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伊玛堪歌手浅析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3-09 10:27:24 / 个人分类:北方少数民族研究

赫哲族伊玛歌手浅析

高荷红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北京,100072)

 

 

        摘  要:赫哲族是一个人口较少的民族,虽然没有文字,但保留下来非常多的长短不一的口头说唱作品,即为伊玛堪。伊玛堪歌手被称为“伊玛堪乞玛发”或“伊玛卡乞尼傲”、“伊玛卡乞奈伊”,历史上,伊玛堪演唱曾有过鼎盛时期,也涌现出很多名歌手。而现在会唱伊玛堪的人极少,只有会唱一两个片断的歌手,也有仅仅会唱伊玛堪调的赫哲人。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歌手们的演唱有各自的特点,唱段有一定的程式化特征,歌手学习演唱也有三个特定的阶段。

        关键词:伊玛堪;歌手;程式化

 

        赫哲族人口较少,而且没有文字。一直以来,他们主要是沿江居住。以往的聚居地有富锦的噶尔当、大屯、富克锦;桦川的苏苏屯、蒙古力、万里霍通;同江的齐齐哈、穆红润、哈鱼、额图、勤得利。在侵华期间,日本人将赫哲人赶到一部落、二部落、三部落。现在赫哲人主要有四个聚居地——街津口乡、八岔乡、四排乡和佳木斯附近的敖奇镇。

        由于没有文字,赫哲族的历史、习惯、艺术等所有的精神、物质文化都靠言传身教,长篇说唱“伊玛堪”便是它的知识体系,是它的精神意识的“活书”。对这一文体形式的争论也很多,在此就不一一细数。“伊玛堪”指一种在赫哲族中流传的无乐器伴奏的说唱结合的叙事文学作品。广义说来在满-通古斯各民族内也存在题材类似的叙事作品,它流传于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即远东地区我国和俄国境内的通古斯人中,像鄂伦春、埃文基、那乃、奥罗奇、涅基达尔等民族中都发掘到这类民间作品。苏联学者称为古老叙事歌、壮士歌、勇士歌。凌纯声将它的演唱形式比喻为“北方的大鼓”、“南方的苏滩”。[1]学术界普遍认为,“‘伊玛堪’是赫哲族的民族英雄史诗或尚未发展成熟的英雄叙事诗,民族历史、宗教、文化、科学、传统、知识的总汇。”[2]

        说唱“伊玛堪”的歌手被尊称为“伊玛卡乞玛发”或“伊玛卡乞尼傲”,“伊玛卡乞奈伊”,本文统一称为“伊玛卡乞尼傲”。“伊玛堪”是从上辈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主要靠传承人的耳听心记,口耳相传。这些传承人,早年都是一些不为人所知的“聪明人”。他们中间有部落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有能歌善舞的歌手,有众人信仰的萨满。他们是“本民族文化的保存者和传播者,又是本民族文化的创作者。”[3]一些著名的歌手往往是民族的一部活的历史、活的百科全书,他们对本民族口承文学的继承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近百年来,赫哲人还记着的老歌手有莫特额、毕根尔都、三福玛发、尤贵连、古托力,吴高丽、干江玛发、周令额、傅哈费、傅长春、尤安喜、毕方古、卢申、卢明、尤卢氏、毕张氏、葛长胜、吴连贵、吴进才、葛德胜、尤树林、董凤喜等人。

 赫哲族伊玛堪歌手浅析.doc(93.5 KB)

(本文刊于《满语研究》2005年第2期)


TAG: 歌手 赫哲族 浅析 伊玛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