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与构建和谐社会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5-01 16:30:11

  • 文件版本: V1.0
  • 开发商: 本站原创
  • 文件来源: 作者提供
  • 界面语言: 简体中文
  • 授权方式: 本站共享
  • 运行平台: Win9X/Win2000/WinXP

保护传统节日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

黄涛

[摘要] 传统节日是一宗重大而又占有特殊地位的民族文化遗产。它是以年度为周期循环往复进行的全民性文化生存方式,是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示方式,也是一种隆重举行的标志性民族文化。保护好传统节日,能促进人际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助于达成人心与精神的和谐,从而产生社会和谐的强大文化动力。传统节日保护也有利于我国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爱国心。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的复兴与创新无疑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契机和有效方式。鉴于目前我国法定节假日体系的实际情况,保护传统节日文化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是给除夕、清明、端午节、中秋节等主要传统节日增加法定假日。

 

关键词]传统节日; 文化遗产; 保护 ;和谐社会

   作者简介]黄涛,民俗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北京100872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宏伟的工程。文化和谐是这项工程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和谐的最显著的标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灵魂与方向,而优秀民族文化则是和谐文化的坚实根基与深厚资源。在现代化、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只有在我国悠久历史文明和固有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文化的继承、改革与创新,才能保持中国民族文化的底色和根脉,才能保证和谐文化建设的顺利稳步进行。

   传统节日是民族民间文化中传承至今的一宗重大的优秀文化遗产,也是传统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下“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民族起飞关键时期,从战略高度认识并重塑、振兴传统节日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            传统节日在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特殊地位

在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宝藏中,传统节日有着其他文化遗产所不具备的特殊性,值得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给予特别关注。

首先,传统节日是以年度为周期循环往复进行的全民性文化生存方式,与民众生活有直接而重要的关连。人的生活的展开可看作沿着两个向度:一个是空间的向度,一个是时间的向度。这两种向度构成人的整体生活场域。就村落生活而言,一个农民的日常生活主要在如下空间内展开:村落居住区(自家宅院与村中街道、邻居家)、田地、其他村落的亲戚家、方圆数十里内的集市。一个市民的日常生活所借以展开的空间有:居室、单位、所在城市的其他消闲场所(居民小区、商店、公园等公共场所)。一个国家的全体国民的生活空间是国家领土。这些空间场域是以视觉感知的客观存在。而人们生活的时间场域则是不能以视觉感知的,但它在构成国民生活方式上的重要性足以和空间场域相提并论。个人的时间安排多有不同,这里仅说构成民俗模式的时间框架。一般而言,人们的模式性时间框架主要有两种:按年龄阶段进行的人生仪礼时间(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葬礼),按历法安排的作息时间表、节假日时间。其中,人生仪礼主要发生在个人生活领域,不是公共文化生活,国家可以不予干预。历法由国家公布或承袭旧制,作息时间表主要是按效率原则排定的,没有太多文化内涵。节日则是在共同的时间节点全民参与、模式化的文化生活,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并有一定的可塑性,是在演变之中并可以用法定假日的形式予以调节的时间架构。国家政权在确立了自己的疆土之后,一般都很重视规划好影响全体国民生活的时间框架。如中国上古夏、商、周三代在改朝换代之后都宣布自己使用新的历法,夏代建寅,即以寅月(相当于现在的农历正月)作为一年的第一个月;商代建丑,即以丑月(相当于农历十二月)作为一年之首;周代建子,即以子月(相当于农历十一月)作为一年之首。秦代建亥,亥月相当于农历十月。汉武帝时期又恢复了夏历,此后各朝一直沿用,直到中华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之后成立的中华民国政府放弃了沿用几千年的夏历,改用西历,以此表明它所建立的是一个不同于封建王朝的现代国家;并且用中华民国建立时间(191211日)为元年元日开始新的纪年法,又从1912年开始公布了一系列加强国家合法性的官方节日(包括国庆日和若干纪念日)。同时,民国政府也兼用传统的农历,定春节、端午、中秋、冬至为法定假日。而民间特别是农民仍然沿用旧历,只过传统节日。20世纪20年代,民国政府一度强令废除旧历和传统节日,但未能奏效,只得在1934年宣布停止这种强制措施。于是,两种历法、两套节日体系的局面延续下来。1949年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继续了这种局面,但制定了自己的一套官方节假日体系,其中传统节日享有公假的只有春节(农历新年),放假三天。

