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文人多自谦,戒浮燥,胸怀平常之心,甘为边缘人。粗茶淡饭,布衣裘褐,倒可以冷眼洞察社会,静观人生百态,写出多少能够传世的作品来。——录自随笔《边缘人》(1998)

【转】邢莉:民间信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7-01-11 15:12:04 / 个人分类:理论探索

民间信仰物质文化遗产

      ――兼论刘锡诚对于民间信仰的文化思考

    

民间信仰是民俗、宗教学、社会学等领域所研究的重要问题。但长期来,由于五四以来在认识上要划分科学与迷信的的界限,由于文革时期路线的错误,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民间信仰研究成为禁区。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刘锡诚主编了《中华民俗文丛》20种。这是进入新时期以来最早的研究民间信仰的丛书系列,虽然作者尚缺田野调查,但是其所涉及的研究内容是1949年以来的学术专著少有的,其结构体系和学术思考也是步入前沿的。丛书的问世呼唤着一个研究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新时期的到来。是时他还支持马昌仪撰写了《中国灵魂信仰》一书,[] 专著在研究民间信仰的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21世纪初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全国展开之际,刘锡诚发表了多篇研究民间信仰的论文。[] 这连续的文章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展起到了有益的推进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众的精神文化遗产

自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不断探索如何保护人类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和倡议,最终于20031017日在巴黎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总则》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根本上说,是改变人类自己的财富观,告诫人类友爱和尊重比物质享受更重要,而人类往往在失去这些精神财富时才知道拥有的可贵。[] 当今在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带来的对环境和文化的破坏以及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新的不平等。这就是学术界提出的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标准评价[] 这里至少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祖先的遗产对于人类保护环境存在着何种价值和意义?人类应该如何保护环境才可以发展?二是人类应该持有什么样的财富观,是无休止地追求物质财富还是基于生活质量及其可持续性,追求和具备人类的精神美德?三是在世界文化出现趋同的今天,应该如何尊重对待弱势群体和弱势族群的文化,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保护一种文化方式和文化形态,其事关生态保护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事关人类的安定、有序的生存和人类未来世界的生活目标及可持续文明的建构。

刘锡诚在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中提出:我们比较地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表演艺术形式部分,而对像第三项(如属于民俗的礼仪和节庆活动)、第四项(如图腾信仰、民间信仰)、以及文化空间(如庙会祭典中俗神崇拜)等涉及意识形态的领域,则更多地持否定性态度,这不仅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公约》的理念不符,而且仍然在坚持一种非唯物史观的文化观。” “重视表演艺术形式而忽视或轻视民俗生活和礼仪、忽视或轻视有关自然和宇宙 知识等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长期以来固守的文化理念,这种狭窄的、多少有些误谬的文化理念,还多多少少残存在许多主持其事的文化工作领导干部的头脑之中。[]刘锡诚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精神遗产。作为人类的精神遗产,首先应该思考其科学理性的文化定位。文化包容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人文、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毫无疑问,文化与意识形态有关,但是意识形态不能替代和包揽文化,艺术形式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概括文化的全部内涵和外延,文化具有文化的产生、传承和发展的规律和内在的逻辑。更进一步说,非物质文化属于民间文化的范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权、享有权、话语权、传承权和保护权应属于创造了该项遗产的社群。而恰恰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及我国的商品大潮中,属于弱势群体的发展中国家社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受到伤害和侵犯。这正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衷。正如劳里航柯所指出的,玻利维亚提出这一议案,不是为了寻求帮助保护或保存其民俗,而是为了反对外国、还可能包括其国内对民俗不恰当的使用。这正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开始就把保护民间文学的问题当作法律和道德问题的原因。(航柯,1988)。[]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具体提出的保护的五项内容,民间信仰处于核心地位。做为精神遗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生活粘连在一起,水乳交融,密不可分。表演艺术的文化内涵多与民间信仰相粘连,而岁时节庆、民间礼仪、祭祀仪式、庙会文化中的核心理念也是民间信仰。民间信仰经常是作为普通民众平凡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展开的信仰活动或现象,其与各种生活习俗密切相关,或纠缠一起,或弥漫其中,经常被包括在弥散性的民俗活动之内。[]民间信仰是民间知识的储藏库,其包含民众累积的关于自然和宇宙的民间知识,包括民间的生态观、宇宙观、生活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以及在这样的知识的包裹中的生产、生活方式,这才是理解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点和原点。对此学术界进行了这样的分析:民间信仰是一种文化, 但先生(刘锡诚——引者)却坚持认为,只是由于民间文学-民俗学至今没能提供一种以认识民间信仰的性质’——即民间信仰的价值与权利——为目的的、清晰的非政治、纯文化的文化理论,由政治化(不说是意识形态)的实践理性所主导的当代主体价值观,才不断(不仅是过去)对民间文化、民间信仰亮出红牌。[]

