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其鸣也,求其友声,有朋自远方来,四海之内皆兄弟! 疑义相与析,佳文共赏之。希望与广大师友一同探讨、交流有关口头传统、民族志、民间文化等方面的话题。

丽江纳西族姓氏文化述略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2-02 11:54:28

  • 文件版本: V1.0
  • 开发商: 本站原创
  • 文件来源: 作者提供
  • 界面语言: 简体中文
  • 授权方式: 本站共享
  • 运行平台: Win9X/Win2000/WinXP

丽江纳西族姓氏文化述略

 

英古阿格

悠悠金江,巍巍玉龙,幽幽古城,丽江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人文沉淀享誉世界,迄今已经拥有了文化、自然、记忆三项世界遗产桂冠。纳西族以东巴文化著称于世,其中融合于纳西族的汉族移民文化也构成纳西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古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纳西族的姓氏文化也折射出这一特点。

中国传统对称谓一直很重视,老子说:“名,万物之母也”。孔子也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从名称中可以判断事物的性质、特征、功能,如从人名(含绰号、字号、官职)中可以判断他(她)的姓氏、性别、地位、身分、级别等等;从姓氏称谓中可以了解这一地方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内涵。纳西族的姓氏既有与汉族相似的地方,也有其独特的民族特色,二者共同构成了纳西族姓氏文化的内容及特色。

一、纳西族姓氏源考

学术界一般认为纳西族源于河湟地带的古羌牦牛夷,故纳西先民的姓氏实行古羌的父子联名制。东巴经《创世纪》中人类祖先草羡里为(即崇仁利恩)的父子连名世系为“……海失海羡,海羡刺羡、刺羡天羡、天羡初初、初初初余、初余从交、从交交羡、交羡比羡、比羡草羡、草羡里为”。元朝一代,纳西族首领共有五代世袭土司,他们的名字分别为:阿琮阿良,阿良阿胡,阿胡阿烈,阿烈阿甲,阿甲阿得。

纳西族汉姓最早出现于何时,仍有待于进一步的学术探讨,但汉姓的传入与汉文化的传播是有内在联系的。方国瑜认为在秦汉时期,金沙江流域就居住着称为“裳人”的汉族移民,后不见于历史记载,可能融合于后迁徙居住于金沙江两岸的纳西族中。至于汉文献中出现的纳西族首领的名字,是否为汉姓,或为纳西姓氏的音译,仍需要严谨的考证。如《三国志》中提到的旄(牦)牛夷帅“狼路”;《后汉书》中所记载的筰人族系首领白狼王“唐菆”;在《元史》中也提到了当时纳西族部落首领的姓氏,如“和牒”、“和失”,“和字”等。有些学者认为此“和”非现在汉姓之“和”,“和”系纳西族四大部落之一,以部落氏族名“禾”的音近而代称姓氏。故《元史》中把“和失”又称为“阿叔”,“和牒”和为“阿塔拉”等。清代乾隆《丽江府志略》称:“相传其先有哥来秋者,生四子,分:束、叶、梅、禾四支,束叶二氏居府治,即木氏之前为土司名叶古年者是也,梅禾二氏,多居山外江边,明洪武初赐土官姓木后,惟承袭及同堂舍人,木姓三世以降姓阿,五氏以降姓和。即流寓入籍者,必改姓和,故今里氏和姓居多,自设流以后,渐复本姓”。

在纳西族地区未划入中央王朝版图的元明之前,纳西族各部落处于“依江附险,互不统摄”的割居状态,汉文化涉入不多。元明两代,为木氏土司统治时期,汉文化开始逐渐引进、渗透到丽江,期间出现了汉文化造诣很高的木氏土司作家群。但因土司垄断教育,形成“惟土司有学,而人民无学”的状况。在汉文献中有较为明确记载的纳西族汉姓是明朝初期,纳西族首领阿甲阿得因迎降明军,并从征有功,明太祖朱元璋“嘉其伟绩”,授予其诰命一道,允其任丽江府世袭土知府,官衔为中顺大夫,并赐予“诚心报国”的金翎腰带。并昭告天下:“尔丽江阿得,率众先归,为夷风望,足见摅诚,且朕念前遣使奉表,智略可表。今命尔木姓……”有了木姓后,木氏土司视为特权专利,不准平民姓木,只能姓和,即使是木氏嫡亲,若非嫡长三代以后必须降姓为“阿”,“阿”姓五代以后复降为“和”姓。外来汉族移民也强迫一律改为和姓,故有明一代,丽江只有木、和二姓。嘉靖年间的木公曾为此赋过一首“述怀”诗:“丽江西迩西戎地,四郡齐民一姓和。权镇铁桥垂法远,兵威铜柱赐恩多”。

