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女人:谁先戴戒指?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2-11 15:08:16 / 个人分类:服饰世界

男人女人:谁先戴戒指

 

张志春

        

   现今的男男女女,对于戒指,似乎是耳熟能详,司空见惯的了。但熟知非真知。倘若猛不丁有人象苏轼那样有着明月几时有的寻根意识,轻问一声到底是男人先戴戒指还是女人先戴戒指的?也许在此之前,你还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呢。

   确乎是个问题。

   一个饶有兴味且值得回答的问题。

   千丝万缕,从头说起。佩戴戒指,在古今中外,都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的方方面面,似乎都很难一句话说清道明。鲁迅先生对戒指仿佛没有好的印象。记得他曾在《男人的进化》文中说:“后来不知怎的,女人就倒了霉:头上、颈上、手上、脚上,全都锁了链条,扣上了圈儿、环儿----虽然过了几千年,这些圈儿环儿大都变成了金的银的,镶上了珍珠宝钻,然而这些项圈、镯子、戒指等等,到现在还是女奴的象征。”也许鲁迅先生这段话有着具体的语境和针对性的对象,但就戒指而言,他似乎认定是女人先戴戒指等饰物,而且是从被动状态和羞辱性质中演化而来的。

   戒指初现的年代何其渺茫,不仅记忆难以描述,就是想象力也难以追踪。但我们可以迂回而进,仍可依据文献资料和出土实物来确定戒指和人的关系。当然,留存至今的原始部落的服饰习惯也是重要参照系统。

   现有的资料已表明,鲁迅的推论并不符合饰物起源的历史真实。至少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已经能娴熟地使用多种戒指了。按史书记载,当时的名称也许是指环、约指、手记、代指或者别的什么。考古界近年有一系列新石器时代戒指的具体详尽的发掘报告:

   江苏邳县四户镇大墩子遗址曾出土一件用动物肢骨制成的戒指,形如管状,高3cm,径2cm,管壁较薄,通体光亮,出土时正套在一具男性人骨指部;

   山东曲阜城东南西夏侯遗址出土一件白色大理石的戒指,选料讲究,制作精美,径3.1cm,孔径1.9cm,出土时也套在一具男性人骨的中指头上……

   还可以举出许多。这里,令人惊喜的不只是有了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戒指实物,而且以具体的饰物状态提出新的观念,即最初的戒指并非女性审美的造型、邀宠的暗示或奴役的象征,而是男性普遍的美饰。

   看似意料之外,其实却在情理之中。欧美一些服饰专家考察了现今的原始部落,发现首先修饰打扮的是男性而不是女性,恰好和大自然总是安排雄性动物比雌性动物漂亮一样。德国美学家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中说:“喜欢装饰,是人类最早也是最强烈的欲求。”

   那么,在一个、两个、一群、两群甚至无数男性先民看来,创造并佩戴戒指,以至于模仿流行,且固定成为风俗习惯,为什么呢?佩戴戒指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也许按照弗罗伊德泛性论学说,戴戒指就是性生活的象征。问题在于这种直指不仅太随意和太浅泛,而且缺乏史料的确证;

   也许按审美表现学说,戴戒指等等打扮可以满足自己爱自己的冲动,获得自我肯定的勇气。是的,人都有使自身更有魅力,想用自己认为美的事物来装饰自我的一种本能性冲动。但问题是,原始先民是否对此有着充分的自觉意识?况且,具体到戒指,为什么偏是最初为男性所钟爱呢?难道女性没有美化自身的欲望?

   面对一逝不回的远古,我想起有充分理由可以这样想象这样推测:在地老天荒的新石器时期,一个,也许几个小伙子,在苦焦的农耕生涯中,慢慢琢磨出钻孔安柄,制造出多种多样的石器农耕工具。这种伟大的创造发明无异于在锄头铁锨的田头开来了拖拉机!小伙子当即被人们拥戴为部落领袖,人们在他的指导下运用先进的工具劳动;而这位小伙子将偶尔在山间河畔捡来的小巧玲珑的粒石磨光钻孔,不是作为工具,而是闹着玩一样地戴上指头。当初造农具钻孔时不也用指头去透吗?但这石器钻孔---确乎是领导着世界历史潮流的当时的先进技术有意无意间制造的戒指,立即会引起惊慕的目光和轰动般的效应。这不就是权威、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和宣耀吗?普列汉诺夫《论艺术》中谈欧美非等地的戒指等饰物时说:“这些东西最初只是作为勇敢、灵巧和有力的标记而佩戴的,只是到了后来,也正是由于它们是勇敢、灵巧和有力的标记,所以开始引起审美的范围。”

   确乎是这样。不要小看了那一枚出土的骨质戒指,那一枚石质戒指,它是一种辉煌的宣耀,它是征服和成就的象征。我们可以从出土文物中想象那一个个男性临终不愿摘下戒指的满足和微笑。它也是物质财富。记得意大利影星索菲娅·罗兰说过:“当我在事业上刚取得了一些成功,我非常喜欢购买与佩戴饰物。我觉得这是财富的象征。它标志着征服和成就。”可见对于戒指等饰物,古今中外感觉竟如此的一致。

   戒指,作为男性美饰的宣耀,在未开化的先民中,是向社会宣耀,主要是向异性宣耀,酿成吸引对方的氛围,引起对方的注意和好感。恰也是这种宣耀,使得这种男性饰物逐渐演变成为女性的饰物了。在今天男性佩戴戒指似乎成为特殊和例外了。

   作为男女美饰转换的戒指现象,在服饰发展史上是很有趣的。它是怎样的一个文化背景,发生着怎样的一种心态变化?古今中外演变途径多样,但可以肯定这无疑是从蒙昧向文明演进的必然。因为在原始人、未开化部落中男子更多修饰盛装,而只有在文明人中,女子才更华美绚丽。

   在《诗经》所描述的西周到春秋一段历史风习中,可知男女情人互相馈赠已相当普遍。“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琚。非报也,永远为好也。”(《卫风·木瓜》)“静女其娈,贻我彤管,”(《邶风·静女》)等。我们由此可以向上追溯推测,戒指以其特殊的内蕴而成为模仿流动的时髦,其实更强大的企慕足以倾覆男子戒指世界的却是那温情脉脉的女子。戒指的转换,对女子来说,是欣赏爱慕,亦是宣耀的良好反馈和发扬光大;对男子来说,是美意的满足,是真情的寄托。这赠送之举,是一个辉煌夺目的瞬间,是美丽深情的灵魂为之闪耀的细节,这瞬间细节,在中外服饰史上,在男女饰物流变的美丽的流动与交换;这赠送之举,是一个历史性的交接的预演和开端,男子逐渐退出戒指世界,而女子将成为这一美饰领域的主体。也许,由于母系氏族社会的确立,作为身份、地位、权威智慧的象征和宣耀,女子沿袭成俗而点缀纤纤细指;也许是在女性社会地位历史性地跌落后,为了强化渲染并增益自身的魅力,女子在获得爱的同时也夺取了戒指的佩戴主权,精彩也罢,无奈也罢,此刻都融入审美的感觉中去。

   小小戒指,博大时空,来头不小:横则披覆人类,纵则贯穿历史;男子开风气之先,女子却成为时髦的主体。漫长的历史演进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蕴竟积淀在小心的戒指上,自然为她的观赏平添了不少份量。

 


TAG: 男人 女人 戒指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