   作为基本的文化生存方式,传统节日有全民参与的特点。这里的全民性指属于同一文化传统的同一族群的全体成员在同一节日时间参与共同模式的节俗,不是说全国各民族都过一套节日。其他民族的特色节日也是该族群的全体成员都参与的,也有其族群的全民性。即使是官员在单位里遵守官方的节日制度,回到家庭生活中也要和家人一样过传统节日。这种全民参与的文化生活又是一年一度周期性发生的,而不是一次性的事件。这两方面决定了传统节日是关系到国民长久性生活方式的重大文化制度,不容忽视或轻率对待。比如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会被周期性地反复贯彻和强调,在同一族群内的全体民众的记忆中根深蒂固、世代传袭。

其次,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示方式。在特定群体的文化观念中,节日时间是区别于平日的“大日子”。这种区分并不是仅凭意识上的认定,而是用各种各样的郑重仪式和庆祝方式体现出来的。这些仪式活动和庆祝活动往往在较短的时日内集中展演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形式,蕴涵着大量的文化信息。这些文化信息有通过口头文学、年画图案、礼俗活动、仪式庆典等传承的理想追求、伦理道德、民间信仰、审美观念等方面的精神文化,有节令饮食、节令服饰、仪式用品、工艺品等方面的物质文化,也有祭典、礼仪、表演、技艺等行为层面的文化。这些文化含量的大部分是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如其中的物质文化、民间艺术,强调人际和睦、欢乐吉庆、丰收富裕、健康长寿、天人合一等价值观念的精神文化。也有些内容与现代社会不完全合拍,但我们也要以合理的态度看待。如在民间信仰方面,神灵崇拜、巫术崇拜等观念及其仪式是古代科学不发达时期的一种历史文明形态,在今天已经十分衰弱,但是还有所遗留。我们可把它们看作古代文化在现代社会的遗留物,代表的是祖先过去的足迹,今天虽然不合科学观念,但是还有文物价值。在今天的节日活动中,对于祖先和逝去亲人的祭典,主要是表达人们慎终追远、怀念先人情感的一种方式。我们也倡导人们参加祭奠革命先烈的活动。在清明节,近年来地方政府出面组织祭拜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大型仪式,其社会效益是正面的。当然,有人借一些名目搞行骗钱财等不法活动,则是应该取缔惩治的。大型的节日往往是综合性的节日,除了属于某个节日的特色节俗外,各种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表演娱乐项目如扭秧歌、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赛灯猜谜、说书唱戏等纷纷登场,使节日成为民间艺术等不断得到传承表演的良机。

再次,传统节日是一种隆重举行的标志性民族文化,能够显著地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强烈影响其他民族对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关注和认识。标志性文化本是刘铁梁教授在写作民俗志时提出的概念:“它一般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能够反映这个地方特殊的历史进程,反映这里的民众对于自己民族、国家乃至人类文化所作出的特殊贡献;二、能够体现一个地方民众的集体性格、共同气质,具有薪尽火传的内在生命力;三、这一文化事象的内涵比较丰富,深刻地联系着一个地方社会中广大民众的生活方式,所以对于它的理解往往也需要联系当地其他诸多的文化现象。”[1]用这三条标准来衡量,我国主要传统节日正是这样一种标志性民族文化。这些传统节日大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群体精神,已成为广大民众生活方式的基本构成部分,具有生生不息的旺盛传袭力;它们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丰富而集中,其文化展演方式绚丽多姿、显赫夺目,因而把它们看作民族国家的重要标志性文化应无问题。那么,传统节日文化的盛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盛衰的一个显著指标,是本土文化存活状态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标志性文化,传统节日习俗彰显着我们这个族群的特色生存方式,它使成员个体获得在族群内存活的踏实与丰盈之感,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亲密感、文化认同感。

