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华夏精神之真味,开中华学术之新貌,传万世宝典之美文,继仁德大师之楷模,从空山细雨之逍遥。

对某县某新造建筑群之经济作用的担忧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6-09-26 20:01:33 / 个人分类:畲族

        最近接到了来自某县宣传部有关“第二届中国畲族发展XX论坛”的邀请电话,对此,我深感荣幸,且致以诚挚的感谢!但看到主办方发来的相关材料后,心中逐渐郁积起对畲乡经济发展的担忧,因此压抑多天的我,还是决定把一些想法码在这里,以供方家参考与指正。
        相较于2014年末参加的首届论坛的主题而言,本届以“乡村建设•精准扶贫”为主题,则更具现实意义。我们知道,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的经济提升与文化建设已然成为国家整体(平衡)发展的核心环节,而这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为了达成这项伟大目标,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可行性策略,如“在地城镇化”、“精准扶贫”、“新乡贤”等,不过,这些面向基层社区(乡村)的制度性改革或创新,究竟该如何落实且能立竿见影的发挥它的效力,却依然需要时间的检验。
        尽管我对本次论坛的主题很感兴趣,且也拟定了“新乡贤与山居畲民的经济发展——以文成县培头畲族村为例”的提纲,但这并不代表我就对这次论坛报以什么可喜的期许,因为,我对该县畲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算略有些了解,而其建立在所谓畲族传统文化上的经济模式,不仅老学者们感到“别捏”,我这样的初学者也感“不爽”。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心理反应,我在《对某县畲族文化传统政治化的举隅和感慨》中已有罗列,对此我不再细说。
        今天,我想说的则是源自第二届论坛材料中对“千年山哈宫”的介绍,虽然这在我上述博文中已有表述,但那只是一个形式上的慨叹,并未涉及因该项目引发的对山居畲民(同时也包括部分经济十分落后的山居汉民)经济发展的思考。我先把这个“千年山哈宫”的官方简介贴于下方,再做讨论(具体县名用XX表示)。

千年山哈宫简介
   千年山哈宫是XX畲族风情旅游度假区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已被列入XX县新景区全域化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该项目位于鹤溪街道塔堪村,计划占地约232亩,总建筑面积20059㎡,山哈宫整体纵深约665米,横向最宽处约400米,总投资约5.8亿。
   千年山哈宫项目可分为左翼、中轴、右翼三部分,左翼有一条电瓶车道,坡度在1%-17%,沿电瓶车道,按主题布置景观建筑组团。右翼为两个以山哈生活为场景的景观建筑组团。中轴部分为山哈宫核心区域,分为三个区块,一是“生活习俗体验区”,建设内容为鹤溪环桥、山哈广场、山哈飞瀑(高差近40米);二是“文化传承展示区”, 建设内容为龙杖广场、水镜广场和凤凰石刻及其两边建筑群(浙江馆、福建馆等);三是“朝圣问祖祈福区”,建设内容为忠勇广场、朝圣天梯、凤凰广场和凤凰雕塑。凤凰基座及主雕总高99米,象征至高无上,体现神圣;其中基座高22米,由畲族特色节日“二月二”会亲节得来,象征全国各地畲族人民汇聚到此。基座外立面将“山”、“大”、“车”的畲字形象巧妙融合。凤凰雕塑圆形基座直径33米,高11米,与方形基座高度相加恰好也是33米,与畲族传统节日“三月三”不谋而合;凤凰雕塑本身高66米,恰与畲族“六月六”传统节日天贶节相吻合,表示天赐福恩;雕塑由铜制成,表面鎏金。凤凰口含夜明珠,闪闪发光,代表着凤凰从破卵到重生的过程,也寓意着畲族人民不畏艰苦,辛勤奋斗的历史,指引着畲族人民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山哈宫的建成,将成为XX旅游新的增长极,也将带动敕木山一带古村落旅游、农家乐休闲游、畲族民宿体验、畲族农产品生产与销售、畲族手工艺品制作与销售等产业,使畲族传统文化既在发展中得到保护,也在保护中得到发展。

