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其鸣也,求其友声,有朋自远方来,四海之内皆兄弟! 疑义相与析,佳文共赏之。希望与广大师友一同探讨、交流有关口头传统、民族志、民间文化等方面的话题。

山水古城——丽江古城的街道、水系桥梁解读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5-03 21:14:08

  • 文件版本: V1.0
  • 开发商: 本站原创
  • 文件来源: 作者提供
  • 界面语言: 简体中文
  • 授权方式: 本站共享
  • 运行平台: Win9X/Win2000/WinXP

 

山 水 古 城

——丽江古城的街道、水系桥梁

 

 

英古阿格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丽江古城是一座依山伴水,天人合一的山水古城。依山而建,顺水而居,依的是天时地利,顺的是自然自由,无心而设又妙手天成。街道傍水,民居临水,古桥跨水,绿树映水,构成了一幅幅意境优美的古城水乡的画卷。如果把狮子山、金虹山比作丽江古城的骨架,那么流遍全城的水系就构成了古城的经脉。清澈明净的玉泉水,走街过巷,色彩斑斓的五花石铺筑而成的大街小巷与水相行,与民居相连;随处可见的桥梁或卧或搭,与水相亲相依,把街巷与民居串连成片。水草在水里摇曳,鱼儿在水草间嬉戏,小桥、巷道、人家、绿树倒映水中,构成了一幅态浓意远的古城山水画,这弄一切都级成了令人流连忘返,魂牵梦萦的古城魅力所在。

这一次,我们就依着古城的山、顺着古城的水,沿着古城的大街小巷,一起品味古城的山水之韵。

一、街巷深深深几许——古城的街道

古城以山为骨,路为脉,水为魂。那么,什么是丽江古城的心脏呢?可能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古城的心脏则应该是四方街。四方街,顾名思义,本身是连通古城四方的中心地带。古城街道以此为中心,向四方发散,四方街是各条街道的起点;同时所有街道都向四方街聚合,四方街又成了各条街道的终点。以四方街为中心,连结了新华街、新义街、五一街、光义街、七一街5条主要街道,同时,又从其中分出上百条的纵横巷道,构成了古城的经脉。

从空间角度来看,街道和广场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但又各具不同的特性:无论尺度如何,街道是“一条线”,广场是“一个面”;街道是“行进”,广场是“停顿”;街道是“动态”的,广场是“静态”的。或可以说,在古城这部凝固的宏大交响乐章中,栉比鳞次,高低错落的民居建筑群构成了它的音符,这些音符又通过街道的贯通组成了进行曲,其中的广场起到了恰到好处的休止符,中间音。

1、古城的心脏——四方街

  相传木氏土司仿其府印之状来建造四方街,四方街之名也暗含了“权震四方”之意。但就其功能而言,更多的是一方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空间,是一个方便四方客商生意往来的商贸中心。

据老人回忆,“四方街”最早是一泓池潭,因中河水一到雨季经常泛滥成灾,四方街地势低洼,形成了一个天然池潭,后由木氏土司顺势扩大开挖花园湖,起名为莲花池。再后来,因古城范围扩大,商业兴起,池潭填平,作为固定的集市场所。一直到清朝前期,四方街还有经常被水淹没的记载:乾隆三十八年任丽江知府的吴大勋曾这样记载:“郡城西关外,有集场一所(即四方街),宽五六亩,四面皆店铺。每日巳刻,男妇贸易者云集,薄暮始散。因逼近象山,山水流澌入市,然后东注于溪湖。市廛之民,向以泥泞受困。余思另辟一沟,使水从市外行非不便,民惧于街市风水不利,因谕街旁从铺各就门前铺彻石街,于进水之口筑一小水闸,晨则下闸阻水,不得入街,暮则启闸放水涤场使净,俾入市者既免于泞泥,又免于尘埃,而水仍由市流行,当无所碍,各铺家所费无几,而便益无穷,城乡之民无不感惠焉。”从上述记载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四方街的形成历史