传统节日也是异文化群体认知我们民族特色文化的一个便利的窗口。身在异国的游子、华侨,在融入当地社会的同时,也都很重视以传统习俗欢度祖国的节日,以此方式慰藉自己根系祖国的人文情怀,也向周围的异文化族群表明自己的文化身份,展现自己所属群体的文化特色。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海外华人在异文化社会过中国年的声势越来越大,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非华裔民众观赏、参加到华人过年活动中来,并且,华裔春节越来越多地受到当地主流社会的尊重以至接纳。海外华人过年特别重视展演方式的公共性,注意在公共场所用富于民族特色的庆贺形式向当地民众隆重热闹地展示华裔文化族群的存在,因此舞龙、舞狮子、敲鼓、放鞭炮这类有着鲜明的中华文化符记又能引人注目的活动格外受到华人的青睐。他们也适当吸收若干当地社会常用的节庆方式,如很能造势的巡游。2004年,美国纽约州州长签署一项法令,公布“中国农历春节”为该州法定节假日。美国各地华人纷纷成立行动委员会,通过各种形式推动中国新年成为当地的法定假日。[2 ]此事在华人社会引起很大反响,在国内也引起轰动,闻知此消息的国人都有一种自豪感。200625日,法国巴黎华人聚居的13区举行规模盛大的春节彩装巡游,许多华人社团参加,一些法国白人小伙也兴高采烈地舞起中国龙,一些白人姑娘身着中国少数民族的艳丽服装招摇过市。这天,美国芝加哥等地也举行了大型的巡游活动。不少国家的政府首脑以高规格的礼仪活动向居住本国的华人拜年。近几年,美国总统布什、法国总统希拉克、英国首相布莱尔等都通过接见华人代表或书面致辞等方式向华人拜年。200624,马来西亚7万华人在槟城举行“全国新春大团拜”欢庆活动,国家最高元首西拉杰丁、首相巴达维分别驱车数百公里,从吉隆坡赶至槟榔屿参加。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出席了华人在雅加达举行的盛大联欢会。所有这些事例说明,春节庆典被当作海外华人所属的族群文化的亮丽标志,当地主流社会对华人年节的尊重与接纳也是以此为象征,表示对华人贡献的认可和对华人文化的尊重。

  二、保护传统节日文化遗产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理想境界和终极价值之一。在几千年的传统社会文化思想史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一向将“和”作为重点倡导的政治、伦理和处世准则。儒家经典中有很多这方面的阐述,如《礼记·中庸》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讲:“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荀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天论》)这些言论都把“和”置于特别高的地位,甚至是天地万物得以生存的法则。道家也重视“和”,如老子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儒道两家重“和”的思想被世代教习、传承,成为根深蒂固的民族思想核心传统的一部分。而儒道和谐思想更为广泛深远的影响是它已沉淀到民俗文化层面,成为民众故老相传、根深蒂固的风俗习惯,像“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万事和为贵”等说法就是百姓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民间的和谐文化尚在存活,为民众所自觉传承。要将和谐社会思想转化为广大民众的观念、行为以至风尚,就更应该重视、复兴、重建我们的民间文化。冯骥才先生指出:“民间文化的本质是和谐。它的终极目的从来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还有人间的和谐(和为贵),因此它是我们建设和谐农村和先进文化的得天独厚的根基。”[3]

我国传统文明中既有如此丰富的和谐文化资源,今天我们建设和谐社会,自当对之加以充分的开发利用。正如刘云山先生所说:“只有深刻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才能在历史提供的高起点上创造出更高层次的和谐文化。”[4 ]当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在坚持文化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的前提下,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现代文明基础上,对传统文明的和谐文化要批判地继承,合理地利用,赋予其现代理念、时代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涵。