千年山哈宫效果图
千年山哈宫效果图
   看了这则简介,不知各位看官读者会有怎样的感受?对于一个尚处于贫困边缘的民族自治地区,居然有能力占地232亩,花费5.8个亿在3年内完成一个纵665米横400米的庞大园林式建筑群,还美其名曰“畲族风情旅游度假区”。不过,后文之言又将此建筑群视为畲族文化的重要展示地,而以凤凰雕塑为核心的物质化信仰,虽在各种数字上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说法予以对接,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只是一个形式,更何况“二月二”、“六月六”,甚至“三月三”等所谓民族节日,不仅在历史上不具有全民性,在现代社会似乎也还未形成各地一致的表现场域,更未全部在该地区出现过。更重要的是,在广大畲民的各种历史记忆以及现实的言谈和物质遗留中,最为大家牵挂和向往的“祖居地”或“圣地”,乃位于粤东的凤凰山。可以说,直到现在,一波又一波居住在浙闽赣皖等地的畲民依然在前往粤东凤凰山探查传说中的祖墓,并通过上古音构拟和传说文本相对照的方式,加以定位,对此雷楠、雷必贵等诸先生早有考证,并有文章发表,并在畲民内部再一次形成内聚力。我于上述博文中也曾谈到福鼎“山民会馆”在畲民心中的至高地位,而这同样有学术论文发表并得到认同的事实存在。因此,仅作为浙皖等地畲族中转站的该县又怎能与上述诸地的神圣性相媲美?尽管在浙南地区广泛流传着史诗性歌言《封金山》,但此“封金山”是否就是该地实存的封金山,这肯定是不言自明的。

苍茫云海天一色——潮州凤凰山
桑田已老人不老——福宁山民会馆
山花烂漫好时节——封金山
   我并不反对该县以政府之力打造“畲族文化总部”的想法与付诸行动的各种措施,但还是那句话“过犹不及”,这种随意再造民族文化的做法,不仅不会对畲族文化的发展带来好处,甚至带来致命的伤害。文化不是政治的附庸,也不是经济的产品,它有其独立发展的规律,如果打破规律,受伤的不是别人,恰恰是再造这种文化的自己。
   话说回来,在官方的说法中,建造“千年山哈宫”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地方旅游,以此带动畲族经济的整体发展。可是,旅游究竟该怎么打造,并不是搞几个建筑,将某些文化元素进行集中就可以完成的。通过“千年山哈宫”的简介,我们能够看到,它的各种展馆和广场其实与现在已经建设完备的山哈广场和中国畲族博物馆等在功能上如出一辙,已然出现了资源浪费的端倪。为什么我们不能在现有的基础设施上进行更深度的打造,为什么要再花费巨资建造这样的一个与县城布局和区域面积很不相配的冠以民族信仰之名的“庙”呢?而将畲族尚属传统的祭祀仪式活动搬到“千年山哈宫”的舞台上进行展示,也许可以说这是对民族文化的发掘或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但正如我国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先生在华东师大举办的第四届都市民俗学论坛上所表达的那样(大意如此):当代中国人在非遗的语境下开发地方文化,但将自己的祖先拿来赚钱这并不可取,毕竟一天三四次,甚至更多的不符合传统的祭祀行为的展演,不仅不会得到祖先的护佑,甚至会逼迫祖先从神侃中跳出来,大声呵斥子孙——一天祭祀那么多回,撑也被你们撑死了。尽管我们现在也提倡“信仰景观”的打造,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可将神圣的信仰随意丢入“铜臭”之中,然而,各种“信仰经济”的现实开发,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拜金主义”和“唯权利主义”。
   “举头三尺有神明”,现在还有啥子“神明”可言?
   作为一个准贫困地带,该县要用多长时间才能搞到5.8亿的财政收入?而以所谓畲族“朝圣地”的“千年山哈宫”为赚取旅游收入的景观基础,又将以怎样的方式投入这场持久的“战役”?内部员工是义务的吗?所有入内的人都要收门票吗?如果有区别对待,畲汉及其他民族又要怎么区分——看脸、识指纹还是拿身份证?这难道不会带来隐形甚至显性的“民族矛盾”吗?别忘了,这么大的政府投资,可不全是该县一县之力,更非该县一万余畲民同胞所能支撑的?因此,即便要以此建筑群带动整个畲乡的旅游经济,那它也仅是个门面,却不是个实质。真的,我不禁要问,在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为什么要花费如此巨资搞这么一个不切实际的项目,这样的项目究竟出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还是在领导头上再罩一个美丽的“光环”?如今,这个项目要在三年的时间内完成,而这又需要多少年才能把花出去的成本收回?又要用多长时间才能盈利,最终将实际利益返回该县十七八万乡民手中?因此,我不禁要问,将这些钱用在具体的乡村发展上不是更好吗?
   如今,各地都在进行别具特色的个性化旅游开发,而地方文化/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则成为这一发展路径的重点,但很多地方的实践却显得较为狭隘,且过分强调资源聚拢,即便是以微型社区(村落)为对象的发展,也并没有将“人、文、地、景、产”等多种资源全面综合,大部分还在片面地追求“民宿”的单一模式。目前,部分畲学家在借鉴日本“造町运动”和我国台湾“社区营造”的基础上,努力探索畲族乡村的发展路径,并由此创作了针对不同村落发展的研究性论著。简单地说,有的作品指出部分畲族村寨是在既有经济作物(自然资源)的基础上纳入其他民族文化元素继续发展的,有的则是在充分挖掘村落民族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村落自然资源得以发展村落经济的。我们虽不能说这样的发展完全符合“社区营造”的要求,但也在现实情境下为特定村落的经济增长探索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实践之路。总之,每个村落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它的发展必需在符合自身“尺码”的幅度内进行,而这置于一镇一县一市甚至一省一国都是一样的。