四方街是洋溢着浓郁的人间烟火的生活空间。在云南方言中,“街”是集市的意思,“街子天”就是赶集的日子。四方街也是一个天天可以赶集的集市。从四方街的四方方位来看,四方街的背面是卖鸡巷,街尾是草鞋巷,西面是打铜巷,南面是卖盐、炒面、马料、火腿、腊肉、酥油、茶叶、棉布、药材、山货的杂货铺店。可见,四方街几乎集中了人们吃穿住行用所需的各种商品,是名副其实的商品贸易中心。

顾彼得在其《被遗忘的纳西王国》对四方街的商贸情况有着生动的描写:“一大早,几股由农民形成的人流,从远处的村子出发,沿着五条大道,十点钟后不久,开始向丽江集中。……石头铺成的路上,马蹄声嘈杂,人声鼎沸。……人群都拼命挤过去,抢占四方街广场上最好的位置。……稍过中午,集市达到了热火朝天的程度,人和牲口乱作一团,开了锅似的。……约在下午三点钟,集市达到了高潮,然后开始回落。”“六点钟后,市场逐渐空荡了。到了七点钟,商店都上了窗板。市场上的货摊都又收拾起来堆放着。街上空荡荡,已是吃晚饭的时间了,直到傍晚8点以后,大街上又开始挤满了人,商店又重新开门。有些商店点着普通的油灯,红色的灯光忽隐忽现,其他商店则用汽灯或用煤石灯照明,不时点明子火把,人群来回走动,嘴里吃着葵花籽和南瓜籽。” 这是顾彼得的文字唤醒了的三四十年代的丽江古城,他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活色声香的古城图景。

四方街还有个冲洗街道的习俗。这是如何而来的?当然不是用来表演的,主要是突出了实用功能。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对这种习俗的来历还是清楚的。当年因为来四方街进行买卖生意的人特别多,这里既是卖菜、卖肉的农贸市场,也是吃饭、商谈生意,摆摊、卖杂货的场所,人流、马帮络绎不绝,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这样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卫生排污如何解决?集市散场以后,留下来了成堆的菜叶、破草鞋、剩饭菜,加上因当时没有临时公共厕所,一些小孩在此随地大小便,整个街面成了一个臭不可闻的垃圾场,尤其到了热天,更是臭气熏天,行人也是掩鼻而过。这样在民众的强烈要求下,当时政府就规定了清理垃圾的一些措施,其中规定每隔十天就冲洗一次街面。洗街人员由犯人充当。那一天,这些犯人上也给特殊的照顾政策,就是允许他们向卖肉的讨一块肉,水果、小摊上上抓一把。

四方街不仅是古城的商贸中心,也形成了一个文化中心,来自不同地方的,不同行业的,不同阶层的人流都在这儿汇合,交流,由此也体现了它的包容性、公共性、开放性、多义性的文化特征。

平民性、世俗性与静态美、历史感是古城历史环境给人突出的印象。这从古城的主要几条街道上也可一一领略得到。

2、依山傍水的新华街

新华街纳西名称为“乌崩”,意为狮子山下的街道社区。民国时称为萃文街,解放后改名为新华街。新华街的特点是依山傍水,顺山随水,高低起伏,河路结伴而行,路面北高南低,河道两边是错落有致的民居群,上一直延续到山顶,下则通达整个古城的东边,两边河柳依依,桥梁卧波,形成有山不见山,有城不见城的独特风格。街道上主要有名的建筑有净莲寺、科贡坊。尤其是科贡坊,在民居建筑群中独立挺拨而出,面临四方街,旁衬石拱桥,成为古城的典型景观。

3、高低错落的黄山段

黄山段就是黄山街,是从狮子山到四方街的交通要道,解放前一直是古城往西的交通要道,山顶上还建有迎来送往的接风楼。解放后开辟新大街后,这条古城的主要交通要道才慢慢冷落下来,至今古韵犹存。顾彼得的故居也在这条街上。当年由藏区、中甸、维新、剑川一带来的商人、旅客都从这里经过。

黄山街分为上段和下段,依着山势,拾级而上,层层递进,弯弯拐拐,高低错落,与山的阳刚之气融为一体,也刚好与临水的新华街的阴柔之美形成对比反差之美。

顾彼得对这条街道的印象也一直很深刻:从我住的小山到下面的四方街,地势逐步往下。有一条中间用石板两边用鹅卵石铺成的街道,两边的店铺东倒西歪,里面制造本地式样的黄铜锁,或为藏靴店和食店。再往下,道路陡直,到处是急转弯。我时常告诉我的伙伴们那是我步行来回城里路上的危险处。这儿,在房屋的石台阶上坐着强壮的纳西族主妇,她们在纺毛线、编织、卖水果或只是在闲聊。