传统节日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一)保持与促进人际和谐是传统节日的基本主题

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显著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伦理和礼俗,有浓厚的人情味,几千年来已经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故传统节日的保护,有利于保持和有效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作为最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在加强人际交流方面最为突出。除夕注重家庭团圆。除夕之夜,一个大家庭的祖孙三代一定要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守岁祈福。在外地经商、工作的人这天一定要赶回家乡。圆圆的饺子皮象征着团圆,元宝形的饺子象征着富裕兴旺。一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言笑晏晏的场景让人们卸下一年奔忙的疲劳,感受到亲情的温暖舒适。正月初一是一年的开始,则讲究振作精神,为新的一年勤奋劳作、人际和睦做准备、打基础。在北方农村,人们一般凌晨四五点钟就起床煮饺子,黑夜里鞭炮声此起彼伏。庄稼人说这天起得早表示一年勤快,天亮才吃饺子的人家是懒汉,被人耻笑。吃饺子前给家里的长辈拜年,吃完饺子后按血缘关系远近程度依次到宗亲长辈家里拜年,然后和同族中年龄相近的人们聚在一起,到同姓的各家村民家里拜年。拜完同姓再拜异姓中关系亲近的村民。初二开始到外村的亲戚家拜年,一直拜到初十,所有的亲戚家都要走到。乡民非常看重每年一次的拜年礼仪,它加强了亲族成员之间的血缘亲情,维持和巩固着村民间“亲如一家”的地缘互助关系。这种“年礼”还能有效地化解矛盾。婆媳妯娌间平时结下小疙瘩,过年时拜了年就基本化解了;村民间在过去的一年里起过纷争,说句拜年话也就和好了。范围广泛的拜年活动也是乡民维持其亲戚网络的重要手段。外村的许多远亲平素里不走动,除了偶尔的婚丧大事外,就靠拜年维持相互间的亲戚关系。可以说,拜年是乡村春节习俗中花费精力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活动。从这个角度来看,春节主要就是维持和加强人际关系和谐的节日。中秋节以家庭团圆为主题;重阳节注重敬老孝亲;清明节祭祖,也是同族的人们汇聚联络的时机;端午节又称“女儿节”,妇女回娘家,女婿看望岳父母,密切了姻亲关系,赛龙舟等竞技活动则加强了社群内部的凝聚力;其他节日也都注重家庭团聚或相互问候、赠送礼物,有程度不等的协调、密切人际关系的功能。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传统节日的重要主题

在古代社会的早期,它还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主题;中古以后,传统节日促进人际和谐的内容才逐渐占据更重要的位置。中国传统节日大都是岁时节日。所谓岁时节日,就是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有固定的节期和特定民俗活动的时日。它们是先人将自然时间进程与社会活动节律有机结合的产物,体现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观念。我国历史上的传统节日数量很多,有三四十个以上。它们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各自的形成、发展、兴盛、衰弱以至消失的过程。上古时期,原始先民根据天象、气候、物候变化来安排种植狩猎、日常起居,逐渐总结出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有了一定的时间意识。清代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三十“天文”条中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天’,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说明古人对于天象变化非常敏感和熟悉,对这种感性知识的掌握超过了后世有学问的人。