慧明茶香满是春——惠明寺村

   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各种资源的配给肯定不需多说,但对外来投入的长期依赖其实并不利于地方经济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在我个人看来,党和政府之所以要采取“精准扶贫”和“现代乡贤”的社会发展策略,其实是为引发区域内部的自我能动性而进行的合理尝试,进而在“扶贫”语境下彻底打破区域发展对外部资源的无限度依赖。对山居畲民(也包含部分汉民)而言,大分散小聚居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而这种延续千百年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根本无法进行彻底的聚集,而那些源发于特定村落的基层文化形式,一旦离开或丧失它的生活语境,几乎无法完整地得到延续,而那些本就面临消亡的生活文化,很可能在当代物欲的干扰下加速生命之花的凋零。也就是说,以“千年山哈宫”为代表的集聚民族文化的当代建筑群,虽冠以弘扬民族文化的口号,但大量事实却证明,这不仅不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可靠选择,甚至会成为民族文化发展的鸡肋。目前,该县境内所打造的各项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础设置,我在上述博文中已做过详细梳理,在此不再赘述。而我想说的是,民族文化的精彩并不在于集中展示,而在于点状串联的个性呈现,毕竟每个村落都有它独立发展的历史轨迹——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根本不存在千村一面的现代想象。
   虽然从日本乡村发展中引进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但这并不是说每个村落都只能依靠这一个“标志”来发展,如果这一“标志”无法适应时代路径,达不到外来者甚至内部人的审美要求或生存需要,定会阻碍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一村一品”必须在“标志”的统领下充分发挥其他村落资源(自然与人文)的积极效应,随时在时代的引领下做出调整,如此才能成就“社区营造”所期盼的“永续”之愿。
   除了做好村落发展的思想准备,资源识别能力的人才建设才是重中之重。在此,我不想多谈政府对人才引进的做法是否值得全面点赞,但不可否认,各级政府都十分注重人才储备及其能力的发挥。虽然当代人才培养的梯级模式已然形成,而越来越多的人也接受了高等教育(工士、学士、硕士和博士),拥有了所谓“高级知识分子”的社会荣誉称号,然而,一个时时出现在我们眼前的社会现象是,知识力量的基层流失不断加剧,从而导致基层发展的内力消耗不断加大,因此,如何在激励本土知识力量的回流,并通过引入外来知识力量以弥补空缺,才是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几乎所有社会共同体都要需要考虑的问题,而如何发挥本土与外来知识力量在基层发展上的能力并保障他们在实际运作中的合理自主权,则更是权力者所要思考的核心之核心——你以什么来吸引这些知识力量。另外,本土知识力量理当树立为家乡发展的宏图大愿,不能仅仅为了所谓的城市身份,抛弃生养自己的被冠以“恶土”的村落,而非本土的尤其是原居城市的知识力量同样需要“为基层乡村发展”贡献才能的大公之心。
金钟山气近仙家——文成培头村