4、深巷铃响马帮来——商人一条街

七一街原名叫中河街,因与古城的东河平行而设而得名,后改为中和街,七一街是解放后的事了。人流大多是由东向西而进入古城,河水是由西向东边流去。七一街是主要的交通要道,尤其是商业要道,从清晨到傍晚,一路上有走不完的马帮,背着货物的纳西妇女。因地理位置优越,古城人在这条路两边抢先建造商铺,由此形成了幽深绵延的一条古道。因为两边商铺所限,路面较窄,加上下雨天,路面湿滑,钉着铁掌的驮马有时会四脚朝天地滑倒在地上,这在顾彼得的书中也有详尽形象的描写。这条街道的建筑因为大多是适宜临时生意而建造,与古城内深宅大院相比,显得有些低矮,这也形成了其独特的随意、幽深、平实的特色。

5、阅尽繁华始平淡:昔日小上海——现文巷

现文巷纳西语称为“见罗个”,意为大理巷。这与大理人有着一段缘源关系。古城成为茶马古道的一个重镇后,商品贸易也空前繁荣起来,藏区来的藏族马帮,还有从大理来的大批商人都集中到古城来,大理人做的是大宗量的商品交易活动,把丽江当地的商品拉到大理、昆明等地出售,又把外面的紧俏货拉进来,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因他们都集中在现文巷,当地人也就把这条巷称之为见罗过。后来纳西妇女也不甘落后,学起大理人做起生意来,因她们有天时地利之便,生意做得比大理人还大,最后慢慢地大理商人排挤出了现文巷,只留下了这样一个名字,从中也可以看出古城商业文化的变迁。

现文巷分别由横向、竖向的两条街道组成,形成“T”形结构。北边直连四方街,东、西、南边各通向主要交通要道,地理位置优越,在这条街道上集中了近五十多家商铺、旅店,是古城商店密度最大的一条街道。民国时期,曾称之为“小上海”,由此可见当时繁华之盛况。现在的现文巷难以再现当时盛况,但从它栉次鳞比、紧密相连,清幽古朴的街道民居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历史沧桑。

6、藏商一条街——新义街

在南来北往的商人中,藏族商人占了很大的比例,因为古城作为茶马古道重镇,与藏区关系非常紧密。在马帮中藏族马帮为数不少。他们大都集中在大石桥、积善巷一带,也就是现在的新义街范围。由此也形成了浓郁的藏区特色的街道区。他为什么为选择这么一个地带呢?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是这是由北、由西进入古城的第一站,交通便利;其次这一带原先是大片空地,适合他们放马、露宿;同时,因长时期与藏族商人做生意,这一带的居民比较熟悉藏族的风俗习惯,会说藏话的人也多,相互信任。藏族商人把马帮赶到丽江后,把货物交给自己熟知的店主,具体买卖事务都交给店主经营,店主以本着诚信态度,把生意做好,最后把所获得利润如实交给藏商。为了适应藏商的需要,这带也出现了卖草、卖青稞炒面、酥油、马具的市场,一些符合藏式风俗的旅店也由此兴建而起。藏族商人一进店,就可喝到可口的酥油茶,糌粑,里面还供有佛像。同时,还有些不成文的规距,如藏商离开时,店主不兴马上扫地,因为这意喻着扫地出门,第二次,人家就不会进来来,生意也无法延续下去了。由此,新义街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藏式特色。