节日就是时间历程的重要节点,它的形成当然是有了基本的时间观念之后的事。古人最早产生的时间观念是日出日落,寒来暑往。开始分为寒暑两季,接着有了四季的划分和最早的节气,即“四时八节”。八节就是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先秦古籍《逸周书·时训》记载了二十四节气。流传至今的节气名称全部是以简洁朴拙的词汇感性地描述天象气候物候的变化。古人认识到这些日子是天象气候转变的关键节点,以为这些划分都是神灵的意志使然,便在这些日子施行巫术、占卜,祭拜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季节五谷诸神,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健康平安等。每年如此,便形成了在特定时日周期性重复的民俗活动,形成了最初的节日。月亮的晦朔圆缺之日也让古人感到神秘并加以崇拜,也会产生萌芽状态的节日。这些早期的节日产生于古人以其感性、原始的方式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源于古人在特定时日用以解释、控制自然进程的超自然力崇拜。所以说,岁时节日的产生,最初完全是人追求与自然和谐的结果。确定节气之后,又有了年月日的划分,便形成了历法。据殷墟甲骨文记载,到殷商时期,我国先民已经有了较完备的历法纪年。此后,节期的产生有了多种源头,除根据节气(冬至、立春等)、月相(初一、十五等)外,还有根据干支纪日法定期举行祭祀仪式的日子,如先秦时期的正月上辛日、三月上巳日、二月与八月的上丁日、上戊日。还有因为日期数目名称特别受到崇拜或忌讳的日子,如“重日”: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等。古人以“九”为吉利的阳数,每月十九日称为“下九日”,是妇女的喜庆日;九月九发展成大节。古人在意“五”,有“破五”之节;以为五月五是两个阳数相重,又五月在五行里属火月,阳气太盛,不吉利,有许多忌讳和辟邪的习俗,实际上是由于春夏之交,炎热将至,身体要适应季节的变化,有许多利于健康的讲究,也发展成端午节这个大节。后来还有一些宗教性的节日,如以三月二十三为天后(妈祖)诞辰,四月初八为浴佛节,等等。

   岁时节日不仅在节期的选择上根源于自然界的征候,而且大都有人们为适应季节、气候、物候变化采取相应活动的节俗。如立春之日,举行迎春仪式,打春牛、吃春饼等,庆贺新春的到来,为春耕作准备。上巳节为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改为三月三日)。此时为初春,寒冻过去,草木萌芽,人们兴致勃勃地来到郊外,在水边或祭祀洗浴,或招魂续魄,既召唤亲人亡魂,也召唤自己的魂魄苏醒、回归。古人认为自己的灵魂也如同万物一样随四季的变化经历发芽、成长到凋零的过程,故在初春要招魂。郑重的仪式之后是春嬉踏青,青年男女在水边草地嬉戏交游,并自由择偶。从先秦到汉代一直保持此俗。可见在中古以前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相当亲近的,从观念到行为都很自然地保持着物我合一的状态。魏晋以后,上巳节的古朴之风转衰,水中沐浴、招魂续魄之俗逐渐消失,改为临水宴饮,曲水流觞,以及踏青交游。到唐代,上巳节逐渐消失,其踏青郊游的习俗被整合到清明节习俗之中。唐宋时期,清明节到野外春游的习俗非常兴盛。端午节实质上是迎接炎夏的节日。夏至本来是一个较大的节日,因与端午节临近,其习俗被整合到端午节之中。五月初五,盛夏在望,讲究以水克火,其习俗多跟水有关,所插菖蒲、艾蒿是长在水边或潮湿之处的植物,吃粽子被解释为祭水神或喂蛟龙。龙舟竞渡在水乡盛行,连所祭的神灵也都跟水有关:楚地所祭屈原是投汨罗江而死,吴地所祭钱塘江潮神伍子胥是在死后被投入江中,绍兴一带所祭的东汉孝女曹娥也是因为父亲淹死在水中而投水寻父。端午节的另一部分习俗是防毒避疫,人们相信喝雄黄酒,或用雄黄酒拌的水撒在庭院可以预防疾病流传;烧艾草薰屋,以驱除蚊虫;午时喝药茶以防病;吃“五毒饼”(一种用模子刻出蛇、蜈蚣、蝎子、蜘蛛和蟾蜍图案的桃酥式的圆糕点)据说可防毒虫,等等。出现这些习俗是因为春夏相交之际,蚊虫苍蝇开始出现,容易致病,这一时节疫病容易流传。虽然有些习俗只是出于没有科学道理的俗信,但这些活动都跟人们主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有关。再如中秋节,本脱胎于唐初文人雅士的赏月习俗,中唐到宋代的民众在八月十五竞相买酒团聚,登高赏月,表达的也是一种亲近自然、天人合一的情怀。