雍正元年,丽江实行改土归流,取消了木氏土司的特权,实行“以夏变夷”的汉化政策,原改为和姓的移民大多恢复本姓,杂姓由此培增;再则政策的宽松,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移民的增多。清朝至民国时期,汉族移民仍不断地迁移到丽江。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纂修的《丽江府志略》中所提到的姓氏有44个,经历140年后的《光绪丽江府志稿》中提及的姓氏有125个姓氏。到现在丽江纳西族的姓氏近250多个,仅丽江古城就有不同姓氏227个。这些外来移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合到纳西族中,促进了民族的团结、发展进步,并共同构成了绚烂多彩的丽江民族文化。

 二、丽江和氏、木氏姓氏考

木氏

丽江纳西族木氏是明朝初期明太祖所赐,之前为父子联名制,据东巴经记载,木氏先祖系纳西族四大氏族部落之一的叶(尤)氏族。木氏宗谱碑记载:“始祖叶古年前十一代东汉为越诏,年之后六代改为笮国诏,又定笮县改昆明,唐武德时祖叶古年凡十七世六传到秋阳,叶古年无考谨秋阳为始,大清道光二十二年孟春立碑。”秋阳(唐代)→阳音都谷→都谷刺具→刺具普蒙→普蒙普王→普王刺王→刺王西内→西内西可→西可刺土~刺土俄均→俄均牟具(宋代)→牟具牟西→牟西牟磋→牟磋牟保→牟保阿琮→阿琮阿良(元代)→阿良阿胡→阿胡阿烈→阿烈阿甲→阿甲阿得(明代(木得)→阿得阿初(木初)→阿初阿土(木土)→阿土阿地(木森)→阿地阿习(木钦)→阿习阿牙(木泰)→阿牙阿秋(木定)→阿秋阿公(木公)→阿公阿目(木高)→阿目阿都(木东)→阿都阿胜(木旺)→阿胜阿宅(木青)→阿宅阿寺(木增)(清代)→阿寺阿春(木懿)→阿春阿俗(木靖)→阿俗阿胃(木尧)→阿胃阿挥(木兴)→阿挥阿柱(木钟)→木德→木秀→木睿→木汉→木景→木荫→木标~木琼(民国)→木光(在世)。

为何朱元璋赐姓为“木”?民间及学术界有几个不同观点:一是“朱”与“木”有内在关联,“朱”即“人”加“木”而成,意为朱木同为一家人,或木出于朱氏,说明明王朝对木氏土司的认同、信任;二是朱元璋在赐姓前可能了解到或询问到木氏先祖源于麽些,“些”即人,“麽”为族名,故以与“麽”音相近的“木”名之;三是因纳西族祭天而名,俗有“纳西祭天人”、“纳西以祭天为大”之称,天在纳西族的民族心理中是至神至圣的,纳西语称天为“蒙”,此音与“木”相近;三是因传说而名,相传木氏土司先祖曾乘一香木从金沙江漂流而下至丽江,故有“木”姓。以上种种看法,不一而足,姑妄听之。惟一可以确认的是丽江木氏源于明初,由明太祖朱元章所赐,这也是历史文献中记载的较早的纳西族的汉姓。