7、雄风犹存的官道——光义街

光义街是从四方街由七一街进入木府的街道,与七一街交叉路口称为关门口,纳西语称为官当阁,意为官府的宅基地。也是较早的一条官道,从现存的街道中仍可依稀辩识出当年木氏土司叱咤风云滇西北近五百年的雄风。做为官道,它的功能不仅仅是满足商业、居住、交通,更多突显了它作为官府建筑附设部分的显赫尊贵的王者风范。一进来就是一座高大巍然的关门建筑,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官府氛围;从幽深街道蜿蜒而进,行到半途,一抬头,又一道巍峨木牌坊屹立在前,上书纳汉双关语的“天雨流芳”,见木低头,再顺路而行,转过一个弯子,过了玉带桥,气势磅礴、鬼斧神工的石牌坊从天而降,上书皇帝赐给木增土司的圣旨:忠义。建筑的宏大,题字的神圣,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与心理震摄。三道关口,三个不同建筑风格的门坊,层层递进,烘托了神圣庄严的官府风格。从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木氏土司的用心良苦,同时,也体现了木氏土司雄居滇西北近五百年留下的王者风范。

二、沟通与交流——古城的桥

纳西族在历史上曾属于筰都夷,筰的汉语意是桥,与纳西语同音同意,说明纳西先民在很早的历史时期就掌握了造桥技术,包括万里长江第一桥,世界上最早的铁索桥——塔城神川铁桥,也留下了纳西先民的汗水。

正如有了人类,就有了沟通交流的需要。有河就有桥,桥是沟通联结丽江古城水系和街道系统的需要而出现的。在古城的水系网上,修建有桥梁354座,其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这300多座形态各异的古石桥与河水、绿树、古巷、古屋相依相映,散发着丽江古城生长出来的诗情画意。这意境,犹如卞之琳的《窗》,其实桥上看古城也有意味的,你在桥上看风景,别人又把你当作了风景,人在景中,景在画中,画在心中,情景交融,物我为一。

古城的桥因时、因地而异,或卧、或搭、或拱、或连,有的是精心建造的石拱桥,有的是雕梁画柱的风雨桥,更多的是因需而设的栗木桥。

单单就大研古城内的石桥而言,比较有名的就有以下几座:

双石桥:也就是现在的玉龙桥。双石桥原为为明代木氏土司建造,为双孔石拱平桥,后拆毁。

大石桥:明时称为映雪桥,清代改称大研桥。后因此桥为古城最大石桥,故名为大石桥。此桥长11米,宽3.8米,拱圈为同心半圆形。中桥墩两面设分水金刚墙,这样增强了桥身抵抗洪水能力,同时也增加了桥身的美感。从大石桥的桥身、高度可以判断当时中河的河水水位、水量很大,这从沿河两岸的高达两三米石基也可看出。旧时大石桥边设立有两个焚纸炉,上书“敬惜字纸”。此为改土归流后流官为倡导汉文化的一种举措。意为字是圣人传播圣言之物,任何人见到纸张,都不能乱扔、践踏,要捡起来放到炉中焚烧,以示敬意。从中可见当时流官们推广汉文化的良苦用心。

百岁坊桥:因位于百岁坊而得名。这桥原来为木板桥,后才改建为石拱桥,这名字还有一个来历,清朝道光年间,在桥旁一户人家曾有一位老人,年过百岁,身体还十分硬朗。地方官员认为这是地方的荣光,就按照惯例上奏朝廷,道光帝降旨赐老人“修职郎”的封号,并允许建造一座木牌坊,牌坊名“百岁坊”,并把木板桥改建为石拱桥,赐名仁寿桥,取仁者寿之意。当时老人却很不高兴,认为自己还没死就建牌坊,不吉利,就自己动手把牌坊拆了,把“百岁坊”的匾额拿回家里。对于这样一位上了百岁的老人,官府也没有办法。过了八年后,老人才寿终正寝。那块匾额却一直保存下来,直到文革时期才被毁掉。当然,百岁坊与仁寿桥的名字却一直保留到了现在。此桥原名仁寿桥,长4.4米,宽三米,小巧玲珑,与大石桥遥相呼应,极富江南水乡之韵味。

万子桥:属于中河中下段的单孔石桥,宽4.4米,长9米,跨度为4 米。相传明时,有一户富贵人家因无子而造桥求福求子,所用石料都是由砂粒组成的砂石板,每一块石板都是由成千上万颗砂粒风化凝结而成,意喻子孙成千上万。万字桥因此而名。改土归流后由万咸燕重修。原来桥旁有一棵楸木树,当地人又叫此桥为“次蒙滋肯筰”,意为楸木树旁边的桥。与周霖故居相邻。徐霞客来丽江时也从此桥上经过。此桥为明朝时所建造,后垮塌,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由万咸燕依照原样重修。