   在中国古代社会,传统节日的发展史可分为三个阶段:先秦到汉代,是节日形成和发展的初期,传统节日体系初具规模,其节俗还保留着较多上古社会的原始文化风尚,其最重要的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伦教化的主题次之。第二个阶段是魏晋南北朝到唐宋时期,是传统节日的成熟阶段,节日体系趋于完备,而唐宋时期则是传统节日的全盛期。这一节段人与自然和谐、人际和谐两大主题在节俗中所占位置难分主次。第三个阶段是元明清时期,人伦教化色彩加强,人际和谐的主题占了更重要的位置,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次之。到民国之后,传统节日到了现代阶段,因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而不断弱化。

(三)保护传统节日,有助于达成民众情感的和谐,产生社会和谐的强大精神动力。

传统节日作为文化生存的节点,是民众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时机,是民众精神的重要寄托方式。民众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不断通过节日习俗表达出来。这些理想和追求有丰收富裕、健康长寿、欢乐吉庆、平安和顺等,这些主题在许多节日习俗特别是春节吉祥习俗中以红火醒目的方式表达出来,营造出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清明节的踏青习俗,表达出民众投入新春怀抱的喜悦;扫墓习俗,抒发对于去世亲人的怀念追思。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表现出民众力争上游的豪情;关于吃粽子的传说,表达民众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无限景仰。中秋赏月,表现民众欣赏自然美景的愉悦和文人吟诗作赋的风雅;亲人团圆吃月饼,使人们享受到和睦亲情的温暖。许多节日都有互相问候祝福、互赠礼物的习俗,则是人们向别人表达亲情、友情、感激之情、求恳之情等的方式和机会。故传统节日的保护是对民众情感需求的尊重和对民众精神利益的维护。

(四)传统节日保护有利于我国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巩固民族团结

一些较大的传统节日,已不仅仅是汉族的节日,也成为许多少数民族的节日。如春节,已成为我国境内40多个民族的共同节日。对这些传统节日的保护,实际上是对各民族的共同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少数民族的节日数量众多,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给予充分的尊重,采取切实的保护措施,维护中华文化一体化格局中的各民族文化多样化;其节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也可被吸收到汉族的节日传统中来。

(五)传统节日有着显著的民族文化认同价值,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爱国心

包括节日文化在内的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基础部分,是为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共享的文化。在同一个日子过同样的节日,使我们体会到属于同一个族群的文化认同感。当人们处于本土的文化环境中时,这种感觉还不明显。但是在异文化环境,一个族群同样的节日习俗就成为文化认同的显著标志。文化的认同往往比政治的认同更为牢固、更为持久。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由于当时社会制度的关系,同一生活环境中的人们经济状况很接近,群体阶层差异很小。20世纪80年代,实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开放搞活政策,社会阶层差别开始加大。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化和多种经济形式的出现,社会阶层分化明显,社会分层问题成为社会学的前沿热门研究课题。据调查统计资料,近年来中国社会群体已经出现了十大阶层之分。差别明显的社会阶层之间会出现生活水准的差距和利益、观念等方面的差别甚至冲突。但是不管这些社会阶层的差别如何大,他们都拥有共同的民族文化。共同的节日习俗会使他们之间产生文化认同感,有利于把他们凝聚在一个具有和谐文化的社群之内。传统节日也是大陆与台港澳民众共同的生活习俗。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传统节日文化,可使各地华人拥有更为和谐一致的文化空间。

保护、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能够使全体民众拥有强烈的文化共同意识,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增强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在强有力的文化旗帜下团结一心,从而产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文化能量。