木氏土司主政丽江470年(1253—1723年),称雄于滇西北,势力范围达滇川藏交汇区域,史书称:“土地广大”、“传世最远”、“富冠诸土郡”、“知诗书,好守礼义,以丽江木氏为首。”藏族同胞称其为“木天王”。木氏土司对于纳西族的整合、民族文化交流、社会经济发展都起到过重要作用。其中十八个土司中,以“木氏六公”著称:木泰、木高、木公、木旺、木青、木增、木靖等。改土归流中振臂一呼的阿知立(木氏土司远族)及其孙子木正源都是为丽江历史、文化进程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人物。

 

和氏

纳西族姓氏中以和姓者为众,和姓的来历有两种,一是源于纳西族先民的束、叶、和(禾)、梅四大氏族部落之一的和氏族部落;二是后为木氏土司所制命,木氏为土司所垄断,和姓为被统治民众的姓氏。

为什么平民百姓只能姓“和”?民间有不同说法。“和”字由一“木”字头上加一撇,旁边带一“口”字而来,意即头戴草帽、身上背筐,是木氏土司的世代奴仆。另一意:“木”字一撇,意喻是木氏土司给了一方生存之天,旁边一“口”则意喻给你一口饭吃。但据《元史》记载,在宋朝末年忽必烈南征时纳西族首领中就有“和牒”、“和失”,“和字”。有些学者据此认为文献记载有误,认为明之前已经有汉姓。

其实这种孤证是需要慎察的:一是元时,纳西族各部落仍“依江附险,酋寨星立,互不统摄”。(李京《云南志略》),尤部落首领阿良虽授予了土官之职,但“阿良和他的子孙们,都还不曾把分散在各地的末些部落统一起来……(各部落)并没有统属关系”。[1]元时为蒙古人统治时期,纳西族各自为政,汉文化仍未渗透进来,纳西族部落首领都放弃原来传承了数千年的父子联名制,突然换为汉姓,这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未具备条件。就如一个远离英语文化圈的部落社会中,几个人冠上英文名,纯属多出一举。就如洛克的论著中出现了大量的纳西族人物的英文名,其实此名非彼名,不过音译而已。同样道理,《元史》中出现的“和牒”、“和失”等名,非汉名,实乃纳西名汉字音译而已。

另《元史》中出现纳西族部族首领的汉名有两个原因:一、《元史》非元朝时编修,二十四史皆隔代编修而成,《元史》是明代时编修的。而明时丽江已有了和、木二姓。二是此和非彼和。东巴经记载,纳西族先祖哥来秋,生四子,分别是束、叶、买、禾四支,金沙江一带纳西族部落为禾部族。东巴经中也说“梅禾不分离,迁到江边地”。《元史.兀良合台传》:“以次攻之,独阿塔剌所居半空和寨,依山枕江,牢不可破……遂并其弟阿叔城俱拨之”。阿塔剌即和牒,阿叔即和失。从中可看出,当时禾部族仍保留了父子联名的旧习。为何称为和,即以禾部族名称名之,“半空和寨”中的中心词是“和寨”,和寨即禾部族之寨;“半空”意为依山枕江,犹凌半空之势。从中可以看出,《元史》的官员以部族名“和”(与禾同音)作为姓氏,然后以联名中一字作为其名,如阿成为和;阿剌成为和。这是明代史官所为。

故有明一代,丽江只有和、木二姓,是实情。有些学者认为丽江在明时已经有了大量的流寓入籍者,这些多为汉人,故汉姓必然带进来。这是忽略了当时丽江的政治实情。乾隆《丽江府志略》中称:“明洪武初,赐土官姓木后,惟承袭及同堂舍人,木姓三世以降姓阿,五世以降姓和。即流寓入籍者,必改姓和,故今里民和姓居多,自设流以后,渐复本姓”。丽江的原汉族移民家谱中都有类似的记载。

