月入伍,19508月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1955年转业到青海省海西州工作,19875月离休。儿子、儿媳因病过世,现有孙媳妇高丽娟照顾。

  在社区广场上,我们遇到81岁的许学杰夫妇。许学杰,1937年出生,参加过儿童团,14岁参加工作,曾任建委副主任、农机局副局长,1998年从林业局调研员的位置上退休。他说:“我的子女孝顺,生活幸福,被评为五好家庭。我的成长完全是党培养的,教育子女都要听党的话。旧貌变新颜,更上一层楼。”

88岁的阎德亮和77岁的老伴王秀珍说起现在的生活,感叹道:“变化大啊!”

发展变化

  桑屯人对环境变化和经济发展有着特别的洞察力。

  建国初期,桑屯人均年收入仅28元;自1984年开始,村委以火车站货场物流为契机,引导村民合伙入股、联户贷款,购买20多部拖拉机,成立运输专业队和装卸公司,发展到2012年,车辆达100余部,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1200余元。桑屯成为菏泽远近闻名的运输专业村。

  据67岁的桑义国介绍,他1975年转业后,曾在大队任副主任兼治保主任,后到菏泽市华瑞食品公司,负责企业的货物装卸。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工业企业逐步退出,连接肉联厂的一条火车专用线于2010年被拆掉;连接粮食储备库、棉麻公司、供储公司、外贸公司的一条铁路线于2013年被拆掉,自此,桑屯的装卸运输业逐渐衰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村里的一处老学校经改造后,曾扩大为承办高中班的桑屯联中,后改为丹阳中学。1995年,丹阳中学迁到中山路,改为菏泽市实验中学。丹阳中学迁走后,社区又新建1800余平方米的教学楼。2011年合并为菏泽开发区实验小学。

  村里有卫生室,方便居民就近就医。2008年,社区居民全部参加了新农合。2013年开始,每年春节,社区为60岁以上的老人购买慰问品;2014年开始,免费为社区原居民办理医疗保险。

  村庄里,红砖蓝瓦或红砖红瓦起脊的房屋与钢筋水泥的二三层楼房建在同一个街道胡同里,让人从中感受到居民们居住条件的悄然变化。特别是周围高楼大厦的增多,各种业态聚集,更映衬着独门独院的村庄里生活的安宁与祥和。每个街巷里都有公用的垃圾桶,墙壁上写着“清洁家园,人人参与”的红色标语,生活垃圾集中丢放到垃圾桶里,由社区统一管理收运。

桑屯未来

  “发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社区党支部一班人,深知组织建设的重要性,他们把学习作为一项制度,学习中共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富民政策,人人有活干,家家有事做,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之路。

  他们根据自家房屋的位置优势,经营起各具特色的商铺、超市、酒店、幼儿园等行业。

  桑屯社区的广场里有各种建身器材,木扣的连廊下是可以休息的排椅,工作忙碌了一天的桑屯人,在这里聊天、唱歌、跳舞、看节目、打篮球、打乒乓球等,不同年龄段的人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娱乐、锻炼方式。

  阎德银说:“作为支部书记,就应该带领社区两委一班人,千方百计增加社区集体积累,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广大群众谋福利,让广大群众满意。”

  没有超越,便没有进步,人们在不停地遗忘和接受中历经着世事的更迭与变迁。自1979年菏泽绿源食品总公司落户桑屯开始,供销储运公司、粮油中转储备库、华瑞面粉厂二期、交通集团储运公司、惠慈医院、市劳动局就业办家属院、开发区工商局、开发区法院、检查院、市实验中学、市民政局军供站和民政局家属院、市公路局,青龙居小区、富贵嘉园小区、东方名城小区、华英嘉园小区等陆续在桑屯社区的土地上兴建或二次拆迁。

  近年来,桑屯社区所辖的村庄被划为“棚户区”,村庄也于20173月、7月和8月分三批次进行了拆迁,全部居民已搬离。名门世家二期、华泰嘉园、中央公园三个地产项目将在此陆续兴建。

  记录当下也是连接未来。拍摄的这些生活场景,不仅仅是一份记忆,更是一条情感的纽带,串联起父老乡亲的亲情,也串联起流逝的光阴,因此赋予了更多当代的意义!多年以后,那些心怀乡愁的桑屯后人对村庄的凝思,永恒定格在《家在桑屯》的影像里……

2018年1月18日发表于《壹周刊》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