三、当前给传统节日增加法定假日的迫切性

   20世纪中国的剧烈社会动荡和多次政治运动对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传统文化造成了较大毁坏,近年来深刻的社会转型与飞速的经济发展又对人们固有的价值观念造成巨大冲击,中国社会文化体系有基础不牢、重心不稳、结构失衡的危机,因而,亟需振兴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传统节日文化的复兴与创新无疑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契机和有效方式。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方式的同时,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等也一同涌入国门。由于我国科技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落后,造成国人不恰当然而难以避免的文化自卑感,致使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等洋节逐渐兴起并有冲垮中国传统节日体系的苗头。如果仅仅是吸收几个洋节到我国的节日体系中,可以给我们的节日文化增加一些异文化的合理因子,补足我们固有文化中缺少的某种有益成分,那也不是坏事;关键是许多青少年严重缺失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素养,没有了过传统节日的热情和兴趣,却一味追逐西方文化、热衷于过洋节,这样下去,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就有断代失传的危险。吸收西方节日固无不可,但是我们必须保持祖国固有节日在整个节日文化体系中的主流地位。对此,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说:“我们要牢牢记住我们国家的性质和历史,记住我们是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其中还是无价之宝)的国家,记住我们的主体性——我们在引进外国文化问题上的自主性、主动性!在对待这个严肃的问题上,我们固然不能表现出民族自大狂,但也绝不能作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者!”[5]

近年来,西方大国集团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极力实施文化扩张策略,对民族国家的固有文化造成严重的文化侵蚀,一方面带来世界文化单一化的消极影响,一方面对其他国家的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造成威胁。为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格局,国际上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传统节日文化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国争相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过程中,韩国江陵端午祭于200511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一消息在国内引起极大反响,严重挫伤了民众的民族文化自尊心。虽然有专家认为发源于我国的端午节被别国引进并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件好事,或者解释为韩国江陵端午祭与我国端午节不是一回事,因为他们的节俗有祭山神、跳假面舞等我们这里没有的内容,但是我国在端午节申报竞争中失利的事实说明,我们在传统节日遗产保护方面做得不够好,有很多优秀传统“失传”了,我们的工作亟需改进。除端午节外,我国还有一些重要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是与东亚的数个国家共有的,也有被其他国家“抢注”的危险,必须采取紧急措施避免出现这样的结果。

近几年,传统节日在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特殊位置及其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逐渐为社会所认识和重视。2005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对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意义作了充分的阐述和强调,明确了开展此项工作的原则和要求,并且从各个方面作了具体的部署。该文件所显示出的中央政府对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所提出的保护措施也是切实有效的。社会各方应提高认识,并充分贯彻落实,从而对传统节日文化保护起到有力而持久的功效。

今天,我们面临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应更加充分地认识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加大保护的力度,采取更有效的措施。笔者以为,鉴于目前我国法定节假日体系的实际情况,保护传统节日文化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是给几个主要传统节日增加法定假日。

对于给传统节日增加法定假日问题,社会上已有较高的呼声,并且有几种建议方案。20042月,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首届中国社会发展政策高层论坛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首次提出,增加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各个节日放假一天。20043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纪宝成教授提交了由他领衔写出的《关于增加除夕、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作为法定假日的议案》,该议案有36名全国人大北京团代表附签。该议案建议增加除夕、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各放假一天;同时建议:“元宵节和重阳节也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如重阳节充分体现了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虽然不一定设为法定假日,但通过定为法定节日予以强调并适当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可以达到发扬优良传统,保持家庭和睦、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的目的。”其后2005年、2006年他分别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三次、四次会议上继续提出给传统节日放假的议案,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20046月,中国民俗学会承担了政府有关部门交给的一项研究传统节日与法定假日问题的研究项目,成立了由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研究员领衔的课题组,经过多次研讨,写出五篇论文,其中除了对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和民俗活动提出改进意见外,还有如下放假建议:把原定的春节假日往前挪一两天,以将除夕包含在假期之内,并使民众有准备过年的时间;把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纳入法定假日体系,各放假一天,同时在“五一”、“十一”各保有一天假日的前提下,把“五一”、“十一”各自原有的另两天假日移过来分给清明节、中秋节,以达成清明节长假和中秋节长假。[2]民间还有其他相关呼吁和建议。这些提议都有其合理性,可供政府决策部门参考。尽管各方的具体建议稍有差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希望给传统节日增设公假的法案尽早出台。