南门桥:清康熙六十年流官通判程廷伟建。因桥在当时流官府城南门而名。为单孔石桥。桥面南北侧有石雕龙头,意喻镇住水龙,根除水患。

玉带桥:此桥因造型优美独特而著称,宽达9.6米,长却只有3米。桥面中部呈弧形,两端低于中总桥身,形似一具马鞍而又称为马鞍桥。相传是当时明代第一代土司木得觐见朱元璋后,仿南京皇宫前石桥而建,与北京金水桥也有相似之处。与巍峨雄壮的忠义石牌坊形成鲜明对比。因环绕木府的护城河形似一根玉腰带,此桥刚好是腰带中间的扣饰,所以取名为玉带桥。

玉龙锁脉桥:位于下八河村,桥形如同一把锁。相传万咸燕在丽江主持教育时,看到丽江风水极佳,担心冲了龙脉,就对丽江风水进行了破坏。后母亲莫名失明。他以为自己在丽江所作所为触犯了丽江的土地神,为了偿还宿债,最后修了此桥,桥边也修了锁脉寺。意为丽江的风水之脉由此锁住,不再流到外地。

与古代风水学相对应,原来古城石桥设计也有“七星卦八斗”之说,何为七星?指的是中河沿下共有双石桥(双孔)、大石桥(双孔)、万子桥(一孔)、南门桥(一孔)、玉龙锁脉桥(一孔),共计七个孔,每个桥旁都设有焚纸炉,每孔灭亡,加上雪山书院内也设一炉,共计8个,称“七星卦八斗”。

古城中还有更多无名桥,它们虽没有以上石桥的显赫名声,也没有它们这般的宏大,永久,它们可能不到几十年就腐朽了,又换上了新的木板,但也一样承担起了接送往来、沟通古城脉络的作用。

三、古城的水

1、古城水系

水是古城的灵魂,古城里的水来自三里远的黑龙潭。黑龙潭方圆一里多。盈盈一水间,倒映着玉龙寻山上的白雪和白云,给人一种静美的意境。郭沫若曾赋联:
龙潭倒映十三峰,潜龙在天、飞龙在地;
玉岳纵横半里许,墨玉为体,苍玉为神。

从黑龙潭下来的玉泉,带着雪山上的云影雪光,流至古城入口处的玉龙桥处,分别分成东河、中河、西河三股支流。这三股支流再分成更小的分支,穿街过巷,遍流全城,形成一个经络相连的树状水系。

中河是古城最为古老的河流,说它古老,是因为它是自然天成。甚至可以说古城里还没形成时,它就有了,是黑龙潭水系的主渠道。这从现存的河道桥梁建筑也可看出,如大石桥是所有河道上最高的一座桥,沿河两岸的街道都高出河面两三米,是三条河中最高的。这主要是用来防范洪水的。从史书中也可看到,清朝后期,中河两岸的田地经常被洪水淹没,所以,一直到解放前,中河两边的菜园、空地较多,现在东大街范围,一直到六七十年代仍是以空地、菜地为主,也是历史的遗留。中河也是古城的分界河,东西两边皆由以中河为界。中河流向是从西北到东南方向。从玉龙桥分道,过东大街,穿密士巷,顺七一街,抵达南门桥时就是广阔的金山坝子,主要灌溉的范围是金山曾家登直到下面一带。西河是古城形成过程中人工开挖而成。大致时期是在明朝,因为从史书记载及考察情况看,古城内主要的桥梁,如双石桥、大石桥.南门桥、玉带桥、万子桥等大都是在明朝时建造的。因为是人工兴建,它与中河不同,一水流较为平缓,二是流程较长,途中又分出很多分渠,主要是为了适应人居需要。从中河的最初设计上来看,主要是为了满足木府的需要,它环绕了木府的东、南、西三面环流,起到了护城河的作用,也暗合了五行中水木相依而生之说,同时也符合传统的造园法则说“无水不成园,无木不成园”,水木清华,作为乔木世家,木氏土司对水的利用,也是纳西族传统自然观的继承创造。