 

                二、 给予民间信仰以文化定位

       1949年以后,民间信仰被作为封建迷信在生活中予以扫荡,与之相关的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也在大陆绝迹。其实把民间信仰视为迷信并不自1949年开始。经过五四运动的反传统,自民国时期就把对民间信仰的研究视为迷信的研究。[]1949年以后,在历次破除封建迷信及极左思潮的影响下,庙被砸、神被毁,民间信仰更失去了其存在的生存空间和文化空间。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潮中,他主张以民间信仰是人类创造的文化的概念而置换迷信的背负。他认为:在人类的认识论上,把民间文化、特别是其中属于民间信仰范围的种种文化事象统统看作是封建迷信,甚至视之为人类理性思维和当前意识形态、以及正在提倡和培育的先进文化的对立物,成为谁也不敢碰的禁区。这样一来,如何正确认识民间文化的性质,特别是如何正确认识民间文化中的神秘思维现象,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用科学迷信的两极思维和二元对立的观念来看待民间信仰,视之为人类理性思维和当前意识形态的对立物,这是一种认识论的误区。文化是一个民族认同的最根本的因素,文化是民族凝聚的最强大的力量,文化也是国家今后发展的命脉。民间信仰是一种普遍的民间文化现象。而且这种文化现象的源头在人类文明的初期。科林伍德认为:历史的知识是关于心灵在过去曾经做过什么事的知识[11]民间信仰研究的就是民众的心灵。如果没有进入民间信仰的研究,就忽略了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理世界的研究。中国现代民俗学一开始追随的就不是赛先生(科学)而是德先生(民主)。人是有主体性的存在,的精神不是科学经验的对象,如果把看成完全受经验因果条件决定的动物,看不到实际上是拥有自由行为权力和自由行为能力的人,就会造成民俗学的原罪。[12]  人的自由行为的能力的来源于人的精神、人的思维、人的信仰。杨叔子院士在他的一次讲演中说:科学所追求的目的或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体系、认知体系,是逻辑的、实证的、一元的,是独立于人的精神世界之外的人文所追求的目标和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和社会需求的终极关怀,是求善……人文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还是一个价值体系、道德体系,因而人文往往是道德的非一元的,是同人的精神世界密切联系的。[13]民间信仰是道德的、非一元的,是民众的精神世界。刘锡诚认为对于民间信仰的认知要从漫长的原始社会溯源。在原始社会不可须臾离开的精神布帛。在今天的科学看来似乎是不合逻辑的思维的民间信仰,当时却是是人类理性思维的火花,是人类在自己的生存世界的精神显现,是人之初的第一颗智慧果实。这是原始社会的人类具有文化的重要表征。人类不应是历史的虚无主义者,而应该置于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看待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他追溯了民间信仰起源于原始先民的万物有灵观。他引用了恩格斯的话说:灵魂不死观念在那个发展阶段上决不是一种安慰,而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命运[14]人类的民间信仰包括原始的巫术信仰不仅仅是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人们这是因为在人类所能支配的一切力量中,信仰的力量最为惊人。[15] 在人类的童年,原始的民间信仰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唯一工具。在很漫长的历史时期,科学都没有其独立的形态,在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科学才脱颖而出。民俗学家认为原始社会占卜、巫术等神秘思维在现在视为迷信的思维是现代科学的前奏、科学的先声、科学的母体。

在人类原始文化中取得支配地位的民间信仰还是一切宗教的起源,民间信仰起源于原始社会,其比制度型宗教起源得早的得多,它是培育各种制度型宗教的温床,周易、儒学和道教的传统哲学观念、道德观念都是由此起源的,都是从原始的民间信仰里吸收滋养的,当然儒教、道教、周易更为系统化、理论化、哲学化,与之相比,民间信仰属于形而下,而制度型宗教属于形而上,但是形而下在先,形而上在后。民间信仰是产生制度型宗教的源头活水。民间信仰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链条,是不可能隔断的。继承是文化发展规律中的核心规律,承接是后世文化发展的必然需求。继承不等于因袭,不等于没有发展,而发展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16]它在民众的生活中始终发挥着生存功能、整合功能和认知功能。