   我并不反对任何人在国家允许或地方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向服务对象索取应得的合理报酬,因为每个人都需要生存,并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我要奉劝的是:人不可太贪心,也许在乡村你是人才一枚,且能收到举目之光,但在城市里,你可能只是个打工仔,因为比你能力强的一抓一大把。以上这些,也许只是我个人的一厢情愿,毕竟我自己也没能为我那“破败”的老家做过什么,就连村里老人希望我写部村志村史都还在资料的搜集中。真是如此,每个人都长了一张嘴,说话喷口水人人都会,但要落到行动上,就不那么容易了。即便这样,我依然觉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句话是对的。我不是一个不向往城市生活的年轻人,更不是一个视金钱如粪土的圣人,但我依然秉持“知足者常乐”“物欲者忧心”;“长于奉献者伟大”“唯尚索取者平庸”;“正义直言者必敬”“奉承拍马者需鄙”的信条。所以,我现在不仅关注山居畲民政治、经济与文化的整体发展,同时也希望将现有经验运用于家乡的建设上。因此,我呼吁所有畲族知识分子都能为自己的家乡建设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哪怕只是一丢丢。
   我不能确定“千年山哈宫”是否具有民族文化的属性,它是否能得到近80万畲族民众对其“朝圣之地”的认可,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千年山哈宫”必定带有强烈的政绩效应,而有了这个所谓的“神圣”展演场,我很难想象将来还会有多少人会走入山居畲民真实的生活场域,而那些下乡视察的各级官员中是否还会向以往那样全能直至穷山恶水的畲族山村中了解真正的发展问题。俗话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如今的社会发展不仅需要表面形式,更需要本质内容,然而,表面形式不是太少而是太多,本质内容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即便要发展区域(民族)旅游,也应该切实抓住现代旅游的新业态以及旅游者的心理欲。当代旅游已然不再是过去走马观花式的观察,而更加倾向于亲身体验的参与。目前,畲族的很多文化形式依然处于内隐状态,这些文化形式——尤以带有显著禁忌性的民间信仰(祭祀/仪式)为主——是否可以拿来进行展演,不仅不是外来者说了算的,也非畲民知者与政客所能决定的,它需要信仰主体的自决,否则,不仅不会助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更会加剧民族文化的消亡。这样的例子不是不存在,而是太多,而我对该县部分拥有省/市/县非遗传承人荣誉身份的畲族老者的采访,也证实了这种由政府主导的文化展演,不仅不是他们所期望的,但也不是他们所能轻易拒绝的——民对官,受伤的大部分是民。
   也许作为一个青年学者,我人微言轻,更可能因这种批评行为而给自己的学术生涯带来“危险”,但面对这种难以预测其功能效用的基层政府(或个别民族成员)的行为,也只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眼前之利弃长远之益”,来否定其“放长线钓大鱼”的宏图伟志了。仰天长啸间,谁能与吾同……

分享到:

TAG: 经济发展 旅游开发 民族文化 千年山哈宫 山居畲民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孟令法

孟令法

孟令法,字弦德,号德才,别号超然居士、清廉素君;研究方向:区域民俗(民间信仰与口头传统)、畲族社会文化史;爱好特长:书法、中国画、篆刻;宗教信仰:佛教(禅宗)。人生信条: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才能得到自在;人生立志:习华夏精神之真味,开中华学术之新貌,传万世宝典之美文,继仁德大师之楷模,从空山细雨之逍遥。

日历

« 2024-0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42782
  • 日志数: 240
  • 建立时间: 2011-05-09
  • 更新时间: 2022-01-01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