通过对相关问题统筹研究,合理调整国家节假日体系,把除夕、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的传统节日增加为法定假日,充分发掘、利用其文化内涵及其丰富多彩的民俗展演形式,大力丰富人们的节日文化生活,对振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将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聂传清.中国春节“文化大餐”打动世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02-07,5.

[2]冯骥才.早春心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03-04,2.

[3]刘云山.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N].人民日报,2006-10-242.

[4]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 45.



*本文曾发表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此处有所修改。

[1]刘铁梁.“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A].刘铁梁编著.北京民俗文化普查与研究手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版,第11页。

[2]高丙中:《文化自觉与民族国家的时间管理——中国节假日制度的现代问题及其解决之道》;陈连山:《春节民俗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与当前文化政策》,黄涛:《清明节的源流、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变迁与功能》,高丙中:《端午节的源流与意义》,萧放:《中秋节的历史流传、变化及当代意义》,载《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5期,以及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编:《节日文化论文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附: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1期专题研究

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保护

特邀栏目主持人        黄涛

 

[主持人语]近年来,节假日的过法与传统节日的保护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学术界、媒体、社会各方人士纷纷发出自己的声音。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有丰富的内容、多样的措施,而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也是各方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是国家法定假日制度的改革问题,也就是是否给传统节日增加法定假日的问题。这一问题涉及到一系列关于传统节日遗产保护的策略性、原则性问题,如对日益衰落的传统节日是任其自然还是采取有力措施使其重振雄风?是倡导传统节日维持原有风貌还是鼓励甚至策划、组织节俗的推陈出新?怎样才能防止洋节占据我们民族节日体系的主体位置?振兴传统节日是否一定要采取给它增加法定假日的方式?

20042月以来,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连续三年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给传统节日增加法定假日的议案,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和社会各方的热烈反响。20046月,受政府部门委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研究员主持了一项“传统节日文化的复兴与当前假日制度的改革”的课题,组织学者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关方案。2005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对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意义作了充分的阐述和强调,明确了开展此项工作的原则和要求。20065月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把主要的汉族传统节日和一部分少数民族节日列为保护项目。各种媒体特别是网络上关于保护与振兴传统节日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在如何更好地对待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以及改善法定假日制度方面,需要统筹研究,尽早决策。

我们这一组关于节日文化遗产保护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讨并殷切呼吁,期望引起政府部门与社会各方的深切关注,促成为传统节日增添假期的法案早日出台。

苑利研究员、顾军教授的传统节日遗产保护的价值和原则》,在界定什么是传统节日遗产的基础上,具体阐述了传统节日遗产的重要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科学价值,提出了保护传统节日遗产应采取的策略、措施;强调节日遗产的保护应坚持民间事民间办原则、原真性保护原则,主要是针对特殊历史时期政治力量对于传统文化的不正确的压抑做法,以及商家处于赢利目的而对民俗节日资源过度开发、不当展示等。

王宵冰博士的《文化记忆、传统创新与节日文化遗产保护》,为我们推介了一种有利于深化节日研究的文化记忆理论,并结合一些国家保护节日的经验深入探讨了保护传统节日的理论原则和实际措施;说明节日传统并不是民众完全不受外部干预自然传承的,而是不断受到政治力量、知识精英、宗教势力等的影响,传统不但可以创新,而且可以发明。

高丙中教授的《作为一个过渡礼仪的两个新年庆典——元旦和春节关系的表述<SPAN style=

TAG: 传统节日 构建 和谐社会 文化遗产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15301
  • 日志数: 97
  • 文件数: 8
  • 建立时间: 2008-09-11
  • 更新时间: 2016-10-2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