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观点,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其核心是政治权力,政治权力的中心是国家制度。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科学和文化具有关联性,但是我们不能把文化等同于政治,文化有文化的特征和文化的规律。由于起源于五四运动的年青的民俗学科存在着理论的不足,再加之长期左倾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就把民间文化、民间信仰视为烫手的山药(刘锡诚语)。以至于在评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出现困惑,刘锡诚在他的论文中以文革时期民间信仰始终没有断裂而在新时期迅速复苏的事实阐释了民间信仰的文化特征及其自身规律。他说归根到底,文化的发展嬗变的驱动力来自于文化本身,而不是来自外部。把文化等同于政治,或用政治改变文化,可能取得一时的或某些效果,但最终文化还会回到自己的道路和位置上去。[17]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华民族精神之溯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的科学观并不对立,与政治也有别。我们要从传统文化的视域理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我国无比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而且在其发展历程中,融合了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至今成为我国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文化属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民众的反复体验,代代相传、铺垫着整个民间文化史。这里承载着民众的知识体系。民间的知识体系,则是通过耳濡目染、口传心授、潜移默化的方式传习的。这种知识体系,对于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我们的生活方式还是我们的思维方式都贯穿着这一知识体系的内容和精髓。然而遗憾的是,这种民间知识体系往往不被看做是知识,不被看做是文化这反映了人们对于博大精深的民间文化的漠视。[18]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在我国掀起时,正值我国正在处于改革开放后步入工业化、信息化发展的初期,冲破了极左政治的民俗文化在迅速复兴;但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西方的消费文化伴随着跨国公司的商品、广告借助于大众媒体推行,这些产品不仅代表美国的经济强势,而且表明其文化的扩张和霸权。此时迫切渴求现代化的国人以至于良莠不分,在欧风美雨的吹拂下,不少人以追随西方的价值观、审美观为时尚,依然把我国的民间文化视之敝屣。费孝通说:无论是戊戌的维新变法,五四的新文化运动和解放后历次政治运动,都是在破旧立新的口号下,把传统现代化对立起来,把中国的文化传统当作现代化的敌人。[19]在这样的国情下,刘锡诚撰写的文章正是在探寻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而这正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意义。

      在此基础上,刘锡诚对当代学术界两个惯用的观点提出质疑。一是现在学术界惯用的大传统小传统的文化分析理念。[20]按照西方理论家二元结构理论,把中国文化传统分为以文字为载体的大传统和以口传心授为载体的小传统两大类。他说:为什么民众世世代代创造的、享用的累积的根基文化为小传统呢?二是对于新国学家们把古圣贤遗言的经史子集视为国学,为主流文化,而没有给民间文化、民间信仰以地位而提出疑问。[21]顾颉刚先生在北京大学《国学门周刊·1926年始刊词》上说:国学是什么?是中国的历史,是历史科学中的中国的一部分。研究国学,就是研究历史科学中的中国的一部分,也就是用了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22] 毋庸置疑,国学顺理成章地包括历史,如果谁说国学不包括历史,就像抓住头发想上天一样荒唐可笑,但是历史不仅仅是封建社会撰写的二十五史,而首当其冲地应该是民众创造的历史,这是历史的根基和原动力。因此,弗埃里克·沃尔夫在《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中提及: “我们再也不能仅仅满足于只书写一种胜者为王的历史,或者只满足于书写被支配族群的历史了。社会史学家和历史社会学家已经表明,普通大众虽然确实是历史过程的牺牲品和沉默的证人,但他们同样也是历史过程的积极主体。因此,我们必须发掘没有历史的人民’ 的历史—— ‘原始人、农民、劳工、移民以及被征服的少数族群的鲜活历史。” 无论是那些拥有发达文字书写历史传统的人群,还是那些被剥夺了发声权” 的边缘人,皆为历史之主体,都在全球史构建过程中发挥了无法抹杀的作用。[23]

      被历代统治者抹杀和轻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民众的生活史、社会史、创造史,过去很少记载,而今天在社会转型的时刻可能丢失。在人们保护生态多元化和保护文化多元化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是保护民众世代累积的精神财富,其意义不仅在于知道我们的祖先是谁,还为人类的今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源泉。把民众的创造视为小传统,排斥在国学之外,不符合唯物史观。他说:其实,只要深入到民间社会去,学者们就不难发现,所谓小传统并不小。在民间,我们可以看到,在占中国幅员比例很大的广大的领地里和众多的人口中特别是那些边远的地区或者文件中常说的老、少、边地区,被一些学者们称为小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倒是地地道道的大传统[24]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视为国学的一部分,视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大传统,其目的是由此挖掘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我认为,和合中庸不是亿万老百姓心中的中华民族精神或曰中华民族文化精神,而民间文化中到处都显现着的自强不息生生不息意识才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或文化精神。[25] 这就是刘锡诚的民间文化的继承观和发展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人们需要通过保护不同生态背景下、不同族群创造的不同文化,来为因物质主义泛滥而造成的精神空虚寻找弥补的意义。因为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在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过程中,将这些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的文化理念也能够转化为符合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使其成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因。[26] 

发表于《西北民族研究》2016年第4期


TAG: 民间 信仰

一笑堂 引用 删除 宁锐   /   2017-01-12 05:46:51
久不见邢莉,邢莉有福气。见面总是笑嘻嘻!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