唐有为先生对丽江的一百一十一个主要姓氏进行了调查整理,写出了《丽江姓氏考》,为丽江文化的深度整理、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丽江纳西族姓氏的几个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唐先生姓氏考主要以丽江古城为主,有些涉及到乡村姓氏也大多源自古城姓氏。丽江纳西族所居的乡村中姓氏以和、木居多,尤其以和为甚。但不能以此断定凡为和姓者皆为纳西族,丽江本地及周边的迪庆、怒江、鹤庆、剑川等地的傈僳族、藏族、白族、彝族普米族中就有不少姓和的。据传这些周边民族中的和姓大多始于明初木氏土司统治这些区域时期;另有部分是在改土归流至民国时期所改,这些民族接受汉文化时,不少纳西族知识分子成为启蒙老师,大多汉姓也是依照丽江姓氏取之。也有少部分是在解放后需要登记汉名时,参考村中及周边纳西族姓氏而定。居住于宁蒗、盐源等地的纳西族分支纳日人的姓氏较为复杂,永宁、蒗渠土司姓阿,盐源土司姓喇,百姓的姓氏大多始于解放后,有杨、曹、石、和等姓,但平时仍以纳日名称呼;有些名字则来自藏族名称。

其次,纳西族中姓和的家族不一定皆源自纳西族先民,有些是汉族移民演变而来的。这与改土归流前“官姓木,民姓和”的政策有关。改土归流之前寓籍丽江的汉族移民被迫改为和姓后,因年代久远,有些家谱散落,无从考证原来姓氏而保留和姓,沿袭成俗,不再改姓。 

唐先生在书中提到的四方街的胡姓,就有三次改姓之举:原系南京应天府乌城县人氏,入籍丽江时改姓为和,后归流后因上门胡姓家族而改为胡姓,但上门之时同辈的叔伯仍为和姓。在重修家谱时对最初的汉姓作了推测:“我鼻祖讳合,精于铸器,为土通判木邀至丽江……因住四方街尾,咸呼为街尾游底,游底之名不识其所由然。考之丽江土语,游者杨也,底者地也,以汉为杨地,尔时丽江风俗庸陋,凡遇人不拘老少,或直呼正名,或直呼乳名,而罔知避讳,如此‘合’者疑是乳名,杨地者疑是正名,以此推之,则似当为杨姓也”。也有不同情况,归流后即使可以恢复本姓,也知道原姓,但因沿袭成习,且祖上有名望者以和姓名之,因尊崇先祖而保留和姓。如笔者家族原系汉族移民,也称是明时从应天府迁入,由杨姓改为和姓,归流后有两支恢复为原姓,另一支仍奉和姓。但三支皆以同一部族谱为宗谱。宗谱名为“清道光恩科魁元和公勋之族谱”,和公勋,字克五,清道光举人,道光十三年壬辰科中第五名,经魁。这样就出现了同一宗族有不同姓氏的情况。

第三,和姓、木姓虽为丽江有代表性的姓氏,但不能说此二姓为丽江所独有。有些导游以讹传讹,动辄以木姓为贵族之姓,和姓为贱民之姓来制造噱头,渲染和木二姓是仅丽江一地所有,有的甚至把中央电视台的和晶与丽江生拉硬扯。这是常识性的错误。《尚书·尧典》说:“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受人时”。羲和氏有四子:羲仲、和仲、羲叔、和叔。掌管天地的职位叫“和”,“和”姓是以官命名的姓氏。春秋以后,羲和氏的子孙后代就以羲和为姓。“和”字原为地名,春秋时的晋邑。成语“完壁归赵”中的壁就是和氏壁,《辞源》有载:“和壁:春秋时楚人和氏所得的宝玉,叫和氏之壁”。五代时期著名的词人和凝,满清巨贪和珅皆为和姓。河北定州和姓者也很多。至于木姓,也绝非丽江独有,单云南一省中的傣族,回族中就有不少木姓者,全国就不计其数。孔子大弟子子贡曾官至鲁国宰相,其死后,其后人因避仇而改姓为木。据杨林军先生调查,与木家院不远的蛇山下有一姓木家,据主人说与丽江木姓不是一宗,原籍江苏,明时就迁入丽江。

姓名者,关乎一个家族、宗族的家脉,族脉,甚至是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不可不慎察。

TAG: 丽江 纳西族 文化 姓氏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4-19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224973
  • 日志数: 89
  • 图片数: 19
  • 文件数: 58
  • 建立时间: 2008-11-19
  • 更新时间: 2017-11-24

RSS订阅

Open Toolbar