西河的流向是从北到南,从玉龙桥分渠而出后,傍依新华街,拐向光义街,环绕木府而过后,一分为二,一条沿兴文巷东南流出城,另一条沿新院巷、忠义巷南流出城。最后都在东元归入澜弓江。西河所过之处,民居密集,桥梁密布,穿街过巷,或隐或现,有的是从人家庭院里流进流出,与人的生活空间更为紧密。其中有名的景点是“激沙沙”,这名字是纳西名,有的说是因水声而取,但纳西语一般比喻水流声是用“和和”,所以不一定可信,另外一说是与“锁”有关,“沙”的纳西语是锁住的意思。“激”有水、屋子两意,合起来就是屋与水相互锁住的意思。智者乐水,旁边有座清代建筑“太史弟”府,因此院中曾出过一个翰林而名。

东河的修建是三条河中最晚的。时间大致在光绪末年。这条河主要用来灌溉金山的田地,至今在金山族村庄仍有流传高将军引河入村的故事。高将军,是文智高家登瓦窑村人氏,行伍出身,立有军功,后荣归故里,在村里威望很高。他回乡后看到乡亲们深受缺水干旱之苦,决定引古城水到村里来。他多次向地方官员上书,请求准许开挖东河。最后一直上报到云贵总督衙门才得以批准。高将军亲任监工,四处化缘集资,村里出劳工,费时一年多,东河得以竣工。高将军为了保护沟渠,出文严禁在河两岸建造房屋,所以东河两岸一直少有民居,尤其到文明、文林、文智一带更为明显。

东河沿新义街入城,在小石桥处又一分为二,一条沿五一街东流出城,另一条穿崇仁巷、文华巷南流出城。

2、古城三眼井

如果说三条河水构成了古城的血脉、气脉、经络,是古城的灵气,那么散落在古城内的泉眼、井水就是构成了古城的经穴,成了镶嵌在这座之古城上的宝石。古城的井最有名的是三眼井,体现了古城人的聪明才智,也是纳西先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亲和自然的典范之作。三眼因有三个水塘,塘为圆形,近似眼睛而名。三个水塘互为相连相通,一池水满则溢流到下面一池,最上边的井是出水井,最为神圣,主要用来家庭饮水;第二眼井水为洗菜之用;第三眼井是供洗衣之用。古城中的三眼井有六口:白马龙潭三眼井、半月泉三眼井(狮乳泉)、七一街的三个三眼井、文林“甘泽泉”三眼井。

3、古城水文化

水是古城的灵魂,也是古城的生命线。古城居民与水相依为命,共荣共生,由此积淀生成了一整套用水制度和水文化:水里不能乱扔垃圾,不能砍水源地的树木,不能捕捞河里的鱼虾;同时规定了生活用水的时间制度:早上挑饮用水,白天洗菜,晚上洗衣服等;不同居民社区的用水、分水、浇灌田地也有明确的乡规民约。同时也传承下来一些民俗,大年初一清晨要到河边、井口点香,向水神、龙神磕头谢恩,挑水这前把钱币抽入水中,以示向水神买水。大年初一的用水必须在前一天挑满,否则水神会不高兴,以为向它索取过多。大年初一清晨挑水,越早越好,认为这是一年中最吉利的神水,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好运气。

4、古城水韵

古城有水而有韵味,有气质,有意境,有灵魂。水是流动的,民居、街道是静止的,这里呈现的是动静结合之美;水是柔软的,河岸街道的五花石是坚硬的,这是软硬对比之美;河水每天都新鲜的,是现时的,民居、街道是古老的,是历史的,这里又呈现出古今融合的历史之美;水有声,人流有声,街无声,桥无声,有无之间,自有意境;水走街过巷,或隐或现,有时平静,有时喧哗,像个调皮的小女孩,而古老的民居,街道,像个沧桑的老人,诉说着悠悠往事。

伈水流年,岁月如流水般流逝,沉淀下来的是这方水土的记忆与生活。记忆里清楚的感觉是模糊的,古城之美也在于此,只能由每个人细细地口味,升华。……

TAG: 古城 丽江 水系 山水 桥梁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3-28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224430
  • 日志数: 89
  • 图片数: 19
  • 文件数: 58
  • 建立时间: 2008-11-19
  • 更新时间: 2017-11-24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